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寄語寄行李!首都高校用心打造最美畢業「寄」

2020-12-28 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和冠欣/北晚新視覺供圖

受到疫情影響,2020屆畢業生無法參與校園畢業季。為此,首都高校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統一部署下,及時應變,在落實防疫要求的基礎上,推動「三全育人」融入畢業工作各環節,用心為畢業生打造了一個最美畢業「寄」。

畢業活動雲端「寄」情

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使得高校之前設計的畢業活動全部由線下調整為線上、線下結合,甚至是全線上舉行:將校園裡的畢業景觀搬到了線上平臺,將傳統的畢業典禮做成了網絡直播,連最具儀式感的「撥穗」環節也轉移到了小程序中或者「授權」由家人帶為完成,雖然相較傳統的畢業季變化不小,但是各高校充分利用「雲端」平臺的互動優勢,同樣將畢業季活動舉辦得別出心裁、有聲有色,在學生中獲得了很好的反響。

中國人民大學為沒能返校的畢業生開闢了「綠色通道」,通過線上辦理、遠程服務等方式辦理離校手續,同時在微人大主頁公布了24小時聯繫服務電話,幫助同學們解決不能返校後面臨的實際困難。

北京大學的畢業典禮獨具匠心,在北京校本部、醫學部,深圳研究生院「兩地三園」,選取同學們最熟悉、最眷戀的校園景觀設置了九個會場,與在家觀禮的家長和同學們共赴畢業盛會。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舉辦了「雲端」畢業升國旗儀式,由2020屆畢業生代表擔任升護旗手,全體畢業生在線上參加大學裡最後一次升旗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過持續30個小時的畢業慢直播,以及在兩校區標誌性建築開展的燈光秀活動,向畢業生們表達學校的關愛,畢業典禮上邀請未能返校畢業生的家長為孩子撥穗正冠,通過實時回傳的畫面讓遠隔千裡的畢業生們「雲端」同框。

北京林業大學在畢業典禮上送給同學們三張特殊的「回家券」,歡迎畢業生隨時回來,用餐券再品嘗一次「北林的飯」,用聽課券重溫一堂「北林的課」,用儀式券回來參加學位授予。

教師溫暖畢業「寄」

畢業生不能返校,留在學校的行李如何處理成為了同學們最關心的事情。為此,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對首都高校提出了「一對一」「點對點」「一人一策」的工作原則,要求學校將行李打包郵寄作為畢業生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廣泛動員力量,靈活調整時序,創新工作方法滿足同學們多樣的需求。

近期,首都各高校師生員工齊上陣,從書記校長到知名教授,從機關幹部到後勤職工,從導師到班主任、輔導員,一支支黨員服務隊加入到為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的工作中,以規範化的流程,細緻周到的服務讓畢業「寄」更有溫度,獲得了畢業生的肯定。

北京外國語大學組建了機關先鋒服務隊協助學院打包行李,成立後勤黨總支志願服務隊負責搬運學生行李,參與工作的老師們紛紛表示「為學生們辛苦付出,同時也收穫了感動,更深刻體會到『三全育人』的深刻含義」。

北京理工大學為應對南方雨季,特意有針對性地準備了防水袋,同時暖心的在包裹上貼好了「此面向上」「有易碎品」等標籤,結合專業特點寫上了各具特色的祝福語,打包過程中一句句「老師們辛苦啦」「感謝老師們」傳遞著溫暖,更傳遞著愛。

中央民族大學線下成立取圖書快遞組、學生公寓取書組、現場還書組等為未返校的畢業生們提供還書服務,線上組建「答疑群」解決讀者賠書、超期等諮詢問題,幫助畢業生順利完成「雲端」還書。

北京建築大學70名學工幹部撥打2600餘個電話與學生耐心溝通交流,匯總共性問題並制定解決方案,回應學生個性化需求。有畢業生發朋友圈感謝老師「老師們也太好了吧,態度也很好,收拾的也很細緻,給您比心心」。

