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詩詞故事知多少」,一起來感受歷史的魅力吧~
電影《蕩寇風雲》的主題曲歌詞的作者就是戚繼光,當年戚繼光寫下這首詞後取名為《凱歌》,讓戚家軍傳唱,這很有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軍歌!
《凱歌》是戚繼光所作的軍歌。
明嘉靖四十一年,戚家軍攻克橫嶼,凱旋迴師。戚繼光將軍和全軍將士一同賞月,當時軍中無酒,戚將軍即席口述《凱歌》一首,教全軍將士一起唱歌,以歌代酒激勵士氣。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幹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相信中國大部分人都聽說過戚繼光,只知道他是民族英雄、抗倭名將,或許也聽過有人稱他為「戰神」,但具體有多神,配不配稱之為「神」?今天就來講一下一代名將戚繼光神在哪,他與我們所了解的軍事家有什麼不同。
戚繼光,字元敬,漢族,山東蓬萊人。民族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若是把戚家軍的光輝歷史一一陳述,恐怕篇幅不夠。今天就講一下台州大戰。
嘉靖四十年,倭寇集合2萬多人於沿海登錄,大舉進攻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領新訓練的3000戚家軍,奔襲100餘裡,趕到寧海,與倭寇先鋒遭遇,戚家軍成軍首戰,戰績甚至出乎戚繼光本人的意料,僅用了半個小時時間結束戰鬥,殲敵300,只付出了輕傷一人的代價。
這下眾將士更慌了,台州是個空城,倭寇已經登錄兩天,現在恐怕一萬多倭寇已經在浙江的軍政中心燒殺搶掠呢!戚繼光則認為不然,若是正常行軍,台州已失,但是倭寇不會改掉沿途燒殺搶略的本性,現在定未到台州。經過計算,即使按照一天40裡行軍速度,明天早上倭寇也必到台州,可是現在戚家軍離台州110裡,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如何趕得到!但是戚繼光認為可以,因為這是他訓練的戚家軍。戚繼光當即下令,兵分兩路,1500人去回援新河,1500人隨戚繼光急行軍連夜奔赴台州。戚家軍此時軍糧已盡,但是動搖不了戚帥痛擊倭寇的決心和壯士們高昂的鬥志。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唯忠與義兮,氣沖斗牛……,1500壯士頂著飢餓、高唱著《凱歌》出發了。
新河城內,城外發現倭寇的消息已經傳到城內,人心惶惶。城內的王夫人也得知了消息,當即換上盔甲,去城裡好找百姓。王夫人乃是將門之後,一身好武藝,戚繼光都讓她三分。一陣慷慨陳詞,全城老小都決定跟隨王夫人死守新河城,王夫人帶著眾人去新河軍械庫取裝備,老弱婦孺全換上明軍軍裝,站在城頭一起擂鼓吶喊。城外幾千倭寇硬是被嚇得一天沒敢攻城,等到晚上攻城之際,1500援軍及時趕到,三千多倭寇被擊殺大半。
經過一夜的奔襲,戚家軍終於在清晨趕到台州城外。此時倭寇先鋒也正好到了台州兩裡之外的花街鎮。戚繼光準備率軍迎敵,但是將士們不願意了,兩頓飯沒吃,又跑了一夜,實在太累了。但是倭寇就在面前,仗不得不打,戚將軍這時再次展示了一個軍事奇才的智慧,他讓城內守軍打開城門,在城外架鍋做飯,自己登高一呼:倭寇就在前面,飯已經做了,不打走倭寇,你們吃的了安心的飯嗎?於是全軍士氣高昂,向倭寇衝去。
這時在戚家軍面前的是什麼軍隊呢?是四千日本正規軍,一千日本浪人,還趕著劫掠的5000大明百姓。而戚家軍只有1500人,以勞打逸,以少打多。但是這原本應該艱難的一仗卻打得出奇的順利,戚家軍的「鴛鴦陣」威力巨大,倭寇瞬間被打蒙了,1500戚家軍追著4000倭寇一直追到瓜鄰江邊,倭寇無奈泅水渡江,戚家軍完勝歸來。此戰戚家軍殲敵1000多人,陣亡3人!不可思議的數據,不可思議的戚將軍,不可思議的中國軍隊!中國軍事史上此後一個接著一個的奇蹟就這樣拉開了序幕!之後戚家軍回城未及修整,就出城和另一支偷襲台州的倭寇主力交戰,然後和新河趕回的部隊會師,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九戰九捷,殲敵5500餘人,僅陣亡20人!
之後戚家軍6000人應召入閩,不但把福建的倭寇大本營全數拔去,更是創造了殲敵幾萬的驚人戰績。從此東南倭患盡除。然後戚帥率軍北上,兩戰殲滅蒙古主力,力保大明北境十年,被稱為大明北疆的「血肉長城」,與一代名相張居正共同締造了一個中興的大明王朝。戚將軍死後,以戚家軍為主力的明軍,參加了萬曆抗倭援朝戰爭,一戰使倭寇300年不敢窺我邊境。但是也消耗了大明的國力,中興的明朝從此走了下坡路,萬曆之後,十幾年之內迅速衰落直至滅亡。一個文化、科技、軍事、經濟、思想都在進行革新,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中國就這樣消失在明末的戰火中,也是一件遺憾的事。
戚繼光名言:
1、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2、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
3、十室之內,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
4、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詩詞故事知多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