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說的機器,正是來自臺灣老牌PC廠商宏碁Acer的準新品Swift 3。
而這臺名為Swift 3的輕薄本,雖說從知道它存在和把它拿到手的瞬間就把我震驚了兩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值之後,我可以很明確的說一點:它並不是UC震驚部派過來的逗比,而是一臺實打實輕薄好用的機器。我為啥這麼說呢?你們看配置看圖看跑分大概也能知道了吧。
照例的結論現行,如果沒有耐心的看官們看到這裡把圖(和表格)翻完也就足夠啦。宏碁 Swift 3(下文簡稱Swift 3)是一款不僅在體積上足以被稱作超極本,手感、性能與續航也可以滿足我日常工作需求的優秀輕薄本。
Swift 3最大的優點在於乾淨的全鋁合金外殼設計和全面的接口、性能表現。與此同時,漂亮的設計也能夠讓我在咖啡廳或者機場車站大方的拿出它來打字工作,而不會想辦法藏著掖著。
而缺點則是一體化觸控板的平庸手感、沒有原生RJ-45網口和VGA口的麻煩。不過這兩個缺點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忍受。前者可以通過隨身攜帶無線滑鼠解決,後者在我公司標配HDMI投影線與無線網絡覆蓋的情況下不過是雞蛋裡挑骨頭的小抱怨。
如果還有什麼刺要挑的話,那大概就是宏碁這個品牌本身的知名度和口碑了吧。低調做好本是很棒棒,但是這個時代偏偏已經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讓大家知道自己東西那麼棒,宏碁還得多像其它廠家學學,吆喝那麼幾嗓子吶。
全鋁合金打造 輕盈漂亮的堅固機身
在看到Swift 3的一瞬間,我有一種2011年初見MacBook Air的驚豔感。雖說現在採用這樣設計的本並不少,不過將其用到輕薄本並且設計毫不違和的宏碁還算是第一家。摒棄了方正的90度倒角採用更圓滑的設計,同時採用大面積的鐵灰色鋁合金來平衡視覺,再加上銘牌式的Acer Logo。這個A面給人的第一感真是相當的與眾不同。
機身側面,Acer則採用了楔形設計,在本就只有不到18mm的機身上用視覺效果讓它更加輕盈。準刀鋒式的設計也讓整體開合更加簡便,單手操作就能夠完成開合操作。
打開頂蓋,B面的屏幕邊框與C面也採用了相同色調與質感的鐵灰色鋁合金,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視覺的一致性,同時徹底拋棄了塑料帶來的廉價感。屏幕我查到是奇美的CMN14C3系列,有點老的TN屏,色域色準目測都一般,不過在這點上挑一款輕薄本的刺兒就有點不合適了,14英寸1080P才是應該說到的點。
白色背光的浮島式鍵盤看上去平平無奇,不過合理的間距與完整六行的設計保證了鍵入效率,一貫良好的手感也彌補了鍵程的劣勢——畢竟主打的是輕薄,在這個厚度下還做長鍵程真的有點強人所難了。
鍵盤下方是輕薄本中少見的一體式觸控板。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了輕薄而不做分體鍵位和TrackPoint結構,不過由此而來的手感損失也是無法避免的了。
鍵盤右下角完全平面的掃描式指紋傳感器也算得上是這臺機器的亮點了。類似於按壓式的平面設計保證了高識別率和一定程度上排除油汙幹擾,識別率不錯。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夠小巧漂亮。
觀察D面就能發現整機沒有任何的散熱孔出現,所有熱量都從轉軸處隱藏的風扇通道所排出。而同樣的材質與顏色質感再一次強調了整體感,連D面也十分好看。Windows 10的貼紙毫不意外;而雙揚聲器的設計就十分良心了,倍兒響,聲兒也還行。
接口齊全 配置全面到位 跑分也實在
吹了那麼一長段外觀,你要問我接口配置如何?為了避免我囉囉嗦嗦吹下去,還是上表格更實在點。
宏碁 Swift 3配置表型號Swift 3尺寸最厚處18mm 1.53KGCPUIntel Core i5-7200U 2.5Ghz(BOOST 2.8Ghz)內存8GB DDR4 2133MHz顯卡英特爾 HD 520SSD東芝 256GB SATA通道HDD無(無接口)視頻接口HDMI×1數據接口USB 3.0×1、USB 3.1×1(TYPE-C)、SD讀卡器×1其它接口3.5mm音頻接口×1、安全鎖口×1售價4499元起
不行,我還是要繼續吹這臺Swift 3。。。你看看這配置這接口,是不是應有盡有啦。低壓I7+DDR4+大容量SSD一看就不是低端輕薄本的配置。餵!那一票現在依舊酷睿M加DDR3的「超極本」,就是說你們呢!
而接口上甚至有了讀卡器、兩個全尺寸USB接口和萬能的TYPE-C接口。且不說官方已經出了TYPE-C的擴展塢(很好看,配上新MacBook也很合適),就拿它裝逼也能壓死一堆同定位的一線大牌產品了。(你說宏碁其實也是一線大牌?好吧我真的不是太認同這點)。
哦對了,它只有1.57KG,可以180度翻轉,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個超極本了。(但是超極本這個名詞似乎需要英特爾的認證,所以只能叫TA輕薄輕薄本啦)。
再來,上測試表格!
宏碁 Swift 3基準測試成績匯總PC總成績PCMark 75214CineBench R1542.93 FPS魯大師113786分PCMark 8續航4小時47分CPU測試CPU-Z單核測試1532CPU-Z多核測試3392單核象棋分5.04多核象棋分12.83顯卡測試3DMark 11 P分1327新3DMark Sky Diver3668SSD硬碟測試綜合讀取速度503MB/s綜合寫入速度258MB/s
在幾個關鍵性的性能硬指標上,Swift 3可以說是相當先進且硬核了——六代酷睿I7處理器、8G DDR4內存、256GB的大容量SSD。(誒好像前面說過?)總之對於一臺隨身走的生產力設備而言,給足這樣的配置真的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情。
分數代表的實力我也不贅述了,對於看不懂的人來說,我用「系統能秒開、大文件不加載、出差用一下午能撐住,顯卡頂多搞PS打LOL」來形容夠直白了吧。對於懂得人而言,看見硬體就都能秒懂,再看跑分表也是徒勞。
最後一個畫蛇添足的總結
Swift 3給我帶來了不小的驚豔感與安定感。驚豔感來自全鋁合金機殼的驚豔設計,而安定感則相當良心的配置。宏碁其它產品線暫且不論,這次我算是除了蜂鳥之外,還記住了他們輕薄本造的不錯了。啥?你問具體優點?為什麼不拉到最上面看呢?
總結得有總結的樣子,我就在最後作為菜單說說這本能吸引誰吧:經常出差的、對遊戲要求不高想買個主力筆記本的白領,預算不高也想體驗高性能輕薄本的學生群體,想要低調設計、對性能不敏感的人群和需要生產力又不願意買蘋果的人都可以選擇考慮一下Swift 3。畢竟,那麼好看的輕薄本本來就很少,而輕薄又配置良心的,怕是只有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