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將要結束,這一年蒙牛經歷了疫情下牧場草料短缺、上下遊吃緊的考驗;經歷了業績V字走向;獲評了全球前八乳企的榮譽;還推進了對妙可藍多的收購。
近期,妙可藍多發布公告,蒙牛將出資30億元認購1.01億股妙可藍多的股份。交易完成後,蒙牛對妙可藍多的持股比例將從原先的5%上升至23.80%,與此同時,妙可藍多的控股股東也將正式變更為蒙牛集團。
聚光燈打在蒙牛集團身上,人們得以注意到這家乳品巨頭如今的強大實力。
2020年,蒙牛可講的還有很多。
後疫情新氣象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時,全國乳業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疫情發生後,交通受阻,牧場產出的鮮奶難以運出,市場銷售受到阻礙,部分中小牧場則出現了倒奶的狀況。此前,中國乳業發展良好,2019年中國牛奶產量達3201萬噸,增長率為4.1%。
蒙牛起初與很多大型消費品公司一樣,面臨巨大壓力,但疾風知勁草,大企業方有大格局。
今年2月,蒙牛在不足半月時間為千家合作牧場農牧民供應了5大品類30多種牧場急需的牧場投入品,供貨量達到了5萬餘噸。與此同時,蒙牛還出資為長期穩定合作牧場免費送去價值3388萬元的物資大禮包,幫助牧場解決燃眉之急。
4月,蒙牛聯合中華慈善總會向全國4.26萬名援鄂醫護人員捐贈全年特侖蘇牛奶。抗疫期間蒙牛捐款、捐物,累計捐贈7.4億元款物。
在3-5月牧場戰疫期間,蒙牛決定在扶持資金降息、緩扣等務實政策的基礎上拿出30億元資金,提前預付奶款,並將在3月第一周兌現首筆10億元資金馳援合作牧場,全力幫助奶農解決現金流問題,最大限度緩解經營壓力。
二季度以後,這家乳業巨頭已經實現強勁V字反彈。
光大證券認為:「我們預計公司下半年的整體盈利情況會進一步改善。一方面,品類結構改善以及高端化升級有望進一步推動毛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營銷費用率的下降有望推動整體費用結構的改善:上半年因疫情導致去庫存費用較高,當前庫存已恢復健康狀態。在毛利率改善、費用管控的共同作用下,利潤率有望實現持續改善,可比口徑下經營利潤率有望實現每年 30-50 個基點擴張的目標。」
包括其在內的多家券商對蒙牛維持買入評級。
細分品類方面,今年二季度特侖蘇、純甄、基礎白奶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上遊奶源方面在 5 月初也已經恢復到了供需平衡狀態,主體業務走向正軌。
走上正軌的蒙牛又馬不停蹄開始國內外布局。5 月份宣布將與可口可樂成立合資公司聯手布局低溫奶市場;12月上市公司妙可藍多稱,蒙牛擬以現金方式認購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如最終交易獲批,蒙牛將成為妙可藍多控股股東。
這意味著奶酪市場第一將由國外品牌轉變到國產品牌,蒙牛旗下又將增添除現代牧業、雅士利、中國聖牧和貝拉米外的第五家公司,上下遊內部資源進一步整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應該是蒙牛2020最好註解。
11月,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圓滿結束。蒙牛全球價值鏈三位重要夥伴紐西蘭雅士利國際、澳大利亞貝拉米、丹麥Arla攜手打造的500多平米的超大展臺,展示出全球乳業巨頭對共赴「東方之約」的重視。帶來了包括有機奶粉、有機輔食、奶酪、黃油在內的數十種凝聚世界尖端研發、加工工藝的高端創新乳製品,董事長盧敏放親自在展臺「帶貨」。
這不但是蒙牛國際化生態圈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國乳業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與各國夥伴攜手共贏的縮影。對於中國乳業而言,今年進博會是展示疫情後行業復甦的最好窗口。盧敏放表示,今年是蒙牛「參加進博會以來規模質量最好的一次。通過在進博會平臺的展示,促進了蒙牛海外業務的發展。」
行業金線創造者
在國家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思想後,蒙牛高度認同這一理念,積極修煉內功、化危為機,構建和完善自身的新發展格局。
近10年來,蒙牛一直布局國際化業務,收併購多家國際公司。打造世界品質的背後,是蒙牛不斷加強奶源管理,持續提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水平,同時積極整合全球資源,實現全球布局。通過進博會這樣的平臺,有效帶動了中國乳業進入了「引進來」與「走出去」高質量協同發展階段。
本屆進博會全球乳業合作論壇上,蒙牛正式發布了《質量安全白皮書》,顯示了中國乳業在堅守質量安全,打造世界級品質產品上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及國際食品乳業專業人士的高度肯定。「這是對中國乳業發展成就的展示,對於進一步提升中國乳業信心有積極作用」,與會嘉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提出的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構想也得到了逐步深化和紮實推進。經過三年實踐,盧敏放進一步完善「全球乳業共同體」理念,他指出,「全球乳業共同體是供應鏈的共同體、生產製造的共同體、下遊物流的共同體、創新的共同體,這樣能夠充分調動資源達到最優配置。」
