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為2019年5月18日-19日,為方便考生了解教師資格面試試題,甘肅中公教育根據中公教師考試交流群學員回顧特此整理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初中歷史教資面試試題及答案解析精選(第二批),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於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初中歷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江蘇省淮安市 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這樣,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了,第秋,農業獲得大豐收,產量比上年增產六倍多。這種建立生產責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隨後,在中央指導下,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了。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闢了一條新路。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教學過程中利用視頻材料進行講解。
(3)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
1.談一談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
2.簡述在歷史課堂中使用直觀教具的作用。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紀錄片,紀錄片的內容主要講述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中國由於受到十年文革的影響,政治和經濟發展受到了巨大破壞。視頻觀看完後,教師提問學生當時中國是什麼樣的國情?
學生回答貧窮落後,教師再次播放視頻,展示新中國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然後提問學生:那麼中國之所以取得如此舉世矚目的改革成就究竟原因在哪裡呢?又是從哪裡的呢?以此進入本課的新課講授環節。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介紹: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到中共在探索階段缺乏經驗,出現了「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等違背客觀規律的政策路線。
教師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當時農民的生產情況。
圖一: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
圖二:一個蘿蔔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
教師提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見過這麼大的豬和蘿蔔嗎?
學生回答後,教師再次提問:這樣的錯誤指導思想對我們的農業發展有什麼危害呢?(違背自然規律,糧食歉收,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
教師總結:當時的農業生產不遵循自然生產規律的發展,同時當時實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家同吃大鍋飯,造成幹多幹少一個樣的現象。農民缺少自主生產權,造成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過渡語:那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的黨和政府又出臺了什麼樣的政策呢?
(二)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教師介紹:1978年安徽一些地區遭受大旱,糧食歉收。農民沒有存糧,導致許多農民成群結隊的出門討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的制度。那麼我們一段視頻來看一下包產到戶的政策有沒有解決當時嚴重的饑荒問題呢?
視頻播放完後,組織學生討論:實行包產到戶有沒有解決當時的饑荒問題?為什麼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生產大大發展了?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後,師生總結:包產到戶的政策不僅解決了農民的生存溫飽問題,同時還交夠了國家要求的公糧。同時這種制度最大限度的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使農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教師介紹:當時中共正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號召人民將重心放到經濟建設當中來,安徽小崗村的這一的實踐得到了中央的重視,這一做法也在全國推廣開來,這就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三)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教師提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只是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如何才能農民的收入使農民達到富裕的水平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師生總結:除了實行包產到戶之外在農村還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大大的了農民的收入水平。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梳理本課的知識點,讓學生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
作業:觀看介紹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紀錄片。
【板書設計】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一)背景
(二)內容
1.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2.鄉鎮企業
【答辯題目解析】
1.談一談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
【參考答案】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把分散經營和統一經營相結合,從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經營管理體制的弊端,打破了農業生產經營和生產上的「大鍋飯」,極大地調動了八億農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發展高產、優質、農業,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化。
2.簡述在歷史課堂中使用直觀教具的作用。
【參考答案】
第一、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第二、有助於學生形成歷史表象,理解歷史概念。第三、有助於學生牢固掌握歷史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