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這是個在國內難得被普羅大眾熟記的公益性節日,因為在市場經濟面前,人人都是消費者,且在山寨貨橫行,過分壓縮成本等情況普遍存在的環境下,行業自律及公眾監督尤為重要。在有中國特色的打假行動中,央視的315晚會是最讓人關注的。侵害消費者利益的事件常有發生,而今年又會有哪些大事件被踢爆我們拭目以待。踢爆只是手段,在本年度「上榜企業」還未公布之前不經讓小編思考起,2014年的那些「上榜企業」上榜後又發生了哪些讓人「喜聞樂見」的事呢。
1、尼康D600相機
14年315晚會的一個重磅炸彈是尼康D600相機傳感器進灰、照相現黑斑質量問題的曝光。
其實早在12年10月,相機租賃商LensRentals就發布報告稱大量出租回收的尼康D600相機上發現傳感器進灰問題。在美國,14年2月一律師事務所就已經準備對尼康D600的質量問題發起集體訴訟。而尼康中國,在曝光之前只表示對用戶延長免費清潔服務時間。
315晚會曝光以後,3月17日尼康在官網發布《致中國中央電視臺315晚會特別節目組》,表示在用戶清理無效的基礎上,「如果……仍不能完全消除這一現象,我們會貫徹執行全球統一的服務標準,依據中國三包法律規定為用戶更換新產品。……同時,對於市場現存的D600,尼康已在國家工商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從2014年3月16日中午起對全國範圍內的D600進行下架處理。」
一直否認質量問題、甚至將責任推給霧霾,連道歉信都是寫給315晚會而非消費者的尼康,也難免因為這次曝光或其他原因造成了14年整個的銷售下滑:
尼康2月5日公布2014年財報,顯示2014財年合併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57%,降至200億日元,與此前預期(下降19%、至380億日元)相比,降幅將出現擴大。作為主力產品的數位相機銷售在歐洲和中國表現低迷。
2、大唐高鴻
2014年,手機APP方面爆出高鴻股份對行貨手機預裝惡意軟體進行扣費和竊取隱私。
高鴻方面的回應很有意思,先否認,再道歉,伴隨著停牌。
高鴻先在3月16日連發兩次聲明——承認有移動應用推廣業務,但是否認吸費等惡意軟體以及搜集個人信息。
「移動應用(APP)推廣業務,是我公司的子公司大唐高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鴻通信」)的業務之一。……高鴻通信從未傳播吸費等任何惡意軟體。用戶可以根據個人意願隨時自由刪除高鴻通信推廣的移動應用產品,不存在需要特殊權限(root)才能刪除的情況。高鴻通信不存在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
就在否認搜集用戶隱私四天以後,20日高鴻股份官網發布《關於公司移動應用推廣業務相關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稱, 在開展移動應用推廣業務中通過「大唐神器」安裝的三個後臺應用程式收集了IMEI、MAC地址、手機型號和應用軟體列表等信息,此事項屬實。也是到這時,大唐電信和高鴻股份才結束停牌。
除了對高鴻產生影響以外,此事還意外地引起了一場網際網路的口水戰。
雖然大唐神器的APP推廣中包含6個百度旗下應用,但在315晚會曝光後,手機百度發布公告稱,百度決定中止與大唐高鴻的合作,同時百度手機衛士已對「大唐神器」進行查殺。大唐神奇微博對此回復。不久之後此微博被刪除,百度新更微博「網絡安全公司360是大唐高鴻排名第一的合作夥伴」指向奇虎360,奇虎360隨即以「315晚會落下帷幕毒魚甘油依然健在」向百度進行反擊。
簡而言之,就是大唐高鴻被踢爆,百度過河拆橋並拉360下水,360反擊百度。
3、廣州億超生物科技違規生產魚肝油成嬰幼兒食品
央視曝光嬰幼兒吃的魚肝油是藥,超量補充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漢臣氏、君寶康將魚肝油當普通食品銷售。
浙江、廣東、山東的生產經營者透露,他們通過打擦邊球,套用食品標準來逃避監管,違規將魚肝油生產成嬰幼兒食品。生產者明明知道魚肝油產品含量已經超過國家規定兒童正常攝入量。但是卻依然為了賺錢,用魚油或者水產品加工的企業標準偷梁換柱,完全不考慮嬰幼兒的健康。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16日旋即緊急發文要求各地依法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兒童魚肝油類產品。「躺槍」的康恩貝、健康元和湯臣倍健紛紛發出澄清公告,均稱公司並不生產魚肝油類產品。
修正藥業內部人士承認,億超生物是修正藥業優智DHA的OEM(提供軟膠囊產品委託加工)廠家,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相關處理工作,暫無更多細節內容可公布。
針對魚肝油所含維生素計量大小的區別,業內人士說:「魚肝油這塊行業標準空白,企業標準可以說是非常混亂。」並表示在歐美,魚肝油產品只是普通食品,但國內藥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有添加魚肝油成分,且行業標準近乎空白。
