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
「影帝」劉備
眾所周知,劉備的作秀功夫堪稱一流。三國時沒有電影行業,不然他不拿個奧斯卡獎、金馬獎什麼的,都空負了一身演繹才華。一生幹過四件大事,但每次都演技爆棚,充分闡述了「人生就是舞臺」、「生活全靠演技」的人生真諦。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認識三國的傳奇人物——「影帝」劉備。
劉備摔阿鬥
摔孩子,收買人心
說趙子龍不辭勞苦地救回了劉備的孩子,劉備一氣之下便將阿鬥摔在地上,可憐小小的阿鬥!我這是招誰惹誰了,緊接著就聽見老爸氣急敗壞的說:「這個瓜慫崽子,不要也罷!險些損了俺一員大將。」說罷,聲淚俱下,嚎啕大哭。阿鬥寶寶心裡苦啊!趙雲卻感動不已,恨不得把心交給劉備,自此死心塌地跟著劉備打天下。這一摔,摔得相當漂亮,非但小阿鬥絲毫未傷,而且也為自己摔出個好名聲、好手下,一舉三得。
劉備借荊州
「不忍心」奪同宗的地盤
劉備在天下人的眼皮底下,東奔西跑,宛如「行走的正義」,結果怎麼樣呢?該死的死,該降的降。而劉備卻避開了左右道義的種種難題,既拿下了同宗的地盤,又沒有受到良心的譴責。將「心是痛的,手段卻很殘忍」的狡黠卑鄙演繹的淋漓盡致。人人都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心軟是真的,但所有問題都自己扛未必是真的。
劉備三顧茅廬
為當皇帝,上演「雙簧戲」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這個橋段眾所周知,就不多贅述了。要說諸葛亮這人挺奇葩,很會配合劉備唱戲,兩人合力演了一出雙簧,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唱來唱去,將劉備鼓吹的無所不能,遂名正言順的當上了巴蜀這邊的主兒。所以說,劉備這個人野心極大,並不是沒有當皇帝的心思,但他表面上卻忠厚老實,一心只為了復興漢室,其實內心無數次的渴望登上皇位。但凡作秀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能做得太過,否則就會變得表裡不一,漏洞百出。找託兒也得找個聰明的託兒,要不,還沒開始作秀,就被人識破了,那就尷尬了!
劉備託孤
「勸說」諸葛亮,讓諸葛亮自立為王
知子莫如父,這句話說的不無道理。劉備生前便知自家兒子什麼等級,最多也就是個青銅三級,白銀都算不上。說白了,就是要能力沒能力,要計謀沒計謀,不堪大用,而諸葛亮卻位高權重,能力和計謀遠勝劉嬋N倍,堪稱王者等級。劉備死前,將諸葛亮叫到自己身邊,滿腹憂慮,滿面悽楚,語重心長地和諸葛亮說了些掏心窩的話,最後勸說諸葛亮當自立為王。其實劉備早知道諸葛亮的為人,肯定幹不出這事來,另外,這事要這麼幹了,怎麼講都不合規矩,不合常理,不合眾臣心思,肯定冒天下之大不諱,為世人所不齒。劉備表面上這麼說,其實也就是作個秀而已,有話我也不直說,我得先把你套得死死的,目的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掃除障礙罷了!
空城計
結語
看人家劉備這一生,作秀做得多麼投入。正所謂人生沒有彩排,處處都需演技,有時演著演著,都忘了自己還是不是真的!
《三國演義》封面圖
《三國演義》博大精深,敘事多元化,人物特點鮮明。本人所闡述觀點存在諸多狹義片面之處,朋友們如有不同的見解,還望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