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前中動物博物館:胚胎標本震撼 中華鱘鎮館 - 常州教育發布 - 中...

2020-11-28 網易新聞

  摘要: 在常州,有很多有趣的博物館,因為宣傳得少,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本月中旬,隨著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揭牌開館,也讓藏身常州校園的各種特色博物館跟著火了起來。為此,本欄目精心策劃、遴選、採制,從今天起 ...

  在常州,有很多有趣的博物館,因為宣傳得少,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本月中旬,隨著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揭牌開館,也讓藏身常州校園的各種特色博物館跟著火了起來。為此,本欄目精心策劃、遴選、採制,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打卡常州校園博物館》,探訪這些神秘又奇妙的校園館。

  融媒記者 李均:大家好,我今天打卡常州校園博物館的第一站來到了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的動物博物館,在這個館裡面有1800個種類,共3000件動物標本,其中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5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98件,現在就請大家跟著我的鏡頭去這個館裡面一探究竟。

  這是一個上下兩層的博物館,建在省前中學生活動中心裡,展覽面積近2000平方。上午9點半,省前中高二(4)班的葉其博走進了博物館,他很快就被博物館裡的古生物化石吸引住了。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高二(4)班 葉其博:就是平時在地理課或者生物課的課本上,可能會出現過,但是第一次在這些現場看到這些化石,我感到內心有一些小激動和興奮吧。

  沿著博物館的一層向裡走可以看到,雨林、沙漠、叢林等場景的布置,營造出了一種接近原生態的氛圍。走上二層,魚類、貝螺類、爬行類等標本讓人眼花繚亂。

  融媒記者 李均: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在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裡的一件鎮館之寶,中華鱘標本,這個標本是由咱們前黃高級中學的校友經辦贊助的,那麼,現在我們請劉老師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標本的來源。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管理員 劉怡文: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就是因為它的珍貴,所以我們就是也花了很多心血,當時經過校友的幫助來運到我們學校的,這個中華鱘是1994年的時候,當時葛洲壩攔壩,切斷了它們回到上遊金沙江繁殖生息之地,所以在那個附近擱淺(死亡)了,當時那邊的各個部門覺得它珍貴,就把它做成了標本。

  在館藏3000餘件標本中,除了大熊貓等五件標本是仿真品之外,其他都是實物標本,生動地展示著地球上豐富的動物種類和生命形態。正在鳥類標本前參觀的省前中學生周晨表示,一眼望過去,她都沒數過來。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高二(4)班 周晨:琳琅滿目,讓人印象深刻,然後毛色也是很豐富,特別是一些鳥,它的形態也很可愛,然後很喜歡,因為我本來就是學生物的,我以後也會去學有關生物方面的研究。

  金絲猴、東北虎、北極熊、棕熊等每一件館藏標本的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管理員 劉怡文:這個棕熊是我們標本館創始人楊繼震老先生(上世紀)50年代在南京發現的一張皮毛,當時校領導同意之後,當時物價是100塊錢,相當於1000斤大米的價格,買回來之後老先生通過他的辦法把這個復原成了標本。

  從一張動物毛皮到製成一件有著完整棕熊樣態的標本,折射出省前中第一代生物老師的勤奮和努力。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管理員 劉怡文:我們有個小故事叫「板凳標本」 因為它的身體構造是用我們農村上的板凳支撐的,然後眼睛是用60瓦燈泡製作的,當時老先生為了復原這個標本,也花了不少心血。

  除了各類動物標本,這裡還展示了動物及人類胚胎的標本,讓前來參觀的學生直呼震撼。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高二(4)班 彭曼玉:光看這個胚胎的話,就發現自己原來小時候長這樣,因為以前小時候在媽媽肚子裡面,根本沒有見過,也就最多在書上或者圖片上看到過,但真正看到還是感覺很震撼。

