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2021-01-18 網易新聞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明確了方向。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之一,牽動人心。隨著房地產行業定位更加清晰,人們的住房消費心態也更加理性,對未來更有信心。

租購併舉,倡導理性消費

「房子是用來住的」「租購併舉」——近幾年,在政策的持續引導下,住房消費觀念悄然改變。

山東濟南的王海波今年36歲,幾年前買了自己的婚房。在他看來,住房消費應主要取決於生活需要。「我覺得,一個家庭兩套房以內算是合理需求。超出這個範圍的需求如果不加以限制,就可能影響多數人正常需求的釋放。」王海波的話,代表了一大批普通購房者的想法。

買房之外,租房也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獲取理想居住環境的重要途徑。

「我剛參加工作,不急於買房,租房挺好的。我希望,大城市的租賃房供給能多一點,供給多了,租金自然就能降一些。特別是北上廣深這種外來人口比較多的地方,應該加大租賃住房的供給。」在北京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張辰哲表示,房子還涉及教育、民生、就業等問題,提倡「租購併舉」,在這些方面對租賃房也應給予一定的保障。

在杭州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姑娘林曉佩表示,自己會根據收入和家庭需要買房。目前她主要關注租房市場,最期待的是政府能進一步豐富公租房的類型。「公租房種類還是太少,位置普遍不太好,申請難度大。大部分租房者尤其是年輕人,收入的一大部分都交房租了。如果價格不太高的公租房能提高供給水平,就能減輕不少壓力。」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指出,過去很長一個階段裡,房地產和金融兩個板塊相互推動,部分城市房價出現快速上漲,投資投機性購房活躍,不利於生產、消費良性循環。「十四五」時期,「房住不炒」政策基調將繼續堅持,對房地產金融監管力度不放鬆,人們住房消費觀念也更趨理性,有利於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總體來看,房地產的政策目標框架也在轉向民生。當前住房補短板,主要是彌補此前多年重購輕租導致的供應結構失衡,是為了降低低收入群體和新市民的住房差距。可以預見,今後保障房的主體是租賃住房,包括集體土地建設的租賃住房、市場化的長租房以及政府的公租房。」許小樂說。

「房住不炒」,政策方向明晰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住房屬性向消費和民生保障轉變的腳步不會停。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達到39平方米和47.3平方米,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大為改善。「十四五」期間,國家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解決新市民和年輕人的住房問題,每年還將有一定的新增住房消費需求。同時,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將釋放更多改善性新需求。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展望「十四五」發展時強調,將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開局之年,有哪些舉措?

據介紹,在政策上,國家將加強住宅用地管理,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加快研究編制「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在監測預警上,將常態化開展月度監測、季度評價、年度考核,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在住房供給上,將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鎮戶籍住房和收入「雙困」家庭,政策性租賃住房主要面向無房新市民。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買房還是租房,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中小城市,「房住不炒」都正在成為一種共識。

「我不太看重房子的投資屬性,房子就是用來住的。房子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有屬於自己的落腳點。當然,房子本身也可以算是一種資產,但我對它的預期不是說一定要升值,不要太貶值就可以。」在上海生活的李心笛認為,房子投資升值的空間越來越小,如今理財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沒有必要為了增值而花很多錢去買房子。

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可期

房地產企業也在積極主動轉型,在增量上更關注房屋品質,同時聚焦租賃房;存量上則下更大功夫,以優質服務、打造智能社區等謀求健康發展。

不久前,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項目——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在京亮相,吸引了很多人關注。據了解,該地塊曾經被規劃為多功能建設用地,但一直沒有找準建設方向。

當地村集體與萬科合作後,事情發生了積極變化:村集體提供土地的經營權,萬科前期投入建設開發成本,通過精心設計運營實現多方長期可持續的收益。如果盈利超出預期,村集體還會在保底租金收益的基礎上分享一定的超額收益。對租賃居住者而言,萬科發揮自身優勢,將社區打造成「一站式休閒生活新空間」,塑造集咖啡、書吧、健身、藝術、交友於一體的青年聚集地,同時由於從村集體拿地節省了土地成本,房屋租金僅為周邊同品質房型的70%—80%,受到不少年輕人青睞。

當代置業則將居住產品的品質和對業主的服務作為戰略著力點,聚焦創新的產品理念、個性化的設計、舒適的人居體驗和精細化的物業。在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方面,當代置業積極使用綠色健康科技來提升產品品質,以舒適節能的居住體驗來升級客戶生活,打造綠色健康複合社區,也收穫了市場的積極響應。

當代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表示:「房地產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回歸』。也就是說,房地產要回歸居住的本質,回歸客戶的基本需求。我們認為,客戶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居住的安全性、舒適度和便捷感,如今又增加了對於健康性的關注。房地產企業要積極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人居的嚮往及追求,並謀求自身發展。」