另外,在億超生物科技的官方微博上,我們看到僅有10篇微博發布,其中有3篇,就是有關於315曝光事件的,都轉發自同年3月18日。
而同年3月22日,就央視「3·15」曝光廣東億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違法生產經營兒童魚肝油,汕頭市藥監局回復了初步調查結果:億超生物以「鱈魚肝油」替代 「魚油」生產銷售相關糖果產品,其行為已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決定將案件移送汕頭市公安局依法查處。根據相關法規,億超生物的行為已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決定將案件移送汕頭市公安局依法查處,以追究相關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4、杭州廣琪過期食品流入麵包房
杭州廣琪公司將過期食品撕標籤、換包裝,用清洗液擦、拿小刀來刮,違法場景觸目驚心。這樣的問題食品原料堂而皇之瞞天過海大肆銷售,一路綠燈進入杭州市眾多麵包房。
杭州市質監局執法人員累計封存杭州廣琪的36種產品共4628.5箱原料,封存涉嫌問題成品237.13公斤,召回涉嫌使用問題原料產品計85.2公斤。
事件曝光引發的食品風波隨即震蕩整個食品業市場,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食安辦隨即公布了杭州市首份食品安全「黑名單」顯示,32家企業或個人涉身其中,其中26家為企業,而廣琪公司因影響惡劣排名第一。
杭州廣琪貿易有限公司包括吳雷在內的5位負責人已由警方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報請同級檢察院批准予以逮捕。與此同時,杭州市工商局江幹分局依據相關規定,擬吊銷杭州廣琪貿易有限公司食品流通許可證及當事人當事人營業執照。相關程序正在履行過程中。
麵包新語總部回應稱,在其各城市門店中,只有杭州麵包新語採購過杭州廣琪貿易公司提供的食品原料,但央視曝光的過期原材料並不在採購範圍之內。麵包新語品牌推广部負責人羅女士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麵包新語加盟店使用的非總部供貨原料有嚴格審核,杭州廣琪在當初系三證俱全的符合企業審查標準的供應商。
同年3月18日在成都浮力森林食品有限公司,檢查人員發現了來自杭州廣琪貿易公司的6種原料,雖然不是央視曝光的過期小麥粉,但慎重起見,該公司生產的由杭州廣琪提供原料的產品仍被責令召回、銷毀。同時,金牛區食藥監局正對其進一步深入調查處理。
14年4月26日報導,自廣琪「黴麵粉事件」發生後,杭州工商部門共指導相關企業為25000餘人次消費者辦理退款,涉及烘焙企業門店321家,退款金額總計達到875.44萬元。
5、澳妙可嬰幼兒配方奶粉篡改產品保質期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行權威發布:澳大利亞「澳妙可」嬰幼兒配方奶粉篡改產品保質期,質檢總局對其進行了封存處理,正對相關企業進行調查。
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現澳大利亞「澳妙可」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篡改產品保質期行為,問題奶粉有兩批,共52312罐,目前已發現997罐奶粉的罐底產品保質期有明顯擦拭後重新噴印的痕跡,19256罐奶粉的中文標籤與罐底的產品保質期不符。質檢總局已發出警示通報,進一步加強進口乳粉等食品檢驗把關,對不合格食品一律退運或銷毀。被曝光3分鐘後,淘寶已經全線下架OZMILKO(澳妙可/美澳勵)奶粉。
隨著央視「3·15」晚會對澳妙可奶粉篡改生產日期的曝光,這款產品及背後的澳華集團也逐漸浮出水面。該產品擁有多個音譯中文名稱,又在多地出現獨家代理商且搶註商標。另一方面,各路媒體開始起底該品牌背後的「大老闆」均報導,澳妙可奶粉生產商實則為華人投資所創。各種關係剪不斷理還亂,澳華集團本應為本次事件作出解釋也在保持沉默中。
在2014年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的還有:四輪代步車等無照車的安全隱患、塗改液甲苯超標、雷射筆輻射頻率過大危害、廉價平光彩色隱形眼鏡問題、現貨白銀交易所在後臺改數據等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一些早已是屢見不鮮,「曝光」只是一種手段,而消費者的權益如何得到真正的保障,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執法保障,一個都不能少。
(感謝虎嗅網周洋帆為本文提供重要參考,本文新聞信息均來自網絡)
微博 | @16小時網
官網 | www.16hour.com
合作聯繫QQ | 2758866813
(整理編輯/舒弘敏 編輯/鄭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