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能有多逆天?真的猛士,敢於獵殺飛行的蝙蝠

2021-02-22 果殼

真相必然要比小說更離奇,小說由人的頭腦所創造,也受限於人的頭腦。

——推理小說家G.K. 切斯特頓

看見這個標題仍然點進來的都是做好心理準備的哈~ 那不預警了。

說到蜈蚣,大家的第一印像無非就是腳很多、有毒。果殼某編輯曾為這種生物編過一個段子:「一想到蜈蚣我就害怕,因為聯想到它家的鞋櫃,我立馬密恐了。」一些蜈蚣的毒性並不弱,但到了國人面前,也只能成為被拿來吃的中藥,很難傷到人(不過,吃蜈蚣中毒的案例卻屢有發生)。

實際上,有的蜈蚣彪悍異常,遠超過你的想像。


你見過的蜈蚣個頭小,並不等於蜈蚣個頭都很小。

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魯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是全世界最大的蜈蚣,大的個體體長能達到30釐米。這種蜈蚣也叫亞馬遜巨人蜈蚣或是秘魯巨型黃足蜈蚣,它們擁有深褐色的軀體以及黃色的步足。這種蜈蚣的成體一共有21到23個體節,不算頭部,其軀體的第一節稱作顎肢節,其附肢特化成了獵殺工具——顎肢,蜈蚣們就是靠它向獵物體內注射毒液。

憑藉強大的顎肢,在用步足抱住獵物後,秘魯巨蜈能迅速注射毒液,它們的毒液殺死小鼠只需不到半分鐘。圖/arachnoboards.com

這麼大的一隻蜈蚣,吃什麼過活呢?各種大小合適的蟲子、青蛙、蜥蜴、小型齧齒動物、小鳥都在它們的食譜上榜上有名。秘魯巨蜈的腿長而強健,因此它們能夠快速移動,捕捉獵物。

節肢動物獵食脊椎動物非常常見。君不見巨大的田鱉能夠捕捉水蛇,蜘蛛也能布下天羅地網獵殺小鳥乃至毒蛇,甚至蜻蜓的幼蟲也是水中一霸能以蝌蚪小魚為食。所以,如果告訴你秘魯巨蜈能捕獵蝙蝠,見多識廣的你可能並不會太吃驚。

但是,如果我說這種蜈蚣能主動出擊,獵殺飛行中的蝙蝠,你相信麼?

秘魯巨蜈的全身近照 圖/ atshq.org

人類很早以前就知道秘魯巨蜈這種生物了,它的學名還是林奈給取的。但是直到近幾年,我們才知道這種生物的捕獵技術原來有這麼好。

若干年前,一些研究者在玻利維亞的一個巖洞中考察的時候,在洞中發現了秘魯巨蜈。這個巖洞是蝙蝠的藏身之處,洞底有許多蝙蝠糞,養活了不少蟲子。所以在這裡發現獵食性的巨蜈並不奇怪。但詭異的是,有些秘魯巨蜈會把自己懸掛在洞頂之上,身體的前半部下垂。這種行為讓人非常迷惑。

後來,有人看到秘魯巨蜈抱著蝙蝠大快朵頤。是時人們還以為它們是在蝙蝠休息的時候偷襲得手。但之後,人們觀察到了這種蜈蚣捕獵蝙蝠的過程:

秘魯巨蜈會潛伏在蝙蝠必經之處的巖頂之上,將其前半截身體探在半空當中。一旦蝙蝠飛到它們的身邊,這種狡猾的獵手就會閃電般的出擊,用大約8對足抱住獵物,顎肢迅速在蝙蝠的腦後「吻」上一口,注入毒液。它們的毒液殺死小鼠只需要不到半分鐘,蝙蝠也扛不了更長時間。之後,巨蜈就可以用它們的口器大口開嚼了……


老子都上天了為什麼還不放過我……

在節肢動物中,包括蜈蚣、蚰蜒、馬陸在內的多足亞綱是相對較原始的一個類群。 現今已知最早的陸生動物 Pneumodesmus newmani就隸屬於多足亞門倍足綱。但是,多足動物登陸雖早,卻完全沒有昆蟲分布得廣,種類也要少得多。這種現象的一大原因是多足動物的外殼上缺乏防止水分散失的蠟質,它們無法適應乾旱的環境。

如果秘魯巨蜈發展出了智能文明,它們的社會中肯定沒有Adult Video這一行業。在陸地上,動物們為了保證受精的成功率,多是體內受精。蜈蚣也不例外。但秘魯巨蜈的交配過程極其之無聊,雄性會將精子挊在一個稱作「精莢」的囊中,扔到雌性身邊或是它會路過的地方。雌性會像撿垃圾一樣把精莢撿起來使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真的猛士,是不會把交配這種事看得太重的……

