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論】飲鴆止渴的是蔡英文還是美國?

2021-02-15 華廣網
臺當局「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於5月中旬訪美,與美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會晤,又與美官員共同會晤臺「邦交國」官員,雙雙創下臺美「斷交」後的首例。這項消息由臺外事部門公開宣布,同一天還宣布位於臺北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同一天接連宣布臺美關係的突破性進展,且發消息的一方為臺當局而非美國,顯見又是蔡英文與美國一系列政治小動作的其中一步。臺當局要的是挽救蔡英文的選情,美方要的是對中國大陸的技術犯規式的挑釁,雙方各取所需,自嗨自唱。

與此同時,美國智庫CSIS也開始發動「宣傳戰」,在臺媒投書挑撥兩岸關係,強化「反中」情緒。這種小碎步刺激對岸的手段,隨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日期的逼近,恐怕會愈來愈露骨。

從選舉層面來看,操作臺美關係升溫,只對綠營支持選民有效,那些無感的中間選民依然無感,反感的藍營選民依舊反感。故而,真正受影響的是蔡英文的黨內敵手賴清德。

從暗挺「臺獨」,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挺,美國正在玩火試打「臺獨牌」,並很樂意協助蔡英文激怒大陸為選舉套利,也為自己積累「反中」籌碼。

原「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屬於臺外事部門,功能是對接「美國在臺協會」(AIT),協調辦理臺美雙方有關經貿、農業、科技、文教、智慧財產權與環保等方面的諮商會議,必要時可代表臺當局與美方籤署協議文件。並負責與美國各州駐臺經貿辦事處及美商僑會等機構的協調聯繫。另外也處理美方在臺外事人員的一些行政事務。

「斷交部長」吳釗燮對「北協」的更名,自嗨「我超愛這名字」,但換來的是AIT宣稱「一中政策沒有改變」。更重要的是,相關駐外單位的名稱都沒變,如臺駐美代表的辦公室「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北協」的駐美單位名稱亦仍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總部」(CCNAA, Headquarters for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S.)

簡言之,美國將「炸藥」放在了臺灣,美國本土可沒有所謂「美國臺灣」的官方認證。至於美國各州諸「駐XXX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臉書粉絲專頁,自行將粉專名稱改為「Taiwan in XXX」,又更換臺灣圖樣大頭貼,則純屬自欺。

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自嗨成這樣,也真可悲。因為美國國務院官網撤下「青天白日旗」,在國情簡介頁面中,中國版圖也包含臺灣,這才是真相。「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不過是小惠中的小惠,臺灣民眾也多無感。

而比較有「公關」意義的,是李大維會晤博爾頓。臺美在防務互動上,臺當局「安全會議」的交流層級為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並且始終保持低調,不曾敲鑼打鼓搞宣傳。蔡英文喜歡作死,鷹派博爾頓樂見有臺籍死士,但對臺灣而言毫無實質利益,好處只有蔡英文吃得到,壞處由全臺民眾共同承擔,惡劣至此,也只有綠營政客做得出來。

只是,這場突破層級的會晤,是否乃蔡英文訪問華府的前奏,方為觀察重點。

美艦在9個月內六度穿越臺灣海峽,以及各種挺臺「法案」的出爐,其象徵意義遠不如蔡英文訪問華府。對於此,蔡當局諱莫如深,恐怕白宮內部也尚未有定論,但鑑於川普特別喜歡打破傳統框架的孩氣,誰也不敢說不可能。博爾頓此舉是明顯的恫嚇,並與國務院系統扮黑白臉,用兩手策略耍弄中國大陸。

中美這盤棋,沒有蔡英文玩兒的份,美國看似有節奏的攻勢,其實往往也是且戰且走。美國挺蔡,就是因為蔡毫無原則地甘於受利用與擺布,在家等美國來電,隨時準備登臺演「反中」。其他爭大位者,從藍到綠都沒蔡聽話。

六月將至,這是蔡英文殲滅賴清德的時機點。對蔡而言,滅賴所造成的黨內分裂,唯有靠美國再弄幾個「『斷交』後首例」,才足以在聲勢上掩蓋同黨反對者的哀嚎。現在看來,從美智庫,AIT到國安顧問,都有意扶蔡一把,賴清德若還溫吞以對,未來真的會死得毫無價值。

但是蔡英文與美國都在飲鴆止渴,美國操弄選舉過火,將大幅消耗臺灣民眾對美的好感,蔡英文「舔盤」舔得太難看,也會強化部分深綠選民的嫌惡感。

要看蔡英文與美國相濡以沫的正負效應,最佳的觀察點就是柯文哲的支持度與其發言囂張的程度。柯愈狂,代表蔡的過度親美路線適得其反,反之,則顯示這種極度的傾斜有一定的作用。

