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位於臺北最北方的北投,比它好的溫泉鄉很多,但能搭個地鐵就到的,想來無幾。北投被流經的磺港溪分成兩邊,溪北的新北投旅館聚集,看泉源、逛溫泉博物館,窺探日治時期的遺風。南邊則是民居聚集的老北投區,吃的、買的密密麻麻堆著,猶如女人街的熱鬧畫面。幾條幽靜小路貫穿上下,不過15分鐘步距,一次看北投兩面。
PS.以上地圖來自臺灣旅遊網,點開放大查看更清晰哦。
環迴風呂 登高見博
270°闊銀幕,前面是從高位遠眺臺北,後面綠林環抱。霸氣之餘,卻又有大隱於市的私密寧謐。
這間大地套房,是今年3月開幕,大地酒店的最高級房種。新酒店走豪華路線,標準房約人民幣1,975起,定價僅次於區內王牌旅館加賀屋。
全院客房48間,近半房內設私家風呂,再小的也夠二人入浴。而且用的是Hermes沐浴套裝,水是San Pellegrino有氣水,MiniBar零食飲品免費,夠大氣。
大堂特色 無盡圖書館
大堂的圖書館,樓高三層直通天井,四面高牆藏書2千多本,都是由世界各地搜集的二手書。正午陽光由玻璃天花滲入,坐在中庭看書好寫意。
休日旅行 養心養身
酒店溫泉引入自磺泉,酸鹼值pH3.6至4.6,泉溫40-45℃。泉質屬弱酸性,滑嫩細緻,有消除疲勞、提升肺活量等作用。適合城市人度假旅行,養心養身。
↑大眾風呂
酒店大浴場也頗寬闊,室內外均設泡池。戶外風呂更有造雪機,夏日炎炎都可感受雪見溫泉的氣氛!
↑大眾風呂
酒店有中、西、日式餐廳及酒窖,膳食強調天然、養生。當中「月兒彎彎」主打日式Shabu-Shabu,用的是本地靚料。
黑豬肉是屏東出產的上等貨、蝦仁花枝醬是手打的,可以做的醬料、食材儘量自家處理。魚、蝦、蟹、帶子涮過不減鮮美。蔬菜爽甜,豬肉嫩如牛肉,沒有臊味。
酒店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奇巖路1號
交通:於捷運北投及新北投站設有接駁巴士前往
由新北投沿山而下,來到一個破倉庫前。這裡曾經是舊米倉,改頭換面後,被捧成老饕必來的好店。
餐廳招牌檸檬派,清爽而帶著濃不嗆喉的酸勁。原來兩位女店主特地到臺東,找一個獵人部落的小農出品,天然種植,果味豐富自然。
看似簡單的鳳梨磅蛋糕,更見她們對材料的執著。「鳳梨酥一般只用汁多的金鑽,或纖維粗的土鳳梨製作。而我們會按季節用不同品種的鳳梨,吃出來的口味各不同。」
只有擇善固執,堅守對味的追求。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大同街153號1號倉庫
交通:由新北投捷運站,沿大業路往北投站方向走,左轉入大同街,步程約8分鐘
要看北投的地道生活,去市場一趟即可。
市場的入口,被密麻排擋堆得幾乎看不見。早上是女人街式的賣衫攤,下午4點左右,陸續變身成夜市式的熱食檔口。如傳奇的小籠包檔,就每晚到9點才出現。
北投三寶之上全肉羹
被稱為北投三寶之一,門口人龍恆常不絕。以熬煮一整日的豬大骨作湯底,清淡偏甜。豬肉大塊有嚼勁,卻又不會韌到咬不斷,猶有肉香。
社區老店 營養蚵仔
一對很可愛的老夫婦,開店30多年,單賣蚵仔。吃下口感潤滑,鮮味突出。湯底加醋來調味,有多種配料。
街坊心水 無名滷肉飯
在阿婆面旁一間無名店,有人說檔名是「青仔子」,反正招牌就沒有了。滷肉肥瘦剛好,沒有前者的濃油赤醬,搭配老闆自己滷的酸菜與少許筍絲。
交通:乘捷運在北投站下車,沿著光明路步行10分鐘。
走一圈,發覺北投其實很小。但太多人只為溫泉而來,旅館外的事物,很少去關心。
步出新北投捷運站,沿著磺港溪向地熱谷走,逛溫泉博物館、文物館,一路回顧由日治時代至今的盛衰。
北投文物館 和果子體驗
文物館於1920年落成,原為一座溫泉旅館「佳山旅館」,留有當年格局,及日式庭院的地景藝術。
內裡除講述北投地理位置與歷史變遷的常設展,更不時舉辦文化活動,如每月一次的和果子班,由專業講師教你親手製作果子兩粒。
泉源公園溫泉泡腳池 浸腳松一松
北投首個免費浸腳池位處珠海路泉源公園,長20米,可供40人用。雖然徒步上山有點累,仍屬市內範圍。
北投溫泉博物館 溫泉老歷史
建於1913年,兩層和洋式的紅磚屋,是北投的標誌性建築,乃當時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
可看到日治時期的溫泉舊貌,一樓為磚造浴池,二樓為木造休息區,中間走廊內留有當年的彩繪玻璃。
秋冬正是到臺灣泡溫泉的好時節,美景、美食相伴的北投溫泉,是不是令你心動不已呢?戳左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北投溫泉推薦線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