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荷艾西
圖:網絡、Kenzi、一村
「Kenzi,2001年進入電競圈子後就職OGN,為OGN拍攝製作宣傳照;2004年從軍隊退役後加入MBC Game頻道,以作家、攝影師的身份重回電競圈,2008年正式轉型電競記者,現就職於韓國老牌電競媒體FOMOS。除了英雄聯盟以外,也涉獵星際爭霸、守望先鋒等項目的報導和拍攝。
」2017年7月26日,LPL夏季賽第七周比賽開始的前一天,韓國電競記者Kenzi搭乘飛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這是他第二次來到上海,上一次還是在2016年的ChinaJoy期間,那時候他剛在武漢拍攝完Dota2賽事PGL Summer,回到韓國不過一天就又趕到上海拍攝IEM上海站和LPL的內容,行程非常緊密。
這一次也一樣。但對於Kenzi來說,如果兩次前來上海都不曾逛過賽場以外的地方的話,未免有點遺憾。這次,Kenzi抓緊到達上海當天的一點點時間,在上海最著名的景點外灘拍攝了黃浦江對岸的東方明珠夜景。之後,他也去逛到了南京東路,吃了辣得讓他感覺「馬上要死」的香辣蟹,也算是在工作之餘小小放鬆了一下。
Kenzi鏡頭下的上海
星際情結
這次來上海,Kenzi的目標也跟去年差不多——四天時間裡他給自己安排了滿滿的採訪任務,還有在ChinayJoy現場舉行的IEM上海站的拍攝任務。
今年遍布ChinaJoy的VR展臺讓他印象非常深刻。不過作為一個電競記者,Kenzi對逛ChinaJoy的熱情並不高,更讓他感興趣的是在ChinaJoy現場舉辦的IEM 12賽季《星際爭霸II》上海站比賽,這裡有他認識已久的星際2韓國選手和IEM直播工作團隊。
Kenzi從事電競攝影工作已經有16個年頭,星際幾乎佔去了其中的9年。2006年,韓國出現專門的電競記者崗位,兩年後,Kenzi辭掉之前給各大遊戲頻道拍攝電競宣傳照的工作,成為了一名電競記者,那時韓國電競圈的主流項目正是星際爭霸,星際也成為了Kenzi作為電競記者後負責的第一個主項目,一跟就跟了9年。
這9年裡,他接觸過很多星際選手和圈內人,因為採訪拍攝,Kenzi與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朋友,也因此對星際這個項目產生了越來越深的感情。看著星際從巔峰一步步跌落神壇,Kenzi的心情也並不好受。
「以前星際(在韓國)人氣可高了,現在的規模差不多就是業界的平均水平.不過從全世界範圍來看,這是個必然的結果。在韓國國內很多人覺得星際已死,但海外賽區很多人還是抱著享受遊戲的心態在打比賽,整體氣氛也並沒有那麼糟糕。IEM上海站的星際海外解說們對此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他們依然認為星際2是一個最好的遊戲並且為之驕傲。」
今年的IEM上海站《星際爭霸II》比賽現場,Kenzi和坐滿現場的觀眾一起目睹1994年出生的韓國選手Rouge突圍成功,拿下了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冠軍,那天的現場主持「咆哮帝」DX顛笑大師不吝惜嗓子的主持方式也給Kenzi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規模大不如從前,《星際爭霸》和它的比賽依然讓從業多年的Kenzi享受和沉浸其中。
「高級」的LPL
這次來上海,Kenzi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任務:LPL現場取材。
相比去年因為人生地不熟產生的無措感,今年再訪LPL的Kenzi已經有了經驗,並提前做好了計劃,包括對於多位在LPL的韓援選手專訪,以及LPL現場探訪筆記。但即使有備而來,2017全新的LPL現場還是有不少細節讓他感到吃驚和衝擊。
在LCK現場,比賽結束之後是直播採訪,之後再是媒體拍照和採訪的時間,媒體根據申請專訪選手或教練,如果某位選手或教練被選中的次數較多,那媒體就要排隊等候。
當然,除了媒體,需要等待的還有賽場外心焦的Fanmeeting的粉絲。LCK的賽後Fanmeeting大多是戰隊自主組織的活動,依照約定俗成的規矩先到者先得到與選手交流的機會,並在媒體採訪結束後進行。
為了控制時間,LCK官方只給現場媒體預留了1小時的採訪時間,雖然能把這1小時全用完的時候並不多,但媒體採訪時間較長導致影響到Fanmeeting而被粉絲抱怨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而對獲勝的戰隊來說,他們在比賽結束後還需要在賽場逗留接近甚至超過1個小時,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負擔。
反觀LPL賽場,結束一場比賽以後,直播的主持人採訪、粉絲握手會以及現場媒體的群訪和專訪環節依次進行,整個流程需要大約半小時。