  管理員劉怡文老師介紹說,這幾份館藏標本展示的是胚胎在母體內的發育形態。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管理員 劉怡文:這些都是老先生們通過10年的工夫收集來的,從最早的5周開始到9個月的一套發育系列的標本,這個都來自於我們校友的幫助。

  在動物標本方面,這家動物博物館裡還收藏了豬胚胎的標本。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動物博物館管理員 劉怡文:這一套標本是我們陳永和老先生在農村上,人家養的母豬死掉了之後,他自己拖上來,通過自己解剖取到的標本,當時是32天的一個豬胚胎,這也來之不易。

  記者了解到,作為常州地區唯一的校園動物博物館,省前中動物博物館始創於1954年,從當時的生物教具室、標本室發展為標本館、動物博物館。過去的66年裡,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館藏標本越來越豐富,為學校生物教學課程開發和研究性學習平臺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值得一提的是,該動物博物館每周六面向市民開放,如果您想參觀,可以撥打電話0519—86305787預約。

  
Tag標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第四批國家定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常州2家博物館晉級成功!
    近年來博物館持續開展文物的保護、修復和數位化建設,累計爭取國家、省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500萬元,平均每年舉辦近20個不同類型和題材的特展,並赴內蒙、河北、陝西、貴州、海南、雲南等8省13市博物館巡展,廣受讚譽。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十大古生物博物館備選名單(排名不分先後):01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館02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03 天宇自然博物館04 天演博物館05 大連自然博物館06河南省地質博物館07遼寧古生物博物館08自貢恐龍博物館09常州中華恐龍園10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但這些博物館為何門可羅雀?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圖為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陳列的庫班豬與鏟齒象化石。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攝▲圖為甘肅和政地區地層剖面圖。知名旅遊網站「驢媽媽旅遊」發布的2020國慶出遊報告顯示:中秋國慶黃金周人氣景區TOP10中,常州恐龍園排名第一;中秋國慶黃金周華東人氣景區TOP10中,常州恐龍園依舊排名第一。嚴格地說,常州恐龍園內的中華恐龍館是一座「無中生有」的化石科普館。地處長江下遊沿岸的常州市,地下至今也沒有發現過恐龍化石。
  •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獨家揭秘!海量震撼美圖搶先看!
    早已沉澱於回憶中的上海自然博物舊館:英國古典風格的老房子,門口的大石階,直到閉關前最後一周都只要5塊錢的親民門票。這座屬於延安東路260號的童年遺夢,於去年5月12日正式與上海市民告別,為58年的風雨歷史畫上圓滿句號。
  • 宜昌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
    宜昌博物館是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綜合類博物館,是巴文化和楚文化融合發展的展覽展示中心,是宜昌地域館藏文物的收藏保護中心,是宜昌地域文化的研究中心,是湖北省地市級博物館中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最具現代化的博物館
  • 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如何把自然科學帶到公眾面前成難題
    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nbsp&nbsp&nbsp&nbsp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 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 來這裡感受動物別樣的美
    國家動物博物館共有三層半,地面兩層半、地下一層。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動物博物館實行預約參觀,當周內至少提前一天預約,每日上限人數為500人。與平時的熙熙攘攘相比,此時的館內顯得有些冷清,但卻意外地讓人有了更好的觀展體驗。館長張勁碩博士介紹,國家動物博物館有9個常設展廳、1個流動展廳和1個4D動感電影院。
  • 是泡還是剝,「食材」說了算——我說的可是做標本
    其實不單泡菜,咱們家廚房裡可不缺標本:以草果、大料、花椒為代表的各種植物果實標本;以蝦皮、紫菜為代表的幹制標本;以泡菜、鹹魚為代表的浸制標本——廚房就是一座小型標本館。
  • 上海自然博物館「接單」:助102歲退休老教師修復60歲「老標本」
    有沒有專業人士可以令這批老標本「重煥光彩」? 上海自然博物館圓了這位百歲老人的心願。今天下午,自博館標本製作團隊登門拜訪做了初步檢查,未來他們還將把標本運回自博館做專業處理。整個過程計劃招募學生共同參與,並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激發孩子們愛自然,愛科學的心。
