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全球十億粉絲,被CNN紐約時報追捧,這個17歲音樂少女太酷了吧

2021-02-14 INSIGHT視界

17歲的年紀,大部分人應該還在學校埋頭苦讀,為考學而奮鬥。


成為Super star ?這大概是離大多數同齡人太過遙遠的一個夢。


然而,最近有一位17歲少女Billie Eilish,卻憑藉她獨特的氣質和卓越的音樂才能,一躍成為風靡全球的一顆新星。


看看她身上的各種光環:


未滿18歲,卻已經在Billboard上獲得周專輯第一的好成績;


巡演門票瞬間售罄、INS上有1700萬粉絲的追隨;


被全美青少年視為00後新一代流行偶像;


關於她的穿搭潮流已經形成一套視覺美學體系。


Billie Eilish


看到這裡,很多人要問這個Billie Eilish 究竟是誰,能有如此魅力?


「她的音樂風格

重新定義了新一代的年輕人」

先來看看主流媒體對她的評價。


CNN:這個17歲女孩是2000年後,第一個創作了頂尖專輯的藝術家。



《華盛頓郵報》:她的音樂風格重新定義了新一代的年輕人。



《紐約時報》:Billie Eilish 和尋常的17歲流行歌手可不太一樣。



甚至你去谷歌搜她,只是打出前綴,排行第一就是她的名字,可想而知其出名程度。



去年,Billie更是憑藉超100億的流媒體播放量,以超新星姿態被Billboard選入「21 Under 21」之列。


如果這些還不能夠說明她的成就,那就再看看以下:


就在剛剛過去的 Billboard 200 美國最受歡迎專輯的排行榜上,Billie Eilish 憑藉首張專輯《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獲得周冠軍,被她打敗的還有前輩A妹,位列前三。



要知道,這可是自2009年以來,首位進入Billboard 200 榜單的00後藝術家。


是的,你沒有看錯,現在國外媒體都已經稱她為藝術家,而不僅僅是明星了。


而她的音樂成就似乎也足夠配得上大家給予她的光環。


出生於2001年的Billie Eilish ,從11歲就開始嘗試寫歌。


早在14歲的時候,就在 Soundcould 上發布單曲《Ocean Eyes》,並在 Spotify 上擁有破億收聽量,此後開始廣範圍傳播,在YouTube 更是達到3600 萬點播量。


後來,她還在熱播美劇《十三個原因》中傾情獻唱原聲帶裡的歌曲——《Bored》,想必不少追劇的小夥伴都已經聽過她的歌聲了。



有人說,她的聲線讓人想起「打雷姐」Lana Del Rey ,但是主頁君聽完覺得二人的唱作風格顯然不是屬於同一種,Billie Eilish的聲音相對來說更加純淨和空靈。


別看她僅僅只有17歲,在音樂創作方面,Billie 可謂是多才多藝。


既加入了電子元素,又融入一點嘻哈風,整體曲風偏向低沉,甚至你在有些歌曲中還會聽到打擊樂和爵士樂的影子。


首張專輯聽似基調冷暗,但超強的律感與創新的編曲,讓每首歌都描繪出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就像網易樂迷@一朵懵花yu 說的一樣:


如果你錯過了17歲的Taylor Swift,18歲的Avril Lavigne,19歲的Adele,請不要再錯過17歲的Billie Eilish.


與其他流行歌手不同的是,Billie Eilish在音樂創作過程中,並沒有一首著名或者大熱的單曲爆火,這在一定程度上來看,反而是 BIllie Eilish 的優勢所在。


我們知道很多傳唱度高的歌曲,都會在某個時間點達到一個峰值之後開始走下坡路,歌手也會逐漸退出大眾視線。比如火爆全球的那首《江南style》,如今「鳥叔」雖然也發過單曲,但明顯表現平平,毫無水花。


相比之下,Billie Eilish在被唱片公司注意到之後,並沒有馬上投入音樂創作,而是蟄伏三年才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一張專輯。


所以是否有爆款單曲對於Billie完全不重要,只要她創作的音樂,就會有歌迷買單、有聽眾為其打榜。


因為音樂品質太高,甚至一些巨星級別的粉絲都會前來為她捧場。


大名鼎鼎的Nirvana(涅槃樂隊)前鼓手戴夫·格羅爾(Dave Grohl),將Billie Eilish與年輕聽眾之間的聯繫比作「1991年涅槃樂隊的情況」,可見其才華橫溢。



(Nirvana的牛叉之處不用主頁君多做贅述了吧,這個從1987年就成立的搖滾樂隊,至今仍舊是搖滾樂歷史上重要的一個節點)


他還說自己的女兒也喜歡上了這個17歲的妹子。


「我的女兒們被Billie Eilish迷住了。「


「我所看到的發生在我女兒身上的事情,和我在她們這個年齡所經歷的一樣……當我看到像Billie Eilish這樣的人時,我就感到……搖滾樂甚至還沒有完全消亡。」


就在幾個月前,Billie Eilish還去《Ellen Show》,在節目中談起自己的粉絲時,還提到了茱莉亞羅伯茨也是其中之一。


才17歲,就能在美國樂壇甚至在全球流行音樂史上,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並得到前輩的認可,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要知道:這樣的天才少女,究竟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呢?