不久前知道LPL也增設了粉絲握手會環節時,Kenzi表示很驚訝。去年探訪LPL,讓他感到遺憾的是沒有看到能讓戰隊和粉絲建立溝通的渠道,而今年情況大不相同了。「以粉絲為中心來設置活動是很好的。」
其次,Kenzi也注意到賽場內的環境布置,尤其是歷史牆的出現讓他深感震驚。
Kenzi探訪中國的那一周,LPL現場剛好新增了貼滿聯賽歷史的裝飾牆。雖然Kenzi不太能看懂歷史牆上的每一個字,但他能從照片中感受到背後的故事和情緒,也因此,他稱讚現在為LPL拍攝照片的攝影師一村是一位「歷史記錄者」。
「我在韓國電競界拍了16年的照片,拍照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感覺,在電競賽場上應該儘可能多地留下影像記錄,即使當下可能是沒有用的照片,以後也會成為一種記錄、記下一些歷史。」
讓他驚訝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選手手印牆、大規模的現場周邊商店、官方統一製作和售賣隊服等等。也許有人會覺得,賽場就該打比賽,其他的都是多餘的。但Kenzi認為商業化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做法。「粉絲給了錢買票進來,只讓他們看比賽是很老舊的做法。我覺得有更多與收益關聯的東西出現,讓粉絲能有更多可看的內容、可體驗的項目,是一件好事。」
作為一個韓國電競記者,身處LPL現場,Kenzi的內心也產生某種危機感。「以我自己的衡量標準,LPL的整體更成體系,各部分的用力都剛剛好。LPL現場的周邊商店、歷史記錄、Fanmeeting文化等,都比LCK高出不止半截。就像我經常跟人說的那樣,韓國雖然是電競宗主國,但在賽場外部環境等方面其實是落後的。」
被遺忘的存在
這次來LPL,Kenzi提前做好準備約下了不少採訪:有公司後輩推薦的SNG教練Lilac——出身LongZhu戰隊前身Incredible Miracle,而LongZhu當時已經在LCK常規賽登頂,Lilac的消息傳回韓國估計能引起不少的關注;還有S6世界賽冠軍成員Duke——全新的SKT冠軍皮膚已經出爐,但身在LPL的Duke還沒有對此發表過自己的感想……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一些在LCK和LPL都有高知名度的選手,比如Rookie和imp等等,他們的消息一定能帶來不錯的反響——在大多數的韓國電競粉絲眼中,在中國打拼約等於消失在公眾視野之中。由於信息獲取和語言壁壘等等障礙,LPL韓援的消息很難抵達到韓國粉絲,即使有少數韓國粉絲願意不遠千裡前來中國看他們的比賽,也還是找不到與他們直接交流的機會。
「來之前,我搜集過Rookie的資料,才發現好像差不多有三年沒做過他的採訪了,還有洲際賽的時候採訪Zet,那個時候我們才知道他把ID從cry換成了Zet,還有VG(Easyhoon、Crush)晉級LSPL決賽了,在韓國也完全沒有相關的消息.他們在韓國就像是一種『被遺忘的存在』。」
韓援來到中國以後,他們的消息仿佛石沉大海。Kenzi想通過這次上海行,讓這些選手和教練在韓國國內冒一下泡,也能夠問候一下苦苦等候他們消息的粉絲們。但有時候事情也不一定會盡如所願,對身處最強賽區的粉絲來說,一個選手的頂尖操作也許記不了多久,但選手的過去永遠都是話題,尤其是當他們的過去中有不太明亮的那一面時。
出於JDG在第七周沒有常規賽賽程安排的原因,Kenzi前往JDG的基地對兩位韓援Doinb和Loken做了專訪。雖然很久以前聽說過Doinb在做主播的時候有過一些負面的新聞,但幾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再加上2015年IEM總決賽時初次採訪對Doinb就有不錯的印象,這次Kenzi跟Doinb聊了很多他來到中國以後發生的種種。
而但令Kenzi沒想到的是,一部分韓國粉絲對Doinb的印象還停留在多年前,對他現在的消息並不買帳,為Doinb和Loken的專訪文章點讚的人只有4個,而更多的人則是表示氣憤,評論中點讚最高的一條,也是對Doinb和作者Kenzi表示不滿的。
韓網友對該報導的評論,大部分都仍然抱持著對Doinb之前不好的印象
「一開始因為聽說他以前在直播的時候做過的一些行為,讓我對他有一些負面的看法,但直接跟他交流過以後才發現他真的是一個很乖巧的人……可這一次關於他的報導在網上依然沒有太好的反響,真可惜。
尾聲
來到上海四天之後,Kenzi坐上了從上海飛往仁川的班機,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了家鄉。關於這次行程,Kenzi表示有了不少收穫,「想做的採訪基本都做到了,想見的朋友也都見過面聊過天了,總體上很滿足」。不過,他仍舊錶示,如果下一次再來中國,他希望能夠去一次自己還沒有去過的首都北京。
離在中國舉辦的世界賽還有一個多月,相信下一次機會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