對於比它們小的獵物來說,蜈蚣是死神一般的存在;對於和它們差不多大的動物來說,傷害蜈蚣可能自己也得受傷;但是對於一些食肉動物來說,蜈蚣可以當做食物。在險惡的熱帶雨林當中,秘魯巨蜈即使沒有碰到貝爺,依然有一些掠食者能夠將其「嘎嘣脆,雞肉味」。而它們的卵,對於螞蟻等動物來說更是上好的蛋白質來源。並且,在潮溼的地區,真菌也是卵的大敵。

所以,許多蜈蚣的雌性都有護幼的習性,秘魯巨蜈的母性更是異常突出。當產下卵之後,巨蜈媽媽們會擺出一副「孵卵」的架勢,盤在卵上。它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不吃不喝,守衛、清潔自己的卵。而在卵孵化之後,它們還會保護幼體相當長一段時間。

許多蜈蚣的雌性都有護幼的習性,圖為美國的Scolopendra alternans守衛自己的卵。圖/ atshq.org

秘魯巨蜈在人工環境中最多能夠活上10年。加上它們身上透出的那股詭異、神秘、狂野的美感,有些人選擇將其當做寵物來飼養。蜈蚣的毒性有多強,很大程度上與蜈蚣的大小成正相關。秘魯巨蜈的毒性很強,被它咬上一口會非常疼痛。但是,卻很少會造成什麼致命的傷害。加之這種生物天性害羞,除非被逼急了,它們很少主動攻擊人類。

其實,大部分有毒的蟲子都很難給人造成致命傷,畢竟它們沒有殺掉人類的必要。當你對它們有了充足的了解之後,這些生物身上會閃爍出與小貓小狗迥然不同的萌感。

 


