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Ultra電子音樂節在上海舉辦,正式落地中國後,不少EDM樂迷就開始對2018年的演出翹首以盼。
5月9日,2018Ultra China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公布了北京站的演出陣容,包括Afrojack、The Chainsmokers、Loco Dice、Nicky Romero等知名DJ。另外,樂迷們關心的票價則由雙日早鳥票880元、GA雙日1380元、PGA雙日1680元、單日票880元四個階梯組成。
相比去年Ultra剛被引入中國之際,今年國內的電音市場明顯更為熱鬧。無論是與Ultra同為全球三大電子音樂節之一的EDC也進入中國,且在不久前完成首次亮相;還是本土自主電音節品牌諸如ISY三亞國際音樂節的強勢崛起;抑或各類電音綜藝節目的醞釀籌備、電音廠牌的湧現,處處可見電音的爆發之勢。
電音繁榮背後,少不了眾多資本與企業的入局,其中,亞洲星光娛樂是電音領域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他不止是Ultra的品牌引入方之一,還是ISY三亞國際音樂節的主辦方之一。事實上,憑藉對市場的敏銳判斷,亞洲星光娛樂早在幾年前就密切關注電音市場動向,並時刻準備著,在電音風暴洶湧而來前完成布局。如今,他已經通過引入國際電音IP,孵化自主IP等一系列動作,穩居風口之上。
前瞻布局,成電音先行者
說起電音或電音節,必定繞不開Ultra、EDC和Tomorrow Land這三大品牌。像Ultra成立至今,20年累計觀眾超過120萬人;EDC作為最老牌的電音節,至今走遍了4個大洲近10個國家,2015年更是創下3天40萬名觀眾的紀錄;舉辦至今已有12年歷史的Tomorrow Land,每年為期3天的音樂節中,超過30萬、來自75個不同國家的音樂愛好者參與其中。
龐大數字映照出了國外電音市場的火爆,以及電音產業所撐起的商業規模。相比之下,基於電音土壤板結,以及受眾窄小等原因,過去很長時間,電音在國內更多處於靜默期。據2015年的相關數據顯示,美國的電音節觀眾承載力高達140萬,而中國的觀眾承載力卻只有7萬。
不過,參照國外市場,20歲到30歲的年輕人是電子音樂節的主要市場群體,佔據整個用戶市場規模的大半壁江山。由此可見,國內目標群體數量龐大,電音如若在中國得以爆發,所釋放的能量難以想像,但誰也不知道這一天會什麼時候到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彼時亞洲星光娛樂已經開始深入研究電音市場,以此尋找合適的節點入局。而隨著國內音樂節的不斷豐富,人們的現場音樂消費習慣逐漸養成,再加上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信息破壁傳播,國內電音人群逐漸多了起來。2016年到2017年之間,無論是電音節數量,還是電音人群,都迎來階段性增長。像2016年國內大概舉辦了30多場電音節,2017年電子音樂線上播放量較前一年相比,增長率達到38%。
一切看起來勢不可擋,關於2017年電音將迎來爆發的說法更是紛紛攘攘。這時,亞洲星光娛樂已經開始了布局動作。一般情況下,國外音樂節的引入從溝通到正式落地,都需經歷一段不短的時間,以此推斷,亞洲星光娛樂至少2016年甚至更早,已經著手引入Ultra,可以說是極具前瞻性。而於去年12月對外公布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至少也應該於2017年初籌備。
進入2018年,隨著華人文化、騰訊音樂、SMG等資本與巨頭的進入,電音浪潮席捲而來,無一不證實了亞洲星光娛樂的先行之明。
「國際IP+自主IP「雙輪驅動,打造電音IP矩陣
目前,亞洲星光娛樂之所以能在國內電音市場佔據重要位置,除了搶在電音爆發前入局的先發優勢外,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其在電音IP矩陣的布局上,採用「國際IP+自主IP」的組合拳打法,並通過場景化運營IP,塑造獨一無二的現場娛樂體驗。
雖然國內電音市場這兩年已經湧動,但相較於國外,受眾群體依然不可同日而語。另外,國內因為過去鮮少運作電音節,一開始在運營管理等方面往往缺少經驗,如果從零開始孵化一個電音節的話,各種未知的風險難以把控。
這時,引入國際成熟的電音節IP就不失為一個合適的選擇。一方面,成熟IP自帶粉絲與品牌效應,無需對樂迷進行過多推廣,他們就會自發而來。從贊助的角度考量,國際IP已經很有知名度了,也會對品牌主形成吸引力,且可以節省很多市場推廣預算。最重要的是,這些IP在藝人、舞臺製作、藝術裝置、運營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可以拿來直接用,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汲取別人的經驗。
而亞洲星光娛樂正是通過聯合引入ultra,聚攏核心電音粉絲,並在運營這一IP時,不斷武裝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才推出像ISY三亞國際音樂節等自主IP。如果說去年ultra的落地對亞洲星光娛樂來說是一種學習,那麼ISY則是一次多業態合作電音節的範本,顯露出了亞洲星光娛樂在電音IP上的勢能。
縱觀國內的電音節,幾乎都停留在拼盤演出的狀態,而ISY更像是一場電音嘉年華,除了音樂場區,還設置了美食區、文化藝術展示區等,通過多場景化運營,線下覆蓋總人次20萬,傳播覆蓋度3億人次,極具傳播影響力。
目前,亞洲星光娛樂已經構建了從國際IP電音節、到大型自主電音節,再到中型巡迴電音節的完備電音IP矩陣,就是,引入國際電音節根植本土,提供國際體驗;孵化自主IP品牌,進行國際標準輸出;開發主題電音節,主題外延,帶來多樣化體驗。
所以說,通過「國際IP+自主IP「雙輪驅動,亞洲星光娛樂在藉助Ultra賦能自主內容的同時,更是依靠ISY等自主IP拔高了行業地位,增加了外界的對其品牌的認知感,一想到知名電音節,就自然而然聯想到亞洲星光娛樂,加深品牌烙印。
接下來,亞洲星光娛樂還將在電音領域持續深耕,也將引入更多的知名國際電音IP,同時,不斷加深自主IP的開發孵化能力。另外,未來,亞洲星光娛樂還將對音樂內容模塊化運營,深耕內容,每個模塊提煉出標準,可以遷移到其他音樂節中,也可以在音樂節之外獨立生存,形成一個品牌IP,樹立行業標準。
而隨著電音在國內的爆發,亞洲星光娛樂未來所迸發的行業想像力,更是不可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