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豎琴跟古箏結合緊密是現在要崛起嗎?

2020-12-24 破繭而飛

近1-2年某音、某拍等App上出現了很多穿著美美漢服彈箜篌、豎琴的流行曲推廣視頻,來招生、辦師資班、賣樂器。

箜篌在我印象中,只有上學時候一篇課文《孔雀東南飛》中有介紹劉氏彈的便是中國古代傳統彈弦樂器箜篌。箜篌音色華美,在古代深受宮廷與民間喜愛,可惜卻在歷史長河中漸漸沉寂,誰也不知它歷史中如何的能彈出「仙氣飄飄」的音樂來。

現代箜篌在演奏技法上很大程度的借鑑了豎琴的演奏手法,豎琴在西洋樂中多數是作為伴奏和聲形式出現,作為主角的曲目幾乎很少,這兩種樂器對於學音樂的來說屬於「冷門」樂器。

這兩年突然跟古箏結合得很緊密,古箏也是近幾年崛起的民族樂器,湧現了大批古箏老師,辦了不少師資培訓班,現在處於規整狀態,有了專門系統的教材、教案等,而且在不斷完善中。古箏與箜篌最相似的地方是現代版本的雁柱箜篌,古箏和箜篌的共通,音色好聽,但你要說還有什麼一樣我真想不出來,但是箜篌、豎琴的推廣中卻藉助了古箏,因為在古箏的培訓班大多數會有一個教室放幾臺箜篌和豎琴。之前說過,箜篌、豎琴屬於「冷門」樂器,在音樂學院和民間學的人非常少,而豎琴要比箜篌教學體系還是要成熟些,西洋樂器傳入我們中國比較晚,專業老師肯定也少。問題就出現了以至於有一部分是由古箏老師來教箜篌的,這些古箏老師跟隨2-3年箜篌老師學之後馬上辦教學師資培訓班,什麼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推廣樂器,但是多數彈的都是一些流行曲目,沒有規範體系、教材來教學。

箜篌、豎琴都屬於比較貴的「白富美」樂器,動則上萬,十幾萬,一般音樂愛好者不能承擔得起,這兩年豎琴推出平價款千元19弦小豎琴低價、高顏值滿足了大家的對這個樂器好奇。個人觀點,推廣這些樂器過於用力了,之前說過,由於比較「冷門」,學出來的專業老師比較少,這些所謂老師有些魚龍混雜了,希望有專業的教材,規範的教學方式來讓大家來欣賞這個樂器。