「我的女兒不是乖乖女

但她獨立且勇敢」

Billie Eilish 出生在一個演員之家,爸媽在一些影視劇擔當角色,哥哥Finneas則是創作歌手兼製作人。


八歲的時候,Billie Eilish曾去洛杉磯一個兒童合唱團唱歌。而且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給買來的衣服做一些改動。



本來,Billie 打算做一名舞蹈演員,但是在一次練習中不幸受傷,不得不停止對舞蹈的練習,但也正是這次意外,陰差陽錯地打開了她的創作歌曲之門。


Billie 將自己隨意哼唱的歌曲《Ocean Eyes》錄下來傳到網上時,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點擊率蹭蹭往上漲,名氣在這裡開始逐漸積累起來。


由於 Billie Eilish 患有輕微 tourettes(神經內科疾病),父母嘗試讓她在家裡接受教育,一方面也更鼓勵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上大學從來都不是父母對孩子定下的目標。


這樣通情達理的家庭,無疑對Billie後來在音樂方面的興趣和特立獨行的個性培養,奠定了莫大的基礎。


後來,Billie Eilish跟隨父母離開紐約搬到洛杉磯,在這裡度過了一段快樂的童年,父母也沒有逼迫兄妹二人去學校就讀,也無需背負同齡人的升學壓力,Billie Eilish坦言非常感激爸媽的付出和理解。


「大家選擇家庭教學的原因有千萬種,但我的家庭在這點上做得非常好,我享受我的童年,我做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也能夠和很多朋友和其他家庭一起去 field trips,當然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實踐創意和想法。「


2017年八月,她發行了首張迷你專輯《Don’t Smile At Me》,而這張包含 7 首單曲的專輯是她一邊在準備期中考試,同時又與同為音樂人的哥哥兼製作人 Finneas 共同籌備而成,兄妹二人的工作室並非專業錄音室,而就是在家裡的一個小房間裡完成的。



媽媽在接受HYPEBEAST的採訪時說,自家閨女這種特立獨行的性格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她從來不像《美國偶像》電視節目裡那種一門心思求上進的乖乖女類型,她既有態度也很勇敢。


Billie Eilish也曾說過「我媽媽很喜歡我的嗓音,特別是我在 The Rescuers 裡面的聲音,她把整個 Office 劇(為了聽女兒的配樂)看了十遍都不止。「


和大多數家庭相比,Billie 的確是幸運的,在不用考慮任何學業壓力的情況下,還能被父母支持去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事業,這樣寬鬆且自由的家庭環境,註定 BIllie Eilish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cool girl.


專屬Billie Eilish 的美學主義

除了在音樂上成就斐然,Billie被粉絲們喜愛和追捧的另一大原因,是她自成一體、特立而獨行的個性。


在Billie Eilish的INS上,放有大量個性張揚的自拍和照片,尤其是她的出街搭配,更是獨樹一幟。



她喜歡肥大寬鬆的T恤和誇張的配飾,尤其是在當今講究凸顯個性的潮流下,松垮的造型更加吸引青少年的喜歡。



再從顏色的選擇來看,BIlie Eilish的衣服全是飽和度偏高的色系,還有她的頭髮,有時是淡藍有時是紫色,混在一起往往會造成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加上這一身中性的打扮,也難怪有人誤以為Billie Eilish是個搞說唱的。



大膽前衛、甚至有點過度隨意的穿衣風格,使得INS粉絲也迅速增長至一千七百多萬。


最近,聽說Billie Eilish已經有了自己的服裝品牌,而粉絲們也是很願意為這位時代偶像買單。


畢竟,在這個解放自我的新時代,不隨波逐流,能保持個性和本真,就已經足夠亮眼,而Billie在這方面,簡直就是一個標杆。


同樣別具一格的美學理念在她的MV拍攝中也有所體現。


在《You Should See Me In A Crown》這首單曲裡,Billie Eilish奇思妙想用一隻黑蜘蛛協助自己完成MV的拍攝,巨大的蜘蛛從她的嘴裡來回爬動,毛骨悚然卻又有一絲哥德式暗黑風。



