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蝦米在奮鬥
你有多久沒聽過張靚穎的歌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個有無數爆曲的張靚穎,突然不再以歌出名了。
取而代之的,是她戀愛、結婚、離婚的八卦和「醜聞」。
那年,她在演唱會上逼婚的一幕,到現在依然讓人感到震驚和不解。
眾人都覺得這太瘋狂(bu ti mian)了,她卻說:
「做了以後我開心啊」。
張靚穎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她把個人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當感覺來了的時候,那些面子、驕傲就都不重要了。
看張靚穎的訪談,你會發現她的話密而多。
正常來說,這樣的女人非常理性,因為她知道該怎麼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
可張靚穎,卻字字句句透露著,「我最在意的東西是感受」。
這個在鏡頭前,理智自信、頭頭是道的女人,一直在向外地傳達自己很感性的消息。
只可惜,沒幾個人能get到她的點,包括魯豫。
1998年,張靚穎的父親因吸菸患病,永遠離開了人世。
不湊巧的是,張靚穎的媽媽也在這個危難關頭被迫下崗。
一時間,這個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轟然倒塌,而15歲的張靚穎,不得不扛起養家的重擔。
早早地步入社會,讓張靚穎在本該只關心考試的階段,過早地接受了社會的洗禮。
沒影響嗎?當然有的,不然,她怎麼會在18歲,就匆匆愛上了那個「有家」的男人。
2002年,在張靚穎打工的音樂廊子酒吧裡,她認識了比她大18歲的馮柯。
接觸了幾次後,她發現面前的男人成熟穩重、見多識廣。
舉手投足間透露著的,是成熟男人的魅力,渴望安全感的張靚穎,淪陷了。
她享受著馮柯的照顧和關懷,而她的生活,也因馮柯的介入大大得到改善。
窘迫的家境,無助的處境,馮柯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張靚穎來說,如同天使一般。
她愛上,且全身心地愛上了這個男人。
可是,就在她享受愛情帶來的美滿和喜悅時,一個自稱馮柯妻子的女人卻出現在她的面前。
張靚穎在不經意間,當了第三者。
也許是馮柯過於真誠,也許是張靚穎過於深愛,她並沒有在發現真相後轉身離開。
相反,對待這段感情,張靚穎十分坦蕩。
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馮柯才是真愛,也許是覺得馮柯和前妻的婚姻早已名不副實。
總之,馮柯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最信任的男人。
只是,她忽略了歲月帶給人的心機和城府。
2018年,結婚不過2年的張靚穎,卻向外界公開了離婚的事實。
她和馮柯2016年才開始的婚姻,在2017年10月,就因矛盾岌岌可危。
這讓張靚穎當初的勇敢和痴情,顯得有些可笑。
可是,這份勇敢和痴情,真的可笑嗎?
