看過《精武門》的網友,可能都知道「陳真」這個人,電影中,陳真是霍元甲的得意門徒,在霍元甲死後,毅然決然從如本回國,憑藉霍家拳為師傅鳴冤正名,並一手帶大了霍元甲的兒子霍東覺。隨後,隻身帶著「東亞病夫」的牌匾到日本武館虹口道場踢館,為國人爭了一口氣,也為師傅正名,為國人正名不是東亞病夫。他憑藉一人之力單挑了140名日本武士,成為了我國抗日英雄典範人物。同時,陳真也成為了中國功夫的形象代表者。
有文字記載,陳真的原型人物是霍元甲的大弟子劉振聲,但是回過頭看,劉振聲一生卻是為大義奮不顧身,但是卻沒有隻身單挑日本武館的事跡存在。所以,問題來了?是不是根本沒有陳真這個人,那麼他的真實原型人物又是何人?莫不成東亞病夫這個稱呼一直壓著中國人抬不起頭嗎?其實不然。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在傳承千年後,怎會沒有歷史記載呢?國難當頭,我中國兒女又怎會任人宰割?所以踢館虹口道場確有此事,踢斷「東亞病夫」牌匾的人也確實存在。世人一致認為,陳真的原型人物就是武術宗師--孫祿堂。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孫祿堂是河北人,精通各種武術拳法,最出名的便是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極拳,被稱為一絕。
提起孫祿堂,他的功夫路數,形意拳師從武學大家郭雲深,八卦掌師從程廷華。在孫祿堂晚年的時候,他結合多種拳法,創了自己的一套拳法,後世稱為「孫氏太極」,在一時間名聲大噪。
1918年,孫祿堂在當時,還是北洋政府大總統的首席武官,用當時的官方詞彙說就是保鏢頭子,負責徐世昌、段祺瑞等人的安全工作,在此期間,他與俄羅斯著名的格鬥、歐洲搏擊冠軍「皮德羅夫」進行了挑戰,根據當時媒體報紙報導,孫祿堂將皮德羅夫打的暈頭轉向。1920年,日本天皇派武士、全柔道冠軍版恆一雄到北平和孫祿堂發起挑戰。
當時的孫祿堂已經年邁61歲,但是依然接受了日本武士的挑戰,結果很明顯,孫祿堂勝了,日本第一武士版恆一雄被折服,並且拜孫祿堂為師,並且呈上大洋數萬元。但是深明大義的孫祿堂自然不會接受,最終以華夷有別決絕了他。
後來,南方水災嚴重,孫祿堂已經71歲,但還是為救災進行了義演,在臺上,老先生表演了內功,瞬間讓自己鬚髮根根直立,這讓現場的百姓一片歡呼。就在這時,臺下的日本武士自不量力,想欺負孫祿堂老先生年邁,日5名本武士門剛剛上臺,分分鐘就被撂倒在地。
雖然,現金的中國功夫被世人質疑,但是孫祿堂老先生的種種英雄事跡,這都真實有記載。拋開其他不說,就僅說孫祿堂老先生為了國人,多次擊敗日本武士,這一點就為國人爭了一口氣,給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擊。所以,孫祿堂老先生被稱為陳真的原型人物,小編看來一點都不為過,大家覺得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