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能力,只看出身,為何導師在錄取研究生時那麼在意第一學歷?
最近考研分數的公布與否被鬧得沸沸揚揚,出分的學校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慮,沒出分的學校考生依舊焦急。即將來臨的研究生複試是每位考研黨所擔心的,但是不少人在參加研究生複試的時候發現,自己本來實力很強,但因為出身不好,卻被刷了。那麼,為何為何導師在錄取研究生時,不看能力,卻那麼在意第一學歷?
為何在考研複試中,研究生導師如此在意考生的出身?
每年考研的同學那麼多,雙非考生佔了很大比重,但研究生導師選擇的大都是名校考研的學生。不排除的一點就是,名校本科生考研成功率更大一些,並不是因為他們出身好,而是另有原因!
之前有位報考浙江大學的一位考生,初試考得分數不低,以專業第五的成績進入複試,八選五,最終被刷。他覺得自己被刷的原因就是因為出身不好,其他人都是名校本科生,所以被錄取了。
其實他忽略的一點是,和他一樣被刷的還有一個是華中師範大學的考生。聽浙大的朋友談起,那一屆同一學院裡還有兩位跨考生被錄取了,也是來自雙非院校,因為複試表現得很好,導師還出現爭搶的現象,這是不多見的!
雖然考生出身也是導師們考察的一個方面,但導師更看重的還是考生的個人能力。其實在研究生複試中,導師在研究生複試中之所以選擇名校出身的同學,那是有原因的,並非一些人誤解的那樣!
01、考生實力平平,擇優錄取
如果考生初試的分數相差不大,複試的成績又不分伯仲,那麼導師就需要綜合考慮錄取了。怕就怕考生的實力平平,初試分數就懸殊幾分,複試的時候又拉不開差距,導師就只能從考生的出身選擇了。一般說來,名校的考生優先被考慮,畢竟能通過高考衝進名校的人實力不弱。而雙非考生就吃大虧了,在這種情況下,和名校考生競爭名額,被刷的只能是他們!
所以對於想一戰成功的同學來說,你不知道複試的時候出現什麼情況,你的對手是什麼人,考前的準備儘量做充足一些,在複試時變現得出色一些,這樣被刷掉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02、部分學校存在歧視,不錄取雙非考生
不少考研院校在研究生錄取時,不考慮錄取雙非考生,也就是說,只要本科不是211和985的考生,即使分數考得再高,也不會錄取!這些學校當然不會將這個寫進招生簡章裡,但在複試的時候故意給考生不及格,這樣的話考生就沒辦法了,即使實力再強,分數再高,只能調劑讀研或者重新再考!
所以雙非考生在擇校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類學校,不然誰考誰後悔!考前應該多看看考研經驗,聽聽學長和學姐的經驗,即使再喜歡某個學校或某個專業,一旦發現是這種情況,放棄選擇,改換其他的,這樣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
03、初試和複試綜合排名,取成績最高者
報考985名校的考生有不少本科就是名校的同學,所以在初試和複試綜合排名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這些名校考生。但其中也不乏雙非考生的身影。不排除某個高校在錄取研究生時,以綜合排名的成績錄取同學都是名校考生,低分被刷的自然就排除在外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考生心裡不平衡,故意說名校錄取考生看重出身,這是片面消極的做法,小水不建議!
事實上,很多985名校不排斥跨考生和雙非考生,只要你有實力,擇優錄取。怕就怕你沒實力,還在說學校的壞話,這就不可取了!不建議考生功利性太強,為了讀研而讀研,這樣沒有必要!在未來,普通院校的畢業生肯定會大幅度增長,考研會更難,沒有質量的研究生就業也同樣是問題!如果考生沒有想明白為何讀研,還不如早早畢業工作的好,畢竟讀研並不適合所有人,或許對某些人來說,讀研還是一種折磨!
其實,研究生導師在錄取考生的時候看重第一學歷並不絕對,它只是一種參考而已。如果考生真的有實力,認真對待研究生複試,好好應考,不見的就一定被刷。很多壓線考生也有逆襲讀研的,公平是相對的,而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你如果考研的話,你會選擇報考211或985名校嗎?有人說,部分高校的考研複試比較黑,很多低分考生被錄取,其實是因為走了關係,並非考生實力夠強。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