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富雄:爾等naive
韓國瑜9日宣布不提罷免的訴訟,被外界解讀可能是要阻礙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參加補選,對此,前「立委」沈富雄則認為,朱立倫與江啟臣對於韓國瑜不提起訴訟應是「高興都來不及」,因為高雄市長的補選對於國民黨來說是「一定輸的選舉」,但大家期盼他們2人選,難以拒絕。
韓國瑜被罷免後調適得非常快,並呼籲韓國瑜支持者不要落後,他也為韓國瑜支持者將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的遊行擔心,凱道的陣容或訴求如果不像個樣子,對韓國瑜支持者而言就是正式畫上句點。
預言失敗的吳子嘉又鐵口直斷了
曾預言「罷韓一定不會通過」的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日前說新潮流可能推派吳怡農任高雄代理市長。
吳子嘉指出,目前海派與新潮流內鬥激烈,在韓國瑜罷免投票前,就有海派人士放話,要陳其邁為罷免出力,不要當「便新郎」。新潮流菊系高雄市議員高閔琳日前表示,陳其邁曾是韓國瑜的手下敗將,若在韓國瑜遭罷免後出任代理市長,恐怕「正當性有很大的疑慮。」
高雄需要什麼樣的代理市長?
風傳媒10日刊出社論說,這不能不說是高雄的遺憾,市長得要一年九個月才算塵埃落定,市政即使不是推倒重來,也得重新盤整,更重要的,高雄民心一再對立、撕裂、迄今不知癒合之日,這位派代市長要做為舊市府與「中央」和未來新市府的橋梁,要撫慰疲憊於一再選舉動員的市民之心,這位派代市長面對的是市長與議長同失的市府與議會,面對的是不想再看到韓國瑜但不能過份喜形於色的罷韓團體(民眾),還要面對失去韓國瑜卻迄今仍感悲憤的另一方民眾。
他是「中央」派代的市長,卻不是民進党進駐港都的勝利之師,真正的勝選市長還得三個月後,他得維持行政中立(至少貌似)直到補選順利結束。
這樣的角色,對幾乎毫無懸念要代表民進黨參與補選的陳其邁而言,儘管「副院長」派代為市長,位階高到不可謂不重視高雄,而且既是當地人,也曾派代市長可謂駕輕就熟,但難免尷尬。
第一,陳其邁是與韓國瑜競選的「敗將」,因為他的失敗寫下罷免的伏筆,他以派代重回高雄,既未費自己一分力氣,甚至還耗費了社會資源;第二,一年半前韓國瑜空手打下高雄江山,一年半後,罷韓團體與民進黨為陳其邁掃平接手江山的路障與荊棘,派代沒什麼榮耀可言;第三,若三個月後他要為民進黨重披戰袍贏得補選,先搶下行政優勢地位,形同已敗的國民黨(或有意競逐的在野政黨)再讓他三拳,形勢已勝再加碼必勝,這個「推倒重來的必然勝選」,沒什麼值得驕傲。
當然,這樣的尷尬,對慣性將政黨思維擺在政府思維之前的民進黨而言,或許根本不算個事,民進黨「中央」執政,派代市長當然以民進黨的方便為方便,民進黨的勝選為優先,民進黨的慣性思維在過去四年中,輾壓式地讓異議之聲即使有氣也無力,即使難以忍受卻也只能接受民進黨一切有違行政中立,或遊走法治與政治道德邊緣的作為,對黨內政敵如此,對黨外政敵更是如此,但高雄需要一場公平的選舉,重建失衡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