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掀「後《海角七號》熱」 叫好又叫座

2021-01-10 搜狐網

  繼《海角七號》後,一部講述黑道青春的電影《艋舺》再次在臺灣青年中掀起熱潮。

  日前,該片的臺灣票房已突破2億新臺幣,其主創人員近日也在柏林電影節上亮相,影片放映之後好評如潮,使得臺灣電影在國際舞臺上頗受矚目。

  2月5日,由鈕承澤執導、李烈監製的黑道青春片《艋舺》在春節檔上映,僅臺北的首日票房就達到828萬新臺幣,擊敗了卡梅隆新作《阿凡達》創下的697萬新臺幣的票房紀錄。全臺灣累計票房更是突破了1800萬新臺幣,創下臺灣10年來電影票房的新紀錄。

  首日當天,有臺灣媒體報導稱,影院竟破天荒地賣出該片的站票。以這樣迅猛的票房勢頭,電影人開始期待該片打破《海角七號》創下的5.3億新臺幣的票房傳奇。

  此外,網絡上對該片的討論也熱火朝天,有網友開始整理電影裡的經典臺詞。「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只是草。」由導演鈕承澤親自飾演的外省人灰狼說的臺詞被網友當成名言轉發。

  臺灣作家侯文詠甚至稱,《艋舺》是否成功,也決定了臺灣電影工業未來幾年的命運。《艋舺》在臺灣熱映的同時,也有幸入選柏林影展。

  此次臺灣有三部電影一同亮相柏林,《艋舺》最受追捧,該片在柏林電影節試映後,觀眾紛紛起立鼓掌,外國記者也大讚片中男主角阮經天帥氣,柏林的一些商店也都主動貼上了該片的英文海報。

  在「臺灣之夜」的宴會上,成龍也主動表示有興趣觀看《艋舺》。

  導演鈕承澤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艋舺》一開始就設定為賀歲片,想贏得市場的共鳴,能進入像柏林影展這樣世界最高級別和品位的觀影平臺,可見外國觀眾也一樣能理解《艋舺》。」