北京工商大學啟動工作當天,160餘名教職工從早晨8點到晚上9點,用13個小時2600餘個行李包裹為2020屆畢業「寄」交上了首份答卷,學生在網上留言道「淚目了,從來沒有想過講臺上講課的教授們老師們來給我們收拾行李。我們東西特別多,老師們都沒歇一歇……」

北京體育大學全體校領導下沉學院,帶頭參與打包和搬運,453名教職員工歷時8天累計為3623名畢業生分批次託運行李16463件,寄存行李2118件,同時將多條畢業祝福標語張貼在行李箱上,傳送給每名學生。收到行李的畢業生說:「真的很感謝各位老師為我們辛苦打包行李,夏日炎炎,有你們真甜!」畢業生家長留言道:「感謝學校的妥善安排,各位老師辛苦了,女兒的行李箱今天全部到家!再次深表感謝!」

高校曬出畢業禮

離別之際,首都各高校為2020屆畢業生悉心設計了製作精巧、寓意深刻的畢業禮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畢業禮物與2020這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的歷史時刻相契合,是來自學校定點扶貧縣——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的手工剪紙套裝,這份禮物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小城大學情誼相連的見證。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為每一位畢業生量身定製了一枚畢業紀念戒指,紀念同學們在地大度過的美好時光,寄語畢業生在未來戒驕戒躁、戒去浮華、戒去偽飾,向著信念所指、使命所指、夢想所指奮勇前進。

中央美術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設計了專屬學位服,學位服設計遵循中國傳統的服飾形制,同時依據現代的需求進行改良和優化,採用中式平面剪裁,輔以百褶,以美院灰為基色,取同袍之意象徵同袍之誼,在贈予畢業生的同時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京理工大學為不能返校參加學位授予儀式的畢業生們設計了「智雲學位授予儀式平臺」小程序,校長張軍出鏡,由服務國慶70周年盛典和北京奧運會的北理工仿真技術團隊擔綱製作,運用先進的計算機仿真技術,給畢業生們帶來第一視角的360度全景學位雲授予體驗,在無需自拍、無需提供照片的情況下,即可獲得一張與校長的畢業合影,在家也能感受「雲」撥穗,聆聽校長祝福。

