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優化營商環境專場新聞發布會今天召開。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肖平表示,北京市規自委將深入推進「全程網辦」登記模式改革,並在不動產登記領域探索推廣使用電子印章、電子籤名、電子合同、電子證照,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在該領域的政務服務體驗。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肖平。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一站通」系統核發規劃許可證的平均時限僅2天
近年來,北京市規自委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和不動產登記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去年4月,北京市出臺《關於優化新建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若干規定》,聚焦低風險項目,對審批服務事項進行了精簡、重組、下放,同時搭建「一站通」系統,實現「一網通辦」。新政施行後,建設單位體感環節只有5個、15個工作日。
同時,延伸改革紅利惠及面,進一步將低風險項目適用範圍從2000平方米擴大至10000平方米,類型在新改擴建基礎上增加了裝飾裝修,並進一步壓縮施工許可時限。文件發布後,建設單位體感時限壓縮至13個工作日。
在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水平方面,今年,北京相繼發布2個文件,將低風險項目規劃許可與施工許可合併,同時在5000平方米以下項目中試行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
至此,低風險項目建設單位體感環節只有4個、11個工作日。「截至今年12月21日,『一站通』系統核發規劃許可證的平均時限為2天,核發施工證的平均時限為1天。」肖平說。
北京將出臺建築師負責制指導意見
在2020年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辦理建築許可指標北京市在全球排名第32位,較上一年度上升100位;登記財產指標全球排名28名。
肖平表示,目前,北京市規自委正在研究落實4.0版的營商環境改革任務。
北京市規自委將以低風險項目為基礎,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我們將出臺建築師負責制指導意見,針對民用建築和低風險工業建築項目試點推行免除施工圖設計審查、規劃驗線、施工放線復驗等手續;研究低風險項目壓減首次登記時限。」
肖平表示,北京市規自委將以「一個系統」為依託,實現審批全程網辦。「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將涉及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平臺,公開辦理標準和費用,實現企業信息一次填報、材料一次上傳,部門評審意見和審批結果實時推送、批覆文件在線列印等。」
進一步擴大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應用範圍
北京市規自委還將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改革。
2019年,北京市各不動產登記大廳設置綜合窗口,一站式集成交易、稅務、不動產登記部門業務,實現企業、群眾房產過戶登記跑一次路、進一個門、交一套材料、一個環節、一天辦結。
今年3月,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升級,運用人臉識別、智能OCR識別、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實現企業間存量非住宅房屋過戶繳稅登記「零接觸、不見面、網上辦」。此外,北京市規自委還應用區塊鏈技術,主動將高頻業務的應急舉措變為常態化服務,實現多項業務網上辦。
肖平表示,下一步,北京市規自委將深入推進「全程網辦」登記模式改革,進一步擴大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應用範圍,同時提升不動產登記領域無紙化辦公水平;探索推廣使用電子印章、電子籤名、電子合同、電子證照,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在該領域的政務服務體驗。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影記者 吳寧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