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生命與生死」研討會

2021-02-07 文始法脈

關注點擊【文始法脈】➠ 右上角【‧‧‧】➠ 點選【星標★】

傳統文化「生命與生死」研討會  

會上特別傳授道家大成淨土法,披露隱傳兩千多年的 「玄關悟道七步曲」,本會議是道家大成淨土在社會上唯一的普及渠道會議獨家教授的太乙心咒、太乙洗髓功及太乙歸真訣,是道家大成淨土裡面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核心,其中,太乙心咒為內修主體,太乙洗髓功為輔助,太乙歸真訣為終極成就法。得以上法訣,依法實修,不需他求,即可成就。

學術導師

太易先生,號太始子,道家文始派(麻衣道者--陳摶--張無夢--賈得升—終南寧氏一脈)易道醫三位一體全法全訣傳承人

時間:2021年5月1-4號

諮詢報名請聯繫至真師兄

手機微信:18263977976

(祝勇鋒律師是馳名業界、破案如神的私家偵探,曾破獲多起惡意誣陷案件!)

大道家園簡介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獨立不改周行不迨,乃一切的根源,包羅宇宙,貫穿古今。
道,是所有生命的母體和歸宿地,是一切宗教神祗背後的實義所指,是生育了一切生命的慈母,也是至道修煉九層之巔所證到的無極之野,是每個人心靈最深處永恆不變的桃花源,是穿越歷史煙塵而永遠沒有汙染的終南山,是長久純美超越塵世的香格裡拉,是你、是我、是他最終都要共同相處連成一體的家園。一切生命都來自道,也終將回歸到道;大道,是我們共同的終極的原鄉,故曰「大道家園」。大道家園最早的涵義,由伏羲、老子等真人通過卦象及文字,簡要地表達出來;而其中的細節過程,如生命如何從大道家園降生及如何回歸大道家園等等,皆為千古道門秘授。今大道家園園長太易先生,根據傳承、經典及個人實證,將生命十二個過程,死亡十二個階段及生命在大道家園裡面的兩大類六十四小類等等細微差異,以詳盡的道學象數理語言剖析,輔以原傳醫道對元氣的認識、丹道性命雙修學對元神的認識,並證以當代最新的瀕死體驗臨床研究,撥開了籠罩在人類生死問題之上的千古宗教迷霧,用非宗教的理性語言符號,客觀、深刻、完整的闡釋了大道家園理念體系,統一了不同宗教的所有信仰歸宿,回答了如下的終極命題:

具體的展開將在大道家園實體課堂公授,也可加至真師兄微信18263977976免費索取太易先生公開課音頻,可知大概。

以下圖片實拍於山東琅琊大道家園——

  

大道家園重新定義了道學

道學,是源自中華大地、孕育於華夏民族始創期,主要發展於以中國為代表的古代東方世界,並進而影響東西方文明進展的以天人合一為思維特徵的一套獨立學科。

祂以易學符號系統的象、數、理(陰陽、五行、八卦、十天幹、十二地支、六十四卦、河圖洛書等)為核心表達方式,以伏羲、軒轅黃帝、老子、莊子的學說為基本出發點,以至道修煉、醫術、術數為三大主要實踐、實證手段,以人體、人事、人類社會及自然界為四大實驗室,以哲學為潛在表達,以宗教為顯在表現,以人類大腦最深層次的元神功能為思維出發點,以自身性命實踐為中心,以指導科學為當代最新應用。道學追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的最大和諧,祂的終極追求和一切行為的終極歸宿都是「道」!

