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故事|臺灣媽媽與癌症自閉症賽跑14年,為「慢飛天使」尋出路!感動哭了!

2021-02-07 平潭時報

一個罹患癌症的臺灣母親,

14年前就被醫生告知,

她僅剩下三個月的生命,

而彼時,

她5周歲的女兒

已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

因為血溶於水的親子緣分,

這位母親不甘被命運安排,

毅然開啟了與癌症、

自閉症「賽跑」的旅程。


如今,14年過去了,

這位「臺灣媽媽」

不僅將當年的「笨小孩」

培養成為舞臺上的「鋼琴公主」,

她自己也從一名新聞記者

轉變成為自閉症宣傳講師,

在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

融合教育及兒童心理諮詢等

多方面積攢了豐富的經驗。


這位「臺灣媽媽」名叫陳習珍,

目前一直從事

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

並在平潭臺創園開辦

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



陳習珍說:「希望自己和女兒的蛻變經歷能夠鼓勵更多的自閉症家庭,為那些自閉症孩子的未來覓一份希望。」


↑陳習珍向自閉症兒童家長分享經驗(慢飛天使康復中心供圖)

14年前,陳習珍的女兒劉夢緣剛滿5歲,陳習珍卻已經寫好了遺書,因為她已被診斷出脊椎惡性腫瘤,醫生告訴陳習珍,她只剩下3個月的生命。


「女兒的未來怎麼辦?身患自閉症的她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又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我是她唯一的親人,想到這裡,各種消極的情緒一下子讓我陷入崩潰。」陳習珍說,她想託人領養自己的女兒,四處打聽之後卻沒有結果。「我幾天不吃不喝,直到朋友點醒我女兒需要人照顧,我才想方設法接受手術治療,想盡母親的一份職責,以人生最後的力量照顧女兒。」


手術後遺症讓陳習珍在兩年時間裡必須依靠助行器行走,為了讓女兒在小齡階段能夠得到及時治療,陳習珍在自身行動不便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帶孩子到各地看病,有時,僅僅只為一次短短時間的諮詢診療,陳習珍和女兒要乘坐數小時的火車。其間,陳習珍還曾帶著女兒輾轉33所幼兒園,一直處在搬家的路上,但她從未放棄讓女兒到普通學校與其他孩子一同接受教育這個目標。


自從發現女兒患上自閉症,而丈夫又因病去世,陳習珍從此身兼父親和母親雙重職責,從一名「門外漢」,一步步邁入特殊兒童的康復教育專業領域。終於,劉夢緣在6歲時,第一次開口叫「媽媽」,陳習珍首次感應到來自母女之間最親密無間的呼喚,而此時的陳習珍也打破了「只剩下三個月生命」的命運。

↑「鋼琴公主」劉夢緣在演奏

日前,一場「慢飛天使海峽兩岸公益音樂會」在臺灣創業園舉辦,「鋼琴公主」劉夢緣為現場的觀眾傾情演奏鋼琴曲,她還講述了自己不同時期自閉症的情況,以及如何從自閉症兒童,一步一步蛻變成為「鋼琴公主」。如今19歲的劉夢緣在大學讀民族音樂系,她不僅擁有正常的溝通和社交能力,還會講四種語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母親陳習珍的努力。


在劉夢緣三歲時,陳習珍意外發現,夢緣擁有極敏銳的音覺,她不懂得看琴譜,卻能無師自通彈出幾十首平常播放的鋼琴曲。「當時,夢緣的日常行為仍然十分極端,哭鬧執拗,甚至出現自傷行為,但彈奏鋼琴時,卻讓我看到了另外一面的她。」陳習珍說。


因為突出的音樂天賦,陳習珍抓住了劉夢緣的閃光點,千方百計地拉近女兒和鋼琴間的距離。現在,劉夢緣精通多種樂器,先後受邀參加公益音樂會、臺中市政府聖誕音樂節、福州世界自閉症日開幕表演等,並成為臺灣自閉症校園巡迴小講師。2015年,劉夢緣還拜豫劇名家王寬為師。

