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上海名媛群被群嘲了,在這個群裡,「名媛」們花著最少的錢,在朋友圈享受著最頂配的名媛生活。
一切奢侈生活,在這裡都可以拼。
當網友們看到在朋友圈活得讓人生羨的名媛,其實是拼團的,紛紛直呼大開眼界。各大吃瓜群眾也是吃足了這群社交平臺「頂流」的瓜。
這讓人想起之前轟動一時的紐約假名媛案,其事件的荒唐程度,直接被媒體巨頭Netflix與製片人珊達·瑞姆斯拍板決定將其拍成美劇。
這個穿著身穿獨家設計師款裙子,看上去很時尚的年輕女子,就是紐約上流社會那場驚天騙局的女主角:安娜·索羅金。
而她現身的地方,正是與其裝扮格格不入的法庭。
從幾年前開始,她編造假身份,製作假的銀行帳單,巧舌如簧,騙取了一種紐約上流社會人群的信任,享受著財富帶來的快感,甚至連她自己都相信了編造的謊言。
2019年5月9日,法官當庭宣布,安娜·索羅金被判12年監禁。
主法官說:「這女孩完完全全就被奢侈、光鮮的生活所蒙蔽了內心。」
德國白富美新人設的開啟
1991年,安娜在俄羅斯的一個普通人家出生,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是家庭主婦。
在她十六歲那年一家人搬到了德國。由於語言和口音的問題,她在高中並不活躍,但安靜的外表下卻是對財富的極致渴望。
高中畢業後,因為喜歡時尚,在家裡的支持下,安娜進入了倫敦聖馬丁藝術學院就讀。但入學沒多久就中途退學,回到家裡。
回家後,她先在德國的一家公關公司實習,之後去到巴黎,成為法國時尚雜誌《Purple》的實習生。
在《Purple》實習的經歷對安娜來說非常重要,她在這裡接觸到上流社會,也從這裡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安娜 · 德維爾 」。
聲稱自己是這個德國貴族家庭的女繼承人,線上線下都苦心經營一個新的人設—德國白富美。
在巴黎實習工作期間,安娜逐步接近雜誌主編,並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傳合照。
通過這份工作,安娜又結識了幾位藝術家,在社交媒體上發的照片讓她看上去和他們關係非凡。
而安娜最擅長的是精準迅速地融入到所接觸的名流顯貴們中,在有了一定的人脈圈後,她開始出入各種派對,並且都能與對方有共同話題。
在上流社會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對任何人都不了解。」
在名流顯貴的場合中,人們似乎不會在意一個人信息的真實性,只要你是出眾的,就能掩蓋過一切。
紐約上東區新名媛
隨後,安娜來到了紐約,五光十色的大都市,讓安娜嚮往紙醉金迷的生活。
她開始用新名字混跡紐約上流社會,沒有人關心她的來歷,大家只知道她很有錢。
在打造人設上,她幾乎做到每個細節都很完美。
安娜周身名牌,出手闊綽,每次給司機、服務員的小費都是 100 美元。
她外出只入住豪華酒店,經常參加各類型的名流派對,與各界名流富豪交朋友。
她坐私人飛機出行,在世界各地旅行遊玩。
社交媒體上也都是和名人名流的合影……
安娜因為「有錢」,在紐約結交了許多朋友,也在上流社交圈混得風生水起。
而這些錢,都是哪來的呢?讓人很難相信,安娜在紐約的消費主要靠騙—要麼是賒帳,要麼是別人為她買單。
一開始,安娜在紐約的生活揮金如土,刻意營造了自己很有錢的假象,本著小錢大方,大錢靠借的方法,把一眾名流騙的團團轉。
出手闊綽的行為,加上她一手打造的人設,讓朋友們沒有懷疑過她,借她錢的時候也毫不猶豫。
通常,她會謊稱自己忘帶銀行卡讓朋友為消費買單,並保證將會從自己的歐洲帳戶給對方匯過去,而往往不會有下文。
