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號稱「年度最佳恐怖片」的《遺傳厄運》橫空出世。
我用三個關鍵詞形容一下它:
第一,「最賺錢」。
1000萬成本,在全球斬獲了7900萬的票房。
它成為年度最賣座的恐怖片之一,並為老東家A24(美國獨立製片公司,出品過《月光男孩》《伯德小姐》)創造了票房紀錄。
第二,「高口碑」。
爛番茄新鮮度100%開局,目前保持在89%;Metacritic評分87,成為恐怖電影裡的佼佼者。
《好萊塢報導》評價其,「它是註定名垂影史的恐怖片。」
就連好萊塢大導馬丁·斯科塞斯(《愛爾蘭人》《計程車司機》《好傢夥》)也十分喜歡這部電影。
他曾說過,「我真的被《遺傳厄運》震撼到了。」
第三,「最嚇人」。
上映期間,因為電影裡充滿了十分噁心、恐怖的場面而引發爭議。
它被觀眾稱為,「最嚇人的恐怖片」。
《遺傳厄運》的成功,不僅讓A24大賺了一筆,更讓導演阿里·艾斯特迅速走紅。
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導演,他靠著一部成熟的恐怖片就把眾人嚇出了翔,這實在不簡單。
導演阿里·艾斯特
今年,阿里·艾斯特與A24再次牽手,打造了一部全新的恐怖片。
《IndieWire》稱其,「連溫子仁都會嚇破膽!」
用導演自己的話來形容,「這是一部給變態者的《綠野仙蹤》。」
《仲夏夜驚魂》Midsommar 2019.7.3
丹妮、克裡斯蒂安是一對交往4年的戀人。
從熱戀甜蜜到厭煩對方,兩個人的感情在無情的時間面前,逐漸消磨殆盡。
丹妮,一個特別容易精神崩潰的女人。
正在接受心理治療的她,靠著藥物來維持正常的生活。
為了兩個人的感情,她每天陷入矛盾之中。
一方面,她希望克裡斯蒂安能陪伴她、開導她;
另一方面,處處為男友考慮的她又擔心自己太粘人,讓克裡斯蒂安反感。
克裡斯蒂安,一個粗枝大葉的男人。
都交往4年了,他竟然連女友的生日都記不住。
更別提他身邊的那群狐朋狗友了,整天催著克裡斯蒂安分手,回歸單身。
在他們看來,丹妮就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女人,每天催命式的電話轟炸簡直煩死個人。
不幸的是,處在崩潰邊緣的丹妮收到一條噩耗——
親妹妹自殺身亡,父母也因為這次事故不幸殞命。
一夜之間,痛失3位家人,換做誰都接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擊。
丹妮徹底崩潰了,她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為了幫助丹妮走出低谷,克裡斯蒂安決定帶著她,和幾個死黨去瑞典旅行。
這次,他們特地選擇在了克裡斯蒂安的好友佩爾的家鄉。
在那裡,他們可以參加當地的仲夏夜活動。那可是每隔90年才會有的慶典。
不過,當丹妮踏進當地之後,一切都開始變了。
觀光遊變成了一場充滿暴力和詭異的殺戮,歡樂熱鬧的節日,變成了一場邪教獻祭…
>>>鴛鴦鍋:北歐清新+詭異邪典
在曲徑通幽的原始森林裡,有一條用黃色野花鋪成的小路。
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會看到了一個安寧祥和的社區。
身穿白衣、白裙的村民們伴著輕快的笛聲載歌載舞,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裡是哈嘎鎮(harga)。
哈嘎鎮跟《桃花源記》裡的桃花源一模一樣: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這裡是一個人人嚮往、清新明亮的桃花源。
暖意洋洋的色調,童話夢境般的風景,和藹可親的人們,
與阿里·艾斯特之前的作品相比,《仲夏夜驚魂》沒有陰森恐怖的氛圍襲來,而是充滿了超凡脫俗的北歐清新風。
不過,熟悉導演的影迷都知道,他是那種「把你嚇死之前,先給塊糖吃」的人。
在反常態的清新之後,恐怖詭異一定會慢慢地滲透骨髓。
在強烈對比之下,恐怖的藥勁不僅會加倍,而且後勁十足,直到最後把人嚇個半死。
那麼,你是選擇北歐清新鍋底,還是詭異邪典鍋底呢?