陳習珍和女兒劉夢緣經常參加公益音樂會,並分享自己的蛻變之旅

為了讓女兒重獲「新生」,陳習珍與癌症「賽跑」整整14年。陳習珍感慨,自己和女兒已經雙雙蛻變,但全國仍然有近1000萬名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是一個永遠存在的話題。如今,陳習珍與女兒劉夢緣前往全國各地,為自閉症兒童做宣導,受邀舉辦了1000多場公益講座。


今年4月,陳習珍開辦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併入駐臺創園。「這一切,還緣於數年前,參加平潭慢飛天使兩岸公益音樂節和講座,受到很多平潭自閉症家長的關注,他們也希望我們能在平潭開辦公益性機構。」陳習珍說,「我們還專門在網上開辦媽媽學堂,免費為自閉症家長進行培訓,增進家長與特殊兒童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臺創園作為『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在租金方面給予我們很大的優惠。作為民辦非營利性的機構,我們希望結合自身經驗,儘自己的努力,為其他自閉症家庭提供幫助。」陳習珍說,自閉症孩子的成長之路需要經歷不同階段,天使機構只是起步平臺,孩子們後期還需要進入特長部和融合部,再跨入普校平臺和入社會舞臺,最終找到自己的生存基地。


如今,在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裡,除了有來自臺灣、河南、雲南等地的特教師外,還有大學生志願者,一起加入這個關愛自閉症大團隊中,與陳習珍一起,見證「慢飛天使」們的成長之路。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記者 陳雲花 陳夢菲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作者身份和姓名!違者必究!