由此,蒙牛在全球乳業產業鏈中進一步代表中國乳業找準定位,發揮匯聚全球力量推動乳業健康、營養發展的平臺作用,整合產業鏈上下遊各環節的拳頭力量,最終將高品質的產品呈現給消費者。
工業網際網路與雙中臺建設
作為領頭者,蒙牛不忘緊跟科技脈搏,做創新型企業。
「每一年,我們要賣出大概120億包牛奶,每一天,有8000多萬的消費者會品嘗到蒙牛的不同產品,蒙牛是一家傳統的乳企,但我們或許比數位化的公司更需要擁抱網際網路和數位化……」盧敏放曾如此自豪分享蒙牛的數位化經驗。
「乳品行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而數位化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盧敏放表示,「無論是從質量管理、消費者服務,還是產品研發創新等方面,數位化都極大地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並有效地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從而讓蒙牛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截至今年6月,數位化的工具和手段目前已經可以覆蓋蒙牛33個基地、58家工廠和幾千個經銷商,每天蒙牛可以獲得近40萬條自動檢驗數據,杜絕了人為因素的幹擾。
蒙牛集團大數據分析總監劉瑞寶認為蒙牛的數位化轉型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數位化轉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盤算家底」,因為汽車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快消品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首先要了解自己和所在的行業,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規劃:要不要轉型,如何進行轉型?」
劉瑞寶認為:數位化轉型必須要有頂層設計,而所有的頂層設計都應來源於業務。蒙牛在做頂層設計的時候,圍繞著建設數字蒙牛,營養全世界這一目標而展開。
中臺模式是蒙牛領先行業乃至許多網際網路公司的獨特之處。
具體而言,蒙牛的雙中臺策略即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
其中,數據中臺以全方位消費者洞察為基礎,全視角營銷活動監控為手段,全鏈路渠道精耕為重點,全智能供應鏈優化為效益。通過打通數據供應鏈與數據價值鏈兩個脈絡,形成數據全集成、場景全覆蓋,以數據服務的形式為蒙牛全業務鏈共享交互,發揮後臺數據價值,賦能前臺業務應用。
業務中臺的功能則是為全渠道場景賦能,消費者全域觸達,線上線下一盤貨,助力全渠道會員運營升級。搭建業務能力中心,實現快消品全域業務場景升級。對內實現快消品集團資源的有效整合,對外打造統一的業務體系。
全球乳業「世界八強」
目前蒙牛營收規模是四年前的1.5倍,淨利潤是四年前的2.6倍,股價從10元多港幣上漲到了40多元,市值超過1700億港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乳業頭部企業。
8月28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了2020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蒙牛集團上升兩名躋身8強陣營,已連續12年入榜。憑藉聚焦高端、高品質戰略和加速數位化轉型的前瞻性策略,蒙牛持續實現高質量增長,再次刷新排名。
而蒙牛顯然不會就此滿足
12月,妙可藍多公告,蒙牛將出資30億元認購1.01億股妙可藍多的股份。交易完成後,蒙牛對妙可藍多的持股比例將從原先的5%上升至23.80%,與此同時,妙可藍多的控股股東也將正式變更為蒙牛集團。
早在今年1月份,蒙牛與妙可藍多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蒙牛以每股14元的價格受讓2046.79萬股妙可藍多股份,交易完成後佔有上市公司5%的股份。
奶酪在西方國家的普及程度要遠遠高於中國,但國內奶酪消費市場正在飛速擴大。2015年—2019年,國內奶酪行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8%;相比之下,液態奶市場的增速在2015年之後開始出現回落,去年增速僅為2.2%。
2019年,中國奶酪零售市場中市佔率排名前五的分別為百吉福、樂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藍多,市佔率分別為22.7%、7.7%、6.4%、5.5%、4.8%,妙可藍多是唯一進入前五的國產品牌。
拿下妙可藍多之後,蒙牛在奶酪領域的布局無疑是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給未來業績打開想像空間。
你最喜歡蒙牛哪一款產品?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