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年是來自寡年的說法,寡是缺乏的意思。就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做為寡春。這就在有些運用農曆的術士看來是沒有春天的意義,繼而可能是一個民俗將其演變成了寡婦年,但是這一切緣由又起於何處?
當代二十一世紀是爛賤不值的「大師」泛濫的世紀
世界各地古人崇信陰陽。一年之中,根據測景之術,分出了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和最短的「冬至」兩個日子。以為「夏至」是陽氣最盛之時,而「冬至」是陰氣最盛之時。一年自冬至起,「一陽更始」,陽氣慢慢回升,到「夏至」達極盛,而後陰氣又慢慢滋長,到「冬至」達到頂點,一年年周而復始。陰升為順,陰滋為逆。民間術數至今還根據這個道理來操作,當然傳承最完整的還是在道門法師。
當代陰陽學在民間術士面前不僅是「氣」,而且是真神,是造物主,是人類祖先。(雖然他們可能都不知道理解上中下三皇,但他們依然傳承下來一些殘存片面的易學。)早在《淮南子·精神訓》說天地未闢,混沌一片時,「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期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
具體可以研習此段真經「太上老君廣宣要妙,告示五方五老一切聖眾曰:吾昔於混沌之中,天地未分,元化體一,布氣十方,成就萬象,生天生地,負陰抱陽,陽氣上升,化生諸天,陰氣下降,化生諸地,陽之餘氣化為男子,陰之餘氣化為女人,陰陽二氣,混合自然,生生化化,乃有人倫。」
《太上老君說五鬥金章受生經》(洞神部本文類)
在這些民間術士的觀念中:陽是天,是男;陰是地,是女。一年四季都與陰陽相配,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於人分別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天地萬物的化育,與男女交媾生殖類同。春天陰陽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諧,正是生育季節。儒典《尚書》中有「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闕民析,鳥獸孽尾。」這些文字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觀察到了自然界的生殖規律,把它作為典章記載下來,傳給後人。春,代表著交媾、生育。「春生、夏養、秋收、冬藏」的觀念,歷史悠久。
無「立春」之年被稱為「寡婦年」,與民間術士的上述認識有關。
「立春」,是春天的啟始。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古人要做兩件事:一是送走寒冬,做成土牛,加以鞭打。土為陰,牛為醜,十二月是丑月,陰氣最重,鞭打土牛,像徵著驅趕陰寒離去。二是迎接春陽,而春陽是一個男孩。《後漢書·祭祀志》記縣邑地方的迎氣儀式:「立春之日,皆青幡幘,迎春於東郭外。令一男童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男孩出現象徵著東方、少陽,代表著春天來臨。
若某一年從農曆年頭正月初一到年尾臘月三十日沒有「立春節」,就意味著此年無「立春」 ,無「立春」就是「寡婦年」。一年之中無「立春」,即無陽氣來臨。無陽為孤陰,不生。於人,無陽,即無男相配,自然就是寡婦。所謂「寡婦年」,來由在此。
從上面這一大段「寡婦年」的來由論,「寡婦年」之說,顯然是現代好事者牽強附會的曲解了黃曆對「立春節」理解或者說壓根把農曆當黃曆來對「立春節」理解,也可以說是惑人之說。
不可能因為農曆沒有標立春,立春就不存在吧!為什麼這樣說呢?
其一、「立春節」本是二十四節氣中之一,二十四節氣是道歷對一年四季的自然氣候變化規律的總結性界定法,不可能因為你用農曆或者西曆(公曆)沒有標立春,而認為一年內無「立春節」,就意味著一年內無「春天」這一氣候。不管一年內有無「立春節」,而一年的「春天」這一氣候永遠都會有的、永遠都會存在的,這是客觀事實,是道祖的安排!所以,只要有「春天」這一現實氣候,那麼現實就會有「春」,何來無「春」呢!
其二,一個年份裡通論眾人的命運,千篇一律這本來就是個極其錯誤的、不負責任的說法,沒有針對性。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人生命運運行規律,那個年份好、那個年份壞,必須視其每個具體人而論。就這年出生八字來論,年份也只佔到了這個人八字的八分之二,另外一個年份是外因,一個具體的人是內因,只論外因不論內因,那能正確?