在拍攝《When the Party’s Over》的MV時,她再次突發奇想,讓黑色的淚水從眼眶中噴湧而出,別致又抓人眼球,完美的體現了整首作品的氣質,同時也獲得近2億的播放量。



甚至連她的專輯封面也顯得如此特別。


空洞的房間裡,只有Billie 坐在一張床上,帶著白色美瞳,露出惡魔般的微笑,毫無意外這張照片得到了不少粉絲的點讚。



作為當紅流行歌手,BIllie 的審美體系與大眾主流市場並不合拍,包括她對時尚的理解、對音樂的想法,但這仍然不妨礙她成為新生代年輕人的偶像。


她!全球最酷美少女

現在,主流媒體已經將Billie 形容是全球最酷美少女。


的確,她的「酷」,自由而灑脫,個性而亮眼,既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般那樣的疼痛呻吟;也不是是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般的只知道曬照的虛榮。


她的酷,帶著屬於千禧一代的獨有特點,通過社交平臺成名,卻沒有被網絡媒體捆綁。



在一些訪談裡,她希望粉絲們也能堅持做自己,不僅僅只是模仿自己偶像的生活方式。


關於Billie 身上還有一些很好玩的小插曲。


比如她的INS帳號叫做「Where are the avocados?」,之所以叫做這個,也是因為有天早上Billie 起來吃早餐,發現沒有鱷梨,於是就在口裡不自覺地大喊一聲,哎我的鱷梨呢?



於是這個問句就被她當成了IG用戶註冊使用。


隨心隨性,可見一斑。


Billie 曾公開表示 Justin Bieber 是她的偶像之一,而且在得知比伯關注自己的社交帳號後,表現的很開心,完全忘了自己也是一個被許多人追捧的偶像。


率真可愛,可見一斑。



還有在自己首張專輯裡,她有一首歌叫做《!!!!!!!》,光看標題,以為內容很震撼,結果歌詞居然是寫Billie 和朋友說自己的隱形牙套終於摘下了.


你們感受一下:



這些開心的,隨性的,暗黑的,激動的瞬間,構成了一個真實的Billie.


對於成名帶來的影響,Billie也表示過想要去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


「有那麼一分鐘,我可以去一個沒人知道我是誰的地方——也許在Costco之類的地方。」


但這種想法隨即被現實打敗,她自嘲道:有次我在回家的路上被認出四次,這迫使我不得不接受無法隱藏自己的現實。


但是這不代表她和其他藝人一樣,會在得到名利之後失去一些自主選擇權。


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她表明自己穿衣風格並不受造型師影響,相反她還會選擇自己拍視頻,運營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


曾與她合作多年的攝影師肯尼斯·卡佩羅,不止一次的誇過Billie.


「她看起來根本不是15歲,不是因為她的長相,而是因為她的思維和說話方式。以及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些都讓她比同齡人領先了一步。」


肯尼斯·卡佩羅執鏡所拍


比起當下很多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迷茫,Billie 才17歲就如此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作出選擇,的確讓人佩服。


在這個「00後」身上我們看到了諸多可能,打破規則、跳出常規認知,沒有偶像包袱。


不是流於表面的「酷」,而是徹底地遵從內心,酷到骨子裡。


最激動人心的是,她才17歲,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潛力無限。


雖然無法保證她能一直延續如今的火爆,但是能確定的是,現在是屬於Billie Eilish的時刻,是屬於她的舞臺。


一起欣賞這位鬼才少女的MV: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ts-entertainment/2019/04/08/billie-eilishs-casually-morbid-music-defined-gen-z-now-she-has-no-billboard-debut/?utm_term=.ce0d0f032e93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28/arts/music/billie-eilish-debut-album.html?register=facebook

https://www.billboard.com/

http://www.mtv.com/news/3118000/billie-eilish-album-cover-kenneth-cappello-interview/

部分採訪信息來源於《HYPEBEAST》


本期推薦閱讀:

