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東南亞六國電商市場數據:排名第一的還是印尼,但潛力最

2020-12-27 櫻桃小丸子0017

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阿里、騰訊、京東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開始在東南亞投下重金,布局未來。

那麼,3000億美元的市場、11個國家,到底應該投在哪裡呢?各國的人口、網際網路用戶、電商發展現狀又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根據谷歌、淡馬錫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的網際網路經濟規模預計到2025年會達到3000億美元。其中,印尼1440億,泰國和越南各400億,剩下不到800億由余下各國瓜分。

註:網際網路經濟規模不代表電商營收,兩者為包含關係,而非相等關係。

01、印度尼西亞

印尼擁有2.64億人口,東南亞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其中87%的人信仰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通用語言為印尼語,屬於小語種。

網際網路用戶從2015年的9200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1.52億人,勢頭迅猛。

就電商發展來說,市場規模從2015年17億美元激增至2019年21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可以達到820億美元;

平臺方面,Shopee、Tokopedia、Bukalapak和 Lazada依然是印尼前四大的購物平臺。

然而,由於印尼是千島之國,物流派送難度大,加上電子支付不方便,嚴重製約著電商的發展。

特別是2019年底印尼政府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發展,出臺的稅收新政,對跨境電商賣家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因此,本土店鋪對於印尼來說,遠比其他國家更重要,更急迫。

02、泰國

雖然人數不及印尼的一半,但國人對泰國電商市場的期望,遠遠超過印尼。

泰國人口約6920萬,信仰佛教,通用語言為泰語,也屬於小語種。

網際網路人口從2015年3800萬增至2019年的4700萬。

電商市場的發展更是讓人欣喜,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9億美元猛增至2019年的5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54%,預計到2025年GMV可以達到180億美元。

泰國電商市場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絕不是靠運氣。一則泰國政府重視電商發展,不斷完善物流和電子支付基礎設施;二來泰國旅遊業發達,而且接待的客戶中大部分是中國人,對中國賣家很友好,推動了電商發展。

特別是允許中國人以自己的身份信息註冊本土店鋪,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本土賣家規模,間接上提高了客戶的收貨滿意度,形成了正向發展的良好氛圍。

03、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人口接近3300萬,其中馬來人約佔總人口的56%,華人約23%,印度人約7.3%,其他種族約0.7%。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

網際網路人口從2015年的2100萬增長到2019年的2600萬。人均GDP更是早已突破1萬美元。

電商市場方面,規模從2015年1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3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5%。預計到2025年可以達到110億美元。

馬來西亞政府有多看重電商發展?

(1)物流

馬雲頭年提出eWTP計劃,隨後,馬來西亞就成為第一個同意此計劃並建設海外倉的國家。

(2)支付

馬來西亞政府為了鼓勵國民使用電子支付,聯合一幫金融公司專門搞了個「無現金月」的活動。而且,各大電商平臺也都陸續取消COD付款方式。

(3)網絡

鑑於東南亞各國的網絡狀況一直不太好,馬來西亞政府陸續投入重金啟動NFCP計劃。

說句誇張的話:只有想不到,沒有馬來西亞政府做不到的。

04、新加坡

新加坡人口為570萬左右,華人佔比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通用語言為英語。

網際網路用戶佔比突破80%,一直在東南亞位居榜首。人均GDP為6.4萬美元。

電商市場方面,規模從2015年的10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20億美元,預計2025年可以達到70億美元。

05、菲律賓

菲律賓人口約為1.05億人,在東南亞諸國中排名第二,通用語言為英語。

網際網路人口從2015年的5500萬增長到2019年的6800萬人。人均GDP3100美元。

電商市場方面,規模從2015年的5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3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可以達到120億美元。

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有明顯差異的是,菲律賓人特別喜歡通過社交媒體銷售產品(別的國家也有,但菲律賓更多)。

根據Ninja Van調研發現, 高達72%的賣家選擇臉書,46%選擇Instagram進行銷售。很明顯,社交媒體在菲律賓電商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調研還發現,僅有20%的賣家只選擇一個銷售渠道,擁有兩到三個銷售渠道的賣家最多。而在20%的單一渠道賣家的渠道選擇中,獨立站佔據了41%,從包裹量和派送次數上看,獨立站也遠高於其他賣家。

選擇做菲律賓的賣家們,不要僅僅在Lazada和Shopee銷售了,社交媒體和獨立站也不能放過哦。

06、越南

越南人口9700萬,在東南亞排名第三。人口雖多,但整體的電商發展相較泰國還處於早期。通用語言為越南語,屬於小語種。

網際網路人口從2015年的4400萬增長到2019年的6100萬。

電商市場方面,規模從2015年的4億美元到2019年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81%,預計2025年電商市場GMV將超過230億美元。

和印尼一樣,在越南本土電商平臺實力不俗,Sendo、Tiki均在排名前十的電商平臺之列。

東南亞是目前全球資本最關注的市場之一,物流和支付依然是這個市場的兩大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商機。你關注到了嗎?

