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馮偉 王路港 秀美浠水
又到一年豐收季。浠水縣陳廟河流域3.04萬畝稻田裡,中稻正在收割,晚稻即將成熟,沉甸甸的稻穗迎風擺動,淡淡的稻穀清香吐露著豐收的喜悅。
照片上的這片稻田,是浠水縣汪崗鎮種糧大戶黃金安種植的「倒種春」也就是早稻翻秋,有1830多畝,在這個月的15日左右就可以收割了。
今年的收成來之不易。在浠水縣汪崗鎮陳廟河流域,黃金安總共流轉了3400畝農田種植早、中、晚稻。今年7月上旬的持續強降雨,整個陳廟河流域被洪水淹沒,黃金安的稻田也沒有倖免。好在浠水縣反應及時,第一時間調撥了充足的救災種子、選派農技專家、組織大型農業機械,掛圖作戰,10天時間完成了整個流域3.04萬畝稻田的早稻搶收、中稻搶管、晚稻改種。
浠水縣農業農村局正高級農藝師皮楚舒告訴記者:「我們採取了雙早雙直播、全程機械化,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集成技術,預測高產田塊能夠達到每畝1100斤,平均產量能夠過千斤。」
眼下,在黃金安種植的800多畝中稻田裡,5臺大型收割機正在來回飛奔,3輛運糧車正在排隊裝糧。為了保障田間收起來的稻穀及時歸倉、顆粒歸倉,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今年8月15日,黃金安還沒有完全竣工的稻穀烘乾廠提前投產運營,每天4臺大型烘乾機24小時運轉、60多萬斤稻穀被及時烘乾入庫。
夏曉初是浠水縣汪崗鎮汪崗村村民,多年來一直從事稻穀收購。這段時間他已經收購了六七十萬斤的稻穀,往年,夏曉初走村入戶,從鄉親們手中收來的稻穀不僅需要一塊大曬場進行集中晾曬,還要趕上好晴天,等水分、雜質達標後才能運往糧庫,如今家門口的稻穀烘乾廠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再加上今年水稻的收購價格較去年同期高,收購量也是大幅提升。
黃金安介紹:「稻穀烘乾廠一天可以烘乾300噸溼稻穀,溼稻穀從上糧區進烘乾機,烘乾之後再過一次清理篩,等貨車來了之後直接上車,從田間收割後到烘乾整個過程不落地,省時省力。到目前為止,已經烘乾了八百來萬斤的稻穀,今年可能要收一千五百萬至一千六百萬斤。」
今年,浠水縣雖然造受嚴重的洪澇災害,影響了早稻產量,但是全縣農業生產自救及時全面鋪開,調撥救災種子30多萬斤,保障了40多萬畝稻田種滿種足;50多名農技人員進駐4個萬畝片區,24小時掛圖作戰,搶回了農時。截止目前,中稻畝產量較去年增產5%,晚稻畝產量較去年預計增長10%,實現了大災之年秋糧穩產增收。
編審:黃習文 王應良
原標題:《大災之年話豐收,浠水陳廟河萬畝畈裡稻穀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