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了工作拿到薪水開始,我每到過年給爸媽發個「小紅包」。
圖片來自網絡
過年給爸媽紅包究竟幾個意思?念親恩算是一層意思吧。這裡的恩不光是養育之恩;對我而言,「恩」還有更多的內涵。大學畢業前,我草率行事與一家用人單位籤訂了協議。其後發現這家單位並不是想像的那樣,於是提出終止協議。那單位以種種理由刁難,就是不同意解除協議。如果不是爸媽為人好,遇貴人,我就邁不過這道坎,也就不可能有現在這份穩定的工作。所以呢,每年區區一個紅包又怎能報答這份恩情呢?
搞氣氛算是又一層意思,過年的氣氛是要營造的,雖然鞭炮不讓放了,但貼春聯、掛燈籠、貼窗花、發紅包等等,都可以透出濃濃的年味。紅包不在乎多大,有就行。話說現在收發紅包,大多在手機裡進行。用紅包包現金的機會不多啦。每當把連號的嶄新的大鈔塞進紅包,雙手遞給爸媽的時候,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笑容最真切、最親和、最感人。
爸媽都已是古稀老人,但他們平常注重保健,身體還算不錯。每年春節,我把他們接到省會一起過年。三十晚上,大家心照不宣,各自準備紅包,在上面寫上新年祝福語。爸媽給孫女壓歲錢,我給爸媽送心意,年味在紅包互遞中漸濃、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