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具有同樣性質的,還有愛情這個命題,總有人對愛情又不一樣的標榜、不一樣的感受與體會。
《人格四重奏(Persona)》
最近有一部關於愛情這一命題的短篇集電影——《人格四重奏(Persona)》在Netflix推出。
關於這個電影名字《人格四重奏》,來源是全州電影節有一個項目叫「三人三色」。
由三位導演各拍20-30分鐘的短片,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也參加過這個項目。
由於這部短篇集是由四個導演——李京美、任弼星、全高雲、金宗寬各執導一集,每集大概20分鐘。
而且由演員李智恩IU一人演飾四個角色,四個不一樣的故事、四種不同的人格,所以名字就叫做《人間四重奏》。
《人格四重奏》中的四個故事分別是《愛情零盤》,《久不腐敗》,《接吻是罪》以及《走在夜裡》。
它們都是帶有強烈的導演個人色彩的作品。
第一個故事《愛情零盤》
最具隱喻意味。
雖然是最簡單,但是也是四集短片中最難懂的
(也是小編最看不太明白的一集)。
本集描述的是IU與裴鬥娜之間為了一個男人的爭風相對。
電影場景是在網球場,百分之九十的鏡都是IU和裴鬥娜之間看起來是網球對打,其實是關於愛情的爭鋒。
利用慢動作與細節,比如一來一往的叫喊、喘息聲,背上的汗。
甚至IU吃桃子的鏡頭等等這些,來充分表現出各個人物內心的情慾。
少女IU對愛的渴望和裴鬥娜對愛的不屑形成了鮮明對比。
她看著IU忍痛堅持完比賽,然後丟下一句「我不會和你父親結婚」。
語氣中帶著對IU的嘲弄,同情還有對愛情的那點失望。
而IU似乎還是對愛情充滿了幻想,但是她也逐漸變成了另一個裴鬥娜。
關於這場比賽,真的是無關輸贏,最後為零。
第二個故事《永不腐敗》
IU已經成長轉變為像裴鬥娜一樣對愛情掌控自如、成熟、妖嬈的女人。
她就是妖女,擁有精緻的五官,性感又迷人。
更可怕的是,她非常清楚自己的魅力,還演繹地漫不經心。
男主角為了和IU在一起拋棄自己的未婚妻,然而IU風流成性。
男主他雖然心裡猜疑、後悔、糾結,但在現實中他只是欲言又止。
在空白室男主的內心戲更是對其崩潰、平和等各種情緒的放大化,更讓人心驚的是。
男主竟然掏出了自己溫熱跳動的心臟來表示對IU的愛。
另一邊IU接過滾燙的心臟放在玻璃杯裡醃製防止腐爛。
而包包裡更讓人「反胃」:裡面裝滿了其他男人的心。
而小編發現這部短片的主題曲是來自IU的Jam Jam。
這其實是一首戳破大家對愛情的美好幻想的歌曲,直接揭露了愛情就是相遇、相守、再分開的過程。
很多人都以為愛情可以像果醬一樣永不腐壞,但是最後卻連形貌都分不出。
第三個故事《接吻是罪》
與前兩個故事不一樣的是,這裡的IU是一個青春期女高中。
和朋友一樣充滿了對愛和性的幻想與追求。
短片開始是IU去找自己的朋友,卻發現朋友因早戀被父親剪壞頭髮,關在家裡。
於是IU決定向好友父親展開復仇。
其實兩個孩子費盡心機的復仇計劃,在成年人的眼中只是一些小伎倆。
在她們這種懵懵懂懂的年紀裡,對於未知世界的愛情和性都抱有極大幻想。
聽聞朋友早戀的經歷、看到對方身上吻痕的女主。
一方面對同學去海邊找混混「玩」不置可否,一方面卻又對這種生活心生嚮往,以至於試圖在自己的胳膊上製造「吻痕」。
她們不斷用自以為成熟的方式證明「接吻不是犯罪」。
而IU以幫朋友報仇來表達的友情,則體現了這個階段的幼稚和荒唐。
最後她們無意中引發了山火,某種意義上完成了對朋友爸爸這個山火警察最大的報復。
第四個故事《走在夜裡》
故事設定在男主一場與死者IU在夜裡散步的夢境中,這種處理死亡題材的手法非常特別。
已經去世的IU出現在男友的夢中和男友約會,生死相隔,最後一次散步。
走過曾經約會的小吃攤,聊著女孩生前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做過戀人們常做的親密舉止……
在這一短片中,IU對曾經釋懷,也放下執念與成見,與世界,與自己和解。
但是面對人鬼殊途的男友,她也只能說一句「對不起」。
「夢境和死亡都無定所,無處可去,最終都將被遺忘」
「我們身在此處,但沒有人會記得」
「萬物皆逝去,唯有長夜留」
在臺詞裡慢慢溢出一種孤獨、落寞、眷戀的感覺。
採用黑白畫面讓整個短篇更加沉重,也更好地渲染了情緒與氣氛。
《人格四重奏》這部電影,四段短片,演繹出愛的四格。
可能是不同人對愛的不同表達方式,也可能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待愛的不同狀態。
從整體上對於愛情的感受都是非常悲觀、消極,而不是那種甜蜜、永恆,也許這是愛情。
但是,看完之後可能會有很多小夥伴感同身受,會有一種感覺:Fuck the love。
不得不說,李智恩小姐姐的演技是真的棒,四種完全不一樣的人格演繹地非常精彩,看完之後,給人的感覺就是李智恩本人的樣子。
對於愛情,真的難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