許小樂分析,「十四五」時期,「健康發展」將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主旋律。具體來看,這意味著居民基於城市遷移、家庭變化、收入增長的住房改善需求得到滿足,房價漲幅與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相匹配,房屋裝修、改造、租賃、物業管理等一系列住房服務得到充分發展,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居住服務領域市場進一步壯大。

原標題:房地產發展,落腳點是民生

相關焦點

  • 「十四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地產市場意味著什麼
    由於疫情、地緣政治及全球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的任何重要決策都有可能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召開的五中全會以及會上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十四五規劃為何重要*   1。
  • 十四五規劃內容解讀 十四五規劃建議有哪些信號?
    「外向型經濟」和「買賣全世界」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戰略。  而在今天,新的逆全球化環境包圍了我們,這個戰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通過科技創新完善國內的產業供應鏈,以及刺激國內消費市場成為了既主動又被動的戰略選擇。  比如在2019年,我國的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57.8%,遠低於發達國家的70%-80%的水平。怎麼才能提升內需中的消費比重,增加老百姓的消費呢?
  • 政協委員鍾茂初:建議「十四五規劃」將經濟、社會、生態三者並重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鍾茂初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今年兩會其將帶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關於「十四五規劃」強化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的提案》中建議將「十四五規劃」目標對象準確定位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三者並重。
  • 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關於此次會議,我們簡要做幾點提示:
  • 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 早財經丨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披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堅持...
    習近平強調,黨中央的建議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戰略的。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建議稿對「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採取了以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編制規劃《綱要》時可以在認真測算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量化目標。
  • 委員會客廳裡「文化論劍」,暢談「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12月4日上午,智慧與靈感在市文創委員會客廳碰撞,會客廳牽頭委員、市政協委員、文化企業負責人和政府職能部門有關人員等,圍繞「瑞安『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大家談
  • 陝西規劃「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
    記者日前從陝西省體育局了解到:《陝西省「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已正式印發。  據介紹,陝西省「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將圍繞建設體育強省的奮鬥目標,認真總結「十三五」發展成效經驗,深入分析「十四五」面臨的形勢,通過高質量的規劃引領,協調推進陝西體育發展改革各項工作,提升陝西體育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 十四五規劃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齊明傑 中國人權研究會研究人員、博士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份建議稿匯聚了全黨全國的智慧,是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言,擘畫了未來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
  • 鍾茂初委員:建議「十四五規劃」將經濟、社會、生態三者並重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李寧馨 實習記者 魏天權)「新冠疫情過程中,暴露了我國社會事業發展整體上與國民經濟、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相比滯後。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廣泛,具有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併列的必要性。」
  • 蘇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來了!民用機場有戲?
    中國共產黨蘇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蘇州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就制定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定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邁進(一)「十三五」時期蘇州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 深圳「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不愧「先行示範」
    6.部署深圳都市圈建設,規劃建設三個「1000公裡」,創新城際住房合作機制深圳都市圈概念今年開始浮出水面,在廣東和深圳的規劃文件中均有提及,建議稿此次作出具體部署,提出實施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以深莞惠大都市區為主中心,以深汕特別合作區、河源都市區、汕尾都市區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領、軸帶支撐、圈層聯動的發展格局。
  • 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前列  1.「十三五」時期北京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五年。
  • 鄭州「十四五」規劃: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
    中國網地產訊  1月11日,中共鄭州市委關於制定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把握好房地產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係,加快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促進住房供需平衡、適配協調和職住平衡,穩定住房價格,滿足多樣化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住建部提出的「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有何含意
    原標題:住建部:長期堅持「房住不炒」 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12月23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以下簡稱「住建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全面總結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2020年工作總體要求,對重點工作任務作出部署。會議強調,2020年,要重點抓好9個方面工作。
  • 青年大學習最新一期答案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逐步形成什麼三大...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比較優勢,逐步形成()三大空間格局。這是最新一期青年大學習的課後作業題目。第十季第七期青年大學習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上是這期大學習的課後第7題作業,還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快點跟小編來看看吧。
  • 吉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發布的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共吉林省委第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入研究我省振興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就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中共浦東新區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浦東新區第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一屆上海市委十次全會精神,面對新形勢、立足新起點深入研究一系列事關浦東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就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十四五規劃投資方向 十四五規劃適合投資什麼?
    十四五年規劃發布,相關投資機會有哪些?如何布局?  投資機會階段分析  對於《建議》的正式發布,市場分析,十四五規劃在明確產業發展方向的同時預計將進一步促使資金向明年展望,有望提振市場風險偏好。
  • 民生信託陳慧敏:「十四五」60條規劃建議釋放產業投資關鍵信號
    原標題:信託觀察|民生信託陳慧敏:「十四五」60條規劃建議釋放產業投資關鍵信號   11月3日,「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60條建議釋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