大道家園明確提出:道學為體,科學為用」、「匯綜百家,並為道學」、「至道修煉是道學的唯一核心三大學術思路。指出了至道修煉在道學體系裡面的核心地位。

至,含有「至高無上」的意思,只有可以成真證道、解脫生死、長生久視的學問與技術,才稱得上是「至道」。至道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問道廣成子,《黃帝外經》《莊子》都有記載:「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在《黃帝內經》也有使用。《黃帝陰符經》也說:「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這裡的「至靜之道」,就是至道。

它們各有側重:

一、是以伏羲、老莊為代表的無為法,以頓悟頓成為特徵,此法最高,但是傳承者少,適合上等根器者。

二、是以七返九還、三乘九轉的丹道為代表的有為法,以漸修漸進為特徵,此法循序漸進,行之有驗,傳播得較廣,是至道修煉的中流砥柱,甚至歷史上,丹道一度成為至道的代名詞,使得眾人甚至不識至道修煉有其他途徑。

三、是以咒語為代表的頓漸結合之大成淨土法,介於有為與無為法之間,它從上古時代開始,即流行與先民及道門之中,源遠流長,後來世界各民族、各大宗教甚至醫家、術家、瑜伽、靈修等等不同流派盡皆用之,證驗眾多。道學裡面的咒語之道具有簡單易學、澤被廣大的特點,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者皆適宜,乃普度眾生的大法。其中,以太乙心咒為代表,小修可解脫生死,大修可陽神成就,是至道修煉最不為人知的曲徑通幽的法脈。

大道家園傳承以上三大途徑法門之全法全訣,而以太乙心咒為入門。至於頓悟頓成法及七返九還金丹大道,則在結緣人群裡面,根據根器擇人而授。

 上古時期,巫醫不分,咒語亦是治病的重要途徑。至聖王黃帝,設祝由科,《黃帝內經》曰:「黃帝問曰:餘聞古之治病,惟其移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 正式承認咒語治病功效。後世道教興起後,以正一、茅山為代表的道派,異常重視符咒,咒就是咒語,實際上,符也是一種特定的咒語。

  也是在上古時期,聖王們有祭拜天地的習慣,在殷商甲骨文裡已有對社土的祭祀,還有大量的祭祀山嶽河流的記錄。在祭拜土地的時候,有特定的「潔淨土地」咒語,部分這些咒語演變為祝由科及法術的咒語,今天還可以看到,如:「山有山嶽,鬥有七星,隨吾所指,諸證悉平」,「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祗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

   道家淨土初步成型與先秦楚國一帶,其咒語以先民崇拜的「太一」有關。太一為大道的別稱,莊子曰: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屈原《九歌》裡面有專門的歌頌《東皇太一》章節,後來漢武帝命令太祝在長安東南郊立了太一壇,並登壇封禪,太一遂變成人格化的國家最高神。

這種信仰,延續到後期道教裡面,催生出「太乙救苦天尊」系列信仰,並誕生《太上洞玄靈寶淨土生神經》、《道教義樞•淨土義》《太乙救苦天尊護身妙經》等等經典,標誌道教太乙淨土法脈成熟,並以持誦「太乙救苦天尊」為主要修持方法。太乙淨土法門,以人格化神祗崇拜為驅動,以修性為主,以往生十方淨土為目的,是道家淨土裡面的小成法。

  道家淨土尚有大成法,

以河圖、八卦圖為先天根本經典,

以太極之中、無極之野為根本成就之淨土,

以《道德經》、《南華真經》、《衝虛真經》描述的「小國寡民」、「姑射山」、「華胥國」、「瀛洲蓬萊」等等為後天淨土的理想化存在,

以大道家園之中央——神洲為理想之先天淨土

以性命雙修為主要漸修手段,

以「道德並進」為頓悟手段,

以非人格的「道」為根本的唯一的理性信仰,

以玄關為證道之根本,

以長生久視為終極成就,

以掌握生死為基本成就,

以今生健康美滿幸福為輔助成就。

其法脈傳承與小成淨土交織,至三國葛玄仙翁肇其端,後來隱秘流傳,曲折發展,日趨完善,至明清時期,已臻於大成。

        

  道家大成淨土具有完備的體系,覆蓋了人生從生到死的全過程,而以徹底普度為終極發心。大成淨土的核心,是「太乙心咒」,以此心咒為內修的根本,從而達到證道成道的目標。而太乙心咒之外用,則包涵了度亡法、種子金丹法、入世方便法等等法等等。

度亡法太乙心咒乃超生了死之根本法,在修煉有成的基礎上,亦可以外用為具有度人功能的法術,功力高深者,可以讓一個毫無修煉基礎的人,臨終得度!