  《艋舺》劇情

  上世紀 80年代,戒嚴令解除,外省幫派興起,槍枝開始泛濫,艋舺各方勢力重新洗牌,倫理與規範開始崩解。影片講述了一段臺灣幫派往事和5個少年的暴烈青春。

  艋舺【měngxiá】原指小船,後引申為小船聚集的地方。艋舺也是個古老的城區,是臺北市發展的起點。

相關焦點

  • 馬如龍一句話救《海角七號》狂賣5.3億
    金馬獎縱橫演藝圈46年的馬如龍,9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壽80歲,一生為戲劇奉獻的他,演過50多部臺語劇,從電視臺當家小生演到近期知名電影《海角七號》、《艋舺》的角頭老大,讓他演藝生涯再掀高峰,更因《海角七號》奪下人生第一座金馬獎男配角
  • 《海角七號》男星馬如龍去世 外孫車禍過世才過22天惹人淚目
    《海角七號》男星馬如龍去世 外孫車禍過世才過22天惹人淚目時間:2019-06-09 21: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角七號》男星馬如龍去世 外孫車禍過世才過22天惹人淚目 資深演員馬如龍今下午5點多因肺腺癌病逝於臺北新光醫院,享壽80歲。
  • 《海角七號》男星馬如龍去世享年80歲
    馬如龍在《海角七號》中   時光網訊 曾出演 《海角七號》的臺灣男演員 馬如龍今日下午17點在臺北市新光醫院去世,享年80歲。馬如龍廣播出身,後以主演本土電視劇為主,曾出演 《薛丁山與樊梨花》、《小五義》、《大遊俠》等50部臺語劇。1998年之後馬如龍處於半退休狀態,2008年導演 魏德聖通過馬如龍的小姨子 林秀玲牽線邀請他出演《海角七號》被回絕,後來馬如龍太太沛小嵐帶劇本回家給他,他看到天亮,終於點頭演出。
  • 《海角七號》上映十年 臺灣電影的一場票房奇蹟
    作者: hello王小羊即使《海角七號》已經問世10年,如今再談起這部臺灣電影創造的票房奇蹟,仍有人不解:「還不錯,但有那麼好嗎?」2008年8月22日,《海角七號》上映當天全臺灣票房僅有92萬新臺幣,但隨後兩天半的時間票房破500萬,雖不算高但對長期低迷的臺灣本土影片而言已算佳績。
  • 臺灣演員馬如龍病逝,曾憑藉《海角七號》獲得金馬最佳男配
    臺灣演員馬如龍病逝,曾憑藉《海角七號》獲得金馬最佳男配 澎湃訊 2019-06-10 11:25 來源:澎湃新聞
  • 【光影生院】《海角七號》
  • 恆春記取《海角七號》點滴故事
    徐杭攝因為一部臺灣電影《海角七號》,使得該片的拍攝地——臺灣最南端的小鎮恆春,從人們眼中傳統落後乏人問津之地一下子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不久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走訪了這座古城,尋找《海角七號》的影子。四季如春的古城恆春距離墾丁車程不足一小時,是臺灣最南端的古城。恆春古稱「琅嶠」,是高山族語「蘭花」的音譯。
  • 臺灣男演員馬如龍去世 曾憑藉《海角七號》迎來事業第二春
    時光網訊 曾出演 《海角七號》的臺灣男演員 馬如龍今日下午17點在臺北市新光醫院去世,享年80歲。年初他因腸道問題開刀,意外發現罹患肺腺癌,上月進行化療,6月1日進行腸道手術,因敗血症陷入昏迷,2天後裝上葉克膜搶救,可惜仍不敵病魔撒手人寰。
  • 範逸臣和海角七號
    讓人不禁就想起因為《流星花園》而大熱的仔仔,整個就是一個情歌王子的感覺。然後奇怪的是,有了幾首紅歌的範逸臣反倒消聲滅跡了,基本不再聽到他有什麼新動作。那部電影讓範逸臣真正的紅了,但我一直覺得,那部電影本身比演員更值得回味。我現在還記得,雖然看完時已是半夜,但我還是忍不住把結尾部分又看了一遍,而且還寫了觀後感《普通人的掙扎與幸福》。普通人的掙扎與幸福--看《海角七號》幸虧青青同學如老師般的監督,我終於在昨天看了《海角七號》。夜裡十一點開看,看完後竟然意猶未盡地把結尾又看了一遍,然後對自己說:明天一定要把它推薦給好朋友們。
  • 《海角七號》|愛在臺灣
    在臺灣的南端,有一個叫墾丁的地方,4、5月的時候,吹著溼柔的海風,騎著電瓶車,右邊是沙灘和海,左邊是彩色的房子,紫紅色的天鋪在上空,一種輕適的舒服感在全身攤開
  • 它被稱為「海角七號」續集,周杰倫力薦!
    作為一部純愛音樂電影,《海角七號》為何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在這樣一個全民皆傷的環境裡,唯有像《海角七號》這種恰到好處的,不溫不火的溫暖,才能扶慰人心,才能治癒那些,小心翼翼的,敏感而憂愁的內心。不同於《海角七號》以阿嘉和友子的愛情為主線,此次《52赫茲》則相對視角寬廣得多。它用一個情人節的跨度,講述了城市裡戀愛著的人和期待被愛的人在愛情面前的不同抉擇。
