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是夕陽行業?只能說你還沒看懂

2021-01-08 中國紗線網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端之年,「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經歷了供給側改革、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整體來看我國紡織服裝產業仍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如今,我國纖維加工總量佔世界總量的55%;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佔世界總出口額的34%,佔全國貨物出口額的12%;紡織品服裝貿易順差佔全國的比重為71%;規上紡織企業的就業佔工業總就業的10%。

但是近兩年來,紡織服裝行業承受了較大的下行壓力,無論從終端消費還是產品產量及價格,都出現了滯漲甚至下滑。不可否認,紡織服裝行業已經告別了曾經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炸式增長,傳統紡織業已經被視為低端落後的夕陽產業,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那只能說你「根本不了解紡織和服裝」。

紡織也能擁抱高科技

2021年1月3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2020年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建榮批駁了「紡織行業是夕陽產業,是低門檻行業」的論調:他們根本不了解紡織和服裝。馬建榮強調,在自己30年的紡織服裝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事情就是「擁抱創新,擁抱高科技」。

他舉例稱,首先,衣服的布料要不斷創新。「如果今天去運動、去跑步、做瑜珈穿的衣服還是和30年前一樣,那這個企業一定是死的。在服裝布料裡一定要有很多新材料,科技含量。服裝生產中要不斷堅持長期主義的科技進化論,定位是高效化、去指令化、數位化」。

此外,服裝還要做到面料的功能化。他說,「這是我30年一點一點積累和堅持的。突破面料的功能化,研發出很多爆款,最大的款一年銷量1億件以上,淨利潤25%。服裝通過高效化、去指令化、數位化提升自動化水平,服裝效率比同行高25%-30%,這才是企業常青的基因」。

紡織也智能

以往,紡織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比如不同工序之間運輸紗線,工人們手拉肩扛,勞動強度很大。智能車間採用運輸機器人,大大地減少了人工操作。2018年,裕大華投資3.3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建設「十萬錠全流程智能紡紗項目」,引入了國內自主研發的智能紡紗、智能物流、智能倉儲等系統,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車間裡還安裝了大量傳感器、工業機器人、AGV搬運小車等,創建了紡紗生產的獨有新模式,大部分工序不需要人工參與,夜班可實現無人值守,成為「黑燈工廠」。智能化改造後,1萬錠紗生產線用工量從過去的53人減少到15人以內,降低了71.7%,運營成本降低了14.85%。

過去,產品標籤靠人工寫在紙上,很容易丟失。出現質量問題難以追溯。而現在,車間很多設備上安裝了晶片,通過智能質量追溯系統,很容易找到問題根源。「車間改造後,我們一共生產了5000噸紗,沒有出現一起退貨、索賠的情況,以前,每年都會出現幾十起。」裕大華集團總經理衛江介紹。

紡織行業流程長、生產柔性化,要實現智能製造,難度非常大。此次智能化改造,是裕大華歷史上最大一筆一次性設備投資。隨著新生產線的投入,裕大華已實現全工序、各部位物料的全方位智能分揀和收付,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實現了產品質量可追溯。

魏橋創業集團鄒魏第三工業園智能化紡紗廠萬錠用工10人,實現了「生產全程自動化」、「控制系統智能化」、「在線監測信息化」。該生產線的粗細絡自動包裝聯合設備軌道長度35公裡,粗紗從一樓到二樓自動輸送,從原料到成品包裝入庫的全流程,全部無人運輸自動化,是擁有國際上第一條兼容紙箱包裝和編織布包裝(無人自動縫包)兩種模式的自動包裝生產線。其中粗紗工序全部採用粗細聯合智能粗紗機系統,粗細聯軌道輸送為自動模式,細紗機紗架全部被粗細聯軌道取代,細紗機換紗採用"整排換紗"模式,整個項目實現了粗細絡包聯,粗細聯生產線可以實現從一樓到二樓的自動輸送,解決了粗紗跨樓層輸送的難題。

這條智能化生產線全部採用職能導航小車、全智能空調、智能倉庫管理,整個生產管理實行智能信息化的大數據管理,在所有的設備上安裝十五萬個傳感器,對所有的一線數據進行採集,然後進行智能分析,為精細化生產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自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紡織行業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智能化的浪潮中,今後智能化也將成為紡織行業的標籤。