種子金丹法道家認為人之先天所賦,往往對後天命運起到決定作用也,而人又是萬物之長,救度萬物,首先要從人類開始;所以,以太乙心咒為主要應用的優生優育大法,把握住從生命從大道家園被感召到人世這個關鍵時機,實現在根本的源頭上提高人類根器的目的,進而改造人類命運、救度一切有靈生命。

入世方便法:以太乙心咒為主要應用,主要包括治病救人的祝由術,也有祈福消災類的法術。

由此可見,道家大成淨土從人未出生之前,就給予深切的關懷,包括出生後的生命全過程,直到生命的結束,覆蓋了人生的全部階段,與只關注送死的小成淨土,其深度廣度皆有本質不同,故稱之為大成。

      本會議是道家大成淨土在社會上唯一的普及渠道。大成淨土與至道的其他主幹不同在於,它澤被廣大、普度深遠。大成淨土的傳人,得全法之後,有「得法結舌欲不語,閉門絕道獲罪誅」的訓誡,與丹道秘密深藏的作風不同,然而又殊途同歸。在某種意義上,大成淨土更接近老莊列尹文諸子的頓法。

會議獨家教授的太乙心咒、太乙洗髓功及太乙歸真訣,是道家大成淨土裡面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核心,其中,太乙心咒為內修主體,太乙洗髓功為輔助,太乙歸真訣為終極成就法。得以上法訣,依法實修,不需他求,即可成就。

太乙心咒是大成淨土之核心,有獨特的四部修法,可循序漸進;亦可頓悟合道,一步到位;可以心身為鼎爐,可銜接三乘九轉之丹道漸法;以玄關為鼎爐,可上接最上一乘頓悟頓成之妙道;若學者德性深厚,掃除鼎爐,獨露乾坤,則頓悟頓成亦剎那可達。故而,太乙心咒是至道修煉裡面典型的頓漸結合的普度法。

太乙心咒具有「其法簡易,其理玄深」的特點,它不分根器高下,也無論宗教信仰,無論職業高下,無論基礎高低,無論年齡老幼,甚至是目不識丁、老邁衰殘的村夫野婦……只要得此法並忠實實踐,皆可契入大道。

據《道藏》的相關經典記載,其法小用可強身祛病、護身化災、增福添祿、和睦家庭,中用可護佑社稷、救死扶傷、超度亡魂,大用可白日升天、得道成真、超生了死。太乙心咒的成就,分為陰神成就和陽神成就兩種,方便善巧且氣魄宏大,接通上古天真之心髓性海,與羲黃老莊連氣同根,乃是道門慈悲救世、即身成就之終極究竟正法。

本會議傳授的「太乙洗髓功」是道家大成淨土的重要輔助技術手段,也是被修行界所忽略掉的重要的鍊形、鍊氣功夫。

「太乙洗髓功」以上乘修心性功為綱要,性中有命;以生精、固精、養精、化精為手段,命中有性。以騰筋、開筋、揉筋、撐筋、長筋、伸筋、拔筋、蕩筋、鍛筋、摩筋、搓筋、展筋等為手段,復以太乙心咒化雌雄慧劍而斬三屍、滅六賊,外用可以金筋玉骨,內用可以固精無漏、啟動胎息。

