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
曾經以為擁有一臺外星人是夢想,最終發現Precision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姑娘。
曾經以為擁有一臺macbook是幸福,最終它卻成了我成天剪視頻的工具,看見就煩那種。
我曾經以為擁有一臺XPS15是歸路,反而它成為了我電腦燒硬體道路的開始,真是燃燒我的錢包啊。
人生就是如此波折,當你夢寐以求的東西真真切切的放在你的手裡時,你就開始慢慢的不去珍惜,失去也必將成為必然事件。
所以趁著著大好年華,剛好今年DELL Presicion M7530 、MacBook pro 15 2018還有xps15都被我集齊,那我們就召喚神龍讓他們相愛相殺一回。
如果嫌文字篇幅多,可以直接二樓跳轉評測視頻
一、外觀設計
先說整體印象,DELL Presicion M7530作為工作站電腦,為了更好的散熱和更好的硬體加上更好的拓展性,所以外觀成了三臺中最為厚重的,看起來有點傻大黑粗的感覺,但也應證了bigger than bigger這樣的口號,豈止於大,其實內有乾坤。但是對比起後面兩位老哥,外觀可能就沒有那麼的容易被接受了。
而macbook pro 15寸看上去就要薄上很多,輕薄的外觀配合上全金屬的機身,一種很有現代感的設計,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它,肯定會被它的外觀所折服,但是如果你已經見過很多年的話,估計已經對外觀這件事兒提不起興趣來了吧?
Xps15作為披著超級本外衣的商務本,陽極氧化鋁配合碳纖維讓人看了就覺得是高端貨,但是和macbook同理,窄邊框設計雖然酷炫,不過幾年之間外觀變外非常小,看起來不是很有新意。
既然是筆記本,外出的便攜性就成了我們需要考慮的關鍵。尤其是像我這樣隨身背著相機和幾個鏡頭的人來說減負是必要的。三臺電腦也分別都做給出了自己的答案,Presicion M7530雖然看起來比較粗大,但是由於本身大量運用碳纖維和工程塑料,所以看似個頭賊大一個,但2.53kg重量並不會讓你感到特別的吃力,對於要健身的pong友我還是更加推薦適馬鏡頭啊。
MacBook pro雖然輕薄,但是由於其本身採用全金屬機身,所以重量還是來到了1.83kg。
xps 15看起來比MacBook更大的體積也就奠定了它比mac更重的基礎,其實1080P版本只有1.8kg,4K屏幕才有2kg,和MBP15兩者沒有多少差別,這點差距,索尼的價格重量計算法還是沒辦法在蘋果和戴爾身上直接套用啊。
當然耐用性也是不得不說的話題,PresicionM7530使用了大量元素混搭,a面碳纖維, c面和d面工程塑料,中框又用金屬點綴。可以說是把廉價到高端材料都用了一遍。不過既然是工作站可靠性就是必然得考量的,所以其內部採用一體鍛造的金屬框架,使得本身的機身強度還是得到了一定保證的。
MacBook pro 15作為筆記本裡採用全金屬機身電腦,本身金屬的堅固性就無需多言,只是深空灰的版本是上色處理過的,容易出現磨損掉漆的風險,如果不嫌棄帶殼醜的話,可以考慮給它帶一個保護殼,不過這個重量嘛,也相應增加。
Xps 15的陽極氧化鋁配合碳纖維的設計延續了很多年的時間,也足夠說明其耐用和堅固的特點。除了還是有些厚,我也沒啥子可以吐槽的了。
而至於b面設計上我需要著重提醒下,三臺中,只有Presicion M7530是霧面屏設計,其餘的兩臺均為鏡面屏幕。Presicion M7530和xps15均採用16:9的屏幕比例設計,而macbook pro採用16:10,因此MBP15比XPS15顯得更寬,同時xps15擁有非常窄的三面邊框,其餘兩臺基本邊框都可以停航母,窄邊框屬於用了就不想再換的類型,一體化和沉浸體驗很強,對於大行全面屏的蘋果來說是時候該給macbook 也來一塊窄邊框屏幕了。
而作為人手最直觀就能感知到的c面,三臺也電腦也是三種風格,Presicion M7530工程塑料,但是又有點膠質感,手感較為舒適。加上全尺寸鍵盤,配合上非常舒適的鍵程,長期編輯文字也不會有不適感,的確是大有大的好處,不過也帶來了清理積灰的麻煩,所以有需要還是可以貼個鍵盤膜來保護下。同時在觸控板設計上過於保守,大機身上裝一個小觸控版,而且容易誤觸。
而macbook pro的c面就比較具有爭議性,有的人喜歡金屬的質感和蝶式鍵盤的清脆回彈,有的人卻覺得冬天冷手,鍵盤如同敲鐵板一樣難受。不過其本身鍵盤密封性好,不太容易積灰,不需要時常清理。當然它也有著飽受好評的觸控板設計,非常碩大的觸控版,加上優良的觸控體驗,用了之後你就不會再覺得win平臺的觸控版好用了。
Xps15則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碳纖維機身不冷手,觸控板操作也算很棒的體驗,鍵盤鍵程也不會敲鐵板,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碳纖維材質容易髒汙同時也不好清理,而本身鍵盤也比較容易打油,愛乾淨的pong友用它肯定是每天把它拿來擦個三四遍再說。
