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州首部苗族非遺保護題材微電影《寂寨》女主角原型;今年8月,在丹麥大都會藝術節閉幕式上,她再次把原生態的苗歌唱到了國外;9月初,剛回國,她就馬不停蹄地跑回家去幫父母收稻穀;今天,西西給你介紹一位咱湘西的「勵志姐」——吳庭翠,大家都稱她「翠翠」,自稱「嫁給了***」的「翠翠」,她的「情郎」是.
[視頻]CCTV-15「爭奇鬥豔冠軍歌手爭霸賽」 歌曲《苗歌》 演唱:吳庭翠
[視頻]微電影《寂寨》
《寂寨》講述了一位苗家姑娘遠離村寨去到大城市謀生,最終因為對家鄉及爺爺的思念,回到家鄉,跟隨爺爺學習唱苗歌,在爺爺去世後,堅守在苗寨,將苗歌傳承下去的動人故事。
微電影《寂寨》海報
吳庭翠是吉首市社塘坡鄉三叉坪村人,為家庭生計,十幾歲的她不得不在外打工。吳庭翠的苗歌從她爺爺那裡學得。爺爺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苗族長者,還是一位優秀的苗歌手。爺爺年事已高,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幾乎都外出打工,爺爺滿肚子苗歌無人傳承。
為此,老人心急如焚,開始暗中選擇苗歌繼承人。通過認真觀察、試練,他選中了心靈善良,領悟力強且有歌唱天賦的孫女吳庭翠。但翠翠為了養家,外出打工。老人只好在家中等待,一等等了三年,老人已到了風燭殘年,不能再等了!於是,他一遍遍呼喚孫女翠翠回來授歌……
於是,背負重託的翠翠堅守在寂靜的苗寨,將苗族古歌唱出了湘西、唱出了中國、唱到了世界。這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真實故事,講述的是苗族歌女吳庭翠。這個現實中的真實故事,便成了《寂寨》中的故事原型。
每逢節慶假日,鄉裡有表演節目,總是翠翠帶頭參加。
「15歲那年,我從東莞回來,懷揣著一個夢想,就是一定要唱好苗歌!至於到底能走多遠,我沒想過,我就是要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她頗有感觸。
然而吳庭翠也知道,唱苗歌這條路很難堅持,久了會覺得枯燥,其次民族音樂不是主流,再加上她不是科班出生,起點底,但是她毅然堅持走到了今天。這一堅持便是十年。
翠翠丹麥演出很成功,導演製作人、藝術家及觀眾均反應熱烈,稱讚翠翠的聲音「very,very beautiful!」……
2015年,她獲得了州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她說這是湘西送她的最大的一個嫁妝,嫁給苗歌10年的嫁妝。「就在今年8月份我正準備去丹麥演出的前一天,給了我這一份榮譽,我覺得這10年太值得了,十年終於磨得一根針……」
2010年參加湘西民間文化藝術節獲金獎。
2014年參加中國文化部第七屆原生態民歌大賽獲銅獎。
2014年7月參加cctv-15爭奇鬥豔欄目。
2014年9月參加中國武陵山區原生態保護節開幕式。
2015年3月,和北京四分律多媒體公司去丹麥藝術交流,8月參加丹麥大都會戲劇藝術節閉幕式演出。
2015年5月下旬和國家中宣部、非遺中心、省歌劇院去徳國傳統文化藝術交流演出。曾多次參加湘西、湖南、省外各大型文藝及公益活動演出。
2015年8月,再次參加丹麥大都會戲劇藝術節閉幕式演出,大受好評。
……
如今她是湘西州政協委員,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歌傳承人,湘西州音協會員,湖南省群文聲樂專業委員。
「現在越來越少有人學苗歌了,它不僅僅是唱歌,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民族的精神!我要和苗歌相處到老,如果有下一代,也會希望他(她)一起去傳承,如果有人想學,不論年齡,我都願意去教,這是我的願望。」
她曾四處拜師,向十裡八寨的民間歌師學習。拜過花垣尖山腳下的苗家歌師石七姐,會過城裡的「金嗓子」吳菊花;甚至過州跨省,上京,遠赴四川、貴州,潛入崇山峻岭拜師學藝……
她說,每一個地方的苗歌,都有不同的特點,所有的苗歌她都很喜歡聽,特別是貴州的苗歌。她計劃今年10月去貴州採風。「貴州的苗歌和我們這邊的音樂區別很大,所以我想多去走走,多聽,多學,多吸收一些不同的元素,豐富自己。」
「我已經嫁人了,我嫁給了苗歌,我們分分合合,我放棄過,離開過,哭過,笑過……但是我們會一輩子在一起。」當湘西網全媒體記者問到這條路會堅持多久,她笑得意味深長。
[視頻]CCTV-15「爭奇鬥豔冠軍歌手爭霸賽」 歌曲《巴代雄古老歌》 演唱:吳庭翠
本期編輯:孔黎明
內容來源:團結報 湘西網
圖片攝影:李德銘 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