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難、洗腦營銷、培訓貸,近期,老牌英語機構華爾街英語,受到來自消費者的詬病有些多。
退款難是老「癥結」
天眼查顯示,華爾街英語成立於2005年7月12日,經營範圍包括英語培訓。David Kedwards為法定代表人兼全球CEO。
日前,據運營商財經網(博客,微博)報導稱,華爾街英語與一學員引發了一場合同糾紛,該學員稱因華爾街英語不願退費,致使其「來回奔波而流產」。最終法院判決華爾街英語退還劉女士學費的餘額,總共400185.31元。
事實上,該事件並非個例,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充斥著對華爾街英語退款難、虛假宣傳、培訓貸的投訴聲,截止目前投訴量已超過800條。
圖:聚投訴平臺
圖:聚投訴平臺
據聚投訴平臺顯示,2020年4月9日,一位用戶投訴稱,華爾街英語不按照退款合同約定的15天期限退款。另一位用戶也投訴稱,華爾街英語利用複雜的合同文本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並誘導其高額貸款購買課程,同樣深陷退款無門。
實際上,上述情況也並非華爾街英語首次出現。早在2019年3月,經濟觀察報就曾對華爾街英語課程摻水以及拒不退款等相關問題作出報導。報導稱,許多學員在退費無果的情況下將華爾街英語起訴至法院,而在裁判文書網上有多起與之相關的民事判決書。
天眼查顯示,華爾街英語總共有開庭公告26條,其中2020年至今的公告就有6條,主要為教育培訓合同糾紛。
目前華爾街英語退款學員人數在不斷增加,和訊科技發現,在豆瓣上,僅一個名叫「華爾街英語退款聯盟」的豆瓣小組,成員數量已達到2486人。
誘導培訓貸屢碰紅燈
公開資料顯示,華爾街英語定位中高端,面對的客戶主要是在校學生和職場新人,基於此,培訓貸成為了華為街英語不能放棄的生意。
事實上,早在2019年1月25日,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中國消費者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評選的「2018年十大消費侵權事件」, 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評選所涉及的事件和案例包括預付式消費現「套路貸」、個人信息被兜售等問題,華爾街英語就因培訓貸被點名。
4月8日,據信網報導稱,日前,一名大三學生被華爾街英語銷售以「今日無業績會被辭退」為由帶至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該學生在銷售的花式洗腦誘導下簽訂了一份價值三萬八千元的學習合同,並由銷售拿著她的手機辦理分期,很快就辦理成功了。
據了解,華爾街英語合作的貸款機構包括百度有錢花、招聯好期貸等。此外,據藍鯨財經報導稱,也有投訴人提及,華爾街英語工作人員為了自身業績,還幫助用戶填虛假信息申請信用卡等。而早在2017年,國家銀監會等三部門就明令禁止向學生提供貸款。
不得不提的是,2018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圖:聚投訴平臺
但從第三方投訴平臺的投訴案例來看,目前華爾街英語依然存在一次性收費超過3個月課時的現象。
和訊科技認為,隨著監管的完善及滲透,行業野蠻生長狀態將結束,而對於華爾街英語來說,如何擯棄花式洗腦營銷戰術,依靠口碑驅動用戶,如何解決退款難、培訓貸合規的問題將是David Kedwards帶領華爾街英語往前走的重心。
來源:和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