總結下來,在外觀設計方面,三臺電腦都有著對外觀設計不一樣的訴求,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各位pong友可以根據以上描述來選擇自己需要的電腦,我個人是建議喜歡健身的可以考慮PresicionM7530,喜歡輕薄可以考慮macbook pro,最求窄邊框設計可以選擇xps15。
二、機身接口
電腦接口是電腦十分重要的設計,所以我還是把它單獨羅列出來講一講。
M7530自帶兩個雷電3接口的同時,還保留著兩個USB a接口、一個SD卡插槽、一個網線接口還有一個HDMI接口和mini dp接口,還有一個不知道能幹嘛的落灰的SC插槽,既保證了越來越多的雷電設備和type-c設備的使用,也滿足了傳統設備的接入。尤其是拍完照片後,SD卡直接插電腦讀取,並且m7530支持SDXCII代標準,索尼的高速卡,拷貝到電腦上,可以達到250M/s的速度。這對於相機導入動輒幾十個g的我來說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a7r3本身讀寫速度只有150m/s的情況下,時間就是金錢我的pong友。
Macbook 本身是設計定位就是在輕薄中最求性能,所以usba的接口早就在16年版的時候被幹掉了,僅僅保留了耳機接口和四個雷電3的usb type c接口。性能是具備了,只是你得使用轉接設備來滿足各種設備的接入問題。所以各位在購買其他配件時儘可能的考慮有usb c接口的設備,這樣轉接就可以被雙c頭的原裝充電線代替。
而xps15又是屬於在兩者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少了M7530的網線和mini dp接口,卻又保留了兩個USB a,一個HDMI,一個雷電3,一個SD卡插槽。
三、屏幕
蘋果電腦是高解析度視網膜屏幕的先驅,不過現在已經被win平臺反超,從12年開始到現在6年多的時間,MBP15依然使用解析度為2880*1880的屏幕,而win陣營已經步入4K屏幕時代,DELLM4800,M7530和xps15屏幕均採用夏普的4k,100%Adobe RGB色域屏幕,,其中XPS15支持觸控,但是不支持壓感。
而macbook依舊還是老參數,p3 98.8% 色域 、Adobe RGB 87%色域。但是MBP15也有自己的殺手鐧,500尼特的高亮度,使得即便是在戶外也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見顯示內容,這點對於4k屏幕的兩臺dell來說就有些吃力了,畢竟是4k屏幕,亮度的確就會低上一些。哎?我怎麼感覺有點像是在說某個手機呢?
至於屏幕對比,由於相機拍攝屏幕有著各種不可抗力影響,所以最終能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只有色彩傾向性,比如色溫冷暖和誰比誰濃豔,所以各位可以根據現在圖片的對比看看,自己更喜歡哪種風格的屏幕。
當然,如果各位是需要修圖和剪輯視頻的話,4k屏幕擁有更多的像素點,還原圖片和視頻的內容也會更加豐富,代價嘛自然就是更加耗電。而MacBookpro的屏幕在正常的使用距離下也不會出現像素點,屏幕也比較細膩,加之不錯的色彩還原,也是修圖剪輯的好幫手。至於各位需要銳利的顯示還是像macbook這樣均衡的體驗,各位還請自行定奪。
當然他們都有著非常出色的顯示效果,同時也可以外接顯示器工作,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在三臺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
四、安全性
數據安全作為現在比較熱議的一個話題,三臺電腦都有跟進,只不過其程度就有高有低了,m7530作為工作站是沒啥問題的,但是其指紋的難用程度簡直冷人無語,為了使我愉快的使用我都選擇關閉指紋識別,windows hello的可用性是高了,但是安全性的確也會下降不少。
而蘋果早在16款macbook上就已經使用的touchid自然已經成為了更加成熟的開機方案,直接按下去的瞬間就可以完成解鎖的全部過程,甚至於你都看不到登陸界面,這樣流暢而又安全的體驗估計其他筆記本也是望塵莫及的吧,而18款macbook也加入了t2晶片,別以為它只是為了讓你可以進行hey siri的智障語音呼叫,它最大的作用是保存指紋等重要的信息,所以安全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Xps15國行版本直到18款才正式引入了指紋和電源鍵集成的解決方案,聽起來是不是挺方便的,但是實際用起來如何我也不太好揣測,畢竟我自己用的是17款的xps15,我拍檔用的是M5520,都沒有指紋識別,真是死在醫院門口,49年入國軍的典型案例啊,我也很絕望啊。。。當然各位如果知道18款指紋識別如何,也可以在視頻下留言告訴我,感激不盡!
