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是1973年11月籤約日本寶麗多唱片公司赴日的,
到1979年2月她在已經有了六年的旅日經歷,此時她已經因為多首日語名曲(如《空港》)、多個大獎(如新人獎)和在東南亞的成功巡演(香港、新加坡還成立了最早的鄧麗君歌迷會),已經成為華人世界歌迷的女神,位於名副其實的國際巨星了。
但她遭麻煩了:
1979年2月15日,她因為趕行程使用印尼護照入境日本遭拘留(7天)。臺灣當局覺得她給臺灣丟了臉,聲明拒絕她返回臺灣,還聲言抓鄧麗君回「國」受審(臺灣當局的這個態度,應該是對鄧麗君國民黨特務謠言的有力反駁)2月24日,日本法務省裁決將她驅逐出境。
同期,鄧麗君背負的演出違約是4月6日的國美演出合約和4月13日的加拿大演出合約壓迫。沒有國籍,有家不能回,滯留香港的鄧麗君,選擇去了美國,演出,讀書1年7個月。
就在鄧麗君以為自己的歌唱生命就此結束的時候,大陸的」君迷「隊伍從地下走向公開。「三轉一響加鄧麗君歌帶」成為改革開放年初大陸社會青年結婚的「新標配」。
是年,臺灣遭遇斷交滑鐵盧,當局所民眾受指責的聲音數倍於一年前對鄧麗君的指責。
為擺脫內外交困,1980年10月,臺灣當局對鄧麗君採取溫情攻勢。鄧麗君念及故土難離和全家處境,捐棄前嫌回到臺灣,臺當局隨即要求她參當局的「自強年」活動,慫其到金門戰地前線勞軍,並於十月四日在「國父(孫中山)紀念館舉行了為當局籌款的所謂義演。
這臺晚會當年是利用100多個頻道對大陸直播和重播的。
鄧麗君1980年國父紀念館演唱會的背景大致如此。
從節目錄製效果粗糙來看(包括臺視後期反覆引用的畫面質量),從時任國民黨新聞局長的宋楚瑜接受魯豫採訪來看,當局對鄧麗君的「賠禮「是敷衍的。同時,從鄧麗君前8首歌曲演唱的表情看,也是拘謹的,曲八之後,接受了田文仲的提問,多個問題故意陷鄧麗君對大陸關係表述的不利,致使這臺晚會一直不好完整被播發。
晚會鄧麗君堅持了自己是河北人的表達,迴避甚至否認了大陸邀請演出的細節,放言了對一個人有一個強大祖國的感受,三次莫名流淚,完全能夠體會出這些淚水,事實上表達的是鄧麗君一年多遭受臺灣當局虛情假意屈辱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