      功法尤其對腎臟虛弱、消化不良、精神不振、發白早衰、腰腿無力、消化不良、早洩遺精、月經不調、前列腺炎、睡眠不佳等問題,有特別的針對性效果。功法男女通用,老少鹹宜,操作方便 ,特別適合目前時代的人群。經本功法鍛鍊之人群,往往體態健美,氣質非凡,甚至有相貌改觀的效果!何故?蓋因易筋者,本身內含變換氣質之功效;而功夫到達易骨之地步,臉骨結構得到合理改善,亦是應有之義。

       與外界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功法相比,本功法對人體筋、精、髓的鍛鍊更全面深入,筋精轉化、精氣轉化、神氣互換、添油接命等理法,保證了功法的神奇高效,立竿見影。「太乙洗髓功」甚至可以鍛鍊腦筋,啟動「真人之息以踵」的類胎息,從而還精補腦,採藥還丹,這也是單純鍛鍊肢體的養生功法所無法比擬。

凡人之生命,無非是從生到死的歷程;而聖人則視生死如大幻夢,參萬歲而一成純,無他,把柄在手而已。太乙歸真訣正是聖人掌握性命而逍遙傲命之技術,是大道對人類最深切的生死關懷!據道家大成淨土的前輩描述,此法「雖毫無修煉基礎的愚昧小人得之,亦可臨終成就」。

因此,太乙歸真訣向來乃是道門師徒口傳之最後一著——甚至當代許多道門法脈,已經缺失此最後一著!可見太乙歸真訣具有萬金不易的價值,是生死在手之終極秘密。

太乙歸真訣針對未到究竟境界的修行人或根本沒有修習基礎的普通人(甚至修煉達到極高境界者,聽聞此法,亦可有助勘破生死謎團,獲取終極證果),在臨終前後使用(有主動被動二法),巧用盜機,可以陰神出竅,並破除六道幻影,瞬間與大道本體合二為一,頃刻達到「與道合真」的境界,復歸於無生無死的大道家園!

 此時,行者在客觀層面可獲得預知時至、無疾而終、臨終瑞相等現實福祉。 如行者功德深厚、根器上等,也可能可以陽神成就,實現長生久視之功果,則又不限於在臨終使用。

大道家園普傳此法,不僅僅在技術層面,更在「天道承負」之高度,抉破生命輪轉的秘密,解奧大道至公的定律,使人在恍然之間蕩滅三生、踏平六道,此時再以太乙歸真訣,則臨終成就,逍遙物化,易如反掌。

會議特色

道家大成淨土,遵循「道德並進,性命雙修」的原則,是以會議以圍繞這兩方面展開—— 

命有先後天。先天之命,為流轉不息之大道本體。後天之命,為人生老病死、窮通壽夭之規律。按要求修習大成淨土之功法,可以從根本上改造命運、乃至主宰命運。 

改命的鐵門檻,在於無漏。這裡說的無漏,包括了精(血)無漏、炁無漏、神無漏,也包括了在無漏基礎上的感召先天一炁為我所用。 

南宗祖師陳泥丸做《箍桶頌》曰「有漏教無漏,如何水洩通?既能圓密了,內外一真空。」暗示補漏止漏之極端重要。由有漏之軀,返還為無漏之軀,然後才可以源源不斷的招攝先天一炁,進而改造性命,升華性命,進而掌握性命。 

無漏乃入道之鐵門坎,也是養生之核心。一旦達到無漏狀態,可以精力充沛、精神飽滿、煩惱消除、身心安康,多年頑症甚至絕症可以不藥而愈,人體自愈、耐飢、抗寒、再生能力極強,道家修煉裡面的齒落重生、白髮轉黑、百病不侵、寒暑不侵、盡其天年(120歲)、無疾而終等證驗皆從無漏而獲得。

真正達到無漏的人,還可以經常體驗到源自內在的歡喜安樂,這種歡喜安樂與外界物質、名列、色慾帶來的短暫刺激不同,它是持久而不依賴外部條件的,且其質量高於任何感官刺激,類似於心理學家津津樂道的情感巔峰體驗。 

