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零點,備受矚目的抗美援朝大片《金剛川》正式上映,僅13小時便突破1億票房,再次刷新國內電影史上新紀錄。
《金剛川》不但集結了張譯、吳京、鄧超三位百億影帝,還請來三大導演管虎、郭帆、路陽聯手合作,再加上抗美援朝這個題材,絕對稱得上是爆款。
影片一上映,在貓眼電影獲年度最高開分9.4分,淘票票開9.5分也是目前為止國產電影最高評分。著名影評網站豆瓣最後一個開分,卻僅僅開出了6.9的評分!
豆瓣觀眾給出批評的主要原因集中於本片的製作時間不足,因此趕工痕跡明顯,另外認為本片獨特的多角度敘事並不成功,出現了很多重複的鏡頭,讓影片顯得過於冗長。
首先,本片採用的多角度敘事是指整部影片由四段組成,每一段都是不同的導演製作,而且這四段短片並非簡單串聯在一起,組成一個故事,而是對於同一故事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各自的解讀與刻畫,拍攝手法類似於《敦刻爾克》,但觀眾認為並不成功。
其次,本片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從立項到拍攝及製作,僅僅耗時不到三個月。而且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整體疫情局勢還不算穩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既要安全,又要保證速度,還要保證質量,出現趕工痕跡也在所難免。
其實,金剛川改編自抗美援朝的真實歷史,以1953年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為背景,片名的「金剛川」,指的是金城前線的一條大河,河面最寬處可達60米,而該片的核心故事便是在通往金城前線的一座橋上。
這只是一座簡陋的木橋,但卻是維繫前線物資運輸和部隊增援的關鍵要道,橋這邊是我方大部隊的生命補給線,橋上方則是不斷狂轟亂炸的美軍戰機,而橋的那邊則是慘烈的戰爭前線,勝利了志願軍們就能回家。
據資料上記載,美軍前後投下了炸彈1000餘枚,炮彈2500餘枚,而志願軍則先後7次在金剛川上修復這座只有37米長的木橋,為此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其實不管《金剛川》最終票房是多少,豆瓣評分又是多少,只希望看過這部影片的人能夠永遠的記得那段戰爭歲月,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敬畏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那個革命先烈輩出的歲月。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