五、升級維護
M7530,擁有4個內存插槽,最高支持32*4,總128G的內存,三個M2,PCI-X4全速插槽,可以讓你可以盡情折騰。顯卡採用戴爾新的DGFF標準,可以自行更換顯卡,通過散熱測試,鎮住7730的P4200,P5200這一類的高端卡應該沒問題,畢竟都是採用同樣的規格、尺寸、接口。這就是大的好處,可以當作買了一個帶主板和屏幕的小機箱一樣,你可以根據需要去升級。
而MBP 15 由於很強的集成度,因此內置部件只有電池可以更換,基本就是拒絕讓你升級的姿態,不過你依然可以在網上購買各種專業的pin點加錫的濾網還有高容量的硬碟,使用熱風槍等道具來更換。但是……很遺憾,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那麼最新的T2加密晶片也會繼續拒絕你的更換要求,所以現在購買蘋果電腦最好選擇配置較高的版本,這樣才能具備更長的生命力,不要吝嗇你的錢,畢竟加價總比你新買一臺要便宜。
Xps15可以自行更換內存,兩個內存插槽可以加到2*32,總共64G的內存,固態硬碟採用M2接口,也支持更換,傳統2.5寸硬碟,也支持更換。
所以對於想折騰的朋友來說,m7530和xps15師出同門,所以其拓展性表現都非常出色。而macbook pro更適合不喜歡折騰的朋友購買。
至於售後體驗嘛,戴爾擁有更加人性化的上門服務體驗,我的M7530有三年NBD。聽著是不是覺得很不錯呢?不過糟心的是,我手裡這臺m7530的雷電接口有一些小毛病,有問題直接打電話給dell售後吧,一個電話下一個工作日上門服務。
而蘋果在售後方面,可能就不會像dell那麼的出色了,所以我建議盡力選擇購買apple care+才是硬道理,畢竟兩次直接換新的機會,這可比幫你拿去修要給力多了。
六、性能測試
關於性能測試,我們就不看跑分啥的了,作為經常剪輯視頻,修圖的我來說,自然也就更看重它實際使用專業軟體的效果如何,所以我們換一個測試方式。這裡也得事先說明一下,由於xps15是17年款,直接對比8代cpu沒啥意義,所以我們就只看8代cpu的對比表現了。
這是其餘兩臺電腦的性能參數,各位可以參考後面性能對比來考慮選擇。
PR對比
作為視頻製作者,我自然更加看重電腦在視頻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們廢話不多說,直接看對比!同理我也知道fcp是好東西,可惜無法對比,所以只能讓兩臺電腦都使用PR剪輯一個是個視頻項目,總素材為560G左右,分別是sony FS5M2加阿童木將軍烈焰外錄製的4K 422 10bit 視頻,和Sony A7R3,A7M3拍攝的視頻,,DJI 精靈4,精靈4P拍攝的H264視頻,DJI MAVIC 2PRO拍攝的H265 10bit視頻,進行編碼和剪輯,最終輸出,1080P 7分30秒的視頻,MBP15編碼輸出的時間為,21分鐘19秒,我們在把同一個項目拷貝到固態硬碟上接M7530進行渲染輸出,第一次採用和mac同樣的opencl模式,輸出時間為38分鐘44秒,通過序列嵌套,採用cuda加速,輸出時間為26分鐘58秒。
而用M7530剪輯的一個30G左右的視頻,採用cuda加速,渲染時間為5分19秒,同理繼續給macbook pro進行渲染,耗時6分50秒。
以上事實告訴我們,雖然硬體配置很重要,但是和嘗試py交易也是必須的,dell硬在配置,卻輸在沒有交易,所以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當然如果各位真的買了macbook pro來剪輯視頻,那麼我建議選擇fcp來剪輯視頻才是硬道理,mac上用pr真的是有點邪道。。。
達文西調色對比
既然視頻剪輯都說了,那麼肯定調色也少不了,所以我找了一段用RED EPIC-W拍攝的26個片段導入達文西15並進行初步調色,最終輸出為H264編碼的MP4文件,mbp15 的輸出時間是25分鐘16秒,同樣的項目拷貝到7530進行轉碼輸出,m7530耗時15分44秒。
對於這樣的結果我一點都不意外,畢竟達文西對於硬體配置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MBP15在本身硬體配置不低的情況下又受限於機身輕薄,散熱並不如傻大個的m7530,所以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LR對比
當然為了讓測試內容更加豐富,所以我也測試了lr來模擬攝影師的使用場景。測試的圖片由A7R3拍攝的14bit arw格式圖片,4240W像素,共計475張圖片,每張大小85.7M,導入Lightroom進行轉JPG,解析度為300ppi,M7530耗時15分20秒,MBP耗時19分29秒。