大道之本性,即是「德」。 

人及一切生命的之先天本性,乃是得之於自然的最大恩賜,故曰「德」。

道家之悟道,是建立在無漏的基礎之上,在無漏之上在通過玄關見獨、盡性,之後才是悟道。道學認為:人的先天本性(自性),乃是道炁之精華,稱為「德」,此乃悟道之把柄,老子所謂「失道而後德」是也。悟道包含了見性(見獨)卻不僅僅局限心性層面,而是要通過打破玄關,擴大心量,才可以頓悟不死不滅而更生生不滅的大道。 

       會議特別披露隱傳兩千多年的 「玄關悟道七步曲」,覆涵天龍神劍、雌雄慧劍、斷念劍法、斬三屍法、太上三觀法等上乘的煉性技術。 

     世人皆知道家重視「命」功,而性靠自悟,實際上道家悟道之學,體用兼賅、先後天合一,可謂博大精深;建立在此理論之上,道學尚有「悟證合一」的頓成之法。此法伏羲時代多用之,後世近乎失傳,今由太易先生應運開演。 

道統德,德通性,性統命;性命需雙修,復歸於道德——悟道及此,修行之路更有何障礙? 

問:道家大成淨土法與淨土宗有什麼區別? 

答:道家大成淨土法,建立在破相的基礎上對大道的根本信仰及對生死的透徹認識之上,運用的是性命雙修的手段,講究今生幸福和即生成就,其終極目的是回歸大道家園的中央——神洲;這和作為宗教的淨土宗是根本不同的。 

問:道家大成淨土和道家丹道有什麼異同? 

答:道家丹道分為內丹和外丹,丹道特別是內丹是道家傳統的修煉技術,其技術是「性命雙修」,這一點和大成淨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大成淨土,是簡潔地運用語音來轉化升華精氣神,不運用丹道裡面鼎爐藥物火候這一套繁複的語言符號,但是從終極上說,是殊途同歸。 

問:大成淨土適合那些修道者? 

答:大成淨土的特點,就是簡明易學,澤被三士,原則上是適合一切修道者的,也是所有道學修道技術裡面最適宜普及的正途。 

問:大成淨土使用的「太乙救苦天尊」和道教內部持誦「太乙救苦天尊」祈求保佑的法門有什麼不同?

答:大成淨土使用的「太乙救苦天尊」,和道教內部做功課用的「太乙救苦天尊」在字面是一致的,但是實際上修煉心法截然不同。大成淨土剔除了宗教的神學系統,沒有神道設教的迷彩,透徹、理性地運用符合大道規律及人體生命規律的修煉技術,達到證道成道的道學修煉目的,與宗教有本質區別。 

問:有宗教信仰者適合修煉道家大成淨土嗎? 

答:道家大成淨土是道學裡面的普度法,不是宗教,它適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的的修道者。與丹道、內丹不同,大成淨土關注的是公眾層面的普度;與淨土宗也不同,修煉道家大成淨土無需信仰「太乙救苦天尊」,更無需宗教信仰,故非常適合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當代人。 



會議由大道家園創辦人太易先生主講並全程帶領。



太易先生,號太始子,道家文始派(麻衣道者--陳摶--張無夢--賈得升—終南寧氏一脈)易道醫三位一體全法全訣傳承人。道家向來有「少陽最大,文始最高」的說法,立足於文始派,太易先生廣泛吸納道家東、西、南、北、中(元吉法脈)及茅山、全真、正一等各派之精髓,匯綜百家、並為道學,形成了「以道為體,以術為用」的學術體系。


太易先生的道學以至道修煉為核心,首次將至道修煉梳理為頓法(老莊無為法)、漸法(金丹大道)及頓漸結合法(大成淨土)這三大主幹,三大主幹皆以「道德並進,性命雙修」為核心。


