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們也迎來了一部致敬抗美援朝英雄事跡的電影——《金剛川》。按理來說,會走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人,心中都是有著赤誠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對「最可愛人們」的崇高的敬意的,雖然昨日首日上映票房成績已經突破一億,但是第一波口碑出來之後,看到相關評論,很顯然這部電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評分現狀。
而在幾個月之前,另外一部戰爭電影可以說是賺足的觀眾的錢,《八佰》在眾人期待之下上映,這部電影和《金剛川》同樣都是戰爭題材的,但是評分前者卻是高於後者。《八佰》上映之初,同樣出現了口碑兩極分化的情況,但是作為疫情之後首部在院線上映的大製作電影,這部電影無論是在票房成績還是輿論關注度上都是極其大的,成為了今年首部票房突破30億的電影。
從評分可以看出,眾多觀眾滿懷期待地前來觀看《金剛川》,為了致敬英雄,為了銘記那段歷史,但是電影的呈現方式沒有使觀眾的激情達到最大化。而對於電影導演管虎的一些輿論,此前就已經在輿論場上發酵,為這部電影帶來了不少的爭議。
小編會在明後天觀看這部電影,現在只能是為大家帶來其他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那麼這部電影,究竟是觸碰了什麼評分機制,使著評分不高,比以往的主打愛國主義情懷和宣揚正能量的電影評分低。
此間關於導演管虎的一些輿論讓網友們認為他對電影藝術的呈現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引用網友們說的話就是「一個屁股坐歪的人來拍這類題材的電影」。電影還沒有上映的時期,就有輿論發現了管虎導演此前在給先烈鞠躬的時候竟然是背著手,以及佩戴有美軍標語的帽子,這些細微的表現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反感,因此認為他拍攝電影也是有著自己的「心思」。
而在題材的選擇上面,管虎選擇了「金剛川」這一戰,具體的背景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小編這裡不科普,選擇這個背景,也讓網友們產生了質疑,認為有著其他更好的題材可挖掘,但是他卻偏偏選擇了這個背景,背後真正的含義不言而喻。
看了許多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他們都說了這樣一句話「滿分給英雄,低分給電影」。電影當中對於先烈英雄的們大無畏精神肯定是展現無疑的,因此觀眾在情懷和致敬方面的確是正面的。
但是問題究竟出在了哪?
看了評論之後,才發現,原來最大的問題出在了電影的敘事手法上面。電影由於採取了三個視角敘述的手法,雖說是對表現英雄們面對絕對壓倒力量之時的面臨和付出的巨大犧牲精神,推動著情感的升華,但是卻沒有推動著劇情的發展,眾多觀眾認為這樣的展現手法對於電影太過累贅,使著觀影人士難免出現疲乏。
由此看來,電影雖然抓住了重點和主題,但是在對電影的升華的藝術表現手法上面卻沒有使觀眾認可,從而使著出現低分的評價。
這部電影從8月3號網上曝光開拍,宣布定檔10月25日,前後不到三個月時間,需要對於場景的布置,劇本的改進,演員的適應以及後期的製作等一系列的步驟進行精細化。
不到三個月時間的趕工期拍攝,難免會出現相應的製作方面的問題,但是其出發點是好的,因為我們需要宣揚和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這部電影作為一部獻禮片,得到了許多官媒的力薦,暫且不說它本身的製作問題,對於這一段歷史的展現和傳播愛國主義情懷的立場,就應該去電影院裡面支持這部電影,對於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和傳播英雄的精神和擔當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