我覺得,阿里·艾斯特的這個鴛鴦鍋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
《仲夏夜驚魂》的故事靈感來自於北歐國家的「仲夏節」。
每年的6月24日前後,北歐國家都會舉辦「仲夏節」。
為了感謝光明,當地人會穿上傳統的服飾,結伴到公園、郊區,慶祝夏天的到來。
他們會做一根用鮮花、絲帶、綠藤條組成的「仲夏柱」。
大家手牽著手,圍繞著它跳舞、唱歌、玩遊戲。
現實裡的仲夏節
為了把仲夏節講得邪一點,阿里·艾斯特故意加了一些令人恐怖的民間習俗。
在電影裡,哈嘎人堅信,人的一生擁有四個季節,72歲是人生下一個輪迴的開始。
「生命就像是一年四季,18歲前的孩童時期是春季;18到36歲是生命的夏季;36到54歲是秋季,也是勞動的年紀;從54到72歲,人們就成為了人生的導師,等待下一個輪迴。」
為了結束此生、抵抗衰老,他們會在懸崖節這一天跳崖自盡。
跳崖,這是用粉身碎骨的軀體換取下一個人生周期的必經之路。
「跳崖的人們,剛剛抵達了人生周期的終點。這是一件極樂之事,一個生命的循環周期。衰老是毫無意義的,應該在不可控制之前阻止它,它只會腐蝕一個人的靈魂。相比於變老,在痛楚、恐懼、和恥辱的交織中死去,因此,我們願意獻出我們的生命。」
最恐怖的是,
在每隔90年的仲夏慶典上,為了感恩先知,哈嘎人還大張旗鼓地舉辦活人獻祭。
他們精心挑選出9個活人,用烈火灼燒的方式,向先知致敬。
為了吸引更多無知的外來者,也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
哈嘎人會安排村民出去」打獵「,讓他們帶領外來者來到這裡「旅行」。
一旦被發現真相,他們就會殺人不眨眼。
下藥、bo皮…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清新與邪典,這種強烈的反差和對比,加深了恐怖的氛圍,更讓人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
恐怖片導演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看完該片之後,表示:
「這是我目前看過的最不舒服的電影,簡直讓我嚇到目瞪口呆!《仲夏夜驚魂》擊敗了《柳條人》,成為史上最佳邪教電影。」《仲夏夜驚魂》《柳條人》
>>>看恐怖片,請認準「阿里·艾斯特」牌
在青少年時期,阿里·艾斯特就沉迷於恐怖電影。
他曾經跑遍附近的每一家錄像店,只為找到所有能夠出租的恐怖片。
在他的心中,「《魔女嘉莉》曾經把自己嚇得懷疑人生;自己最愛的恐怖片是小林正樹的《怪談》(1964年)」
正是出於對恐怖片的熱愛,阿里·艾斯特要在恐怖電影裡闖出一片天地。
為了創作《遺傳厄運》,他還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進去。「我的家裡發生過一些事情,這讓我經歷了長達3年的煎熬。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人,我們對自己的出生無能為力,沒有比這個更恐怖的事情了!」導演與主演託妮·科萊特
《遺傳厄運》的主演託妮·科萊特看到劇本的時候,驚呼道:
「這樣毛骨悚然的劇本,我真為導演擔心,他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無論是全家人受到詛咒,命喪邪教的故事,還是走火入魔的表演,
《遺傳厄運》都把觀眾搞到崩潰、給他們無辜的心靈留下創傷。
在《仲夏夜驚魂》裡,阿里·艾斯特繼續延續了自己的導演風格。
上下顛倒的鏡頭,散發著一種被顛倒的詭異和不安。
《遺傳厄運》
《仲夏夜驚魂》
對稱式鏡頭,表面上是平衡,但是在心理上卻暗示著不平衡和失重感。
《遺傳厄運》
《仲夏夜驚魂》
斷首等情節的設置,不禁地讓人懷疑導演的惡趣味。
《遺傳厄運》
《仲夏夜驚魂》
除了視聽語言上的相似之外,《仲夏夜驚魂》與《遺傳厄運》還有一個相同的主題——
破碎家庭的悲劇。
《遺傳厄運》一開頭就是老母親的葬禮;《仲夏夜驚魂》的開頭則是父母和妹妹的去世。
《遺傳厄運》
《仲夏夜驚魂》
兩部電影的開頭,都讓女主角陷入一個喪親的痛苦之中,從而為電影奠定一種不安的基調。
最終,它讓觀眾對身邊最親近、最愛的的人產生懷疑——
「你懂TA嗎?TA真的愛你嗎?」
從《遺傳厄運》到《仲夏夜驚魂》,阿里·艾斯特成為了恐怖電影圈裡的金字招牌。
好萊塢金主們紛紛發來橄欖枝,希望他能拍幾部賺大錢的商業片。
不過,他一一婉拒了。
「收到商業大片的邀請,確實很酷。不過,我沒有興趣,我還有很多其他想說的故事。」
在連續拍了兩部恐怖片之後,阿里·艾斯特決定下一部拍個輕鬆的喜劇片,換個口味。「我已經寫了10個想要拍的電影劇本,可能接下來的幾部都不會拍恐怖片了。我深深愛著恐怖片,我一定會回歸的。」
在文章最後,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仲夏夜驚魂》導演剪輯版即將呱呱墜地。
這個剪輯版時長為171分鐘,新增了24分鐘未曝光的片段。
據了解,《仲夏夜驚魂》原來是NC-17(17歲以下禁止觀看),後來在製片公司的斡旋之下,才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改成了R級。
那麼,這次的導演剪輯版,長達24分鐘的新鏡頭會不會更勁爆呢?
就讓我們一起拿著馬扎子,排隊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