來源:跨境東南亞

文章來源:https://www.ikjzd.com/home/130163

轉口貿易:https://www.ikjzd.com/w/1427

貝恩:https://www.ikjzd.com/w/1336

isbn:https://www.ikjzd.com/w/174

taofenba:https://www.ikjzd.com/w/1725

友家快遞:https://www.ikjzd.com/w/1341

全面解讀東南亞六國電商市場數據:排名第一的還是印尼,但潛力最大的卻是越南

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阿里、騰訊、京東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開始在東南亞投下重金,布局未來。

相關焦點

  • 「關注」2020年三季度東南亞電商數據出爐,Shopee實現六國通殺
    11月12日,Iprice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東南亞電商平臺的相關數據(月訪問量,安卓、IOS下載排名和社交媒體影響力)。從側面反映了東南亞電商市場的增長潛力。另外,Lazada平臺在上季度唯一一個月訪問量排名首位的菲律賓站點也被Shopee收入囊中。至此,Shopee在東南亞六國的訪問量數據均排名第一,傲視東南亞。一起來看詳細數據:
  • 蝦皮電商平臺在東南亞的吸金術
    Shopee每個站點使用不同的APP在語言服務上盡顯優勢  Shopee新加坡新加坡是東南亞六國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電商基礎配套設施和消費者收入、消費能力最強大的國家。新加坡網絡就緒指數Network Readiness Index(NRI)全球排名第一,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也居全球第一。但是新加坡國土面積小,人口總量相對於其他五國較少。Shopee新加坡客戶主要是年輕男性和女性,服飾鞋帽類、家居類是熱賣爆品品類。
  • 京東避開競爭激烈的國內電商市場,轉戰東南亞市場?| 李富源
    東南亞市場一直是商超的必爭之地,整個東南亞地區有6億人口,接近中國的一半,但網絡零售佔比僅為1%,潛力不可小覷。根據尼爾森的預測,東南亞的中等收入階層人數將經歷顯著的擴張,並且在2020年將從2012年的28%達到總人口的55%,這部分有充裕可支配收入的人口都將成為電商的目標人群。
  • Shopee店群模式 未來三年最火的電商賣家轉戰東南亞市場,哪些平臺最有潛力?
    優勢東南亞市場是屬於新興市場,跟歐洲美國相比市場階段比較早期,所以物流支付面臨的挑戰比較大。但這個市場在所有新興市場裡面各方面基礎建設條件是最優的。比如物流,中國到東南亞地區跨境物流比拉美、俄羅斯和非洲跨境物流方案更成熟,因此時效和成本相對於東南亞本地電商劣勢沒那麼大。優|市場長景
  • 東南亞空調市場潛力十足,中國品牌在當地表現如何?
    要聞 東南亞空調市場潛力十足,中國品牌在當地表現如何?中南半島位於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該區域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共六國,是世界上國家第二多的半島,面積206.5萬平方公裡,佔東南亞面積的46%。其中,越南在中南半島人口最多(東南亞第3)且人口密度最大(東南亞第3);馬來群島包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東馬)、汶萊、新加坡、東帝汶。
  • 揭秘東南亞有多愛BLACKPINK,做東南亞電商的你不能錯過
    被泰國人民稱為「泰國之光」的Lisa成功的帶火了泰國市場。不單單如此,據海外報導稱,BLACKPINK今年已經成為東南亞搜索熱度最高的團體。其他韓流團隊比如BTS,TWICE,GOT7自出道以來也都迅速的在東南亞市場火爆了起來。
  • Shopee劉江宏:我親歷的東南亞電商風雲
    它其實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它的網際網路發展特點和消費者群體並不是一個典型的東南亞市場。 因此,加入Shopee的第一年,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印尼和泰國各地跑,去東南亞各個市場實地考察。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要打開跨境業務,我們需要做什麼? 我經常開玩笑地對團隊講:「印尼、泰國這些國家我最熟悉的地方,不是它的商業區,而是機場和物流園區。
  • 跨境電商新變局:兩大印尼巨頭合併,東南亞版「阿里」或誕生?
    對於許多東南亞跨境電商賣家來說,這可能會是開年的第一條重大消息。據外媒報導,估值75億美元的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Tokopedia將與估值105億美元的印尼網際網路巨頭Gojek正商談合併,合併後估值或達180億美元,將成為東南亞第二大超級獨角獸。
  • 東南亞電商「蛋糕」,誰在分?怎麼分?
    而通過查詢谷歌和蘋果移動應用市場的數據可以發現,2018年東南亞各國手機購物軟體下載次數排行榜的前兩名,基本上被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的Lazada Group和騰訊資助的Shopee所包攬,這兩大巨頭幾乎成為了東南亞電商的標配。
  • 如何在5年內成為東南亞第一電商平臺
