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輪番刷屏。
除了肖戰,王一博,四字弟弟,「現男友」的顏值暴擊,
這些熱劇的英文譯名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這些劇的英文名,你都知道嗎???
untamed<未馴服的,桀驁的> 形容詞,感覺和中文名字沒有特別直接的關係,但是和劇的主題也還算是契合,還可以勉強接受。
squid <魷魚>
與原著名稱《蜜汁燉魷魚》進行呼應,劇版的英文譯名也融入了 squid<魷魚> 這一元素。
但是除了與原著呼應,從這個題目中仿佛看不到其他信息。
說實話,感覺這個翻譯和整個劇的氣質很契合。
畢竟這長安的24小時拍了48集電視劇。
按一集平均40分鐘來算,這包含「二十四小時」的電視劇有約32小時,確實算的上是longest<最長的>了。
上面這三個暑期劇王的英文譯名,我們還能大概看出一絲英文譯名與中文原名之間的關係。
但有些國產劇的英文名,實在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比如:
A. 《香蜜沉沉燼如霜》The honey sank like frost
憑藉著演員優秀的演技和抓人的劇情,使楊紫,鄧倫爆紅的《香蜜沉沉燼如霜》,英文譯名卻好像不是很出色...
The honey<蜂蜜>sank <沉陷> like frost <像霜一樣>
蜂蜜像霜一樣沉了下去
好像沒什麼毛病,但好像也看不太懂得亞子。
B.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Who sleeps my bro???
這個我真的不太懂...
C. 火鍋英雄 Chongqing Hotpot
這個名字仿佛一個重慶火鍋紀錄片,看著好餓。
看了一些「驚豔」的國產劇、電影的英文譯名,你可能會覺得很尷尬。
但是,其實有一些英文翻譯,更加窒息。
有些甚至不知道是哪部電影。
A.《刺激1995》
這其實是,在全球電影網站IMDb當中,被超過12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的,《肖申克的救贖》。
至於叫《刺激1995》的原因,是為了蹭前一年票房大賣的電影《刺激》的熱度,吸引大家買票進電影院啊。
B.《三傻大鬧寶萊塢》
雖然英文名字 idiot <白痴,笨蛋> 確實很難翻譯,但講實話,《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個名字也沒有很吸引人好嗎。
雖然電影內容不錯,但是這個翻譯仿佛給裡面的土味印度歌舞又加了一串大蒜,使得土味更濃...
C.《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在中國香港地區被翻譯為:皇上無話兒...?
好好地話不能好好地說,翻譯成這樣,我也只能先笑為敬了。
瑞思拜
D.飛屋環遊記 Up
中國香港地區譯:《沖天救兵》
中國臺灣地區譯:《天外奇蹟》
《飛屋環遊記》的英文名字很簡單,就一個單詞,up。當然,如果僅僅是翻譯up<向上,上升>,這個劇名就顯得有些單調和無聊了,大家也感到莫名其妙。沖天救兵... 好像沒什麼動畫片的感覺,聽著像是一個軍旅題材的戰爭片。
看了這麼多令人窒息的中英翻譯,其實還是有很多很優秀的翻譯的,比如:
A. 《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 《飄》
《飄》很好的翻譯了《Gone with the wind》的字面意思,還給這部電影增添了一絲意境。
《亂世佳人》結合了電影內容,「亂世」很好的概括了電影發生的背景:美國南北戰爭。
B. 《Love Actually》 《真愛至上》
作為一部溫情聖誕賀歲片,《真愛至上》這個譯名真的非常優秀了。
一方面,給觀眾一種溫暖的感覺,符合節日氣氛。另一方面,完美概括這幾段小故事的主題。是真的很巧妙了。
C. 《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前》
相較於英文名Before Sunrise <天亮之前>,《愛在黎明破曉前》多出來的「愛在」兩個字可以說是非常妙了。和「天亮之前」相比,很好的點明了電影的愛情主題。以及「黎明」 「破曉」這兩個詞所營造的意境,使得整個名字增添了朦朧又甜蜜的氣息。
經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窒息的譯名千奇百怪,而優秀的譯名往往都有很多共同點:
1. 吸引觀眾
2. 準確反映電影主題(例:真愛至上)
3. 有意境,符合邏輯,加分!(例:《亂世佳人》《長安十二時辰》(The Longest day in Chang An)
其實除了內容,給觀眾留下更深第一印象的可能就是電影的名稱了。
一個高級,給人印象深刻的名稱,也是好的影視劇的第一步啊。
《肖申克的救贖》和《刺激1995》,你更想看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