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的天真與憂傷

2021-02-17 詩與真實

□原文:                   

……迎面碰頭一群人,護著那個頭包紅布的二老來了。原來二老因失足落水,已從水中爬起來了。路太窄了一些,翠翠雖閃過一旁,與迎面來人仍然得肘子觸著肘子。二老一見翠翠就說:

「翠翠,你來了,爺爺也來了嗎?」

翠翠臉還發著燒不便做聲,心想:「黃狗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二老又說:「怎不到我家樓上去看呢?我已要人替你弄了個好位子。」

翠翠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

二老不能逼迫翠翠回去,到後便各自走開了。翠翠到河下時,小小心腔中充滿了一種說不分明的東西。是煩惱吧,不是!是憂愁吧,不是!是快樂吧,不,有什麼事情使這個女孩子快樂呢?是生氣了吧,——是的,她當真仿佛覺得自己是在生一個人的氣,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氣。河邊人太多了,碼頭邊淺水中,船桅船篷上,以至於吊腳樓的柱子上,無不擠滿了人。翠翠自言自語說:「人那麼多,有什麼三腳貓好看?」先還以為可以在什麼船上發現她的祖父,但各處搜尋了一陣,卻無祖父的影子。她擠到水邊去,一眼便看到了自己家中那條黃狗,同順順家一個長年,正在去岸數丈一隻空船上看熱鬧。翠翠銳聲叫喊了兩聲,黃狗張著耳葉昂頭四面一望,便猛的撲下水中,向翠翠方面泅來了。到了身邊時,狗身上已全是水,把水抖著且跳躍不已,翠翠便說:「得了,狗,裝什麼瘋!你又不翻船,誰要你落水呢?」

——選自《邊城》第一〇節

□解讀:                   

  但凡是一流作家,至少是一流小說家,在創作時都要過描寫這一關,包括對筆下人物心理能夠體貼入微並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這方面,沈從文在中國現代作家中表現突出。批評家李健吾曾稱讚他「描寫少女思春,最是天真爛漫」,可謂是中國現代最擅長描寫少女心理的作家。尤其是他的中篇小說《邊城》中的主人公翠翠,可能是《紅樓夢》之後中國小說中最經典的一個少女形象。沈從文對翠翠的心理描寫,十分吻合人物的身份、年齡和成長環境,妥帖自然,渾然天成。

    小說中翠翠和儺送總共沒有見過幾次面,但卻有一根情感的絲線把雙方連結在一起。小說的主要故事發生於三個端午節,展開大規模描寫的是第三個端午節。其中,第一〇節寫翠翠和儺送「狹路相逢」,這是兩人非常重要的一次「正面相遇」。看上去只是一番平平常常的招呼,沒有擦出什麼「情感火花」,但由於敘事者緊貼人物,挖掘出了翠翠豐富的內心活動,從而寫出了這次見面對翠翠心理產生的強烈衝擊,並暗示了兩人情感關係的結局。

    這次見面的背景是翠翠在二老儺送家的二樓眺望河裡的賽龍舟(儺送是比賽的主角),聽到旁人議論儺送的親事:中寨的王鄉紳想和順順(儺送的父親)結親,以家裡的一座碾坊為陪嫁,王鄉紳的妻子帶著女兒親自來看賽龍舟,但有人聽說儺送不想做碾坊的主人,而歡喜一個撐渡船的。翠翠聽到這事和自己有關,因此待不下去了,下樓回家,在回家路上和儺送「冤家路窄」,不期而遇。儺送是個非常坦率的後生,他見到翠翠十分自然,首先就問翠翠的爺爺來了沒有,因為翠翠和爺爺相依為命,形影不離,此刻沒有見到,有點異常。這本來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問候,沒有任何敏感的內容,翠翠只要據實回答即可。然而翠翠此時沉浸在自己的慌亂心事中,「臉還發著燒不便做聲」,沒有回答儺送的問話。考慮到儺送是被一群人護著的,翠翠這種當眾反應可謂有點「失禮」且不正常。更妙的是儺送明明問的是爺爺,她卻壓根不去想爺爺,而掛念家裡的那隻大黃狗跑到哪兒去了。這說明翠翠此刻心裡十分凌亂,她想躲開所有人,一個人安靜地待一待,讓自己平靜下來。儺送見翠翠不作聲,轉而邀請她去自己家樓上看賽龍舟,並告訴她自己已經替她「弄了個好位子」。這話裡含著明顯的好意和關心,簡直坐實了適才旁人的議論,翠翠當然更無法接話,同時她心裡也更無法迴避今天聽到的重大事情。此事明明可能和自己有關,但她怕想到自己,於是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似乎有意把自己撇開,因為她面對如此重大的事情心裡毫無準備。一個剛剛情竇初開的女孩子,和自己暗中喜歡的男孩還沒有任何情感表白甚至暗示,突然就聽說對方已經面臨婚姻的選擇,這消息對她的心理衝擊太大,以致讓她長時間臉上發燒,心上回不過神來。於是,面對近在咫尺的意中人,她只能失魂落魄,一聲不吭,像個啞巴一樣結束了這次重要的相逢。