    隨著國內電商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中國賣家將東南亞作為出海的第一選擇。大家希望憑藉國內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先進的電商發展經驗以及地緣優勢,在東南亞電商發展的藍海中博得一席之地。說實話,就目前的數據來看,東南亞確實未讓大家失望!東南亞發展機會(1)人口方面。
  • iPrice數據:移動端大滿貫!Shopee 2020 Q2全面領先
    中國,2020年7月30日 ——近日,權威分析機構iPrice Group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東南亞電商平臺的最新數據:Shopee移動端以全市場第一穩居東南亞購物類App冠軍寶座 ;網頁端則以2.7億月度訪問量蟬聯流量最高電商平臺 ,並在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五個市場分別奪魁
  • 印尼市場的誘人度,你了解到多少?
    我們都知道shopee一共有8個站點市場,其中中國一個,巴西一個,剩下的6個均為東南亞的市場。東南亞市場從總體上來說,人口紅利大,發展的機會多,如果把東南亞中的印尼站點單獨拿出來分析,你會發現,印尼市場是一個巨大的「蛋糕」。
  • shopee印尼好做還是泰國?蝦皮印尼站如何選品?
    Shopee是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商平臺,被賣家稱為「蝦皮」,2015年成立於新加坡,隨後拓展至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地區、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及巴西共八大市場。Shopee印尼站的官方網站地址可以問度娘哦。
  • 淺談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shopee平臺怎麼樣
    整理了下各位問的問題,發現東南亞市場被問的很多,是的,在跨境電商產業愈發成熟的今天,無論是老手開拓版圖,還是新手開疆拓土,東南亞市場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能避開大賣聚集的歐美,減少競爭,又不用在中國賣家市場還未成熟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待。這真是一個極佳的選擇,關於這個市場,給大家簡單介紹,希望淺顯的文字,能解決你們大多數疑惑。
  • 一篇文章帶你玩轉shopee蝦皮東南亞跨境市場
    1、東南亞電商平臺SHOPEE(蝦皮),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騰訊佔股40% , APP下載量超過2.5億。2020年Shopee跨境,第八市場橫空出世2、東南亞的人口有著6.5億的人口,30歲以下佔約52%,有3.4億的網際網路用戶,這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市場!
  • 東南亞電商潛力巨大,shopee蝦皮流量從何而來?對新手是否友好?
    東南亞國家經濟接下來大概率會出現快增長趨勢,那麼整體國民消費水平必定提高,之後帶來的就是移動網際網路進一步普及以及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其實做電商無論是跨境還是我們本國的電商店鋪的廣告和流量很重要。根據權威移動數據分析平臺App Annie,2019年Shopee蝦皮強勢躋身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前五。同時斬獲東南亞及臺灣市場購物類App年度總下載量、平均月活數、安卓使用總時長三項冠軍。
  • 東南亞電商Lazada泰國市場為何被這麼多商家看好?
    據報導2019年電商總額超過50億美元,預計2025年會達到130億美元,目前泰國電子商務市場,在東安南地區排名第二,國內排名前兩位的Lazada跟shopee這兩大網站幾乎承包了泰國top10電商網站約83.58%的在線流量,另外排名前十的還有JD center。
  • Lazada七年:「阿里門徒」是如何成為東南亞最大電商公司的?
    在Rocket Internet關注的新興市場裡,電商是變現能力最快,也最可能被孵化成功的賽道。從2007年發展至今,Rocket Internet在電商和新興市場的表現引人注目。前Lazada印尼聯合創始人兼CEO Fung Fuk Lestario曾表示,他在創業早期,兩個月內得僱傭15人,而那時文化架構尚未建立,團隊擴建過快必然導致內部混亂。也因此,Lazada曾備受爭議與質疑,加上電商的服務生態根本不存在,投資和發展就變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但Lazada並非毫無成果可言。
  • 疫情期間Lazada印尼海外倉上線是機會還是...?|疫情下東南亞電商...
    2年東南亞電商經驗,從0~1,東南亞電商lazada,shopee實操分享
  • 網際網路出海3.0時代:我在東南亞做電商,雙11時後悔備貨少了
    但2000年之前,中國商品和品牌進入東南亞,主要還是要藉助東南亞當地的外貿公司,缺乏進入零售渠道的管道,基本沒有建立品牌影響力。2000年之後,PC端的跨境電商交易開始零星發生,但無論是交易規模還是行業規範,都缺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