畢業臨別之際,北京大學在特別邀請到了醫學部1955級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遠程參加畢業典禮,他寄語「後浪」們:「不但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還要有強烈的追求;不但要有志氣,還一定要爭氣;不但要有熱情,更重要的是要有激情,要用我們青春的力量,用我們的努力,迎接祖國美麗的明天。」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冕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院長打包行李學生「雲指揮」 北京高校畢業「寄」現溫情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 樊朔)「學生無法返校畢業後行李怎麼辦?」6月中旬起,因疫情防控要求,北京高校2020屆畢業生停止返校。隨著畢業季進入尾聲,學生留在宿舍的個人物品成為他們焦慮的問題。近日,記者獲悉,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多所首都高校為畢業生開啟了溫馨畢業「寄」,即由學校採用全透明方式,在學生的線上「指揮」下,為他們打包、郵寄行李。學生視頻連線「雲指揮」「物品打包由誰完成?」「同學們在『雲上』怎麼能看到宿舍全貌?」
  • 用友愛打包,留下窗明几淨,在最美畢業「寄」書寫最暖青春故事!
    盛夏七月,中國人民大學知行3樓918宿舍裡,一件暖心的畢業故事正在上演。信息資源管理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李敏在完成自己的各項畢業事宜外,主動幫助3名舍友進行了行李打包、寄存郵寄。離別校園之際,她還把宿舍清理得窗明几淨、整潔如初,在這個最美畢業「寄」裡,書寫了青春的責任與擔當。
  • 西安高校迎來"畢業寄" 1元錢寄快遞比西瓜價都便宜
    快遞1元錢起步價,還不收首重費,大學校園裡的快遞攤點成為「畢業寄」的主流。在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公寓樓下,多家快遞擺開「陣勢」接收學生行李,包裝好的快遞堆成了一座小山。快遞1元起還沒有首重費「我的行李大概有60公斤,才149塊錢,真划算!」交大一位畢業生剛將自己的行李打包稱重,準備寄回湖南老家。
  • 特殊畢業「寄」 北信科機電工程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甘長來)7月7日至7月8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順利完成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全院60名老師與30餘名機關志願者、後勤志願者組成打包隊伍,為學院兩個校區,近90間宿舍,450餘名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共清點打包行李3000多件
  • 疫情期間,畢業留學生如何從香港把行李寄回家?郵費要多少?
    畢業季來啦!小夥伴們是不是準備收拾行李了?一定會有行李要運回內地吧~在疫情之前,大家寄行李都不會選擇在香港寄,而是帶到深圳寄;現在的問題就是香港不開關,假如還是照以前的方法,來回一趟28天,對於要搬幾趟的小夥伴來說不現實.那麼我們可以在香港直接把東西寄回內地的家嗎?
  • 北京畢業「寄」:教授客串搬運工 7小時打包3000本書
    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 應悅)今年畢業季,很多高校畢業生因為疫情不能返校,導師、教授、輔導員紛紛當起臨時家長,將畢業生滯留在宿舍裡的物品無一遺漏地打包、寄送。北京郵政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已有超過60所在京高校為畢業生寄運行李,完成包裹郵寄量12萬餘件,預計相關工作將於7月底結束。
  • 「畢業寄」寄得走800斤的行李,卻寄不走100斤的你
    papi醬畢業照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畢業季」的三大曲目——「畢業照」、「散夥飯」和「畢業寄」前不久在網上看到張一山和楊紫的畢業照,簡直羨慕死了,妥妥的一對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學歷顏值,妥妥的徵服了我。南京大學畢業照照片也拍了,散夥飯也吃了,我們都心知肚明,明目張胆得賴在學校不走的日子,不多了。
  • 畢業季的畢業「寄」:寄送你在新外大街19號的青春記憶
    一個特殊的畢業季一次特殊的畢業「寄」疫情防控戰時狀態下的校園確保每一位畢業生平安文明離校做好未返校畢業生行李打包安置分類分批 一人一策 貼心服務引導學生配合學校工作,圓滿完成畢業離校和行李打包託運工作。
  • 畢業季丨畢業寄大件最強攻略,德邦幫你打包青春
    此外,6月,德邦快遞官方微信發布了4大驚喜活動詳情,包括:* 雲閃付"減"單,寄件低至1分錢;* 快手福利社抽獎,點讚"德邦快遞畢業搬";* 舊衣幫「高校舊衣回收挑戰賽」,助力母校百畝公益林冠名;* 微博話題#不畏前行奔向下一站#挑戰賽。
  • 親測│郵寄行李哪家強?寄20公斤只要300多?