太易先生的至道修煉以個體內修為主,同時運用易學、醫學及人體精氣神學說的原理,創造性的將外丹、栽接法、神仙眷屬法、集體共修法等道學史上的優秀修行方術融為輔助法門,體用分明,符合古真人「籍眾術共成長生」的理念,為道學在當代的普度創造了極其堅實的技術基礎。


太易先生按:栽接法是上古醫家之絕密技術,它與丹道內煉密切結合後,則成為丹道修煉的上乘輔助法門。昔張三丰真人六十七歲方遇火龍真人,用此術救補衰殘而成道,作詩曰「梅寄柳,桑接梨,傳與修真作樣兒。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來有藥醫」——即是指此法。栽接術清靜無為,全程無任何男女接觸,把栽接術列為男女雙修是一誤區;栽接術本身不是獨立的丹法,它可以運用在不懂丹道的普通人身上,讓普通人則可以一百二十歲都可以返還到少年之無漏狀態。栽接法的價值在於:當社會環境充分具足,可以變成大規模操作的普度技術,以命帶性,改造根性,整體提高人類素質,給人類社會帶來劃時代革命。因此學者應該以中庸之目光正視栽接術。另有神仙眷侶法,此乃古道家「男不寬衣、女不解帶」的夫妻雙成至道修煉法,是道家在塵出塵、化害為恩、人道仙道兩齊全的獨有技術。而外丹煉製,則是學術史上一大冤案;外丹服食的歷史上,歷代皇帝因此而斃命者很多,故在當代幾乎被列入學術禁區。但是,有一個不容忽略之事實就是:歷代仙真之中,因服食外丹而成就者甚多,如張道陵、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張果等,考其證道之仙術,外丹佔據了重要一席甚至是主幹!在丹道古法裡,服食外丹的前提條件是個人內修達到無漏。煉製、服食外丹需要沐浴齋戒、遠離人煙,這絕不是故示神秘、營造氣氛,而是必要條件。所謂「齋戒」,其核心內容就是禁慾;遠離人煙就是避免色慾引發相火;而且服食之後還要經系列流程煉化方能為我所用。試問急功近利的普通人,有誰可以做到?更不用說皇帝了。以內煉為本,適當藉助外力以克服內修尤其是命功的障礙,乃是具有華夏特色的古仙道正法。


太易先生11歲即隨當地中醫學習靜坐內功、站樁,少年入道後,遵循至道修煉的真傳法訣,刻苦實修。曾於紅塵春深之陌路繁花處煉空無所空之心,亦曾於荒無人煙之懸崖古洞裡養包羅天地之炁;羅浮山五年苦修,三入終南訪道、閉關。

玄關竅開(證驗詩:初開大開各不同,內景見性兩有別)、胎息啟動(證驗詩:神凝氣調生真炁,無息之息為真息)、醍醐灌頂(證驗詩:固精無漏水倒流、崑崙神曲唱白牛)、甘露灑心(證驗詩:水火交媾無點塵,中央黃庭育真人)、性光凝結(證驗詩:大道清虛無人見,分明眼前結真種)、朝徹見道(證驗詩:醜末寅初三陽泰,生生之中又無生)、元神出竅(證驗詩:忽入混沌開世界,穿牆無影人人怪)等。

現於山東大道家園隱修。

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道教)專業(2014--2016)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業。

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道教研究一線院校。在導師的指導下,以道家修煉思想、技術史為主線,選研了《道藏》及《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匯篡》(何建明教授主編,共1033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出版)。學術作品有:《妙解黃帝陰符經》、《解讀莊子》、《道學與淨土》、《道學破解量子力學》等等。

提出「大道家園」這一終極理念並獨立地豐富完善了其全部的內涵;同時,依法建立了大道家園道學實踐場所及相關媒體,是國內少見的道學傳承、傳播、實修的優秀平臺。2013年,太易先生從道學千經萬典中,挑選、點校了十部道學元典,定名為《十大道學根本經典》,面向海內外印刷發行,在道學圈裡引起巨大的反響。