在這樣的氛圍中,安娜進入到了更高的階層,而想從這些人手中騙到錢並不容易。
她需要找尋一個相對簡單的對象,因此她結識了在《名利場》工作的編輯瑞秋。
安娜永遠都是請客的人,所有的高級餐廳、私人教練、spa桑拿,她全都用現金結帳,瑞秋從來不用付錢。
瑞秋覺得:「也許有錢人真的很孤獨,需要朋友。」
之後安娜提出想去摩洛哥遊玩,並和瑞秋說,自己會承擔全部費用。
於是瑞秋陪同安娜到摩洛哥旅行,她們入住豪華度假別墅,消費奢侈,這一趟旅行花費了62109.29美元。
等到結算帳單的時候,安娜的信用卡卻刷不了,她請求瑞秋先幫忙刷卡,並承諾回到紐約會把錢還給她。
而回到紐約後,安娜只償還了5000美元給瑞秋。無奈之下,瑞秋將她告上了法庭。
一直以來,安娜出門只花現金,遇到需要刷卡的情況就會要求朋友幫忙墊付,而這些朋友也沒有催安娜還過錢,他們很少有人在意這些錢。
並且他們認為安娜很有錢,記不住這些花費,等她想起來了自然就會還錢。
而事實卻是安娜從沒有記得還錢的事,反而騙朋友為自己花錢,過得更加精緻。
浮華泡沫最後的幻滅
而安娜不滿足於吃喝玩樂,她標榜自己是有理想的富二代,她要買棟樓,創辦自己的美術館。
她看上了處於曼哈頓絕佳位置的地標性建築,並通過廣博的人脈請到了一名著名設計師為她設計。
但完成她的「夢想」,需要一筆巨款。
在貪婪和虛榮的驅使下,安娜偽造了一系列材料來證明她是財產繼承人,說自己有6000萬歐元的信託基金,想以此為擔保申請銀行貸款,卻因「無法證明財產來源」遭到拒絕。
於是她憑藉超強的口才讓一名律師為她拉到2200萬美元的投資,同時了說服一位銀行經理給她貸款了10萬美元,因為「購樓項目需要10萬美元的保證金」。
拿著騙來的錢,安娜再次開始了自己奢侈的生活。然而挖坑太多的她,已經跟不上自己謊言的節奏。
騙來的錢已經被她揮霍殆盡,在幾次吃霸王餐、逃酒店錢後,安娜被逮捕。
當警方開始調查後發現,安娜通過各式各樣的手段在上流階層已經騙到了27萬美元。她被控多項罪名,面臨最高15年的刑罰。
然而自己的罪行被曝光。安娜反而氣定神閒,並在法庭上「保持形象」。
而後,又開始在法庭上搞起了時裝秀,精心設計她的出場穿著。比起自己的現狀,她似乎更關心將有誰來扮演她。
她在被捕後的一次採訪裡說:「錢,在這個世界上是用不完的,可是有天賦駕馭它的人卻不多。」
安娜或許自詡聰明,認為自己掌握了上流社會的「遊戲規則」,讓所有的荒謬都理所應當,但她卻把聰明用錯了地方。
當《紐約時報》問她:「如果還有一次重來的機會,你還會這樣做嗎?」
安娜笑著聳肩說:「會,很有可能哦。」
結語
安娜假冒名媛300多天都未被發現,不禁讓人深思:在金錢打造的氣場下,人們總是避免不了被表層所打動,安娜出現時所有的光芒,讓所有人都自覺跳過了她一切荒唐的行徑。
而隨著「上海名媛3群」而牽扯出的「拼單名媛」、「旅拍闊少」等一系列產業鏈被公開在大眾面前時,不禁讓人發出這就是魔幻現實的感慨。
僅僅靠酒店、豪車、名牌、下午茶這些純粹炫耀性消費的標籤,輕而易舉就可以打造一個名媛人設。而個人的談吐、審美趣味這些無形資產會立刻出賣「你是誰」。
精心打造的表層浮華最終會幻滅,甚至反噬自身。
出身名門的俊男靚女成為大多數人追捧的對象,更有甚者不惜將時間金錢花費在各種「假象」上.
但其實每張擺拍的背後又有多少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外表的浮華奢侈也並不能代表所有。
而拿這些去作為衡量名媛的標準,也過於淺薄。
每個人都有「公主夢」,而這條看似風光的路途上,背後是需要花費大量心血鋪建的。
編輯:Jessi、小熊軟糖|雪梨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