後臺回復關鍵詞【男孩】閱讀文章《這個男孩的誕生轟動世界,因為他爸是全球最帥的男人最牛的老公!》

相關焦點

  • 全球演出業停擺,《紐約時報》給上海交響樂團點了贊
    所以,樂團開始在官方微信推出『首席大師課』,樂團的音樂家們在輕鬆的視頻中,展示了如何在家練習演奏樂器,他們還設計了『音樂隔離包』,幫助禁足在家的人們『對抗無聊』。」「首席教你學樂器」和「線上音樂隔離包」被《紐約時報》視為「藝術家和演出團體嘗試適應困境」的優秀樣本,圖文並茂地介紹給了世界各地的讀者。   《紐約時報》的關注點是什麼?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2008年下跌至4860萬份,傳統紙媒的讀者年齡層也日趨老齡化,2009年,18歲-34歲的年輕讀者,報紙閱讀率只有25%;年齡65歲以上的有62%。發行量和閱讀量的下降,帶來的是廣告收入的減少。2008年美國報業廣告收入跌幅,相較2007年達17.7%。
  • 她年僅17歲,卻被視為下一個國際音樂巨星——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 外媒稱,她只有17歲,僅發行了一張專輯,但很多專家和百萬粉絲已將比莉·艾利什視為下一個音樂巨星,她是這些天在加利福尼亞印第奧舉行的科切拉音樂節上最讓人驚喜的嘉賓之一。比莉·艾利什(法新社)據埃菲社4月14日報導,比莉現身代表「酷」和時尚品味的科切拉音樂節,證明了這位歌手獲得的新榮譽。
  • 為什麼CCTV在Facebook獲贊數超過CNN和紐約時報? 知道真相竟無言以對
    現在,它在Facebook上獲贊數和「粉絲」數甚至超越了知名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而《人民日報》也超過美國《紐約時報》,雙雙成了新一代網紅。來,感受一下它們的爆紅程度。CCTV 2618萬人贊紐約時報1123萬
  • 李子柒登上《紐約時報》!全球粉絲過億,這個中國「公主」逆天了!
    來源:《紐約時報》4月22日刊文作者:TEJAL RAO翻譯:晉其角截至2020年4月28日,李子柒的Youtube帳號有1000萬訂閱者。她在海外社交媒體的影響力甚至與美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CNN不相上下。
  • 11歲開始創作,17歲火遍全球,11首破億單曲:她可能是最酷的女孩
    媒體說她不僅是2019年的年度青少年,更是新一代流行音樂群體的第一個入侵者,重寫了音樂行業的新規則。而網友說,如果你錯過了17歲的黴黴,18歲的艾薇兒,19歲的阿黛爾,請不要再錯過17歲的碧梨。2006年,17歲的Taylor發行了首專《Taylor Swift》2002年,18歲的Avril發行了首專《Let Go》2008年,19歲的Adele發行了首專《19》2019年,17歲的Billie發行了首專《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
  • 《紐約時報》評出最優秀的25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我們選出了其中的20部推薦給大家,如果趕上片荒了,就照著這個單子看下去吧!18歲的成長曆程,導演理察·林克萊特花了12年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紐約時報》評論在《少年時代》中,平凡變成了非凡,理察·林克萊特這個關於一個孩子的故事最終成為了一個關於電影現實主義及其力量的故事。
  • CNN眼中的全球最酷書店 誠品榜上有名
    4日CNN公布全球最酷書店,臺灣誠品也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最酷的18家書店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有趣書店的獨特之處吧(排序無關排名):1. 阿根廷-雅典人書店(El Ateneo)原本坐落在紐約第五大道歷史超過50年的紐約老牌書店瑞柔麗(Rizzoli Books)書店,是紐約文化地標之一,電影《墜入情網》 (Falling in Love)便是以這間書店做為梅莉史翠普與勞勃狄尼洛兩人相遇的場景
  • 這個雅安妹子太酷,你是雅安的驕傲!
    12月16日晚上,《夢想的聲音》,在本期中RAP少女VaVa出場就引起網友們的關注,!VaVa一頭髒辮加上一身嬉皮服裝,活脫脫一個不羈的個性少女。舞臺上Vava演唱流利音樂態度鮮明,唱詞十分也深得觀眾們的喜愛。
  • 中國有人寫「小黃書」被判刑,《紐約時報》下場開罵了……
    國內對此尚在爭論時,《紐約時報》居然也跑出來刷存在感了……這個事情是這樣的……網絡寫手劉某某,筆名「天一」,寫了本名叫《攻佔》的耽美小說,並拿來印刷販賣了7000冊,從中盈利了十幾萬。據網友們反映,裡面含有「未成年的17歲男生強姦自己的男老師」等內容……此案已判,爭論也有一些。國內主要的爭論點在於,天一「寫本小黃書」被判了10年半,有點過重了。
  • 暗黑怪誕音樂風格爆紅!17歲厭世臉少女的魔性嗓音徵服眾人!