特別強調:已經有不止一人通過這種方式獲取了學習名額,這種方式適合經濟困難者。



費用:5000元

食宿統一安排,費用另計。


這種方式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者。報名需要預交定金2000元(定金僅做預訂座位專用,含在費用裡面。定金不退),座次按定金繳納的先後順序安排。

定金繳納之後,會以預習資料形式提前指導,並確定座位順序。預習資料具有保密性,而座位安排被打亂,也會對會務安排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定金繳納並發放了預習資料,一律不退!!(這一點請謹慎閱讀且思考,以免發生不必要紛爭)


既不想付出勞動也不想付出任何代價就想不勞而獲的人,無非葉公好龍輩,請捫心自問自我反省!


時間:2021年5月1-4號

詳情聯繫至真師兄手機/微信18263977976

隨緣轉發令當聞者得聞,功德無量 

至道修煉三要素

師承、實修、讀經典

尤其是師承,確定自己的根本師和根本法是

重中之重!

請認真閱讀以下連結,了解先生和法脈,是否自己真正所需!

【推薦閱讀】:

【友情提醒】:購買文始真解大佩服後請截圖給至真師兄,並將快遞地址電話告知,方便接收教材和法器等贈品。

文始法脈課程諮詢報名

請添加至真師兄

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文始法脈微信圈子」

正式創建

歡迎同道

入圈發帖

相關焦點

  • 佛光山舉辦第九屆生死學建構研討會 對話「生死療愈」
    座談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南華大學於2010年3月14日舉辦了第九屆生死學建構學術研討會,在研討會上「臺灣樞機」主教善國璽與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就「生死療愈」進行座談。兩人均認為憂患意識與愛是面對災難時的最大力量。
  • 府谷作協參加「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研討會載譽歸來
    府谷縣作協主席孫文慧等人參加榆林市陝北文化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研討會載譽歸來2020年12月20日,府谷縣作家協會主席孫文慧、秘書長楊建勳、《府州文苑》校編趙振清一行三人
  •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第二場研討會B會場第二場研討會B會場的研討由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尤惠貞副教授主持。第二場主題論壇6月2日晚上舉行了本次研討會的第二場主題論壇,主題為「生命、生活、生死」,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 【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漯河市獲「中國漢字文化名城」稱號 許慎金絲楠木像揭幕
    第三屆研討會活動豐富 第三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是「許慎精神與當今世界」,來自國內外的許學研究專家學者、許氏宗親代表、中外客商蒞臨大會。 據了解,第三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活動主要包括研討會開幕式暨「中國漢字文化名城」授牌儀式、許慎金絲楠木像揭幕儀式、「許慎與中華傳統文化」名家論壇、許氏宗親懇談會、市情說明及項目推介會、「2015兩岸青少年漢字溯源漯河行」、書法展覽等。 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是「字聖」旗幟下的一次次國際集結。
  • 【愛安海】第二屆朱子文化研討會在安海成功舉辦
    日前,第二屆朱子文化研討會作為晉江市(安海)第三屆中秋文化節的重點活動、學術項目,在「安平古鎮,海絲名城」安海成功舉辦。安海素有「朱文鄭武」和「閩學開宗聖地」之謂。宋代理學家朱熹之父朱松為安海首任鎮監,朱熹也在安海「啟迪文風,誨掖士子」。此後800多年來,安海學風鼎盛,成為泉州文化教育重鎮。
  • 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北服開講
    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開幕致辭  大會之後同時舉行了主題為「服飾史研究」「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服飾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三個分會場學術研討會。北京服裝學院校長賈榮林出席閉幕式並作大會總結髮言。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所研究員、北京服裝學院特聘教授、北服中國服飾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趙連賞主持。
  • ...傳承創新 ——古琴文化傳承與創新研討會暨東方雅樂音樂會成功...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會長楊青先生做主題發言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韓傑先生主持了主題研討會,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會長楊青先生在研討會上做了主題發言。[footnoteRef:1]在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路途上,樂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他更是身體力行的推廣踐行以古琴為核心的樂教活動, 尤其是少兒古琴啟蒙和教學工作。 [1: ] 同時,楊青先生分享:古琴不僅是一種樂器,更是一種文化。
  • 北京服裝學院舉辦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馬曉冬)北京服裝學院19日在京舉辦了「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了主題為「服飾史研究」「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服飾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等分會場學術研討會。
