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國家與美國斷交,究竟發生了什麼?敘利亞的做法非常解氣

2020-12-21 騰訊網

美國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超級強國,憑藉麾下多款先進的武器裝備,穩坐頭號強國的寶座。其中不乏兩款先進的五代隱身戰機,還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和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美國手握全球貨幣體系中佔據龍頭位置的美元,因此更是助長了這個國家的「囂張氣焰」。為此也讓很多國家選擇與美國斷交,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美國不僅拉攏以色列、沙特、土耳其等國家充當自己的盟友,甚至還向以色列出口F-35戰機,讓其打壓中東地區的伊朗。

為此也導致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在1980年雙方正式斷交。此後美國便開始對伊朗進行制裁,首先在該國石油出口方面,美國聯合英國攔截伊朗油輪,試圖切斷伊朗唯一的經濟來源。此前還讓伊朗籤署《武器禁運協議》,導致這個國家多年無法接觸高科技武器裝備。當然在美國實施「斬首行動」之後,伊朗便對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實施打擊,這一表現可謂是十分硬氣,甚至讓美國都感到十分棘手。

其次還有三個國家均與美國斷交,甚至是不再來往,其中就包括委內瑞拉。說到這個國家,作為一個南美洲國家,在新任總統上臺之後,便開始實施「反帝、反霸權」的外交手段。為此也讓美國將其看做是又一個打壓對象,並且在2019年宣布與美國正式斷交。之所以委內瑞拉如此硬氣,完全是因為本國遭遇和伊朗差不多,石油出口遭到「圍堵」,罪魁禍首正是美國。

當然作為中東國家的巴勒斯坦,與美國之間的淵源也比較深。畢竟在2017年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此舉可謂是徹底激怒了巴勒斯坦人。畢竟在巴勒斯坦看來,多年來與以色列衝突不斷,就是為了爭奪耶路撒冷。如今美國這一招可謂是將巴勒斯坦徹底得罪,為此也選擇與美國斷交。

最後一個便是多年內戰不斷的敘利亞政府,要知道當初在美國的支持下,反政府武裝向政府軍發動攻擊,欲推翻現有的政權。為此敘利亞政府也果斷與美國斷交,畢竟當初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幫助,敘利亞政府早已落敗。如今在俄羅斯的幫助下,正在一步一步挽回敗局。通過事實向美國證明,敘利亞政府絕對不會向其妥協。甚至要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說這種做法最為解氣。

