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三屆中國痤瘡周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啟動,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痤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仁濟醫院皮膚科主任鞠強教授指出,痤瘡不僅僅是「青春期的專利」,年齡在25歲以上的痤瘡患者比例已經達到31%。
調查發現,中國有58.8%患者對痤瘡的發生、預防沒有正確的認識,自我防護不夠,不正規治療直接影響了痤瘡的防治效果。
痤瘡不僅僅是「青春期的專利」
「醫生啊,你看我下巴的痘痘,又紅又腫,每次月經之前特別嚴重,是不是我激素水平不正常啊?我都快三十歲了,早就不青春了,怎麼還在長青春痘呢?」
門診中,專家們經常會碰到青春期後痤瘡,年齡大於25歲以上人群的痤瘡,發生率逐漸升高,約20%左右,女性發生率遠高於男性。
專家們指出,痤瘡不僅僅是「青春期的專利」,這是一個累及年齡層次更廣、病因更複雜多變的疾病。
目前,女性青春期後痤瘡患者逐漸增多,好發於面下部1/3及頸部。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在「戰痘」中起著重要作用。雄激素可以說是敵方的先頭部隊,無論是雄激素水平的增高、雄激素/雌激素比例升高,還是皮脂腺對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強,都會導致後續接應的部隊皮脂腺的活動增強,皮脂腺細胞增生和促進脂質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過度角化促使痤瘡形成。
青春期後痤瘡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複雜,除了性激素水平異常外,還可能與遺傳、內分泌、精神因素、藥物與化妝品及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58.8%痤瘡患者採取不正規治療
根據2011年數據顯示,中國人群截面統計痤瘡發病率為8.1%。但研究發現超過95%的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時期都會有痤瘡發生,3%~7%痤瘡患者會遺留瘢痕,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較大影響。
據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2018年對全國16788例痤瘡患者調查的結果表明:
僅有41.2%的痤瘡患者選擇到醫院尋求專業治療及預防指導,其餘58.8%的痤瘡患者均採取不正規的治療方案,如:不予處理、自行擠壓、自行買藥、美容院等。
同時,臨床醫師對痤瘡治療的選擇存在很大差異,有些治療方法療效不肯定,缺乏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個別方法甚至對患者造成一定損害。
鞠強指出,痤瘡不是一個簡單的疾病,事關顏面,關乎心理,並且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患者應該到正規醫院專業醫生那裡尋求診療,而皮膚科醫師在規範治療的同時要對患者的飲食、行為和心理給予指導。
除年齡因素外,遺傳、內分泌疾病、精神因素、藥物、一些偽劣化妝品甚至環境汙染等都是痤瘡發生或者加重的元兇,在抗擊疫情形勢下還有因為長期佩戴口罩導致的「口罩痤瘡」,臨床醫生要有能力去鑑別和規範診療。每年9月19日-9月25日為「中國痤瘡周」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將每年9月19日-9月25日定為「中國痤瘡周」。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皮膚科為首批「中國痤瘡臨床診療示範基地」。鞠強師從國際痤瘡協會主席德國Zouboulis教授,也是2019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的執筆者。仁濟醫院皮膚科常年開設痤瘡專病門診,擁有痤瘡治療的各種光電設備,秉承科學宣教與規範化診療於一體的防治理念,對痤瘡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及宣教,規範治療,除藥物治療外,科室還有最先進的光子、二氧化碳點陣、紅藍光及光動力等治療方法,對各類痤瘡及其遺留的痘印痘疤等後遺症採用針對性治療,深受痤瘡患者稱讚和同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