2005年,張靚穎參加《超級女生》後一舉成名。
用張靚穎的話形容這次比賽,「我運氣很好」。
在這之前,張靚穎參加過很多唱歌比賽,但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歌手。
她只是個平凡的喜歡唱歌的女孩。
此時,她最大的願望是跟馮柯結婚。
在奪得季軍之前,她就在成都賽區對記者公開了自己和馮柯的關係,以及要結婚的想法。
沒有成名的欲望,沒有當明星的虛榮,在她的心裡,最重要的是對愛、對家的渴望。
張靚穎感性,馮柯理性,張靚穎前腳張口,馮柯緊跟著就去和記者溝通。
這個張靚穎喜歡、馮柯介意的新聞,成功被壓了下來。
名譽,名聲,馮柯希望張靚穎有個完美的公眾形象。
張靚穎自然懂馮柯的顧慮,所以在籤約華誼以後,她不再在公眾場合討論自己的感情問題。
有次,一個和他關係很好的記者問她,歌迷們都很關心你有男朋友嗎。
她笑著說,「我不想說我有,可是也不想撒謊說沒有,你看著寫吧」。
最後,記者的報導徹底刪掉了這個話題。
有賴於《超級女聲》帶來的名氣,和自己過人的實力,張靚穎出道後混得風生水起。
一首《畫心》,更是讓她得到了觀眾認可,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女歌手。
可張靚穎的名氣越大,就越覺得對馮柯充滿愧疚。
在她心裡,馮柯年紀大,事業也以她為中心,而她卻在娛樂圈,每天面對著花紅酒綠,帥哥金錢。
為了彌補這份不平等,她從華誼解約,以最大股東的身份,和馮柯成立了「少城時代」。
為此讓馮柯擁有安全感,她把所有的財產都交了馮柯打理。
在別人眼裡,這或許是單純幼稚,但在她的眼裡,這是愛。
她所渴望的,把一切都奉獻的愛。
然而,生活並不會永遠如同渴望的一樣。
2015年,30歲的張靚穎,在當初成名出道的長沙,說出了霸氣又驚人的那句話:
「娶我的話就上臺」。
說這句話的時候,她沒有跟之前一樣仰著頭,而是低頭看向了地板。
她說話的語氣很堅定、很勇敢,可同時,也充斥著不安和孤注一擲。
只是,比起張靚穎的真誠,馮柯上臺後的回話顯得敷衍而冷漠。
對於這個情景,他對魯豫解釋到,他當時根本沒有聽到張靚穎說了什麼,而是突然被場務通知大事發生,他必須上臺救場。
可是,張靚穎對外的解釋又是,他說自己準備了很多,但上了臺後,他太緊張就全忘了。
馮柯有他的圓滑,知道該跟理智的魯豫說什麼,知道該對感性的枕邊人說什麼。
他真誠到魯豫在節目中為他辯解,真誠到張靚穎在節目中為他開脫。
2016年,在沒有通知母親的情況下,張靚穎和馮柯在義大利舉辦了婚禮。
對於母親的拼命反對,她仍然沒有注意到馮柯的心機和城府。
她覺得,母親之所以這樣,是她沒有讓母親了解她的現狀。
她覺得,母親的所作所為都是誤解,而誤解的來源,是她沒有和母親好好溝通。
她從未懷疑過馮柯,也從未指責過母親,她把錯,都歸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她沒能理解母親那份豁出命也要阻止她的愛女心切。
好在,張靚穎是感性也是理性的,她從沒想過為馮柯拋棄自己的母親。
哪怕馮柯在其中挑撥離間,哪怕不能理解母親的所作所為,她也沒有偏激到失去理智。
她希望馮柯為了她,主動緩和與張媽媽的關係。
她覺得如果馮柯愛她,就會為了他說服她的母親。
然而,馮柯卻並沒有這樣做,他為平復輿論所做的承諾,也一個都沒有實現。
他還是掌控著張靚穎的財政大權,年入過億的張靚穎,全部身家只有一張20萬的信用卡。
一次次的對比,孰對孰錯,誰是真愛誰是利用,聰明的張靚穎當然看得出來。
所以,她離婚了。
這場關係裡,全世界都以為她是戀愛腦,被人利用,被人控制。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馮柯的行為,是她刻意的縱容。
張靚穎,從來都不是這段關係中的弱者。
恰恰相反,正因為她底氣十足,她才敢為了愛下如此大的血本。
她知道自己有賺錢的能力,而愛人,卻僅此一個。
張靚穎是個感性的女人,所以她花了13年的時間,談了一場把巨額財產都給對方管的戀愛。
張靚穎又是個理性的女人,所以她在愛面前,也敢於直面對方的不軌和陰謀。
總有人說要做獨立的女性,認為張靚穎是這段感情的最大受害者。
但在我看來,張靚穎,不過用自己的錢,爭了一次自己想要的愛。
她可能身受重傷,但她不會後悔。
不信你看,離婚後的她依然那麼光彩耀人,自信開朗。
我是蝦米在奮鬥,只寫女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