    儺送是一個爽朗的少年,他不是心細如髮的賈寶玉,對於翠翠這樣的異常反應沒有太多感應,兩人便分開了。分開後,翠翠心裡五味雜陳,說不分明。接下來,敘事者以自問自答逐一排除的方式對翠翠作了一番心理分析。翠翠此刻的心情,不是煩惱,不是憂愁,也不是快樂,而是「生氣」!為什麼不是煩惱和憂愁呢?因為煩惱和憂愁來源於現實和期望的背離,而她此前身處懵懂狀態,對未來並無明確希望,也就談不上希望落空。快樂當然更不可能。但她心裡的平靜明明被打破了,仿如微風吹皺一池春水,而且一旦打破便再也回不到從前無憂無慮的時光。於是她只能生氣,「仿佛覺得自己是在生一個人的氣,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氣」,所謂「一個人」,當然是指她無法坦然直面的儺送。然而儺送有什麼錯呢?她自己又有什麼錯呢?或許錯的只是時光與成長,令人不得不開始面對成人世界的乖謬與憂傷。正是從這一刻開始,翠翠告別了純粹明媚的天真歲月,而進入了美麗卻含著憂愁的人生旅途。

    《邊城》中的這一段心理描寫,越是仔細推敲,越覺精妙無比。包括這一段末尾翠翠對黃狗的責備,既前呼後應,又像是神來之筆。讀到這樣的文字,真令人驚嘆沈從文作為一個少年入伍、青年北漂的小學畢業生,一個男性作家,竟然對少女心態有著如此深入貼切的體味和洞察。翠翠在儺送面前越是無法開口,敏感的讀者越是能夠體會「此時無聲勝有聲」,不由自主進入翠翠的內心世界,陪著這個鄉村女孩,做一個如真似幻的夢。

