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F-22、F-35和蘇-57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四款五代戰機,也是人類在戰鬥機研究上的巔峰之作。而這四款戰機又分別來自當前地球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中美俄。如果這四架戰機頂峰相見,同臺競技,究竟誰會更勝一籌?
選手一:F-22
F-22「猛禽」戰鬥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鬥機。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五代戰鬥機。也正是F-22的出現引出了「五代機」的這個概念,即這款戰機所擁有的四個與眾不同的特點:1、超音速巡航;2、動態感知;3、隱身性;4、超機動性。
圖為F-22
選手二:F-35
F-35起源自美國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因為F-22戰鬥機的成本不斷高漲,美國及其盟友計劃合力研製一款先進卻低成本的戰鬥機。F-35由此應運而生,他在隱身設計方面借鑑了F-22的很多技術與經驗,雖說是F-22的低配版但卻在某些方面做到了超越。
圖為F-35
選手三:殲-20
2016年,殲-20橫空出世,驚爆全球。中國成為了第二個擁有五代戰機的國家,充滿爭議的鴨式布局和發動機性能也在後來向他的質疑者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圖為殲-20
選手四:蘇-57
蘇-57為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也是俄羅斯為了對標美軍F-22所專門研發的五代機,該機秉承了蘇式戰機一貫的風格,十分「暴力」。雖然其隱身能力的缺陷讓許多人質疑是否應該將它劃為五代機,但我們仍然將其看作是與四代機完全不同的劃時代產物。
圖為蘇-57
四款戰機決戰「紫禁之巔」
首先假設這幾架戰機在空中相遇,對於隱身戰鬥機來說,誰先發現誰基本就決定了戰鬥結果。殲-20和F-22以及F-35採用的都是有源相控陣雷達,蘇-57採用的是五面相控陣雷達,一旦蘇-57打開自己的雷達就會迅速被探測系統反追蹤到,然後在超視距範圍內被一發空空飛彈解決。儘管蘇-57強大的火力在近距格鬥能力方面十分強悍,但是五代戰機的交戰基本不會給你機會近身,殲-20徹底放棄機炮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所以蘇-57將極有可能是在戰鬥中第一個退場的。
F22雖然是最早的隱身戰機,但是也正是因為時代久遠在某些方面已經落後了,他的航電和雷達性能將在超視距空戰中更為吃力,而且他的機身內部空間使用率較高,升級空間不大。因為其年代較早所以航電和雷達性能會有一定的短板,而且機身內部空間使用率較高,升級空間不大。總而言之就是F-22太老了,已經不適合在當前的空戰系統下作戰了。唯有殲-20與F-35可以被稱作是「未來之星」。
殲-20的隱身性能略弱於F-22,大致與F-35持平,但並不代表著會有更大的劣勢,因為雙方這點程度的隱身差距並不會影響對彼此的捕捉速度。而殲-20最大的優勢是他比F35多出來的一千多公裡的作戰半徑。這也恰恰就是美軍沒有把握在東亞戰場利用F-22或者F-35壓制殲-20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儘管有著發動機不行的缺點,殲-20依然可以用放風箏的戰術與美軍五代機纏鬥。而殲-20的極限速度要高於F-35,飛彈PL-15也遠強於AIM-120D,說殲-20地表最強,誰有意見?
圖為霹靂-15
當然,五代機直接正面交戰的場景可以說很難出現,他們的目標一般都是加油機、預警機等高價值目標,或者負責「踹門」,摧毀敵軍防空設施。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正視我國殲-20所取得的成績,可事實就是,中國的殲-20完全有資格與美國最先進的戰機一決雌雄。(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