相關焦點

  • 國慶彩車上彈箜篌的是河南姑娘!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在河南落地生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許俊文 攝影箜篌——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中華國樂,因為與古琴、笙一起作為民樂代表,亮相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中華文化彩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你知道嗎?彩車上彈奏這件樂器的著名青年箜篌演奏家魯璐,是咱河南新鄉人,而她所彈奏的箜篌,也出自咱河南新鄉經開區的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園。
  • 青年演奏家段銀瑩古箏˙箜篌師生音樂會即將到來啦,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場美輪美奐的音樂夢境吧!
    2018年獲第一屆「良匠杯」澳門古箏藝術節總決賽少年組銀獎。2018年舉辦「龍㫅陽陽」獨奏音樂會符力,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成都古箏協會會員。師從青年古箏演奏家段銀瑩,曾受到四川音樂學院焦力副教授的悉心指導。在校期間多次參演音樂會並成功舉辦《朝夕——箏與箜篌音樂會》,均獲好評。
  • 箜篌與古琴
    箜篌的形制為豎琴(也有橫的,不過以豎形為主,本文專指豎箜篌)而古琴為橫制。琴為心聲,橫琴注重於心的廣度,是用心去彈;而豎琴重在表現生命的深度,是用整個身體和生命去彈奏。古中國人喜歡橫琴,注重表現心域的寬廣,遼闊,所謂的廣大寬平,任何個人的小我的喜怒哀樂匯入集體人類情感的大海中,也就能容的下,能看的開,能放的下了。
  • 靚聲名碟推薦④|《袍修羅蘭》之妙指流音 箜篌與樂隊美妙結合
    先後三次在世界豎琴大會上舉辦箜篌音樂會(1996西雅圖,1999布拉格,2008阿姆斯特丹)2009年出版了個人箜篌專輯《風華國韻·清明上河圖》。2014年6月13號在國家大居(劇)院音樂廳成功舉辦了「空谷幽蘭」箜篌個人專場音樂會。
  • 豎琴 | 從遙遠的神話飄來的仙樂
    正如希伯來經文的生動描述,音樂在猶太人生活中非常盛行,其中《聖經·舊約·撒母耳記上》就記有靈性的音樂故事:精通音律與詩歌的少年大衛(公元前一千多年)暗中被膏立為王,感觸性非常靈敏的他被選拔到掃羅王面前,以唱歌與彈奏豎琴平息掃羅王的煩悶。
  • 箜篌,失而復得的正聲清流 適茶之音
    他姿態舒展,儀態曼妙,常常手持一把鳳首箜篌,踏雲乘風的去傳播佛音。乾達婆的身旁有託盤撒花者,供奉瓔珞者,他們都在繽紛燦爛的佛國裡搖曳生姿。 箜篌在漢代被列為「華夏正聲」,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就用「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來稱讚劉蘭芝有教養。唐代宮廷曾出現一位箜篌聖手,他就是梨園弟子李憑,又稱李供奉。
  • 源遠流長的撥弦樂器——豎琴
    豎琴在古埃及被稱為貝尼琴,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又把它叫作裡拉琴,而在中國,也有一種叫箜篌的豎琴。豎琴、箜篌、古典吉他還有魯特琴等古老的西洋彈撥樂器,都是由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弦琴衍生而來的。豎琴樂器的演變,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克服調性以及半音的限制。16世紀時出現了雙排弦豎琴。這種豎琴,有兩排平行的弦,加上去那一排就像是鋼琴的黑鍵一樣,負責半音的彈奏。在雙排弦豎琴後,又出現了三排弦豎琴以及鐮鉤豎琴。
  • 箏曲《箜篌引》丨任潔
    《箜篌引》莊曜曲取材唐詩中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該詩寫的是梨園子弟李憑在都城長安彈奏箜篌泣鬼神、動天地、神界、人間,石破天驚的演奏效果。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江蘇省文聯青年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音協古箏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青聯委員,南京市傑出青年協會理事。
  • 魯璐箜篌仙女專欄10期·山東·代衛蘇
    琴島再傳箜篌千年佳音「夢裡聽到你的低訴,要為我遮風霜雨露……」1998年電視劇《還珠格格》熱播,我如痴如醉的看劇中的紫薇用古箏彈唱這首《夢裡》,迷戀並為之動情這緣分一持續便是十幾年,古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以為我這一生,有箏相伴便已近乎完美,我以為我不會再為別的樂器動容,直到2011年的那天,在海邊拍攝婚紗照的我碰到一尊箜篌,她豎立在浩然海邊,那氣場讓我一刻也不捨得移開視線,她的大氣與優雅帶給我無以言表的震撼。
  • 【音樂百科】為什麼豎琴在西洋管弦樂隊中屬於打擊樂器?
    本文深入分析了豎琴在管弦樂隊中的作用,介紹了一系列演奏的技法。 在西洋樂器中,豎琴是較早出現的一種樂器。在經歷了悠久的歷史發展後,結合時代的審美和越來越高的演奏要求,直到1820年才定型成現在的樣式――複式凹槽裝置豎琴。至此,豎琴的外觀呈現三角形的形狀,主要由圓柱、S形琴頭、共鳴箱、圓形的底部組成。一共有47根弦,不方便人們識別。
  • 9月20日【音樂下午茶】古老而美麗的撥弦樂器——豎琴
    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和古羅馬稱為裡拉琴,中國又有一種稱之為箜篌的豎琴。豎琴的前世今生豎琴在各個古文明地區均有所發現,其來源已很難追究,但普遍認為其靈感從弓演變而來。
  • 你認識豎琴麼?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和古羅馬稱為裡拉琴,中國又有一種稱之為箜篌的豎琴。豎琴在各個古文明地區均有所發現,其來源已很難追究,但普遍認為其靈感從弓演變而來。最早的紀錄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蘇美人聚居的烏爾城,現代考古學家從葬坑和皇家陵墓中挖掘出一些古代豎琴。
  • 箜篌初次亮相
    12月31日的跨年夜,這股中國風潮流又將強勢登陸星海音樂廳,羊城觀眾翹首以盼的「2021國樂盛典新年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張列執棒,攜手板胡名家沈誠、「箏壇聖手」王中山、箜篌名家吳琳、黃梅戲名角袁媛等大咖悉數閃耀登場。「箏壇聖手」王中山國樂名家競相獻藝,老友相會。
  • 從1.82米到80釐米,箜篌也可以很便攜
    文 | 盧暘在當代製作家、演奏家共同努力下,箜篌的改革研發有了更多的新進展。「箜篌本質屬性為大型樂器,在其發展中,因樂器的體量及高昂造價,為喜愛箜篌的初學者帶來困擾。」箜篌演奏家魯璐對現代箜篌進行研發改革,獲得箜篌相關國家專利共計26項,設計研發小型箜篌,推動箜篌藝術教育普及。近日,魯璐入選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改革家榜單。
  • 聆聽2015最美的明澈動人的弦音——【音唯愛】張小音豎琴音樂知音盛宴及精學豎琴課程即將開始
    唯美豎琴張小音簡介:9歲學習豎琴1998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0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
  • 緬甸的傳統歌謠與豎琴 | Harp & Vocal Music of Burma
    今天分享的樂器是緬甸豎琴,因為太美好,我順便給它起了個名字——菩提葉琴haha ~豎琴與緬甸國的佛教文化一代一代發展遺傳下來息息相關。相傳豎琴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傳到東南亞緬甸附近,終於保留了下來。公元9世紀唐代隨市傳入中國,中國人擅長起名字,美稱鳳首箜篌。妙。但此名不虛,單看豎琴的結構就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不僅長得好看,這種結構出來聲音通透柔和,清麗素雅,也美妙。
  • 何芸——古箏獨奏音樂會
    1995年出生於四川廣元市,8歲時跟隨安克登老師學習古箏。2009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跟隨代燕老師學習古箏專業。經過三年的專業學習,2012年以專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四川音樂學院本科,跟隨焦力副教授學習。2016年再次以專業第一名突出成績考入四川音樂學院,並繼續跟隨焦力老師攻讀碩士學位。
  • 古曲 |《箜篌引》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作曲家莊曜創作的古箏獨奏曲《箜篌引》是新世紀裡廣為流傳的佳作,作品曾榮獲2005年金鐘獎作曲比賽銅獎。 作品以代詩人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為素材,採用唐大曲結構創作而成。 接下來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今天播放的版本由演奏家任潔演奏。
  • 中國著名第一音樂奇蹟組合——呂氏姐妹助陣古箏春晚
    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書畫家段成桂,著名作曲家、《梁祝》作曲者 何佔豪,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戰颱風》創作者、浙江流派傳承人王昌元,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協古箏學會顧問、廈門音協古箏學會會長焦金海,2008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音樂主創/作曲 周文軍,國寶級藝術家李玉剛,中國古典音樂演唱家、中國國學推廣大使哈輝、中央民族樂團琵琶首席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趙聰,中國箜篌領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