  •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2020-12-25 10: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日前,由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主辦的2020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在西寧召開,研討會旨在弘揚祁連山生態文化,打造祁連山國家公園文化品牌,提升祁連山國家公園知名度和影響力,強化國家公園宣教科普能力,實現國家公園全民公益性和共建共享的目標。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項目啟動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2020年12月19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項目啟動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飯店召開。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俞峰為專家頒發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聘任書 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10日在京舉行
  • 張伯禮:在抗擊疫情關鍵時刻 傳統文化迸發出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在抗擊疫情關鍵時刻 傳統文化迸發出力量(醫聲)本報電 由清華大學和國家衛健委聯合發起的第十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會上,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做了主旨演講——《中醫抗疫的文化自信》。「中國傳統文化平常不顯山不顯水,甚至有人認為有些落後。但中華文化融在中國人民的骨子裡和血液中,到了關鍵時刻迸發出的力量,顯示出的威力排山倒海。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體現出來了。
  • 2020第二屆非遺傳統舞蹈保護研討會發言(一)
    12月26日上午8:30,「2020第二屆非遺傳統舞蹈保護研討會」在浙江師範大學圖文信息中心七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廖燕飛、郭煒、江東、吳露生、曾華美、祝嘉怡、鄧傑、於鏨鑫、陳育燕、戴虎等十位專家圍繞主題展開發言。
  • 在抗擊疫情關鍵時刻 傳統文化迸發出力量(醫聲)
    會上,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做了主旨演講——《中醫抗疫的文化自信》。  「中國傳統文化平常不顯山不顯水,甚至有人認為有些落後。但中華文化融在中國人民的骨子裡和血液中,到了關鍵時刻迸發出的力量,顯示出的威力排山倒海。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體現出來了。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 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召開
    12月21日至23日,「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陳進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筱筠,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楊文法,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陳惠平,泉州富美宮董事會董事長陳淑賢等50餘名專家學者及各界人士出席活動
  • 藏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探討更好傳承與發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的雲上邊會——「藏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國際視頻學術研討會」,昨天(7月15日)在京召開,會議圍繞中國涉藏民族宗教工作,西藏和涉藏工作重點省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 心銳電臺——學習傳統文化的意義
    心銳電臺,是匯聚歷史、人文、生活、百科、養生等綜合知識為素材,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線的社群分享平臺。心,心靈,銳,鋒利、敏銳,勇往直前,銳意進取之意。心銳電臺,心與心的交融,為生命喝彩!歡迎收聽心銳電臺   我是主播曉楠
  • 「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
    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香山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1月14日,「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香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
  • 應急文化建設創新與實踐暨《青年旅舍》研討會召開
    2016年12月18日,應急文化創新與實踐暨國內首部應急安全題材電視劇《青年旅舍》研討會在北京舉辦。與會的電視藝術家、評論家、應急專家、電視劇主創人員等,就應急文化建設在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新時期應急文化的創新性傳播、《青年旅舍》的創作得失等展開深入的研討。青島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張建剛作了主題發言。
  • 《青年旅舍》在京召開研討會 宣傳應急安全文化(圖)
    12月18日,《青年旅舍》研討會在北京舉辦,與會的電視藝術家、評論家、應急專家、電視劇主創人員等,就應急文化建設在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新時期應急文化的創新性傳播、《青年旅舍》的創作得失等展開深入的研討。青島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張建剛作了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