平潭時報微信工作室出品

編輯:丫丫 監製:張金飛


相關焦點

  • 臺灣自閉症專家陳嵐來海南感動開講,用生命的故事及母儀典範感動海南人民
    為了促進父母更好的做好家庭教育,2017年11月22日,由海南小騎士馬術產業管理公司主辦,邀請臺灣著名自閉症親子專家陳嵐來海口演講。陳嵐老師:本名陳習珍,社團法人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協進會會理事長、中華婦女黨臺中分部主任、兩岸自閉症亞斯伯格校園巡迴講師、臺灣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種子講師、臺灣全國非凡母愛獎得主,臺灣19屆大愛獎得主,臺灣24屆十大傑出媽媽獎得主,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我是小小廚師長」公益項目幫扶「慢飛天使」快樂成長
    有這樣一些孩子,由於他們的智力較正常孩童偏低,做事、學習就像蝸牛一樣的慢,被稱之為「慢飛的天使」。為了能夠讓全社會關注了解「慢飛天使」,從實質上引導、改變他們的生活,為他們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環境,8月22日下午,通道街辦事處三順店社區攜手賽罕區藍絲帶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內蒙古七色陽光公益聯盟舉辦了為「慢飛天使」量身定做的「我是小小廚師長」項目啟動儀式。
  • 臺灣《大陸尋奇》攝製組來平潭拍攝 !節目將於8月中旬在中視播出....
    《大陸尋奇》是小編小時候經常看的電視節目哦近日,《大陸尋奇》電視專題片攝製組來到平潭,進行為期五天的外景拍攝
  • 【喜安特輯】為田惠萍老師拉一次票! 大家齊上陣!
    每逢歲末,我們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場感動:那些平凡的面孔下不平凡的事跡,那些為時代進步而付出的辛勤和努力,那些以個人力量為社會公平正義以及人類生存環境所作出的突出貢獻……每一年,都會讓我們淚流滿面。今年,這一次,我們看到了一個為萬千自閉症患者家庭和業內夥伴所熟悉,並長久給我們帶來力量和溫暖的面孔——田惠萍老師。
  • 邱毅來平潭開拍《邱毅看平潭》!看臺灣知名學者眼中的平潭!
    昨天台灣知名學者邱毅來平潭啦!他這次來平潭可不只是調研採風哦,而是到平潭廣播電視臺錄製一檔名叫《邱毅看平潭》的節目喲!他將自己與平潭的結緣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他負責兩岸農漁業的交流,對平潭產生了高度的興趣,他記得那時的平潭還是一個較為原生態的漁村。第二階段在2012年,他來平潭參加了第一屆兩岸共同家論壇,彼時平潭已經成為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充滿了活力與動力。第三階段是2016年,為參加第五屆兩岸共同家園論壇以及調研,他又來到了平潭。
  • 說好不哭,還是哭了!馳援湖北14名英雄歸來,百色人民感動落淚!
    聽說馳援湖北的白衣天使要歸來了,百色老區廣大志願者和人民群眾早早就冒雨在路邊列隊等候。4月2日,百色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4名醫護人員終於回家啦!今天百色下著蒙蒙雨!路邊卻擠滿了警隊和人民群眾。望著窗外群眾的呼喊,你們哭了!還有一名警嫂的老公拉上警隊來接駕,舉起顯目牌子,歡迎老婆平安歸來!有這樣的老公,幸福感爆棚啊~你們逆行出徵,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決戰,以精湛的醫術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留下了光輝的一筆,為人民立了大功。
  • 一夜籌款20萬,數千人出手,只為挽救身患癌症的4歲自閉症男孩
    他們捐款是要救一個素昧平生,身患癌症的4歲自閉症男孩翀翀。眾人拾柴火焰高,無數個「綿薄之力」、「小小心意」,為翀翀湊到了一筆挽救生命的費用。這些年,我是一路看著她為了孩子,所做的種種努力,偶爾也會聽到她躲在被窩裡哭,但是第二天,又完全看不出來了。孩子就是她的全部,但是她也害怕拖垮家裡人。昨晚上夜班時,看到捐款額一下子漲到17萬的時候,我一邊哭一邊跟我姐打電話,這是翀翀入院以來,第一次敢在姐姐跟前流淚。
  • 在平潭,臺灣幼教老師陳亞妏讓孩子放心「飛」
    就是在城關幼兒園任教的「90後」臺灣女孩陳亞妏這個留著一頭俏皮又幹練的短髮的臺灣女孩已經成為這裡的「孩子王」目前福建的幼兒園都還沒有開學,小朋友們放假在家都不著急兩岸教育理念「大碰撞」此前陳亞妏在臺灣花蓮的公辦幼兒園任教了5年,2017年4月才來到平潭城關幼兒園,一來就被幼兒園的18個班級震撼到了。「好像從小公司來到大公司」陳亞妏說。
  • 「天使與死神賽跑,你必定是贏家」 西安盲人學生創作《天使讚歌...
    》歌曲西部網訊(記者 趙雪)「有家未歸的人啊,14億中國人等你回家;抗擊病魔的人啊,遠方的家人在為你牽掛。」記者了解到,這支2014年組成的「重木頭樂隊」共有4名隊員,他們是高宇、張佳豪、趙子豪、高鵬,他們有的是先天性失明,有的是後天意外事故導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音樂夢,都希望將來能考上音樂學院。樂隊組建之初,隊員手裡只有一把木吉他和一隻從學校借來的中國鼓,高宇說,幾個夥伴很喜歡重金屬,所以就取名「重木頭樂隊」。
  • 天使媽媽月刊 | 2019年4月刊
