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對於一個人究竟多麼重要?算命的經常會給你說這麼一句話:人的一生,一是命,二是運,三是風水,四是姓名。
香港是一個風水文化非常濃厚的地方,所以對以上觀點更是深信不疑,包括明星在內也不例外。
香港的明星大多出自草根,父母給起的名字都是土的掉渣。經紀公司為了將旗下的藝人成功的營銷出去,都會起一個好聽的藝名來包裝他們。諸如劉德華原名劉福榮,張國榮原名張發宗,梁詠琪原名梁碧芝,梅豔芳原名何加男,林心如原名林心茹,蔡依林原名蔡宜凌,看了他們的藝名和原名,有沒有一種瞬間高大上,烏鴉變鳳凰的感覺。
以上明星改名,均為被動,也有這麼幾位明星,主動改名,你還別說,確實是有奇效。
歐陽震華:歐陽震華原名歐陽耀泉,1961年7月28日出生於香港,1982年考入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第11期。同班同學有梁朝偉、李子雄等。但是同班不同命,畢業以後,同學之間的差距開始拉大。
梁朝偉自然不必說了,一畢業就被無線力捧,與劉德華、黃日華、苗僑偉、湯鎮業並稱為「無線五虎將」,迅速躋身一線大咖行列。
李子雄呢,雖然經常演出反派人物,但是好歹是讓觀眾記住了他。
還有那個原本沒有考上,靠戚美珍說情走關係去讀夜間部的周星馳最初和自己一樣跑了幾年的龍套之後,憑藉著一部無釐頭電影《賭聖》大紅大紫,與周潤發,成龍並稱「一成雙周」,片酬一一千萬港幣起步,成為香港電影界片酬最高的男演員之一。
反觀自己,跑了幾年龍套,連個名頭都沒有打響。有一段時間,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行業。雪上加霜的是就在這時,自己的妻子也提出了分手。
為了能紅,歐陽耀泉嘗試過多種方法,甚至不惜冒著自毀形象的風險,下海拍過三級片,但是這些努力換來的仍舊是反響平平。
經人介紹找到了一位風水大師,
大師對他說,你看現在當紅的明星,都是叫什麼華的,諸如劉德華啊黃日華啊任達華啊,你乾脆就改名叫做歐陽震華,把他們統統震了。你還別說,這位大師還真是有點水平,歐陽耀泉對這個新名字非常滿意,從這一刻起,他就給改名叫做歐陽震華了。
果然,如大師所說改名後的歐陽震華開始鹹魚翻身了。1992年,歐陽震華在律政奇情系列電視劇《壹號皇庭》(內地引進後改片名為《一號法庭》)中飾演大律師餘在春,這是他首次出演男一號,由於觀眾反響好,收視率高,該系列劇集竟順勢連拍了5輯。這部戲下來,歐陽震華基本上坐穩了無線TVB一線小生的位置。這之後的《醉打金枝》、《陀槍師姐》、《洗冤錄》、《法證先鋒》部部叫好,多次創下收視紀錄,榮膺無線視帝寶座。
事業成功的同時,歐陽震華也重新收穫了愛情,1995年,香港有媒體拍到他與澳門第一代賭王傅老榕的孫女傅潔嫻約會的照片。1998年,他向媒體公開承認兩人早在1996年就已經在加拿大低調完婚。
吳鎮宇:吳鎮宇原名吳志強,1961年12月21日出生於香港,1982年年考入香港無線TVB訓練班第11期。你沒看錯,他和歐陽震華是同班同學,一對兒倒黴蛋。他的星運甚至比歐陽震華還要差。他在TVB苦熬了八年,都沒有看到走紅的跡象。一氣之下,他決定和TVB解約,全心全意投身電影圈。
臨別之際,他去找老同學,同時也是好朋友歐陽震華依依話別。
吳鎮宇按照歐陽震找到了這位大師的住處,說明了來意之後,誰知道這位大師不知道是黔驢技窮還是固執己見,非要將之前的「震」字路線進行到底,
老同學都已經「震華」了,還能怎麼「震」啊?乾脆就叫「震宇」,整個宇宙我都「震」了。不過把老同學都給「震」了,有點太過河拆橋了吧,也有點太老套了。大師就是大師,於是就把「震」字改成了「鎮」字。
改名後的吳鎮宇果然有如神助,他開始轉運了。
1996年,吳鎮宇接拍了根據同名黑幫漫畫改編的電影《古惑仔1人在江湖》,在片中飾演「靚坤」一角,雖然是個大反派。他打破常規性的黑社會兇神惡煞的套演方式,把一個心理極度瘋狂歇斯底裡神經質的形象融合到這個反派身上,徹底地讓兩岸三地的觀眾記住了「吳鎮宇」這三個字。這之後,他更是佳片不斷,相繼出演了《一個字頭的誕生》、《高度戒備》、《爆裂刑警》、《槍火》、《公元2000》、《朱麗葉與梁山伯》、《無間道2》等影片,五度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一次獲獎。2000年,他更是憑藉電影在《槍火》中的精彩表現坐上了臺灣金馬影帝的寶座。
近些年來,吳鎮宇開始把自己事業發展的重心轉移到了大陸。2014年,吳鎮宇攜愛子費曼一起參加了湖南衛視綜藝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2》 。節目開播後,吳鎮宇一直佔據「人氣爸爸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王菲: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於北京,王菲的祖父王墨畢業於北京大學國文系,20世紀40年代擔任過國民政府的立法委員。王菲的父親王佑林是位煤炭工程師,母親夏桂影是煤礦文工團的女高音 。因為祖父的原因,父親王佑林曾經被下放到幹校勞動。為了不讓自己的下一代受牽連,王佑林決定讓女兒隨妻子姓夏,取名為「夏林」,十五歲以後才改名為「王菲」 1989年王菲跟隨父親移居香港。因為自小就喜愛音樂,拜在有著「香港流行音樂之父」之稱的戴思聰門下,學習流行音樂。
按照慣例,經紀公司給他取了個香港式的藝名叫做王靖雯,並以這個名字發行了首張個人同名專輯,主打歌為粵語歌《仍是舊句子》。該專輯一經發行後,便達到了金唱片的銷量 ,而王菲也憑藉這張專輯獲得叱吒樂壇流行榜叱吒樂壇女歌手銅獎。
1992年,從美國進修返回香港的王菲於同年7月推出了融合中西方音樂風格的粵語專輯《Coming Home》,並通過該專輯開始形成拖音唱腔 。專輯中的主打《容易受傷的女人》讓她成為當年香港樂壇最紅的女歌手沒有之一,榮獲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十大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十大金曲獎、叱吒樂壇流行榜至尊歌曲等多個獎項。
1993年,王菲開始登上電視螢屏,先後參演了時裝科幻劇《原振俠》,主演了主演時裝律政劇《壹號皇庭(內地播出時改名為一號法庭)II》
1994年4月,王菲發行個人首張國語專輯《迷》,主打歌《我願意》獲得第1屆華語音樂榜中榜ChannelV中文Top20榜中榜歌曲獎 。6月,王菲不再使用藝名「王靖雯」,而以本名「王菲」為名並推出粵語專輯《胡思亂想》,這以後的事情,我想就不用讓我一一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