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5年探索運作新模式

2021-01-09 第一財經

5月26日,陳光憲和他的團隊結束了在安徽合肥大劇院的演出,當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作為上海交響樂團「掌門人」的陳光憲臉上笑開了花。這場表演,是太平洋保險「樂行天下」全國交響樂巡演的第19場,也是上海交響樂團從2008年起大膽改革, 「引水」做活文藝社團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交響樂團引資改革

對於陳光憲來說,上海交響樂團並非一直如人所見的風生水起。再說起當年遇到的困境,陳光憲眉頭緊鎖。

「10年前,交響樂團一直靠撥款資助,但財政給予的經費有限,樂團不能光靠端『鐵飯碗』過活。」陳光憲說,「為了保證演出質量,那時候音樂季每場演出要邀請著名的指揮家、演出高精尖曲目,需要支付很多費用,所以靠撥款和音樂季賣票收入根本無法平衡演出成本。」

窮則思變!2003開始,上海交響樂團開始嘗試通過走市場化道路,增加商業演出來解決資金來源問題。

「當時一年的演出費就有2000萬,在許多人看來,似乎困境已經破解,其實卻帶來了我們不願看到的問題。」陳光憲說,因為過多的商業演出無法保證藝術質量,樂團的聲譽可能受到損害,最多時候兩天演出5場,指揮家都不得不睡在演出廳裡。

為了曾經「遠東第一樂團」的聲譽,我們不能純粹走商業化的道路,那麼上海交響樂團應該尋求何種發展模式?

陳光憲說,看了很多資料,最後還是從國外樂團運行模式中得到了啟發。「國外樂團並不是完全靠市場,演出收入只佔演出成本的20%~40%,政府和企業會同時給予支持。」陳光憲說。

在這樣的思路下,2008年,上海交響樂團理事會宣告成立。而正因為這次被稱為「大膽的機制創新」的動作,使上海交響樂團運營管理模式發生巨大的轉變。

「改革後,樂團理事會成員由三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主管的政府官員代表,一部分是藝術家,另一部分是大型企業負責人等。」陳光憲介紹,這種模式下,政府官員主管,音樂家對藝術質量把關,企業為樂團提供經濟上的支持,目前,樂團已經有9家理事單位。

改革後,樂團收入來源同樣主要為三部分,政府出資三分之一,演出收入、商業性演出收入三分之一,企業贊助三分之一。

「通過改革,平衡了市場化需求,吸引了大企業資金。」陳光憲表示,新機制的引入,也為上海交響樂團吸引了更多國際人才,催生了薪酬體制變化。理事會成立後,上海交響樂團在全球範圍招考演奏員,並邀請世界頂級名團的首席演奏家擔任評審。通過這樣的方式,樂團補充了五分之一的『新鮮血液』,其中多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過的演奏員。

陳光憲笑著說,「大家的薪水普遍比09年提升了100%,心齊了,勁足了,我對樂團的未來也更有信心了。」

企業出資出「點子」

陳光憲說,「樂團與企業聯姻不光是資金支持,也碰撞出了許多好創意,同時也為大企業的品牌文化注入了更多新的元素,實現了共贏。」

實現運營管理模式的創新轉型之後,擺在上海交響樂團面前的最為急迫的任務,便是如何挖掘交響樂團與理事企業單位之間的共同需求,從而形成一種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的有效機制,而不是短暫的、快餐式的合作。

樂團經過與太平洋保險等理事單位溝通,認識到要實現有效的「強強聯合」,必須以提升上海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藝術氛圍為共同的責任,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互助協作、資源共享,在服務社會、文化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打造出屬於雙方的共同品牌。

「太平洋保險對客戶進行細分,發現不同客戶群的需求存在差異,用音樂來作為媒介架起與客戶溝通的橋梁,可以給中高端客戶提供更高層次的服務體驗。」太平洋保險品牌建設部總經理賈怡說。

2009年,太平洋保險與上海交響樂團即聯合打造了「樂行天下」全國巡演活動,每年選擇幾家分公司所在的大中城市作為演出地,目標觀眾群定位於中高端客戶。目前,「樂行天下」已經先後在南京、成都、上海、濟南、北京、廣州等18地成功舉辦19場,將交響樂普及到國內原來越多的城市。

賈怡表示,「樂行天下」交響音樂巡演暨客戶服務活動傳播了文化,也為企業進行了宣傳,公眾對太平洋保險在品牌認同感、偏好度、購買意願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

「作為理事單位之一,太平洋保險給予我們的不僅是資金支持,也會給我們出很多新點子。」上海交響樂團團長陳光憲表示。比如,"樂行天下"在蘇州站舉辦時,就是太平洋保險提出希望交響樂嘗試與蘇州評彈融合,包括推動此次在安徽推出黃梅戲版交響樂。除了交響樂演出,太平洋保險還與上海交響樂團策劃推出了多場經典音樂品鑑會,讓大師們走下舞臺,與音樂愛好者們近距離接觸。

