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改檔,命運多舛的《花木蘭》帶著一股神秘東方力量登陸中國影院。迪士尼更視其為全球疫情下疲軟票房的一劑良藥,嘗試以中國電影市場的煙火氣息點燃全球影業的繁榮。
時隔二十多年,花木蘭這一中國歷史傳奇人物,以「真人形象」飛簷走壁再次進入觀眾視線,憑藉自身超強的IP屬性引發新一輪觀影和評論。
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戰功顯赫,木蘭以傳奇軍旅生涯,顛覆大眾對女性的傳統認知,原來,女孩也可以保家衛國,救駕成功,以勇士的身份被大家接受。
木蘭早已不是傳統女性撕裂世俗眼光英勇殺敵的故事,迪士尼賦予了一個年輕女孩實現自我價值的內核,她完全可以作為古早的愛莎,告訴全世界的女孩,你不再是任何男人的附庸,你就是你自己的公主。
鳳凰伴隨在君王之右,木蘭即是君王的守衛,也是他的守護者。一個女孩成為了士兵,一個士兵成為了領導者,最終成為了傳奇。
木蘭作為集美貌與力量於一身的英雄形象,起初她的使命是光宗耀祖,隱藏天賦,嫁為人婦,為家族帶來榮耀,但在軍旅職場的磨練中,木蘭早已完成女性成長和自我意識的覺醒。
花木蘭的故事背景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在中國古代社會這一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木蘭早已跨越性別壁壘,在實踐中參透男性話語體系,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她領兵馳騁沙場,在男性職場中遊刃有餘,一個女孩拯救一個王朝,在朝堂廟宇間立下自己的功績。
導演Niki Caro在選角前說過,「不管是誰來演木蘭,都不能是一個脆弱嬌柔的人,她必須以男人的身份出現在男人的軍隊中」。
當木蘭被稱作「花軍」的那一刻,她便完成了身份轉換,她是小姐姐,也是領導者,是冒名頂替者,也是父親的女兒。
鞏俐飾演的女巫對木蘭說,當大家發現你的身份,絕對不會對你手下留情。
這句話像極了當代職場。當一個女人年過三十,便不再年輕,身處婚育年齡的職場女性會被家庭大量消耗能量,大眾並不會因此打破對女性的固有認知。
每個職場女性都在默默忍受某種程度的性別歧視。
而木蘭的扮演者劉亦菲今年恰好33歲,她早已褪去仙女光環,希望觀眾看到更多的角色賦予,執劍的一瞬間,她亦是自己的勇士。
當木蘭喊出「我會榮耀歸來」,這是每一個職場女性的吶喊,木蘭不再懼怕自己的女性身份被拆穿。
她以自信女勇士的身份,打破職場中男性話語體系構築的樊籬和玻璃頂,擺脫身份被拆穿的自我困境。
至此,木蘭不再是「三從四德」,而是自力更生,在職場中實現自我價值。
木蘭身著紅衣,英姿颯爽,仗劍天涯,奮勇殺敵,是每一個當代女性在職場生活中的剪影。
Look at me
看著我
You may think you see who I really am
你也許以為你已看透了我
But you』ll never know me
但其實你一點也不了解我
every day
每一天
It’s as if I play a part
我似乎只是在扮演著角色
Now I see
現在我明白,
If I wear a mask
如果自我掩飾
I can fool the world
我可以愚弄這個世界
But I cannot fool my heart
卻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花木蘭主題曲《reflection》歌詞
眾所周知,迪士尼向來注重音樂,《花木蘭》主題曲早在動畫片時期,就已膾炙人口。歌詞已然將花木蘭從軍的心路歷程刻畫出來。
花木蘭只有在軍營中扮演好男性角色,向內積極探索,完成角色轉變,才能在軍旅職場中避雷成功。
一個人只有內心覺醒,才不會渾渾噩噩,度日如年。
周國平說過,「覺醒是一種巨大的內在力量,擁有這力量,一切外來的負面力量都不能真正把你打敗」。
一個人只有保持對自我探索的好奇心,以內心為驅動力,搭建自身信仰,提高業務能力,才能實現個人價值。
只有將目標實質性投射到日常人際溝通交往中,才能合理提出需求,委婉表達不滿,擁有源源不斷的成長動力。