合理推測,美國為了避免幫倒忙的結果,仍會有一定的節制,因此即便蔡英文能如願訪華府,也無可能與川普同框,甚至也不會有美國高層官員公開相挺。但是,進入國會仍是有可能發生的。

相關焦點

  • 美國次卿克拉奇今訪臺灣,蔡英文18日官邸設宴歡迎
    「臺美關係」看似持續升溫,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訪臺後,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今(17)日至19日率團訪臺,19日將參加已故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追思告別禮拜。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說明,蔡英文預計18日晚間於官邸宴請美方代表團,促進雙方合作情誼。
  • 川普當選「棄臺論」或重起,臺灣抱不住美國大腿了
    黨內輿論稱蔡英文再也抱不了美國大腿了,而蔡英文也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商討川普上臺後的對策。蔡英文致電祝賀川普,並表示期待與川普新執政團隊合作,使臺灣地區與美國的關係能持續增進,蔡英文召開高層會議,指示與美國新任政府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
  • 雲石:飲鴆止渴—臺灣9.3大遊行背後的蔡英文式權謀
    畢竟蔡英文當初是以絕對優勢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應該說民意基礎還是比較深厚的。而且蔡英文上臺才區區百日,還遠未到檢驗執政成績的時候,如此短的時間,就招來這麼大一場遊行抗議,這即便是在遊行示威如家常便飯的臺灣,也顯得多少有些誇張了些。 當然,凡事有果必有因。遊行之所以會爆發,導火索是蔡英文當局計劃大幅削減軍人、公務員、教師的退休金。
  • 終於,臺灣還是被蔡英文「掏空」了
    然而,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臺灣地區的底子就被慢慢挖空了。民進黨利用這些年來臺灣地區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錢,各種作,玩「獨立」,沒想到最終自食其果,不但沒有把大陸搞垮,反而把自己搞垮了。
  • 【臺灣來論】蔡英文真的支持同性婚姻嗎?
    文/林楠 臺灣輔仁大學博士生5月24日下午4時,臺灣地區大法官針對同婚釋「憲」案做出釋字第748
  • 蔡英文討好美國,臺灣人只能自求多福
    今年8月份的時候,民進黨當局突然下發行政命令,宣布從明年1月1號開始,將開放美國進口瘦肉精豬肉,不管是豬肉,還是積累更多瘦肉精的豬內臟,全部都可以進入臺灣市場銷售。臺灣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瘦肉精通常是生豬在養殖中禁止使用的藥品。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那麼尤其是面對後續的國際經貿局勢,「新南向政策」將持續是臺灣非常關鍵的戰略,來因應變局的挑戰。除了要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一黑走到底外,蔡英文還緊抱美國大腿,甚至妄圖依靠美國提升臺灣經濟。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 解讀: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難道蔡英文抱緊美國就敢亂來?
    海峽生活彙編輯:霍特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委」的選舉,美國因素才是蔡英文贏得連任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圍堵中國的態勢下,相對於「親美和中」的國民黨及韓國瑜,「投美抗中」的民進黨蔡英文才合美國心意。選後才幾天,蔡英文已經說了不少瘋話,連任讓蔡英文自我膨脹得找不著北了。希望蔡英文冷靜一下,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每次颱風過後島內總是滿目瘡痍,難道蔡英文抱緊美國就敢亂來嗎?美國圍堵中國是美國的霸權本質決定的。
  • 為了贏得初選,蔡英文都耍了哪些花招?
    蔡英文在民調中,除了贏過賴清德外,也都領先柯文哲和韓國瑜。這次民調方式採市話與手機各半,6月19日中執會確認提名人選。今天民進黨宣布,蔡英文今天以35.6%對27.4%贏下賴清德。民望早已出現危機的蔡英文,何以戰勝此前呼聲很高的「賴神」賴清德?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萊豬」已經可以正式進入臺灣,美方點讚,蔡英文對此也相當滿意。「萊豬」指的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臺灣豬農被禁止使用這種可能導致食用者罹患心臟病以及睪丸縮小的飼料添加劑,但是美國豬農可以。國民黨籍金門縣議長洪允典上周三表示,為了反對蔡當局強推進口美國萊豬,金門唯一的路線,到了最後必要的時候,只有成立「自治區」,並呼籲拿出共同的「金門精神」來捍衛金門。
  • 蔡英文讓臺灣一敗塗地!美國罕見承認一個事實,讓「臺獨」心涼了
    為了討好川普政府,蔡英文當局不顧臺灣民眾健康福祉,於去年強行推動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為了讓臺灣民眾接受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蔡英文當局當時甚至宣稱,此舉可換得與美國之間「更緊密的經貿關係」。臺灣必須先吃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美國政府才會同意與臺灣籤署「自由貿易協定」。