相關焦點

  • 四代作曲家齊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共譜時代樂章,獻禮建黨百年
    12月5日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臺上是四位作曲家帶來的「建黨百年」同題作文,臺下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好像一場入學考試。」作曲家於陽說,讓他如此緊張的原因,不僅僅因為有對比和競爭,還因為這一厚重的主題。「這樣的創作機會,一個作曲家可能一生只能遇到一次。」
  • 上海交響樂團取消5月演出
    親愛的觀眾朋友: 為繼續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群聚集,上海交響樂團經慎重研究並與涉及各主辦方協商決定取消5月份所有演出。
  • 上海品牌社會組織|上海交響樂團文化發展基金會——以音樂為媒...
    基本情況上海交響樂團文化發展基金會,前身為上海市發展交響樂事業基金會,於1992年正式登記註冊成立,是以「支持和組織交響樂新作品的創作、排練、演出,普及交響樂,發展交響樂事業」為宗旨的藝術類基金會。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基金會通過資助與支持上海交響樂團的交響樂演出、普及、推廣和國際交流活動,積極推動上海交響樂事業發展,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主要特色音樂是人類最美的語言,基金會始終致力於用音樂去愛、去帶給人們直擊心靈的撫慰和溫暖。多年來,基金會積極組織和開展各項公益項目工作,讓年輕人愛上音樂,也讓世界感受中國音樂的魅力。
  • 《洞神新娘》彭水熱拍 探索網絡大電影運作新模式
    億星博納保駕護航,當當網實力加盟,跨平臺全版權運作  在當下的影視圈,IP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財富,網絡小說IP已經水漲船高,利用好的原創IP、通過網絡小說吸引粉絲,不僅能複合增強IP價值,達到1+1>2的效果,更能為作品的商業運作提供保障。
  • 上海交響樂團的光榮與夢想
    梅百器去世後,小提琴家富華一直留在樂團擔任首席指揮。他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和對音樂的無限熱愛都傾注在樂隊裡。在風雨飄搖的歲月裡,他憑著對音樂的熱情和對樂團的感情辛苦維持,直到1949 年上海解放。上海解放後,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上海交響樂團,改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響樂團」。在黃貽鈞帶領下,樂團很快恢復了演出。
  • 長租公寓+醫養結合 上海萬科探索一線城市養老新模式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徐倩)距離上海火車站不遠,位於普陀區鎮坪路上,一幢舊式的商務辦公樓被改造為全新的養老機構出現在眼前。   這座新的養老機構有點像時下流行的長租公寓,1-4樓為嶽陽醫院名醫特診部,5-21樓為長者公寓。
  • 他在上海交響樂團一幹就是50年 | 人物
    因為上海交響樂團樂隊隊長宋國強在這一天受到了樂團所有音樂家全體起立鼓掌的最高集體榮譽——這一天是宋國強在上海交響樂團工作50年的紀念日。50年啊!從1970年9月1日到2020年9月1日,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全世界的職業樂團中也極少有人如此長時間忠誠地服務於同一個音樂機構。這是一種何等卓越的敬業精神和對事業忠誠的態度在支持著他,讓我們所有音樂人為之動容、為之敬禮!」
  • 滬杭共探 音樂教學新模式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 原創作品音樂會舉行滬杭共探 音樂教學新模式2020-12-22本報訊(記者 厲瑋 通訊員 張月琴)12月18日,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原創作品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如期舉行。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7位研究生帶著他們的作品,由杭州愛樂樂團的演奏家進行演奏,在演奏中探討、發掘、修改作品,讓初出茅廬的作曲家們切身感受自己的作品從紙上的音符轉變成舞臺上的實際演奏。自2015年起,杭州愛樂樂團與上海音樂學院以院團結合的方式共同探索音樂教學的新模式,合作成立了「上音研究生專業學位實踐基地」,每年在杭舉辦教學音樂會,為作曲系、指揮系的青年藝術家提供實踐機會。
  • 上海交響樂團2018-2019音樂季聆聽指南
    •主廳上海交響樂團 周天1981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市,中國青年作曲家。用現代和聲來表現中國古典詩詞,作曲家十年磨一劍的探索值得期待。迪圖瓦、阿格裡奇與SSO(一)時間:2019.5.3   20:00場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指揮:夏爾•迪圖瓦鋼琴:瑪爾塔•阿格裡奇,王雅倫上海交響樂團
  • 上海銀行攜手上海交響樂團 首屆「尚樂舞臺大師班」奏響華美終章
    對於上海銀行聯合上海交響樂團舉辦的首屆「尚樂舞臺大師班」品牌公益活動,小學員們和家長們都評價頗高,「這是一個更大的舞臺。對他來說,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偶像級的大師,和樂團的朋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是非常難得的!」鄺子麟小朋友的媽媽表示。