相關焦點

  • 愛你勝過蜈蚣吃蝙蝠!這組卡片是你能送出的最迷惑七夕表白
    這可能是我看過最難以理解的類比了……巨型蜈蚣吃蝙蝠倒是真的。在2005年,就有科學家在委內瑞拉的洞穴中發現了秘魯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捕食蝙蝠的現象[1]。但是,30釐米長的兇殘大蜈蚣抓蝙蝠吃和愛情到底有什麼關係?(╯‵□′)╯︵┻━┻好,看過這張之後,估計其他的都能平靜地接受了吧……下面就來一一欣賞。
  •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這是一個充滿力量的人的有力量的故事。《走出荒野》(美)謝麗爾·斯特雷德著。有關旅行,內心成長的書。真誠,勵志,出版後成為暢銷書,得到妮可·基德曼、張鈞甯等許多名人推薦。大名鼎鼎的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和備受好評的電影《大小謊言》的導演讓-馬克·瓦雷將此書拍成電影《涉足荒野》。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一切都是為了飛行!
    蝙蝠應該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它在地球上存在的歷史超過8800萬年,躲過了白堊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古生物學家發現4900萬年前的蝙蝠體型和現代蝙蝠幾乎沒有差別,表示它的體型已經趨近完美!除了兩極以外,地球上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比人類活動範圍還要廣!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曾坐擁40億身家,58歲卻淪落街頭擺攤,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郭正利)有這樣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從一無所有奮鬥出來幾十億的身家,可是卻沒想到58歲時卻因為一次投資失敗,淪落到了街頭擺攤還債,妻子也在他落魄時離開了他從天堂墜落到地獄,一般人都接受不了這種落差吧。可他卻不是一般人,他說擺攤能叫落魄嗎,人生本就是起起落落,沒什麼大不了的!
  • 除了人類,蝙蝠還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第一種:秘魯巨人蜈蚣秘魯巨人蜈蚣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蜈蚣,這是一種體長平均在30公分左右的巨型蜈蚣,有著較強的毒性。它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在這種蜈蚣的食譜中,確實有蝙蝠。因此,它被認為是蝙蝠的天敵。但其實,在秘魯巨人蜈蚣的食譜中,佔比90%以上的是無脊椎動物,剩下的10%以蛙類、蛇、蜥蜴、鳥類以及蝙蝠構成。
  • 都知道蝙蝠,你知道蝙蝠的祖先嗎?可是大有來頭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蝙蝠的印象其實是正面的。我國傳統文化中,因為「蝠」於「福」同音,蝙蝠又總是倒掛著,所以遇到蝙蝠,大家都會認為是「福到了」,是件好事。然而此次科學家們監測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蝙蝠一下成為眾矢之的,令人害怕,被人厭惡。
  • 我給自己做了一次手術:真正的外科猛士,敢於砍自己一刀
    自從幾年前某多多迅速崛起,微信未讀信息裡的陌生名字就開始越來越多:那些群發消息請朋友砍自己一刀的人們,勇於為幾塊錢的優惠麻煩自己的朋友。而真正的外科猛士,其實是那些敢於砍自己一刀的,比如列昂尼德・羅戈佐夫——在講述自己的經歷之前,我想先講講這位祖師爺的故事。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獨立遊戲開發:像素畫蝙蝠怪物飛行動畫
    蝙蝠怪物是非常常見的怪物。和主角設計一樣,怪物和boss也是從站立/待機姿勢開始設計的,然後製作站立/待機動畫。蝙蝠在空中飛行,站立姿勢即飛行姿勢。以極簡像素畫的蝙蝠為例子。首先畫出飛行姿勢在畫之前可以多方收集蝙蝠的資料和照片,確保畫完的蝙蝠可以一眼被玩家識別。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聯繫?《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課文學習提示
    從整理好的小組問題清單中,選出對理解課文有幫助的問題,然後藉助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如,可以選出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飛行的秘密的?」可以追問是根據哪些段落提出的問題。然後讓學生勾畫、朗讀相關語句,抓住關鍵詞句從實驗方式、實驗結果的方等方面說說三次實驗,再說說科學家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 關於「蝙蝠」,你了解多少?
    最近武漢爆發新冠狀病毒,並在全國快速蔓延,又一次把蝙蝠送上了熱搜。但是,蝙蝠你又了解多少呢?1.蝙蝠其實沒有翅膀我們都知道蝙蝠會飛,那是因為蝙蝠有獨特的飛行器官—翼手。所以蝙蝠會飛是因為它們有一雙翼手而不是翅膀。2.蝙蝠生活範圍非常廣闊蝙蝠是生活範圍最廣的動物之一,除了南極和一些大洋中的島嶼之外,幾乎都能看到蝙蝠的身影,熱帶和亞熱帶最多。蝙蝠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8800萬年,也是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每五個哺乳動物就有一隻蝙蝠。
  • 英媒: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英國《焦點》月刊近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對於這個問題,文章給出答案稱:世界上有1200多種蝙蝠,佔了哺乳動物種類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為蝙蝠是唯一能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蝙蝠種群能夠遠距離遷徙,在地理上彼此相隔甚遠,從而演變出不同種類。而美國麻薩諸塞大學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多樣性也可能是因為不同種類蝙蝠的飲食傾向於高度專門化。也就是說,假如一種基因突變導致頭骨形狀的變化或者下頜咬合力的變化,一隻蝙蝠可能就能吃這一區域其他蝙蝠所不能吃的水果或昆蟲。
  • 蝙蝠、美食與病毒
    陸地面積只有466平方公裡,全國總人口只有2萬多。2014年出版的《飲食與健康》(下旬刊),其編輯部也介紹過這道「美食」——《帛琉蝙蝠湯味道鮮美像雞湯》。文章介紹稱,因為島上的蝙蝠很多吃水果、吸取植物花朵的汁液,當地人相信這些蝙蝠吸收了植物的精華,吃了它們的肉會對人的身體特別有幫助。
  • 蝙蝠不是俠
    蝙蝠有喜歡穴居和群居的習慣,愛呆在山洞裡,越黑越好。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劇,具體名字忘記了,就記得男女主角一開始很恩愛,但遭遇情敵詛咒將女主角變成了蝙蝠,女主成了晝伏夜出的作息時間和男主完美錯過。蝙蝠詛咒是小時候看過對愛情最大的詛咒。吃過蝙蝠的人就不怕這種神奇的詛咒降臨嗎?
  • 「關於蝙蝠俠,蝙蝠有話說」請不要再冤枉蝙蝠家族,請全民提高戒殺護生意識!
    ,畢竟咱可是自然界唯一一種真正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如果你實在想不出來我的樣子不妨想想美國大片裡的蝙蝠俠。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將蝙蝠送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間,無數人對蝙蝠深惡痛絕,網上甚至有人呼籲要採用「消滅蝙蝠」的方式來阻止疫情的再度發生。可是,蝙蝠真的有那麼可惡嗎?我想談點不一樣的看法。
  • 寓意美好的清代蝙蝠靈芝玉佩
    蝙蝠的「蝠」是「福」的諧音,蝙蝠則是象徵「福祉」的圖騰。因而時至今日,不少古建築物上仍有蝙蝠的印跡。 圖1 蝙蝠靈芝玉佩 古人喜歡在身上佩戴玉佩,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SARS病毒的蝙蝠起源猜想 關於SARS病毒源頭的追溯,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是「野味市場」上的果子狸。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的撲殺。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關於動物的十大謠言:遇到熊裝死真的能逃過一劫嗎?
    壁虎有劇毒,碰到其尿液會導致皮膚腐爛,自古以來認為民間流傳壁虎之尿甚毒,入眼則瞎,入耳則聾,滴到人身上就會引起潰爛,吃了壁虎爬過的東西便會中毒死亡。古時將其列入「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而實際上蜥蜴中只有希拉巨蜥和串珠蜥兩種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