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母親節,初為人母的papi醬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與寶寶的合照。從照片不難看出,papi醬疲態盡顯,與之前靈動活潑的形象相比,蒼老憔悴不少。
曬照之餘,papi醬還吐槽了一把做媽媽的辛酸:
考研那會兒我覺得複習很累,考上研後覺得讀研很累,後來覺得拍視頻很累,拍完視頻又覺得熬夜開會頭腦風暴很累,熬夜後覺得出差很累,適應出差後覺得還是拍戲累,等等等等。
如今才發現,啥都不如當媽累。當媽最累。
她的原意是表達媽媽們的艱辛和偉大,向所有媽媽致敬。沒想到,原文被轉載後就徹底變了味兒。甚至有網友冷嘲熱諷:獨立女性完全是個假人設,說好的女權代表竟然不重視冠姓權?
在怒懟papi醬的同時,丈夫「老胡」順道兒被踩在塵埃裡。甚至被稱為「被包養的丈夫」。平日裡羨慕他們是「靈魂伴侶」的朋友,今天卻將老胡視為螻蟻。
仿佛在這段關係中,papi醬是絕對的王者和付出者,而老胡只需要品嘗勝利的果實,輕鬆享受幸福人生。所以老胡就該做好「被包養者」的本分,孩子就該姓姜。
實際上,作為「獨立女性」身後的男人,老胡的付出並不少。而papi醬的遭遇表明,「女權主義」正在被誤解。
從2015年上傳第一條短視頻,到成為TOP1網紅,設立工作室papitube,再到拍電影做演員。papi醬在女強人的道路上勢如破竹。
papi醬的丈夫老胡,與她大學相戀,如今一起走過10年光陰。據稱他本名徐斌,在某公司擔任中層管理人員。性格溫和風趣,喜歡旅遊和騎車。
與風光無限的妻子相比,老胡顯得實在平凡,甚至有些暗淡。不難猜測,這個「背後的男人」不好當。
經濟層面不言而喻,papi醬曾在節目裡自爆她的收入是丈夫的10倍。老胡自然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吃軟飯」的討伐。這次papi醬曬出照片後,甚至有人說他是「papi醬包養的丈夫」。
思想層面,papi醬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好駕馭」的女人。除了原創短視頻裡傳遞的價值觀,她本人的婚戀觀也閃爍著「獨立女性」的光輝。
去年熱播綜藝《我家那閨女》上,papi醬和焦俊豔邊吃飯,邊給自己人生各部分排了序:自己是第一位,伴侶次之,然後是孩子,最後是父母。
在之後的《拜託了,冰箱》節目裡,papi又爆出她和老胡結婚5年,雙方父母還未曾見面。過年過節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雖然papi醬的觀點我每一條都贊同。但是,且不說她把自己排在人生第一位,單看最後一條:過年各回各家這件事,2020年的今天,有幾個丈夫能接受?
結果是,無論老胡認同與否,這些他全部都接納了,甚至他的家人也接納了。
不僅如此,大眾眼裡「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或許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溫順柔弱。這主要來自於創業的艱辛與壓力。
papi醬曾自述:因為自己常常壓力太大,睡不著覺。老胡的呼吸聲會讓她更焦慮。於是老胡每天必須在自己睡著後才能入睡。即使自己熬夜加班,丈夫也要忍著。
或許是papi醬的光芒太耀眼,才讓人們忽略了背後默默承受著、付出著的丈夫。但這一切又何嘗沒有老胡的一份功勞呢?
這一對的情況讓我想到《奇葩說》選手傅首爾。她從一名普通打工族,一躍成了知名辯手,還主持著幾檔熱播網綜,甚至PK掉朱丹,成為主持團C位。
要說收入,她已經將丈夫老劉甩到銀河之外。
但是在某次辯論賽上,這個一貫強勢的女性幾度哽咽,向自己的丈夫「老劉」致歉,說自己跑得太急,忘了並肩行走。說自己想要的太多,從沒問過丈夫想要什麼?
最後她問:那個一直鞭策他的我,和那個一直接受我的他,誰付出的更多呢?
papi醬比傅首爾好的一點在於,她沒有自己進步的同時鞭策丈夫的前行。用在這裡,也不妨改成:那個在風光之路上狂奔的papi醬,和那個始終在背後陪跑的老胡,誰付出的更多呢?
兩位獨立女性在人生的舞臺上萬眾矚目,散發光芒;兩位丈夫則是在角落裡的投影,襯託著光芒。沒有投影,舞臺上的光芒還會亮嗎?這些投影從未求過誇獎,只求不要被踐踏。
老實說,我支持女權。只是很多朋友對「女權」兩個字似乎有誤解,好像認為女權就是女性要比男性強,各個方面超越男性。而這個「強」與「弱」全由經濟能力來決定。
因為papi醬的經濟實力遠超丈夫,又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所以她的丈夫就是完全依靠妻子活著,甚至是「被包養的男人」。如今孩子隨了夫姓,激烈的網友甚至評論:「包養了個丈夫,賺錢給他花,還要為他生孩子,跟他姓」。
換言之,如果papi醬不是中戲導演系畢業的碩士,沒有身價過億的實力,沒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那麼孩子冠夫姓又不是問題了。
這是真正的女權主義嗎?
女權主義產生於19世紀,婦女們掀起「自由主義女權運動」,最重要的目標是要爭取家庭勞動與社會勞動等價、政治權利同值。包括選舉權、受教育權和就業權。
之後,女性雖然取得了就業權,卻不能與男性取得同等的報酬,於是有了新一波女權運動,主張消除工作中的性別歧視,要求女性保護法立法,要求女性與男性同工同酬。
發展到後期,又增加了:反對婦女大量家務勞動不被承認等思想。
可見,女權的本質應該是自由與平等,而非超越與碾壓。
生孩子是一種自由。孩子其實不是為別人生,是為自己生。你想要做母親,也做好了準備。而孩子的父親就是你選擇的摯愛,你們將一起迎接一個新生命。所以,你願意承擔做媽媽的疲憊,也享受著被依賴的快樂。
我想,等孩子長大了你絕不可能說:我當初根本不想要你,我是被逼無奈才生下你的。我是為了你爸,你的爺爺奶奶,才生下你的......
那些天天喊著為對方生孩子的人,是不是自己沒做好當媽媽的準備,或者不認為丈夫做好了準備呢?
決定孩子的姓氏是一種平等。孩子生下來,是父親母親共同的寶貝,隨父姓、隨母姓都合理。papi醬的孩子冠夫姓不代表「不平等」,如果papi醬本人要求孩子跟自己姓,但被拒絕,才是「不平等」。
越來越多久朋友宣揚「女權」,應該要分清楚,女權意味著自由與平等,卻不意味著女性理所應當享有一切。
最後,papi醬沒有正面回應網友的質疑,而是置頂了一條關於槓精的短視頻:網上和身邊永遠有一群「挑刺狂魔」,別人說什麼他們都能挑出刺,別人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有問題,真不知道是能冒犯到他們的點太多,還是挑出別人的「毛病」能讓他們有優越感。
當媽媽不容易,每一個母親都值得尊敬。但請別讓「假女權」綁架你的生活,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也沒有什麼是與生俱來。幸福生活,要靠共同創造。祝天下的媽媽越來越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