編輯:華強

相關焦點

  • 敘利亞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其他國家要去「欺負」敘利亞?
    至於其他國家插手敘利亞的原因,也是基於利益,俄羅斯伊朗希望維持巴沙爾政權,阿拉伯國家、美國、歐盟自然希望推翻巴沙爾,扶持傀儡政權,所以敘利亞這片土地,就是大國的博弈場,苦就苦了那些平民百姓。雖然很多國家確實把敘利亞當「軟柿子」捏來捏去,但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百姓安居樂業,其他國家有什麼理由正大光明的出兵呢?所以本文將從「敘利亞內亂」開始講起,之後再講「其他國家插手敘利亞」的原因。
  • 打擊敘利亞,川普告美國人民書(中英文對照版)吳評+一分鐘了解敘利亞戰爭起因+敘利亞毒氣襲擊現場慘烈如地獄 | 沈浪之四十一
    就在今晚,我命令一支定向武裝部隊打擊敘利亞軍用機場,正是在這裡,他們發動了化學攻擊。        打擊和阻止致命化學武器的使用和傳播,攸關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吳評:川普上臺之前,希望美國走向保守,像敘利亞這樣的泥潭,不願意捲入,或交由歐洲處理,但這次,他還是忍不住了,完全基於人類的公理正義,完全是國家血性之舉。既然國家強大有能力主張正義,為什麼不呢?根本原因是,敘利亞突破了人類能夠接受的底線。俄羅斯一直為了所謂的國家利益,在這裡支持敘利亞惡政,俄人能得到什麼呢?
  • 沙特與伊朗斷交 盟友也切斷或調降同伊關係
    伊朗指責沙特宣布斷交是藉機生事,故意使關係惡化。美國和歐洲國家則呼籲中東國家領導人採取行動,緩和當前的緊張局勢。  除外交關係外,沙特還切斷了同伊朗的航空交通、中止商業往來、禁止公民前往伊朗。沙特外長朱拜爾說,伊朗人還是可以到麥加和麥地那朝聖。不過,伊朗必須尊重國際共同認知,兩國的聯繫還可能恢復。
  • 白頭盔又出來騙人了,阻撓敘利亞統一大業,這一次美國暗中指使?
    在美國眼裡,什麼民主和人權都是美國欺騙世人的一塊遮羞布,白宮用的時候就拿出來遮擋一下,不會因為騙人了而感到慚愧。用佩洛西的話說就是,美國可以騙天下人,但天下人不可以騙美國。正因為如此,美國經常用白頭盔這樣的組織來給自己洗地。這不,好久不冒頭的白頭盔,又要在敘利亞搞小動作了。
  • 美國盟友出動大批戰機,對敘利亞發動猛烈空襲,發出非常強硬信號
    縱觀全球,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稱得上世界第二,擁有上百萬聯邦武裝力量,加上邊防軍、鐵道軍以及情報信息部隊的話,總兵力能達到200多萬,實力僅次於美國。正因為這樣,大部分國家都不敢和美俄叫板,但有一個國家故意不給普京面子,大批戰機升空,對敘利亞發動猛烈空襲,發出非常強硬信號,甚至無視S-400防空飛彈。以色列對敘利亞發起密集空襲,完全不把俄羅斯放在眼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的盟友以色列,以色列完全不把俄羅斯的防空飛彈放在眼裡,對敘利亞發起密集空襲。
  • 美軍空襲敘利亞 隱秘細節背後,究竟暴露了哪些問題與騙局
    近來,敘利亞烽煙再起牽動著億萬人的神經。針對戰場上的一些細節和小問題,如戰斧飛彈遭遇攔截?法國基地慘遭毒手?以色列強行加戲?本期軍編部就為你解答一番!4月14日美國巡洋艦「蒙特利」號發射「戰斧」飛彈雷聲大雨點小的聯合打擊4月13日(上周五),當得知敘利亞開打時,本來想這回敘利亞又悲劇了,起碼戰場態勢會被改變一下。
  • 卡達斷交問題出現解決的明顯跡象,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是什麼?
    卡達飛機和船隻被禁止使用這四個國家的領空和海上航線,唯一進入該國的陸路口岸被沙特封鎖。不久約旦加入了最初的四個國家,四國的行動還得到了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吉布地、葛摩、葉門和利比亞東部託布魯克當局的支持。
  • 美國又挑起事態,想讓以色列與中國斷交?
    從今年的疫情爆發開來,世界都亂套了,而美國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個國家,還是不好好處理自己國內事情,還一直對外挑起衝突,一直針對我國,而就在近日,美國想讓以色列和我國斷交,以色列作為美國最鐵桿的盟友,自從以色列建國以來就得到了美國的援助,超過了1200億,也是獲得美國軍事援助最多的一個國家
  • 一文看懂:美國為什麼要打敘利亞
    1946年4月17日獲得獨立。1963年起由阿薩德家族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至今。 敘利亞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位置,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 這成了導火索。 巴沙爾想殺一儆百,嚇唬住人民。他的手下開始對這15名少年實施酷刑,他們不僅遭到毒打,甚至被拔去指甲,其中兩名少年被肢解。 不僅如此,這些少年中的9名少年的母親,還遭到政府軍的輪姦和恐嚇,其殘忍程度令人咂舌。 「阿拉伯之春」有個典型特徵,民眾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信息和聚合。這件事被曝光,風暴正式降臨。
  • 「卡達斷交風波」結束會帶來區域團結嗎
    「卡達斷交風波」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埃及四個阿拉伯國家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斷絕與卡達外交關係,並對卡達實施制裁和封鎖。沙特支持的利比亞和葉門政府以及馬爾地夫等國也宣布與卡達斷交,這就是當時國際社會鬧得沸沸揚揚的「卡達斷交風波」。
