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電影界有兩大話題:一個是《八佰》票房,一個是金雞百花電影節。
《八佰》8月21日上映,票房首日1.1億,上映10天突破17億,本周突破30億應該沒有懸念。其實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國產電影並不少,像《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是佼佼者。可為什麼《八佰》票房成了熱點話題呢?答案是,這是疫情之下院線停擺半年重啟之後電影市場的一次考驗。到底觀眾的熱情和信心還有沒有,有多大?敢不敢進影院?《八佰》的票房說明,電影行業已經恢復了市場活力。票房不只是給了《八佰》信心,更是給了更多優秀電影信心。要知道因為疫情暫停、觀望、猶豫的電影還有很多,需要第一個吃螃蟹的。
如果說《八佰》票房是市場端觀眾的信心重塑,那麼剛剛公布將於9月24日開幕、9月26日頒獎及閉幕,在鄭州舉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則是中國電影供應端電影人的信心重塑。大眾電影百花獎是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直接倡導和關懷下創立的,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的一個獎項;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國電影最權威、最專業電影評獎活動之一,1992年創辦至今,走遍了27座城市,譜寫出電影與城市的深厚緣分。但無疑,沒有哪次電影評獎活動像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這麼特殊,這麼受矚目。
後疫情時代,對於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人來講,近半年煎熬,暫停鍵之後怎麼重啟加速,怎麼凝聚信心和力量,需要這次金雞百花電影節給出答案。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如果說院線復映是對院線的考驗,那麼電影節舉辦則是對鄭州的考驗。畢竟,雖然疫情艱難時候過去了,但疫情並沒有走遠,還在很狡猾地跟我們對峙,這就需要一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一邊又要做好疫情防控。同樣,一邊要舉辦好金雞百花電影節,一邊又要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安全保障,確保電影節萬無一失。我注意到,在8月29日金雞百花電影節新聞發布會上,鄭州市有關負責人也做了籌備情況介紹,其中安全防控上也做了多種方案和預案,可以說向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傳遞了信心。
的確鄭州有這個自信。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鄭州一開始就利用大數據迅速投入防控,在硬體設施上即刻準備,寧可建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全;從官方到民間一些措施被廣泛稱讚,網上「硬核河南」「硬核鄭州」「來河南抄作業」等話題被熱議……這充分說明河南、說明鄭州在疫情防控上的給力。那麼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中,硬核表現更是可想而知。
除了安全保障,在大型活動方面鄭州更是積累了經驗。從去年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到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再到接下來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及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等,這些重大活動密集選擇鄭州,看中的是鄭州的影響力,更是看中鄭州在大型活動主辦承辦上的經驗。而面對每一次的重託,鄭州市上下都高度重視,務求出新出彩,精益求精,這種工作態度也給了外界更多的期待。而這樣的期待,因為後疫情這個大背景,因為疫情對電影行業的衝擊,也讓這次電影節顯得更加不同。
總之,後疫情時代,《八佰》票房大熱是中國電影的第一個信心,這次在鄭州舉辦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就是中國電影的第二個信心。相信電影節之後,中國電影必將一掃陰霾,撥雲見天,以更好的作品,創造更大的輝煌。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