    如果你自問是歐美樂壇的狂熱樂迷,相信一定對人稱「怪奇比莉」的17歲少女Billie Eilish毫不陌生,她的火紅速度絕對是新生代歌手中數一數二,現在沒有聽過她的歌就算OUT了!雖然這次只是Billie Eilish推出的首張錄音室音樂專輯,但其實她早已於3年前以14歲之齡在Soundcloud音樂平臺釋出與親哥哥一同創作的首支單曲〈Ocean Eyes〉,並在2016年籤約環球音樂Interscope後正式發行,創下全美破百萬的白金銷量,成績相當亮眼!
  • 酷女孩原來也有少女心,Billie Eilish的偶像竟然是他...
    霸佔下載榜榜首好幾個月的Lady Gaga的《一個明星的誕生》原聲大碟,也被這個17歲新人小女孩終結,強勢指數五顆星。《紐約時報》說,Billie Eilish並不是你想的典型17歲流行歌手,慢慢去習慣她。
  • 紐約時報年度照片回顧:2020年,很特別
    紐約時報在幾日前公布了這一年的年度照片回顧,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特別的一年。 1月1日,紐約的時報廣場,人們正在慶祝新年。此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接下來的一年將會發生什麼。 .........................
  • 紐約時報選全球52個最愛城市 高雄全臺唯一上榜
    據臺媒報導 全球疫情嚴峻,各項旅遊活動幾已停擺。紐約時報邀讀者投稿最愛、最激勵人心的城市,高雄市成為精選52個最佳城市之一,且是臺灣唯一入選的城市,消息令人振奮。高雄躋身世界舞臺,高市府觀光局長周玲妏獲悉這個消息很開心。
  • 8歲被父親家暴,14歲遭校園霸凌.如今31歲靠「不務正業」成全球最富女歌手,坐擁40億身家.蕾哈娜:女人最終的歸宿是自己
    2008年,她憑藉《Umbrella》火遍全球,問鼎各大音樂榜單的冠軍榜,19歲拿下第一個葛萊美獎。 就比如出道後她在全球唱片的銷量已超過2億,在格萊美頒獎禮上8次斬獲大獎,12個全美音樂獎、12個《告示牌》音樂獎和2個全英音樂獎。
  • 中國有人寫小黃書入獄 紐約時報觀點讓人三觀盡毀
    原標題:中國有人寫「小黃書」被判刑,《紐約時報》竟罵得如此無釐頭這屆《紐約時報》,咋就這麼不行呢……前兩天,國內一枚網絡作者因寫淫穢小說、並販賣給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讀者,被判刑10年半。
  • 拍黃瓜走紅紐約被贊「酷」
    就是這樣一道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涼菜,卻在今年夏天風靡美國紐約,成為紐約餐桌上的時 尚潮流。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紐約餐館都在學做拍黃瓜,從墨西哥餐廳到美式餐廳,拍黃瓜變得隨處可見。  紐約大廚贊「酷」「把食材拍爛竟能變美味」  涼拌黃瓜片與拍黃瓜,雖說都是華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但後者不僅不費刀工,在口感上也略勝一籌,這也是這道小菜受歡迎的原因。
  • 臺灣時事評論員:《紐約時報》為何痛批大紀元
    對此,唐湘龍表示認同,稱這篇報導在《紐約時報》上的篇幅屬於大型報導,確實花了很大版面和本錢,花了很多時間。《紐約時報》針對大紀元所做的這個調查採訪的分量,幾乎跟它最近曝光川普的繳稅記錄同等水平。《紐約時報》不但進行了深入研究,而且訪問了非常多離開《大紀元時報》、當初曾經扮演很重要角色、且在裡面當高管的員工,包括他們的投資,他們的做法。
  • 《紐約時報》「千人訃告」頭版是如何誕生的
    (觀察者網訊)《紐約時報》當地時間5月24日的頭版,大標題「美國(疫情)死亡數接近10萬,損失無法計算」下面,整版被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名稱覆蓋。這樣一個沒有圖片也沒有新聞報導的頭版立刻引發關注。就在《紐約時報》提前公布頭版內容的同日(23日),其網站也專門刊登了一篇文章,解釋「千人訃告」頭版是如何誕生的。
  • 國外17歲「神級網紅」,坐擁四千萬粉絲,網友:芭比本人沒錯了
    但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一位17歲「神級網紅」被稱之為真人版「芭比娃娃」,坐擁四千萬粉絲,顏值與芭比娃娃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堪稱芭比原型都不過分。她就是國外一位小姐姐,名叫Loren gray ,出生於美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她的很多粉絲,精緻五官端正立體,看上去自然舒適,有不少網友發表言論稱「果然人類芭比是外國的自然,中國應該還是走金剛芭比路線,「關鍵人家人生芭比臉,還沒特意整容」「芭比本人沒錯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