以上基本就能應證一個觀點,硬體好是基礎,py交易只是景上添花的過程。
七、散熱
作為每天都要運行大量專業軟體的電腦來說,其根本的配置只不過是幾個參數而已,實際體驗才能決定它有多強,而最影響實際體驗的就是散熱的好壞。
M7530兩側和後面總共有四個風扇口,壓住I7 8750H 6核心的熱量是綽綽有餘的,不同於MBP15把CPU功耗限制在45W左右,M7530的CPU功耗滿載60W,瞬間功耗88w,而mbp的電源只有87W,加上本身機身過於輕薄,出風口小,對於熱量的導出能力差,這也是為什麼M7530的CPU 8750H定位比MBP15 8850H低的情況下,依然能在部分視頻和修圖軟體中超越MBP15的原因,MBP15散熱問題一直飽受爭議,尤其是今年採用老磨具鎮壓i9,使得i9的處理能力和i7沒有拉開差距,同時也帶來了可以煎蛋的溫度。
八、購買建議
如果你是達文西調色的重度用戶,主要是視頻調色的話,MBP15和M7530不使用代理剪輯原始素材,還是有點吃力,即便是48g內存的M7530輸出時也遇到爆顯存的問題,如果不差錢,可以考慮直接購買IMAC PRO,或者配置更強的臺式機。如果還有預算,MAC用戶,可以考慮購買官網的Blackmagic E GPU,使用雷電外接顯卡,進行加速,只是如果囊中羞澀的話,也可以考慮第三方顯卡塢,比如 RAZER CORE V2或者話說 XG Station 的擴展方案。
九、不吐不快
以下內容為我個人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大家可以當成是個例處理聽聽就好。
MBP15就留下了4個雷電3接口,但是通過轉接各種Type-c設備,兼容性很好,M7530雖然提供了兩個雷電3接口,但是通過我幾個月的使用下來,發現M7530的雷電3接口存在一些讓人很煩惱的問題。
a.兩個雷電接口只能用其中一個,外接5K顯示器是LG ultra fine 5k,只有一個口支持輸出視頻信號。
b.接上任何的Type-c設備或者雷電設備,包括雷電顯示器,Type-c的固態硬碟,Type-c轉接器,甚至是DELL TB18DC的擴展塢,都會導致PCH(南橋晶片)溫度升高,然後CPU降頻至0.79Ghz,這個時候電腦的性能急劇下降,什麼都幹不成。
購買M7530時,我的外接硬碟機櫃就已經換成了Type-c接口,但是後面發現插上降頻以後,M7530的雷電口基本處於廢棄狀態,DELL售後給我換過主板和換過全新機器,這個問題依然存在。
十、總結
M7530、MBP15、xps15,都是生產力工具,對於攝影師,剪輯師、調色師而言,是絕對是幹活利器。
對於那些追求極致性能,動手能力又強的攝影師,剪輯師而言,考慮後期可以升級折騰的,M7530解決了降頻的問題也值得推薦,畢竟自己後期可以升級到128G的內存,3條PCI-X4的M2硬碟,支持更換的顯卡,也可帶來更多的性能提升。
而對於MBP15來說,一般情況下修圖剪視頻 I78850H 16G內存是絕對足夠的,友情提示:對於剪輯視頻的pong友,不要忘記了fcp才是你真正可以放心使用的視頻剪輯利器,它能更好的發揮macbook的優勢。但是如果你需要調色和後期,那麼32G才會是你最佳的選擇,至於硬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好,4tb屬於檢測土豪的標準,就看你是不是土豪了。但是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上I9的CPU,mbp 15的cpu功耗只有45W,I7 8850H 都沒有M7530的I7 8750H 60W的性能強,所以不如把錢花在買大容量的硬碟上。而在顯卡天梯榜單,MBP15的Radeon Pro 560X 性能和GTX965M顯卡性能接近,雖然目前蘋果官網已經開放了Radeon Pro Vega20 顯卡的定製選項,據官網數據性能提升不少,但是和Quadro P3200 還有一定差距。
至於之前被遺忘的xps15嘛,其實我覺得對側重攝影和剪輯朋友而言,和xps一樣磨具的超薄工作站才是最合適的選擇,外觀還如出一轍,還有可以選擇志強的CPU和專業作圖卡,這還能不讓你心動嗎?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對比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對大家選購心儀的筆記本電腦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