軍營訓練,將軍教士兵如何用氣,學會用「四兩撥千斤」,對於女性身份的木蘭,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要咬牙堅持,木蘭只有努力向上,才不會被拆穿身份。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也難怪同伴不知道木蘭女兒身,一個不小心,對於士兵身份的木蘭就是殺身之禍,木蘭拼死保護的是自己亦是家人。
當花木蘭步步為營,立下戰功,身份提高,開始有自己的軍營,洗澡之類的尷尬問題迎刃而解,且隨著木蘭職位提高,即便有士兵發現自己的將軍是女兒身,出於對職位的忌憚,也不敢輕易上報。
木蘭帶領士兵走進大殿之時,其女性領導力彰顯無遺,她理所應當的接受男人們的尊重與認可,這是屬於木蘭的高光時刻。
職場萌新與其抱怨自己身處的職場環境,不如加強自我修煉,向內探索需求,向外尋求資源,完成職場身份轉換,由內打破,快速成長,早日實現升職加薪。
當將軍質問木蘭,是什麼讓她膽怯,不敢上前?此刻的木蘭第一次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懷疑。
木蘭站在空曠的山頂,無語凝噎,這一中近景特寫鏡頭是木蘭的特權。
木蘭在上級的懷疑中,完成了自我定位,此刻的木蘭不再是替父從軍的頂替者,而是一名生命內力覺醒的女戰士,堅定自己,矢志不渝。
如果說最初參軍的木蘭,她的職責還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家人,在經歷過男性職場中的一番摸爬滾打,木蘭早已褪去青澀,身負保衛家園的重任。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哀鴻遍野,死傷無數。木蘭跟士兵說,我會保護你們,我們會相互照應,共同進退。
軍營不僅把木蘭鍛鍊成了男子漢,更是在戰場中鍛鍊出木蘭的領導力,堅定目標,通過有效溝通,向上爭取資源,向下分配任務,帶領團隊協同作戰。
不久的將來,也許劉亦菲的木蘭形象就會出現在迪士尼商店的貨架上,與愛莎公主一樣成為女孩們心中的英雄與女王。
勇士忠於責任,勇於改變,真於自我。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勇士。
皇帝賞賜的寶劍,「忠勇真」刻在了寶劍的一面,它的反面恰是「孝」字,已然是對立面的兩者該如何抉擇?
看似木蘭在戰場中得到了父權與君權的雙重肯定,內涵卻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女巫說,木蘭到死都沒有機會做回了自己,其實從木蘭學會使用男性話語系統,與上下級溝通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完成了身份認同,成為了真正的自己。
幼年的木蘭在世俗中壓抑天性,成年後的木蘭覺醒後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當木蘭說出,可我就站在這裡的時候,堅定的目光,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作為大女主電影,木蘭替父從軍,這一典型的女性成長故事在當下極易引起職場女性共鳴。
現代職場女性,不甘作為弱勢群體,她們在各行各業為自己發聲,仍會面對職場潛規則中對「女性」身份的偏見。
如何打破女性「與生俱來」的一些問題,在職場大展拳腳,是每個職場「花木蘭」需要思考的問題。
學習有效的職場溝通,可以為我們所有的職場人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想要升職加薪,除了努力工作你還要學會溝通!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是女性最好的時代,木蘭不再是傳說。
木蘭承載著中國千年的文化底蘊,以東西方文化溝通交融的方式大勢歸來!
在職場中,你我皆是木蘭;
萬裡赴戎機,為榮耀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