紡織也能挽救千萬生命

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必將載入史冊,而小小的口罩註定佔據些許筆墨。這種往日並不起眼的紡織品,2020年刷足了存在感,一時之間不僅全民生產口罩,隨後更是扛起了紡織品出口的大旗。據世貿組織(WTO)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在2020年上半年,世界總貿易額比同期下降了14%,但同期,全球醫療用品進出口增長近16%,價值1.139萬億美元。

(WTO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所有類別醫療產品的貿易量均呈現增長,其中個人防護產品貿易增長50.3%,其次是藥品(11.6%)、醫療用品(9.6%)和醫療設備(5.5%))

具體而言,2020年上半年,全球面部防護產品的進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0%,面罩紡織面料的貿易增長了6倍。其中,中國是口罩的最大供應國,佔世界出口量的56%。WTO的數據顯示,在許多主要市場上,中國的口罩佔該國進口口罩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在美國和義大利,中國口罩佔這兩個國家進口口罩總量的近四分之三,在日本更是佔到80%。

(中國口罩出口市場份額)

正是因為中國擁有完善成熟的紡織工業,才能迅速組織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為全球各國提供了援助,就是這小小的紡織品,挽救了數以千萬的生命。

來源:中國紡織、第一財經、新浪財經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聲明: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讚,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不關注一個,不許走~

領取福利:

第一步、關注。

第二步、私信回復加群,邀請您加入500個紡織群,群內海量求購供應信息讓您1分鐘找到客戶。

領取福利!500個紡織群等您加入,一分鐘找到客戶

中國紗線網,紡紗領域技術服務、貿易服務、新聞資訊綜合平臺,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是我們一貫的追求,歡迎關注,了解行業最新趨勢。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讚,讓更多人學習,更多分享,更多收穫!各位小主,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我,不關注一個,不許走~