    想當初拖著兩個行李箱來到香港,準備回去了卻發現行李已經可以裝成4,5個箱子了!才一年時間,滿滿的回憶啊!如今到深圳寄行李是不可能了只能破費從香港寄回內地了!郵寄的萬用箱價格👉 Tips:在買紙箱的時候可以順便要寄件單,這樣就不會重新到郵寄的窗口排隊了。3. 買完箱子,把行李裝好,填好寄件單,再到郵寄包裹的窗口排隊寄箱子,就搞定啦!ヾ(≧▽≦*)o郵政注意事項:1.
  • 江蘇高校開展線上祭英烈活動 「雲」寄哀思
    原標題:「雲」寄哀思,省內高校線上祭英烈 又到清明祭奠時。4月4日,全國舉行哀悼活動,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江蘇高校紛紛開展線上祭英烈活動,通過網絡平臺「雲」寄哀思。
  • 怎麼從英國寄包裹回國?
    但是大家在寄明信片的時候要做好心理準備哦~由於它又小又薄,丟了的話基本是不太可能找回來的…如果是寄信的話,奉勸使用「International Signed」服務,雖然比普通郵寄要貴,但是接貨時必須要有人籤字才行,這樣會有點保障。郵寄行李主要有兩種方式:海運和空運(還有一種是海空聯運)。
  • 北交大暖心畢業「寄」,千餘教職工和搬運神器都上陣了
    北京交通大學校園內,1100多名教師員工化身「打包員」和「搬運工」,組團直播為8000餘名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開啟別樣的「暖心畢業寄」。針對部分無電梯的宿舍樓,學校啟用輕型升降運貨機和帆布傳送滑道設備等搬運「神器」,助力行李運送,對於讀研或在京工作學生學校還提供「願存盡存」服務。
  • 寄 秋
    還真讓我寄啊!不是你自個兒說要把錦溪的秋天寄給我的嗎,難道你想你家的母豬上樹嗎。好吧,好吧,我給你寄。恰好,那幾天有風有霧有雨,羨煞了你這個北方女漢子。最要命的是,就是與你說了,錦溪的秋天才是最最美的。還說,倘若你沒時間再來,老猿我到時,可以把錦溪的秋天,與你寄來。就這麼隨便一說,現在倒好,誰想,你可當真了起來。
  • 浙江省高校團委開展「擁抱社會 寄語青春」畢業寄語活動(五)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寄語廣大高校畢業生:「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同學們生逢其時、肩負重任。」   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推送浙江省各高校團委在畢業季之際開展的「擁抱社會 寄語青春」畢業寄語活動,願同學們懷感恩之心,承責任之重,以激情之志,尋夢想之途,奔赴燦爛輝煌的遠方。
  • 如何從香港寄東西回內地?寄快遞需要注意什麼?
    如果有朋友託在香港留學的自己幫忙買化妝品、日用品之類,那麼,在香港如何寄東西回內地呢?寄快遞需要注意什麼?別急,攻略來啦~在香港生活,處處是規矩,連寄快遞也不例外。不少朋友都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電子產品不能寄、護膚品不能寄、藥品不能寄、有的連衣服都寄不出去……接下來看看不同快遞公司的服務於收費:01順豐快遞
  • 神曲《寄明月》席捲高校成爆款 SING女團獲新生代追捧
    隨著95後、00後「網生代」的成長,二次元文化已成為新生一代的主流文化,高校的元旦匯演不再是小品、合唱等傳統表演形式的天下。近日,一段各路「網紅」和各大高校學生翻跳二次元宅舞的視頻走紅,在元旦匯演的舞臺上,高校學生不約而同選擇了「B站」年度神曲——由SING女團演唱的《寄明月》作為翻跳曲目,這支打著「電子國風」標籤的作品魅力為何如此驚人,我們來一探究竟。
  • 京東「京小倉」解決畢業生行李存儲服務,已為清華大學等20餘所高校...
    6月28日,京東物流「京小倉」服務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京小倉已為包括清華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在內的20餘所高校學生提供了服務。受疫情等影響,今年畢業季京小倉用戶需求量增長迅速,6月份以來,新註冊用戶數環比暴增300%。
  • 變身主播、搬運工……徐州老師為高校畢業生打包行李!學生直呼:比...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高校學生都無法返回學校,整理自己大學四年的行李。可是這麼多行李沒人整理,又該怎麼辦呢?在徐州高校的各個寢室樓裡掀起了一場熱火朝天的「行李打包行動」。在收拾行李時,每到一間宿舍,輔導員老師會先用手機視頻和學生一一確認,你有什麼東西,哪些是貴重物品,需要怎麼處理。哪些是不重要的,可以丟掉。「畢竟畢業生們已經在徐州待了四年,存貨真的不少。而且這些物品都是學生們最珍貴的回憶,好多東西都捨不得丟掉,乾脆都給他們打包寄回家。」
  • 畢業答辯「雲上見」:「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徐培欽攝(人民圖片) 徐 駿作(新華社發) 機器人替身參加畢業典禮、「雲畢業照」腦洞大開、行李「在線打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高校師生亮出「十八般武藝」,以科技、創意賦能畢業儀式,「雲畢業」成為熱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