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經常聽到「寡婦年」這個詞,尤其是在結婚的時候,那必定是人們首先考慮的一件事!在農村如果遇到寡婦年,有很多年輕人可能要把婚期推遲一年了!那「寡婦年」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寡婦年不宜結婚」?有道理嗎?
什麼是「寡婦年」
在農村「寡婦年」又被稱為無春年,是指這一年的農曆沒有打春這一節氣。我國的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一年按太陽的運行分為二十四節氣,按月亮的運行分月,並增設閏月的辦法,來解決陰曆與陽曆之間的時間差問題。所以有些年份會出現十三個月的情況,這樣,立春節氣可能就在上一年的臘月或者下一年的正月,從而出現了「雙春年」和被稱為寡婦年的「無春年」。
為什麼說寡婦年不宜結婚呢?
不是說寡婦年不宜結婚,而是因為人們對無春年的這個稱號感到恐懼!因為立春節氣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春代表著生機和希望,是一個吉利的象徵。而且男女愛情其實跟春一詞也不無關係。婚戀是傳宗接代,添人加口的象徵,自然要圖個吉利,所以才會有「寡婦年」不能結婚一說流傳下來。
其實這個「寡婦年」能不能結婚,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對這個說法在不在意,結婚是件鄭重而幸福的事情,時機到了就不要在意太多!婚姻幸不幸福跟這個年份也沒有多大關係!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