外因、內因才都論才是自然辯證法,才是「一陰一陽之道」,如果再仔細查事還有風水等。
所以,別的都不用說,單就這兩條已足夠說明,「寡婦年」之說並無道理,根本上不可信。而每個人的婚姻好不好、何年結婚好,就得視其男女雙方的八字具體細細推論了,這才有針對性、具體性。
老陳王廟道歷4716年公元2019年新春祈福活動一覽
所以事實上2019年這種無春年和寡婦沒有什麼聯繫,更不用說什麼和婚喪嫁娶有什麼關聯了。
故與其做無用的糾結,還不如關心一下己亥豬年將至,拜與謝太歲問題。(具體如下連結)
道歷4716西元2019年流年運勢影響
【走進道教】拜完太歲後為何還要謝太歲?
明年2019年哪些屬相的人需要「拜太歲」?
這個是肯定的,許多人知道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但是忽略了其本質則是過多受西方影響的產物,無論是其前身還是後來都無法與傳統的道歷和黃曆相比。
說起歷史中國古代,天相是與帝王之相連在一起的,觀天相、修曆法的人要異於常人、要有神秘色彩。所以歷朝歷代的「欽天監」(觀天相、修曆法),大多是西域異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西域魯穆國回回馬依澤應詔入華,在962年至963年間編制回回(「應天曆」)。
土耳其近日發布建軍宣傳片,竟公開認匈奴為祖!
元代又設太史院,下設三個局:推算局、測驗局、漏刻局。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又設有回回司天監,任務「觀象衍歷」。明初設司天監,有天文、漏刻、大統歷、回回曆四科;洪武二年(1369年)阿拉伯魯密國回回黑的兒、馬德魯丁、馬哈麻父子先後出任監正。洪武三年(1370年)改稱欽天監。(黃克武:《欽天監與太醫院:歷代的科學研究機》〉黃一農:《清初欽天監中各民族天文家的權力起伏》)
明末、清初,「欽天監」(觀天相、修曆法)的職務由更具有天文知識的歐洲傳教士來擔當。(《王鐸書贈湯若望詩翰研究──兼論清初貳臣與耶穌會士的交往》《湯若望《新曆曉或》與《民歷鋪註解惑》二書略記》)
直到當代繼續使用農曆,並以公元紀年;所以導致了開頭我們談到的寡婦年問題,就像每年以公曆9月28日祭孔一樣,現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聯合國依然使用這個錯誤的「孔子誕辰日」。
反觀道歷黃曆則完全不同,制訂曆法需要一個起算點,這個起算點就叫做曆元。西(公)歷的曆元是以耶穌誕生日為起算時間。但我華夏的道歷曆元比農曆和西元歷要嚴謹得多!
一、道歷的曆元是與天象有關的,史書上常說:「上元混沌甲子之歲、日月合璧、五星聯珠、七曜齊元。」
二、道歷的曆元和黃帝即位有關,據傳公元前2697年黃帝即位的那一天,正逢以上天象一起出現,那天恰逢冬至及朔旦日,所以黃帝制歷並且以那天為道歷的起算點,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以黃帝六十甲子紀年,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佔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幹支相配以成六旬。」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太乙數統宗》記載:「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天心氣運正值冬至,日月合璧,五星(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金木水火土等五星)聯珠,皆合於子,是為上元。」。每年冬至為一年之始,朔旦為一月之始,夜半子時為一日之始,甲子日為幹支記日之始。
那一天——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聯珠的時候,又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聖人即位的時刻,自然就成為了中華民族曆法的開端了。
擇日中的易學可以微信13651821038留言諮詢
—THE END—
巧遇
關注道教,遇見信仰
隨緣轉發,功德無量
點讚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資料:道揚天下、華夏會、《來自我們的訊息》(道訊)
編輯作者:查拉圖斯特拉·阿提拉·傑森·王 佔星靈擺塔羅召喚師
正在閱讀此文
(此文完畢)
微信號 道炁閣-Pavilion Of Tao And Qi
或掃描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修行交流
騰訊QQ交流群:
群名稱是
道炁閣·普道群 425728306
道炁閣·普道(二群 ) 222846224
點擊「閱讀原文」登錄平臺,一鍵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