  • 美國「臺灣保證法」把臺灣當炮灰,蔡英文當局卻難掩興奮
    當地時間5月7日傍晚,美國眾議院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重提要求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重啟「美臺貿易協議」會談等內容。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無非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臺灣作為「棋子」綁上戰車。說白了,美國時不時搞出種種親臺小動作,持續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為的就是幹擾中國平穩向好的發展節奏,遲滯中國和平崛起的腳步,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霸主夢」。「霸主」會保證「棋子」的安全和繁榮麼?答案顯而易見。近幾年美國挺臺動作不斷,為40年來罕見。
  • 蔡英文為拍川普馬屁,允許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牛肉進入臺灣!但...
    張華 中國社科院臺灣所副主任8月28日,蔡英文當局突然大陣仗宣布,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和30個月齡以上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臺灣,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蔡英文為何要開放毒豬毒牛進口?在過去十幾年間,美國一直強壓臺灣開放豬肉和牛肉市場,但由於該問題極為敏感,過去陳水扁和馬英九執政時的幾次開放嘗試都遭到政治報復,因此臺灣當局執政者一直謹慎以對。然而,蔡英文卻公然蠻幹,不顧各界反對予以開放。背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蔡英文無力也不願意承受美國的壓力。
  • 蔡英文讓臺灣一敗塗地!美國承認未與臺啟動貿易談判
    民進黨當局強行推動萊豬(瘦肉精豬肉)開放進口,聲稱可換得「更緊密的經貿關係」,但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直言,臺灣和美國有貿易爭端,目前尚未解決,所以現階段不會和臺灣啟動貿易談判。
  • 蔡英文私菸案背後是美國的嚴重警告
    第五,達叔都能想到這些,臺灣媒體想不到嗎,政客想不到嗎?還是他們根本不敢或者不能想?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從更遠的時間說起。2019年最大的新聞就是中美貿易摩擦了,這直接影響了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外交策略,更影響了川普的票倉。福克斯新聞6月16日公布了2020年美國大選民調,川普的對手拜登,領先川普高達10個百分點。
  • 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陷入了「混亂」
    導讀:據悉,近日,民進黨當局引進美國含瘦肉精豬肉的論題再次惹起熱議,民進黨與國民黨在臺立法機構的口舌之爭更是火花四射。在這場論戰之中,國民黨一改以前的溫良謙恭,輪番上陣、言辭犀利、逼得蘇貞昌敗下陣來。由萊豬引起的民憤難以平息,更激起「臺灣是否為美國的次等殖民地」的質疑,臺灣的政治時局陷入極度混亂。國民黨的反擊前段時間剛發生在臺立法機構內國民黨民代向蘇貞昌扔豬內臟事件,隨後,國民黨就此事件道歉,並講明因由。
  • 【蔡英文真面目】臺灣2020選舉, 蔡英文獲連任, 韓國瑜認輸
    根據臺大同窗回憶,大學畢業前的一節課堂上,「蔡英文向一位西方學者提問,然後兩人就用英文對談。那時我們才發現,她英文怎麼進步這麼大!她的腔調、表達能力,跟在大一的時候判若兩人。」根據江的分析,「蔡英文一早立定心志,要出國留學,所以苦練英語,她有目標,就朝那個方向走,一步一步來努力。」大學畢業,蔡英文漂洋過海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讀研。
  • 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緊抱美國的蔡英文為啥不嫌事大?
    其實,這次選舉,美國因素才是蔡英文贏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圍堵中國的態勢下,相對於「親美和中」的國民黨及韓國瑜,「投美抗中」的民進黨蔡英文才合美國心意。美國通過用「親臺法案」、高額對臺軍售、高規格過境、高層互訪、智庫放話等手段表達對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支持,一路護航蔡英文再次贏得選舉。  只是,請問投入美國懷抱的民進黨蔡英文,臺灣經得起中美競爭的「印太」風暴嗎?
  • 蔡英文跨過太平洋去拉票……美國人手裡啥時候有了臺灣選票?
    蔡英文「過境」美國 華人華僑夾道抗議新聞背景蔡英文12日從臺灣桃園機場啟程,展開為期9天的南美洲訪問。出發前,蔡英文表示,特別感謝美國這一次的過境安排,給臺灣相當方便及禮遇。此前,有猜測稱,在「臺灣旅行法」通過後的蔡英文首次過境美國,美方接待規格應會提高,地點不排除是華盛頓,至少也是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