  • 敘利亞內戰發生毒氣攻擊,看了這些照片才明白什麼是有國才有家?
    這場毒氣襲擊中,他失去了妻子以及20個家庭成員。一張令人心酸的照片,敘利亞內戰中這個孩子的父母雙亡,留下一小孩,小孩每當想起父母就跑到父母墳上,睡在自己父母的墳墓旁邊,像父母活著那樣陪伴父母並感受父母的存在。這是一種多麼孤獨無助的感覺啊!
  • 繼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之後,又一個國家要與臺當局「斷交」?
    臺灣《工商時報》29日報導稱,臺當局15個「友邦」29日全數發言完畢,11個臺當局的所謂「友邦」為臺發聲,較去年少1國。此次聯大發言中有4個「邦交國」未提臺灣,分別是宏都拉斯、巴拉圭、梵蒂岡和尼加拉瓜。其中,梵蒂岡在聯大一般性辯論發言時一向不提臺灣,巴拉圭7年來首度未在發言中提及臺灣,但曾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和宏都拉斯的做法相同。
  • 海灣斷交危機有望化解 沙特、卡達表樂觀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傳出破冰信號。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4日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4日通過視頻連線參加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辦的一場論壇。他在會上說,得益於科威特等國的持續調解,和解談判取得「顯著進展」,最終協議「看似觸手可及」,「我對斷交相關方接近達成一致頗為樂觀」。
  • 俄羅斯發出戰爭預警,一旦美國動手,這3個國家岌岌可危
    ,如今美國國內正面臨重大危機,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隨時可能發動新的對外戰爭,對此俄專家稱已經有3個國家成為美國新的攻擊目標,這3個國家分別是伊朗、委內瑞拉以及敘利亞,面對俄羅斯發出的戰爭預警,一旦美國動手,這3個國家無疑將岌岌可危,那麼它會發動戰爭嗎?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宏都拉斯
    索羅門群島8天前剛和臺灣「斷交」,4天前,吉里巴斯以出乎意料的「突襲」方式也宣布與臺當局斷絕關係。自此,臺灣僅剩15個「邦交國」,其中包括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貝里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瓜地馬拉、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史瓦帝尼、梵蒂岡11個國家。另有太平洋地區4個,分別為諾魯、帛琉、吐瓦魯和馬紹爾群島。
  • 中國只會斷交!宋忠平:看美國人眼色
    中國將選擇斷交近日,據英媒報導,英國內閣首相考慮進一步支持臺灣,甚至不排除在未來5年承認臺灣的「主權」。稱倘若中國繼續按照目前的發展軌跡,英國將會和各國共同「保衛」臺灣。其中的各國究竟是哪些國家呢?無非就是美國。畢竟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是美國的「小老弟」,跟在美國的屁股後面,針對中國。所以宋忠平表示,未來5年會如何?英國人一定會看美國人的眼色。
  • 美國少將:美俄在敘利亞互動,並非敵對狀態,釋放四大信號
    據「固有決心」行動聯合特遣部隊副指揮官肯尼思·埃克曼少將介紹,駐敘利亞美軍幾乎每天都在與俄軍在該地區進行互動,而且大多數互動都沒有爭議,儘管最近有報導稱美俄處於敵對狀態,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儘管雙方部隊都有頻繁的護航。埃克曼少將的這番表示,無疑向外界釋放了4大信號。第一,美俄軍隊在敘利亞共存已經成為常態。
  • 一場毒氣攻擊,短短兩天他失去了20個親人…而這,只是悲劇一角…
    當地時間4月4日,敘利亞西北部由反對派控制的城鎮Khan Sheikhoun遭遇了一場毒氣攻擊。而另一方面,敘利亞政府對此矢口否認:「我們從未使用過毒氣,今後也不會使用。」當地時間5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英國、法國就敘利亞發生的疑似化武襲擊向安理會提交的一份決議草案。
  • 敘利亞外長:美國慫恿恐怖組織表現得更加活躍,俄軍有必要在敘維持...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陳振宇】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1日報導稱,敘利亞外長費薩爾·梅克達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繼續慫恿敘利亞地區的恐怖分子表現得「更加活躍」,從而確保美方在這一地區的存在是「合理的」。他指出,俄羅斯才真正有必要維持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這是有益的。
  • 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頻傳「破冰」信號:科威特透露各方有望籤署最終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面公開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有分析人士認為,海灣斷交危機出現轉機的重要原因是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