 2020年2月18日

【原刊《長春日報》2020年4月19日《副刊·書香》】

相關焦點

  • 打倒翠翠
    兩人結婚二十年,男人一直把她當娘娘捧著,她掉福窩裡了。要是以往,李一朵會一邊讚美一邊妒忌得發狂。她將中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老公培養成懶蛋,那懶蛋帶著大男子主義的遺毒,完美地輻射到她。看在男人工資高的份上,她忍了。王二滿男人管後勤,比李一朵男人拿死工資更有油水,但人家對老婆好到發指。人比人,氣死人。
  • 白菜:打倒翠翠
    城東商業街上,偏僻處有個翠翠超市,女老闆翠翠就是王二滿男人的情婦。跟電視裡那些蛇精鬼魅不一樣,這翠翠瘦瘦小小的,像個沒發育好的女孩子,臉上還分布著一些鳥屎。但是,貴在年輕!二十出頭的年紀,馬尾隨便一紮,走一步搖三搖,晃得老男人把持不住,還以為自己的春天也來了。李一朵那天躲在超市的貨架後,聽見王二滿男人的聲音。王二滿男人管後勤,油水最大。
  • 《邊城》:沈從文在囈語中呼喊著翠翠,她對他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理解《邊城》,探索沈從文的精神世界,小說主人公翠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1949年,沈從文曾發生過精神危機,在他的筆記中,提到過三個女性,一個是丁玲,一個是張兆和,還有一個就是翠翠。在《從文家書》中有載,他曾動情的呼喚過翠翠,「翠翠,你是在一零四的小房間中酣睡,還是在杜鵑聲中想起我,在我死去以後還想起我?」
  • 這一次在對歌聲中,「翠翠」不必再等
    >芋頭:請你為湘遇的讀者科普一下「翠翠」的故事吧。芋頭:你的「翠翠」是劇組後來加進去的?芋頭:《大地頌歌》到底出現了幾個「翠翠」呢?莫娟娟:總共裡面有十個「翠翠」,相親成功的有三位,我在其中飾演「翠翠甲」,她是個性格活潑的女孩;還有一位「翠翠",用湖南話說就是比較「辣利」一點的,可以當家做主的類型;另外一個「翠翠」則是比較溫婉、甜美的類型。
  • 高中課本中的翠翠,結局竟然這樣……
    捉鴨子而文中的主人公翠翠,正是十四五歲情竇初開的年紀,她和爺爺相依為命擺渡為生,在進城看龍舟時意外邂逅了船總家順順的二佬。「大魚」就這樣撞開了翠翠的心扉,在這個質樸的山城裡,連愛情都顯得如此純潔!可是在小說裡翠翠的愛情卻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坎坷,這也是課本中沒寫到的。順順家的大佬和二佬同時愛上了翠翠,大佬為了成全弟弟,出門遠行結果卻淹死在激流裡。
  • 沈從文的愛情小說:翠翠代表的愛情悲劇美,是湘西純情兒女的靈魂
    比如最著名的《邊城》,它以翠翠父母的愛情悲劇開始,又以翠翠和儺送的愛情悲劇結尾,整個故事的基調是淡淡的悲傷。無論是翠翠的父母,還是翠翠和儺送,他們都嚮往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但他們終歸沒有得到所追求的。日夜奔流的小河、矗立河邊的白塔,悄悄見證著他們美好憧憬的幻滅,看著他們的美好被付諸東流。
  • 「翠翠的水上婚禮」在鳳凰舉行,參加活動有機會贏大獎
    7月26日,錦繡瀟湘神秘湘西2020年鳳凰古城「翠翠的水上婚禮」暨「沱江泛舟」新遊船啟航儀式在沈從文先生的故鄉鳳凰古城盛大舉行。婚禮舉行了,但網友、讀者們仍然會有疑問,婚禮現場,我們始終沒有見到翠翠的新郎「儺送」。翠翠能否等到「儺送」回來呢?也正如原著「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也不會回來」一樣。
  • 武漢直擊:被「吃貨」認可的翠翠姐又掌勺了
    圖說:武漢青山翠翠家常菜館。(張龍攝 下同)武漢「吃貨」認她地處青山區鐵四院附近的翠翠家常菜館,是李翠柳的命根子。作為典型的社區服務性餐飲企業,26年間,從路邊攤發展到40平方米的鋪面,也僅此而已,可在武漢飲食圈,它卻有著「大神」級的讚譽。
  • 「翠翠」國外演完出,還得回鄉收稻穀!她的「情郎」是……
    她是我州首部苗族非遺保護題材微電影《寂寨》女主角原型;今年8月,在丹麥大都會藝術節閉幕式上,她再次把原生態的苗歌唱到了國外;9月初,剛回國,她就馬不停蹄地跑回家去幫父母收稻穀;今天,西西給你介紹一位咱湘西的「勵志姐」——吳庭翠,大家都稱她「翠翠」,自稱「嫁給了***」的「翠翠」,她的「情郎」是.
  • 揭秘⑭丨「翠翠」莫娟娟:一走進舞臺,家裡的事就都不算事
    作為主演之一的莫娟娟是湖南省歌舞劇院歌劇團的一名獨唱演員,她在本次《大地頌歌》中飾演翠翠,面對這個看似戲份不多的角色,莫娟娟卻傾注了全部心血去詮釋。臨時接戲,用全部心血詮釋角色翠翠是《大地頌歌》第五幕《幸福山歌》中的人物形象,通過一場優美而又詼諧的相親大會,與劇中人物田二毛相親成功,演繹的是苗寨單身青年男女追求幸福新生活的美好願景,展現老百姓脫貧也脫單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其實這個角色是後來新增的,我也算是臨時接戲。」
  • 古詩|綠樹掩映小康家,青春翠翠香稻花
    《小康家》王四姐(四川)綠樹掩映小康家,青春翠翠香稻花
  • 波德萊爾代表作《憂傷與漂泊》欣賞
    波德萊爾代表作《憂傷與漂泊》欣賞 2020-10-04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童年疑問:小龍人的媽媽是不是翠翠婆婆?
    只有翠翠婆婆對他最好了,幫助他打開心結,達成夢想。小龍人一家團圓的場面大概只有在童年的夢中了。
  • 白晃晃的憂傷——一個天真的女孩被毒品傷害的故事
    她最愛的人給了她一片白色,但那不是白雲,不是月光,而是一片白晃晃的憂傷!長按下圖關注中國禁毒,了解更多毒品知識,讓自己和家人不再後悔!
  • 四屆影后林黛:最美「翠翠」,嫁給雲南王五少,卻在30歲吞藥自殺
    憑藉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裡的「翠翠」一角成名後,她在一則訪談中提及了這段經歷:「在我未滿十四歲的少女生涯中,足跡已遍布中國大陸的任何角落,心坎裡體驗了無數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現實生活,生活在這偉大時代的艱苦環境裡,單是我自己的生活圈就包含了不知多少的戲劇成分。」
  • 林黛:天真的女人往往死於心碎
    ▲《翠翠》是根據沈從文小說《邊城》改編而成。林黛扮演的「翠翠」,在「天保」、「儺送」兩兄弟之間徘徊,最後失去愛人、親人,獨自留在邊城。亦舒在《他比煙花更寂寞》裡有一段文字,那位靠太太撐場面的公子哥在談到自己的女明星老婆時用了一個精準的詞,「她是一個天真的女人」,是啊,只有天真的女人才會真的相信自殺會挽回愛情,只有天真的女人,才會相信世界會進入她編排的劇情。她是不是自殺?「不」,他說:「絕對不是。」那麼她是死於心碎。是的,天真的女人總會死於心碎。
  • 上古天真論——幼而徇齊
    也正因如此,我才會有時像個孩子般的無知與天真,傻傻地樂在自己的世界裡吧~大人與小孩大的區別大人與小孩最大的不同,大人有所知障,隨著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了我執。小喜怡人,大喜傷身,小小的憂傷會給生命帶來沉靜,而大憂傷,大焦慮,則傷害生命。持續的淤滯,固守停留,就是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