全文請點擊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紡織行業是夕陽產業?申洲國際馬建榮:他們根本不了解紡織和服裝
    談及申洲國際集團為何沒有多元化發展,馬建榮自謙,「因為我這個人比較『笨』、比較『土』,只會做紡織」。他笑稱,如果自己擁有很多能力的話,也會向多元化的方向做。「我的運氣比較好,視野不是很開闊,只能做紡織。紡織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爸爸從事了一輩子的紡織,我爸爸經常說:『做好紡織,衣食住行,衣放在第一位』」。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山西綠洲紡織有限責任公司  創新點:作為一家走過半個世紀的老企業,山西綠洲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老企煥新顏,率先在麻紡行業實施智能化織造項目建設,引領麻紡行業步入智能生產時代。  山西綠洲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是具有50年發展歷程、以生產大麻(漢麻)及大麻與各種纖維混紡交織為主導產品的現代化國有麻紡織企業。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紡織大省這樣尋路...
    交匯點訊 「『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就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高新區舉行的江蘇紡織產業集群發展高峰論壇上,紮根行業幾十年的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直抒胸臆。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
  • 長興縣水口鄉:深入推進紡織行業集聚點安全提升
    長興縣水口鄉:深入推進紡織行業集聚點安全提升 2020-12-12 14:43:50 來源:浙江日報   紡織行業是長興縣水口鄉的一個代表性產業,轄區內共有紡織類企業
  • 以不斷創新的傳播服務,架起行業溝通與交流的平臺!聚焦《紡織服裝...
    20年來,從《紡織信息周刊》到《紡織服裝周刊》,我們用心打造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成為行業媒體的中流砥柱;20年來,從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再到科技、時尚、綠色,我們見證並記錄了行業的日新月異;20年來,從一冊紙刊到「三刊一網兩微一抖」的融媒體平臺,我們逐夢前行,以不斷創新的傳播服務,架起行業溝通與交流的平臺。
  • 紡織大省,這樣尋路「雙循環」
    「『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高新區舉行的江蘇紡織產業集群發展高峰論壇上,紮根行業幾十年的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直抒胸臆。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
  • 華珊:《「十四五」紡織行業發展展望》 ——紡織業「十四五」發力...
    》為題簡要回顧了「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發展情況,並對「十四五」紡織行業發展展望及發展路徑進行了詳細介紹。  「十三五」紡織發展成效顯著紡織強國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  「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地位在國際領域取得比較明顯的規模優勢,國際市場地位穩定;紡織行業發展總體平穩,紡織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協調。同時,紡織行業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時尚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得到全行業範圍的積極推進。
  • 一周熱點回顧|國內外紡織服裝行業新聞大事件速覽(2019.12.30-2020...
    一周熱點回顧|國內外紡織服裝行業新聞大事件速覽(2019.12.30-2020.1.3) 2020-01-06 08:08:19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20
  • 麥匯網解讀紡織行業新趨勢?智慧財產權將成核心競爭力
    而麥匯網將通過對紡織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類型、構成類別等統計,分析紡織專利的發展趨勢以及技術創新情況。據麥匯網了解,我國專利申請整體上呈逐漸增長的趨勢。而我國紡織行業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得不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動輒提起紡織品智慧財產權爭端和訴訟,使國內紡織品企業受到較大衝擊。
  • 累計籌集捐贈物資價值過億元,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在京舉行。2015年至2020年期間,「暖冬行動」作為紡織服裝行業助力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扶貧公益平臺,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及其會員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動員下,得到了來自28家知名品牌企業的物資捐贈。截至2020年11月底,累計籌集捐贈物資公允價值達8583萬,市場價值過億元。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20-01-09 09:17:16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
  • 尋路「東莞製造」: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
    力嘉集團董事長馬偉武表示,印刷工業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類智慧的高度凝結,為什麼不把印刷業從工廠裡搬出來,搬到小朋友、工業旅遊愛好者和設計行業從業者的眼前呢?說幹就幹,由力嘉國際集團建設的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包括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中華古今書畫展覽館、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等多個模塊。
  • 化工行業周報: 海外訂單回流帶動紡織行業景氣回升
    繼續推薦細分行業龍頭和高成長標的
  • 金輪股份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公司擁有幾十項專利,創辦多年行業內專業雜誌《紡織技術》,匯聚了行業內的專家、教授進行紡織梳理的前沿技術和課題研討,使公司梳理技術處於行業前端,並服務於廣大紡織企業。目前公司已與東華大學等科研院校和山東魯泰等標杆紡織企業建立了合作機制,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研發平臺與技術創新體系。
  • 當紡織重鎮難尋年輕接班人,這位頂尖技術人才這樣說
    這其中就包括東莞升麗針織有限公司,它的電機部技術總監秦淑君還被稱為「可能是大朗最懂一體機成型技術的橫機技術人才」。如今在大朗的紡織生產工廠,自動化設備已經替代了大部分的人工勞動,電腦橫機可以批量生產出毛衫的「前襟後片」,工人要做的更多是例如「縫合」這樣的工作。
  • 行業丨金三不三,四季青按斤賣衣服,紡織工廠老闆不敢生產,外貿停擺
    生產記憶布的老闆愁得搖搖頭說道:「目前我們常規品種基本都有10來萬米的庫存,倉庫已經爆了,現在堆到自己家去了,接下去如果訂單再不來,只能降低點開機率。雖然現在正處金三旺季,但是已經感覺是淡季了。開年那一波行情正在慢慢消退,客戶遲遲不下單,真的太難了。」樣本企業數據顯示,目前織造廠家庫存在38天左右,去庫存緩慢。
  • 「行業」融入雙循環,洞見新未來——2020中國紡織經濟發展高峰論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我國紡織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生產效率顯著提高,技術實力逐步增強,質量品牌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加大。紡織產品已經進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紡織工業已經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 中國仍然是越南紡織服裝和皮革鞋類行業原輔料最大進口市場
    越南《海關在線》8月24日報導,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數據,前7個月,中國是越南紡織服裝和皮革鞋類行業原輔料最大
  • ...柯橋區委副書記、區長阮建堯-阮建堯,柯橋-紡織行業-hc360慧聰網
    其中,有這樣一個地區,它是傳統的紡織產業集群地,它是重要的面料貿易集散地,它還要開啟新的「視界觀」,成為時尚價值新高地。這個地區,叫做柯橋。     提起柯橋,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可要是說到紹興,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目前的行政區劃上,柯橋區歸屬於浙江省紹興市。
  • 紡織掀環保革命 永續時尚成行業關注熱點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紡織時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環保「及」可持續發展「也成了紡織時尚業火熱的關鍵字之一,世界各地陸續有不少學院機構●吸音牛仔布●在過去四十年間,紡織工業的生產鏈已經發展成廢物及汙染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