  •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賭徒兇猛
    缺錢一直籠罩著魏德聖的電影生涯,在整體拍攝之前,他曾和《海角七號》的製片人之一黃志明大吵一架,因為黃志明在擔任製作了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 》後,驚訝地發現,本來約定好要「慢慢弄」「先籌備」的《海角七號》,魏德聖已經把演員都籤約了。沒拉到投資,魏德聖帶著幾萬塊錢,就開拍了。 「我已經40歲啦。
  • 《海角七號》十年紀念!這部臺灣票房最高的電影,紀錄至今無人破
    今年寫好多臺灣電影的十年紀念,因為2008年,正好是臺灣電影爆發之年,這一年之後的臺灣電影時代,甚至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後海角時代」《海角七號》當年到底有多紅?《海角七號》在臺灣算是慢熱型,上映快一個月的時候,票房過億,開始成為全民現象,我寫了一篇《臺灣本土電影熱到發燙,厚積薄發還是迴光返照》,事實上,現在回看臺灣電影的2008年,既是厚積薄發,也是迴光返照2008年國慶假期的時候,《海角七號》的一個清晰度一般的視頻版本,突然在網上流出,因為當時對它的大陸公映,完全不抱任何希望,所以急急地就看了。
  • 電影《海角七號》
    幕 後 花 絮  《海角七號》在頒獎禮的上半場風光無限,這不奇怪,因為上半場頒的都是「小獎」,而包括影帝影后在內的重要大獎,《海角七號》本來就沒份提名。最終,《海角七號》得了包括最佳男配角(獲獎者馬如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和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獲獎者導演魏德聖)在內的六個獎項。[查看全文]
  • 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
    於是又看了一遍海角七號。很難想像,海角七號如此輕鬆唯美的文藝片與賽德克•巴萊如此凝重的史詩片,竟然都是出自魏德聖導演。海角七號是在2008年夏天上映的,創下了臺灣本土片的票房記錄。當時,魏德聖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賽德克•巴萊還沒找到投資。
  • 圖解電影|海角七號
    第一次接觸《海角七號》是小學畢業的暑假,那時對電影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對於《海角七號》很多細節也已經記不清了,但是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對它印象最深的還是開篇阿嘉摔了吉他後的那句
  • 有些過往,彌足珍貴 ——我看電影《海角七號》
    喜歡《海角七號》這種敘述故事的方式,節奏明快,仿佛一首活潑輕快的進行曲;喜歡故事中帶著些許的幽默,讓你在輕鬆中會心莞爾一笑;喜歡影片的色彩,色彩斑斕,絢麗迷人;喜歡影片中的音樂,樂聲悠揚,仿佛從海的那邊輕輕飄來,讓人回味。喜歡海角七號這個地名,沾染著些許的傷感,又讓人內心有所寬慰。
  • 《海角七號》十周年,當年為了它在博客吵翻天的網友,現在怎麼樣了?
    」計劃,相比之下,《海角七號》算是正常的了《海角七號》在臺灣算是慢熱型,上映快一個月的時候,票房過億,開始成為全民現象,我寫了一篇《臺灣本土電影熱到發燙,厚積薄發還是迴光返照》,事實上,現在回看臺灣電影的2008年,既是厚積薄發,也是迴光返照
  • 跟隨電影《海角七號》穿越臺南的時光隧道
    >>>>>點擊進入「跟著電影去旅行」專題《海角七號》熱映後,為南臺灣的旅遊業帶來了數不清的遊客,而這些遊客無不是為恆春小鎮和墾丁海邊優美靜謐風光所吸引,阿嘉的家、小鎮郵局、舊西門城牆、夏都沙灘酒店……這些電影中的取景地,現在通通變成了「海角」遊客手上那份地圖上標註的景點。
  • 《海角七號》三胞胎長大了 帥氣模樣迷死人(圖)
    記者何炯榮/翻攝    電影《海角七號》的三胞胎長大了,今年小四的楊惇翔(左二起)、楊惇言、楊惇至都喜歡拉小提琴,父母楊鑄怡(後)、張素娟(左一)全力栽培。記者楊德宜/攝影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海角七號》裡車行超辣老闆娘的可愛三胞胎他們長大了,楊惇翔、楊惇言、楊惇至三兄弟已是10歲小型男,17日在臺灣三胞胎大會師活動合奏小提琴《望春風》,帥氣模樣迷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