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端之年,「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經歷了供給側改革、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整體來看我國紡織服裝產業仍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如今,我國纖維加工總量佔世界總量的55%;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佔世界總出口額的34%,佔全國貨物出口額的12%;紡織品服裝貿易順差佔全國的比重為71%;規上紡織企業的就業佔工業總就業的10%。
但是近兩年來,紡織服裝行業承受了較大的下行壓力,無論從終端消費還是產品產量及價格,都出現了滯漲甚至下滑。不可否認,紡織服裝行業已經告別了曾經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炸式增長,傳統紡織業已經被視為低端落後的夕陽產業,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那只能說你「根本不了解紡織和服裝」。
紡織也能擁抱高科技
2021年1月3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2020年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建榮批駁了「紡織行業是夕陽產業,是低門檻行業」的論調:他們根本不了解紡織和服裝。馬建榮強調,在自己30年的紡織服裝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事情就是「擁抱創新,擁抱高科技」。
他舉例稱,首先,衣服的布料要不斷創新。「如果今天去運動、去跑步、做瑜珈穿的衣服還是和30年前一樣,那這個企業一定是死的。在服裝布料裡一定要有很多新材料,科技含量。服裝生產中要不斷堅持長期主義的科技進化論,定位是高效化、去指令化、數位化」。
此外,服裝還要做到面料的功能化。他說,「這是我30年一點一點積累和堅持的。突破面料的功能化,研發出很多爆款,最大的款一年銷量1億件以上,淨利潤25%。服裝通過高效化、去指令化、數位化提升自動化水平,服裝效率比同行高25%-30%,這才是企業常青的基因」。
紡織也智能
以往,紡織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比如不同工序之間運輸紗線,工人們手拉肩扛,勞動強度很大。智能車間採用運輸機器人,大大地減少了人工操作。2018年,裕大華投資3.3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建設「十萬錠全流程智能紡紗項目」,引入了國內自主研發的智能紡紗、智能物流、智能倉儲等系統,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車間裡還安裝了大量傳感器、工業機器人、AGV搬運小車等,創建了紡紗生產的獨有新模式,大部分工序不需要人工參與,夜班可實現無人值守,成為「黑燈工廠」。智能化改造後,1萬錠紗生產線用工量從過去的53人減少到15人以內,降低了71.7%,運營成本降低了14.85%。
過去,產品標籤靠人工寫在紙上,很容易丟失。出現質量問題難以追溯。而現在,車間很多設備上安裝了晶片,通過智能質量追溯系統,很容易找到問題根源。「車間改造後,我們一共生產了5000噸紗,沒有出現一起退貨、索賠的情況,以前,每年都會出現幾十起。」裕大華集團總經理衛江介紹。
紡織行業流程長、生產柔性化,要實現智能製造,難度非常大。此次智能化改造,是裕大華歷史上最大一筆一次性設備投資。隨著新生產線的投入,裕大華已實現全工序、各部位物料的全方位智能分揀和收付,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實現了產品質量可追溯。
魏橋創業集團鄒魏第三工業園智能化紡紗廠萬錠用工10人,實現了「生產全程自動化」、「控制系統智能化」、「在線監測信息化」。該生產線的粗細絡自動包裝聯合設備軌道長度35公裡,粗紗從一樓到二樓自動輸送,從原料到成品包裝入庫的全流程,全部無人運輸自動化,是擁有國際上第一條兼容紙箱包裝和編織布包裝(無人自動縫包)兩種模式的自動包裝生產線。其中粗紗工序全部採用粗細聯合智能粗紗機系統,粗細聯軌道輸送為自動模式,細紗機紗架全部被粗細聯軌道取代,細紗機換紗採用"整排換紗"模式,整個項目實現了粗細絡包聯,粗細聯生產線可以實現從一樓到二樓的自動輸送,解決了粗紗跨樓層輸送的難題。
這條智能化生產線全部採用職能導航小車、全智能空調、智能倉庫管理,整個生產管理實行智能信息化的大數據管理,在所有的設備上安裝十五萬個傳感器,對所有的一線數據進行採集,然後進行智能分析,為精細化生產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自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紡織行業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智能化的浪潮中,今後智能化也將成為紡織行業的標籤。
紡織也能挽救千萬生命
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必將載入史冊,而小小的口罩註定佔據些許筆墨。這種往日並不起眼的紡織品,2020年刷足了存在感,一時之間不僅全民生產口罩,隨後更是扛起了紡織品出口的大旗。據世貿組織(WTO)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在2020年上半年,世界總貿易額比同期下降了14%,但同期,全球醫療用品進出口增長近16%,價值1.139萬億美元。
(WTO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所有類別醫療產品的貿易量均呈現增長,其中個人防護產品貿易增長50.3%,其次是藥品(11.6%)、醫療用品(9.6%)和醫療設備(5.5%))
具體而言,2020年上半年,全球面部防護產品的進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0%,面罩紡織面料的貿易增長了6倍。其中,中國是口罩的最大供應國,佔世界出口量的56%。WTO的數據顯示,在許多主要市場上,中國的口罩佔該國進口口罩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在美國和義大利,中國口罩佔這兩個國家進口口罩總量的近四分之三,在日本更是佔到80%。
(中國口罩出口市場份額)
正是因為中國擁有完善成熟的紡織工業,才能迅速組織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為全球各國提供了援助,就是這小小的紡織品,挽救了數以千萬的生命。
來源:中國紡織、第一財經、新浪財經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聲明: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讚,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不關注一個,不許走~
領取福利:
第一步、關注。
第二步、私信回復加群,邀請您加入500個紡織群,群內海量求購供應信息讓您1分鐘找到客戶。
領取福利!500個紡織群等您加入,一分鐘找到客戶
中國紗線網,紡紗領域技術服務、貿易服務、新聞資訊綜合平臺,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是我們一貫的追求,歡迎關注,了解行業最新趨勢。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讚,讓更多人學習,更多分享,更多收穫!各位小主,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我,不關注一個,不許走~
全文請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