  • 男子撿動物屍體做標本,詭異中露出可愛?
    動物標本製作師沃爾特·波特(1835-1918)但是這群傢伙們看起來有點令人不解,在現代人的眼中更是會覺得有些不適: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人類,而是20隻裝扮得很像人類、被裝在一個玻璃箱中的充絨小貓。「他從那時起開始製作動物填充標本,因為他對野生動物十分感興趣,我懷疑他收集了很多鳥蛋或是類似的東西,把它們都玩壞了……」莫裡斯繼續說道。
  • ...基地和江蘇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擬認定名單公示 - 江蘇公眾科技網
    根據省科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關於申報2020年度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蘇科協發〔2020〕156號)要求,經各地各單位申報、專家評審,擬認定2020年度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120個和江蘇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20個,現予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3日至2020年12月7日。
  •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即將開放!內部照流出!相當震撼!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終於要開!放!了!激動得老淚縱橫了~曾經的自然博物館老館是一代上海小囡的童年記憶。如今的新館更是耗資十幾個億,總面積達到4萬多平方米,是老館的三倍多!光從流出的內部照片裡,就可以發現相當震撼!!!
  • 中醫藥學生「遊學」標本館|圖集
    10月30日,湖北中醫藥大學4000餘名大一新生陸續到該校中藥標本館參觀,感受中醫藥的獨特魅力,這是每年該校新生入學的教育特色活動。湖北中醫藥大學中藥標本館設有6個陳列室和實習室,藏有系列臘葉標本10000餘份,各種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等標本800餘種,其中珍稀罕見藥材60餘種。豐富的館藏,讓同學們紛紛感嘆「真是大飽眼福」。
  • 宜昌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宜昌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門戶網站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74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湖北有4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館,分別是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
  • 去拾野自然博物館,看目前國內最大最完整的雌性亞洲象標本
    其中,緊鄰成都地標建築、中國西部第一高塔——天府熊貓塔的拾野自然博物館,是全國首家開在城市商業綜合體裡的自然博物館,不但有野生活體動物、珍稀猛獸標本可看,更能與萌寵近距離接觸。博物館的奇妙夜,也許就在這裡發生。  >成都市青白江區博物館<  【門票】  遊客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領取門票或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約門票入場參觀。
  • 有一種驕傲,叫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附校園開放日攻略)
    2020年,教育局正式實行了常州武進教育一體化招生政策,市區的學生們終於可以報考武進的高中啦!作為新政策三年過渡的第一年,市教育局給了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100個面向市區的招生名額。因此,「武進區高中大哥大」: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特地為大家開展了校園開放日活動,旨在加強全市初三學生與家長對省前中的了解,向大家展示校園風貌,宣講教育理念,分享辦學成果,解答疑問困惑。
  • 大熊貓標本、冷豔貝珠衣……一大波校園「寶貝」今日揭秘!
    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 面積約5600平方米,共三層,設有13個展廳,包括大型鯨豚館、螃蟹、貝殼館、水母館、貓科館、熊科館、靈長類、鳥類館、植物館等生物標本展館,現館藏標本達1400多個,是此次新開的「四大館」中最大的。
  • 動物標本製作大師肖方:動物重生「魔法師」—資訊—科學網
    ■本報記者 張晶晶 動物園裡那些死去的動物,經肖方之手,在博物館裡重現自己活著時的姿態。 肖方名片上的職務是北京動物園績效管理辦公室主任。不過,相比這樣的行政頭銜,他「動物標本製作大師」的身份更為人所熟知。 從業三十餘年,大到犀牛、大象,小到鸚鵡、麻雀……動物園裡那些死去的動物,經過肖方之手剝皮去肉、重獲「新生」,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裡重現自己活著時的姿態。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的一方小樓裡專訪了肖方。雖是周六,他還是整齊地別著工牌,著裝簡潔典雅,細心準備資料,甚至專門準備了A4紙和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