  • ...探索文商旅結合新試點 短短5年,看「上海藝術商圈」如何乘風破浪
    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講話精神,要將為人民謀幸福、讓生活更美好作為鮮明主旨,自2016年起實施的「上海藝術商圈」經過幾年的運作,於2020年推出特色活動評選,並於今日在上海環球港舉行「2020上海藝術商圈特色活動頒獎典禮」。從2016年初始階段僅在黃浦區進行試點推廣,到如今逐年擴大範圍。
  • 從倫敦阿比路錄音棚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在葉國輝《晚秋》裡聽見...
    2018年,指揮家李·雷諾茲(Lee Reynolds)執棒倫敦交響樂團,在這裡錄製了《晚秋——葉國輝與倫敦交響樂團》,收錄了中國作曲家葉國輝5部交響樂作品。阿比路錄音棚80多年的歷史中,錄製過無數經典,包括披頭四在內的許多殿堂級樂隊都曾在此留聲。而《晚秋》是中國作曲家首次在阿比路錄音室完成個人交響樂作品專輯的錄製。
  • 上海城市交響樂團青年音樂家走近靜安白領
    11月6日,由靜安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僑海驛站」項目牽頭,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靜安分會、上海市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上海城市交響樂團、上海靜安區白領驛家兩新組織促進中心攜手為海歸華僑人士送上「首席來了——白領迷你音樂會銅管樂專場」。
  •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1929年,德國高亭唱片公司為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錄製了一張唱片,不僅收錄了樂隊演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亞的交響組曲《魔法師之戀》,還為樂隊中的幾位優秀演奏家錄製了獨奏、合奏作品。唱片錄製非常成功,並全球發行。
  • 上海交響樂團2017-18音樂季演出一覽
    Frank Peter Zimmermann Plays Bach and Beethoven時間/Time:2017.10.5  20:00場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Venue: Shanghai Symphony
  • 上海交響樂團首次直播帶貨,請「貝多芬」「莫扎特」來導購
    伴隨著動人的音符聲,舞臺側面,當晚的「賣貨」主播——上海廣播電視臺著名編導畢禕,和上海交響樂團的工作人員趙路易已嚴陣以待,演出結束鏡頭一轉,剛才還飄蕩海頓樂聲的上交演藝廳瞬間變成了「賣貨」現場直播間。收到直播開始的信號後,兩位戴著假髮套、身穿印有樂團LOGOT恤的主播迅速進入狀態,化身「貝多芬」和「莫扎特」,開始了上海交響樂團141年歷史上的首次「賣貨」直播。
  • 十年磨劍,貴陽交響樂團創造全國交響樂領域的「貴陽模式」
    作為股份制企業,貴陽交響樂團的建設和運轉管理,都由本土企業星力集團董事會監督,至今,星力集團已經為樂團的發展注資1.5億元。體制創新,讓貴陽交響樂團迅速完成了品牌塑造,成為貴陽城市文化新名片。>2012年6月起,赴韓國、新加坡、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深圳、成都、瀋陽等地演出;2014年參加「第四屆中國交響樂之春」,被譽為「中國最強音」;……特別令音樂家們難忘的還有:2016年4月,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的「歷史的回聲」特別音樂會上擔綱開幕式音樂會演出,陳佐湟先生執棒貴陽交響樂團,演奏了20世紀50年代前的10部中國管弦樂作品,成為這場中國交響樂盛宴的重頭角色
  • 粵探索線上文藝新模式:好戲上網 精品線上共享
    5月1日晚,他們將通過直播的形式,為戲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演唱會,讓戲曲魅力「出圈」。  疫情給線下文藝活動、文藝精品創作帶來衝擊和挑戰,卻打開了線上嘗試的入口。線上音樂會、雲看展、雲劇場、大咖公開課……各式各樣的雲演藝活動在廣東層出不窮。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廣東文藝界探索形成常態化的「線上演出」文藝新業態。
  • 上海交響樂團延續了40年的品牌,這12場室內樂演出帶你領略
    搬至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餛飩皮)後的「上交室內樂」,取名為「上交之星」,成為上交音樂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2020-21新樂季中,「上交室內樂」名稱再度回歸,進一步探索主流作曲家的「冷門」作品,也挖掘推廣「該識未識」的作曲家遺珠作品,以12場超強陣容演出續寫樂團40年的音樂品牌。
  • 上海交響樂團榮耀推出2014-15團廳音樂季
    以「先鋒古典」的藝術定位,引領音樂潮流,蜚聲國際的獨奏翹楚、交響名團雲集而來,讓國內觀眾及時掌握世界樂壇的最新趨勢。先鋒古典 引領音樂潮流2014-15音樂季時值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35周年。不過,這段歷史終將隨著上交音樂廳的正式開業而留為記憶。由世界建築大師磯崎新、聲學大師豐田泰久聯手操刀的上交音樂廳,聲學效果臻於完美。35場團樂季演出,劃時代地移入新廳舉行,多年悉心探索的委約作品同樣將在新樂季中持續推進。五年來深受樂迷追捧的預售票,將隨著新樂季公布同期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