    以朱志軍教授為首的多位肝移植專家、兒外科專家利用周末時間來到濟南,為齊魯大地的肝病兒童在春日裡送上一份健康守護禮。點擊查看天使媽媽公眾號原文報導GO>>2019年4月18日,天使媽媽辦公人員根據《慈善法》、《基金會管理條例》、《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會專項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分享討論學習。
  •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系列介紹【壹.誕生篇】 早期療育和創會理事長郭煌宗的故事
    美國有一位小孩叫Hailey,他五歲時看到流浪漢,就主動跟媽媽要錢買三明治給流浪漢吃。他才九歲,就用自己的雙手種菜和用資源回收材料,蓋能遮風避雨的小屋給流浪漢住,他的善良感動了無數的大人,主動加入他的行善行列。他在個人臉書上,高舉著這樣的宣言:我幫助不了所有的人,但「愛」可以!
  • 自閉症,每個星星的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美劇《良醫》
    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生率一直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約有200萬自閉症兒童,且每年仍呈爆發性增長。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存在。墨菲醫生是不幸的,他是自閉症兒童,墨菲醫生也是幸運的,他是學者症候群自閉。上帝為他關了門的時候打開了一扇窗。雖然與人溝通交流很艱難,但是他的業務水平棒棒噠!患有自閉症的天才醫生的故事。
  • 平潭微光志|臺灣老師的「特色班」養成記
    她是四年一班的學生,這個班級的學生大多活潑開朗,他們的班主任是2019年自臺灣前來平潭麒麟小學任教的體育老師林潮陽。來平潭一年多,體育老師、四年一班班主任、心理社團老師……林潮陽在學校的職務愈發多了起來。
  • 平潭吃喝界裡的地道臺灣味!銷魂滷肉好吃到哭,僅一口就讓平潭老少全部淪陷!
    ❶ 老闆是地道的臺灣人 ✅❷ 老闆從12歲開始做滷肉飯,至今已經40年 ✅❸ 所以,老闆做的滷肉飯才是最正宗的臺灣味 ✅來大陸20幾年,最後選擇了紮根平潭為平潭人帶來最正宗的臺灣美食一路上專屬粉絲福利許多配料食材都是直接從臺灣省空運而來為異鄉人奉上最暖心的味道
  • 2019年蒲公英首場最具魔力公益培訓講座 ——臺灣魔法媽媽給家長分享育兒魔法!
    鼓勵父母們不要放棄,行動起來,學習正確的觀點、方式、態度,共同為孩子的未來一起努力!5月11日蒲公英肯納學園特邀臺灣魔法媽媽和自閉症寶貝王家華到揭陽進行演講,主題為「如何陪孩子飛翔」,把成功的觀念與經驗,分享給還在無助低沉受苦的父母們,為您孩子的人生與家庭帶來曙光!
  • 演出全程,孩子都在睡覺,醒來時媽媽卻哭了……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劇場裡的真實故事:2017年,小編第一次見到小晨(化名),這個14歲的男孩患有重度小兒麻痺症,無法自行活動,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過家門了。那一天,媽媽第一次帶他到劇場,觀看一場沉浸式戲劇。小晨的肌肉萎縮很嚴重,只能躺著看。因為癲癇不停地發作,演出剛開始,小晨就昏睡了過去。「出門太興奮了,所以抽搐得更頻繁。」小晨媽媽說。
  • 自閉症姐姐因癌症去世,我想分享與她相處16年的人生體驗
    Mary4歲時,在芝加哥大學被診斷為自閉症。而在2012年10月,她與癌症抗爭失敗、不幸去世,而那時的她才年僅41歲。  Mike是Mary的弟弟,雖然僅與姐姐生活了32年,但在這不長不短的歲月裡,他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人生……如今,他寫下了這封信,講述這些年與姐姐生活在一起的感受,也為了他紀念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
  • 在人間遇見天使 臺藝人胡慧中林志炫分享愛心故事
    我被感動了,我覺得他們都是大天使。熱血一上來,我想你們有這麼好的題材,為什麼不出一本書呢?」17日在臺北舉辦的《在人間遇到天使》新書座談會上,作者胡慧中這樣解釋出書的初衷。  「我希望,有希望,點亮我方向,顛簸的夜路伴一輪月光。」座談會上,歌手林志炫帶領全場觀眾齊聲哼唱歌曲《我希望》。  林志炫是胡慧中書中12位「人間天使」之一。
  • 創客尋發展同胞話融合 2020年「共同家園」持續更新
    創客尋發展同胞話融合2020年,「共同家園」持續更新  ↑臺灣青年在臺創園了解園區扶持政策融媒體記者林映樹攝  2020年已經到來,新的一年有新的期待,作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平潭值得展望。他把臺灣社區管理的先進經驗帶到大陸來,幫助一些物業公司培訓從業人員。對他而言,平潭是個空氣清新的宜居小城,他希望可以在這裡長期生活下去。  在臺創園裡,像林珈鋒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截至2019年12月中旬,臺灣創業園累計籤約入駐單位有453個,其中臺資企業183家,從業人員逾千人。2019年籤約入駐企業139家,其中臺資企業87家,2019年新增吸引就業臺胞數2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