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正式投票確認拜登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宣告川普時代的正式離去。而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川普的身影就迅速從世界各大媒體的聚光燈前消失了,似乎表明川普願意平靜的接受自己時代結束的事實。
與大眾的美好願望相反,川普近期之所以從媒體面前消失,其實只是因為他正忙於布置那些真正的「復仇計劃」而已——除了通過五角大樓給拜登上眼藥,川普連共和黨這邊都沒放過。
川普這些天用哪些方法「報復」了共和黨高層?
首先在12月21日,在經過數月的艱苦拉鋸戰後,民共兩黨終於達成共識,由國會兩院一致通過了總額約9000億美元的新冠疫情經濟紓困法案和總額達1.4萬億美元的2021財年預算法案。
但到第二天該法案呈交到白宮需要川普籤字確定生效之時,川普卻以法案中針對個人的紓困金額不夠為由拒絕籤署該法案。
再到之後的12月23日,川普又否決了政府預算法案中總額高達7400億美元的2021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理由更是五花八門:
比如該法案要求暫緩美軍從德國撤出的步伐,而這正與川普一直堅持的減少德國對美國的軍事依賴理念相違背;比如川普一直堅持廢除《通信規範法》第230條(該條款規定,網際網路平臺無需為平臺用戶發表的內容而承擔法律責任),但該法案並未將這一意見囊括其中;甚至連「重新命名以南方邦聯軍事指揮官名字命名的軍事基地」都被川普當做拒絕籤署該國防預算法案的理由。
那麼,川普拒絕籤署這些法案意味著什麼?
首先是眼下依靠政府補貼過活的全美1400萬失業者和零工者將再也無法領到政府補貼;預算法案得不到籤署的美聯邦政府也將自12月29日起部分停擺,讓眼下正處疫情復發高峰期的美國抗疫工作雪上加霜;拿不到新國防預算的美軍同樣也面臨停擺。
可以看出,這一次的川普的確是真的拿出了「魚死網破」的覺悟要與共和黨方面拼個你死我活。面對當初扶持自己上位的共和黨,四年後的川普為何會如此「兇狠」?
如今的川普已經註定走人,無論是出於避免被民主黨秋後算帳還是「體面離場」的考慮,川普都需要最後一次換回民眾的好感,而利用相關法案表現一個「為民眾利益著想的好總統」的形象,顯然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辦法。
川普之所以拒絕籤署紓困法案,就是川普希望將給每名美國公民的紓困補貼金額上限由國會批准的600美元提高至2000美元。
其次,隨著川普倒臺前景的逐漸明朗,精明的共和黨政客們也迅速拋棄了之前那些「誓與川普共進退」的「海誓山盟」,紛紛開始向民主黨方面遞出橄欖枝。
尤其在12月16日,共和黨內的大佬級人物、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正式表態承認拜登勝選,同時私下警告其他共和黨參議員不要在明年1月6日如川普所願妨礙國會清點選舉人團票,由此標誌著川普再無翻盤拜登的可能。
而面對共和黨的「背刺」,以川普的脾氣,自然要用拒絕籤署關鍵法案的方式,以牙還牙和討價還價。
但問題在於,如今的川普處境實在太過四面楚歌,拒絕這些法案其實也是在作繭自縛,尤其對紓困法案的拒絕完全就等於在主動攬下美工抗疫失敗的全部責任。所以到12月27日晚,終於平靜下來的川普也還是選擇了妥協,將以上法案全部籤字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方面的態度相當「識相」:兩黨領袖人物都迅速對川普籤署法案的決定表示歡迎。而那個之前帶頭拋棄川普的麥康奈爾更是相當會「做人」:「我感謝總統籤署這項救濟法案,使之成為法律。」
兩黨政客對鬧了一通脾氣的川普如此客氣,除了這位「大仙」已經註定要走人,大家都願意忍受其最後的胡鬧以免節外生枝外,川普本人對美國政治的影響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
川普作為民粹主義代表,即使他已註定離去,但其帶來的民粹思潮已經深刻且不可挽回的改變了美國的政治生態。尤其是與其捆綁了四年之久的共和黨,如果真的要以人走茶涼的態度迅速與川普一刀兩斷,那麼就等於共和黨要與自己的支持者一刀兩斷。
至於川普會選擇何種方式結束這場漫長的鬧劇?恐怕要等到1月6日才能見分曉。
川普的競選團隊高級顧問傑森米勒表示,如果兩院議員決定在1月6日挑戰各州的選舉人票,總統和他的團隊將打算在接下來可能進行的國會辯論期間,「提交大選舞弊或違規的證據」。
而川普本人更是在推特上直接預告:「1月6日,華盛頓特區見!別錯過,後續會有相關信息。」
從這個角度看,川普近期的各種「表演」,背後含義相當微妙。表面上看,川普這是在不自量力的進行最後的胡鬧,但從深層來說,川普這是在向共和黨「攤牌」:不要對我太過分,否則,我有足夠的力量和決心讓你們在今後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